教育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家長可能都不清楚,尤其是很多老人帶著的孩子不僅不會教育,還很很容易把孩子寵溺過頭,讓孩子沾染很「毛病」。
而每每孩子犯了錯誤,老人們總會不出所料的來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可真就因為是個孩子就能不教育了嗎?小孩子犯錯淘氣就不用教育懲罰了嗎?
前幾天在網上刷到這麼一條小視頻,看完我真的是很感慨,因為類似的情況我實在是見得太多了。
熊孩子電梯搗亂老人「護犢子」,年輕女孩一招制伏
畫面拍攝的是在一個小區電梯裡,一邊是一位老太太帶著小孫子,還有個穿白衣服的姑娘,看手裡拎的東西應該是去超市買東西了,一袋子零食還有雪糕。
幾個人是一起進的電梯,姑娘先按了電梯,在高層,祖孫倆按的在中間左右,本來相安無事,結果電梯剛啟動,小男孩就犯熊了,把電梯樓層按鈕按了個遍,夠不到的還讓老人抱著夠。
姑娘有些不滿,看著小男孩按完了,就對老人說,「你別讓孩子這麼幹啊,這別人還怎麼坐電梯啊。」
沒想到了老人壓根沒當回事,反而嗆了一句,「關你啥事?」接著又說,「別人不願意坐就走樓梯去唄,跟你有關係?用你管?」
姑娘被氣樂了,「你要這麼說可別怪我不客氣了。」聽到這句話,老人反倒來了脾氣,「來來來,你讓我看看,你不客氣能把我咋樣!你來!」
沒等老人說完,姑娘二話不說撕開了雪糕包裝,開始在電梯裡「美美地」吃了起來,一邊吃還一邊吧唧嘴,「哎呀,這雪糕真好吃,真好吃啊」說完還特意向孩子那邊晃了晃了。
沒等老人反應過來,姑娘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孩子果然被雪糕饞到,直勾勾的盯著雪糕,然後開始耍無賴,吵著要吃雪糕。
這下老人也沒工夫和姑娘計較了,一個勁兒的哄孫子,「咱不吃,咱不吃,那破玩意不好吃,吃完拉肚子。」但是顯然孩子扛不住誘惑,最後還是嚎啕大哭。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看的真爽,這麼整治熊孩子實在過癮。
類似的事情我們其中經常能遇到,但不知大家想過沒有熊孩子出現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還不是因為背後有熊家長撐腰。
家長的教育失責,才是熊孩子出現的根本原因。有的時候,孩子只是熊還好,如果教育出現偏差,孩子的三觀都被帶歪了,那才是真的可怕。
公共場合少年行為不雅,家長制止反被嗆聲
夏天的時候我遇見過這麼一件事,那天下午出門辦事,在等地鐵的時候遇見了兩對母女,兩個母親應該是好友,兩個男孩年齡都不大十多歲的樣子。
當時天氣炎熱,穿著清涼的姑娘隨處可見,不一會兒旁邊就站了幾個年輕的姑娘,打扮的很潮流,身材也很火辣,而且長得還很漂亮,連我都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不過被吸引目光不只有我,還有旁邊那兩個十多歲的男孩,不過,他們的「欣賞」就有些過分了,目光肆無忌憚的在姑娘們身上掃來掃去。
其中一個家長可能發現了孩子的異樣,頓覺尷尬,連忙阻止,沒想到孩子卻口出驚人,其中一個男孩非常不屑的大聲說道,「她們穿那麼少,又露胳膊又露腿的,不就是給人看的麼?」
一句話引來更多人注意力轉向這邊,幾個姑娘被弄得很尷尬,連忙走開了。
這件事給我的感觸很深,拋開穿衣打扮是否合理這件事不談。至少從孩子的表現來看,家長平時的教育有幾方面是不到位的。
這幾點家長教育不到位,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1)不懂得尊重別人
從孩子肆無忌憚的目光騷擾,以及毫無顧忌的「大聲喧嚷」就能看出,家長沒教會孩子尊重別人,這是最根本的做人道理之一。
無論別人行為如何,你作為旁觀者,不應該通過自以為是的方式「闡述事實」而不顧他人的感受。學會尊重別人,這是最基本的善良。
人都是群居動物,都需要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懂得尊重他人,才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遠更順。
2)不懂得換位思考
《論語》裡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馬太福音》裡說:你想要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別人。
學會換位思考,是很很重要的一點人生準則,但是顯然,這個小男孩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如果他懂得換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上,很可能他就不會這麼做了。
不懂得換位思考,往嚴重了說,是一種「惡」也不為過。
3)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最擅長的就是模仿,而家長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所以,在孩子面前,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你一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