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農場,要不得的五種思維方式

2020-12-12 騰訊網

摘要

想要成功經營農場,你可以從零開始,但千萬不要操之過急,赤手空拳上陣。上陣之前,先武裝好頭腦。現實中很多農場主都缺少一條清晰的發展思路,甚至思維方式並不貼合農業生產的實際。

邊做邊規劃,做著看

很多農場主在創建之初就沒有進行科學系統的規劃、產業定位不清、產品設計缺乏特色,未系統深入調查研究就盲目投資、引入項目。於是經營過程中,甚至建設過程中就發現了很多缺陷與問題,於是在拆拆建建、砍砍種種中走了很多彎路。

在釐清農場頂層設計與商業模式後,再進行產品開發,農場運營會更加順暢。有人會說:農民蓋大棚種菜、經營農家樂,有幾個做了規劃?不同樣掙了錢,至少不賠錢。那是因為一方面早些時候農業大環境相對粗放,市場競爭也小;更一方面農民承包土地不用花錢,勞動力是家裡人,土地用工都沒有成本,而且小規模經營效率更高。

現在國家在實行鄉村振興戰略,各路資本也紛紛湧入,競爭越來越激烈,想有模有樣經營個農場難度係數在增加,但這也意味著整個大環境會越來越規範,對於經營者也是件好事。此時需要高人指點,科學策劃與布局,所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跟風種植,以產定銷

在與農場主的接觸中,我不難發現很多農場種植業品類繁雜,核心產品不夠突出甚至沒有核心產品,大種植面積的蔬果品質一般,無法打造爆品形成競爭優勢,種植效益不大。

同樣忙了一個生長季,投入了大量農資,別人的精品果、特色菜地頭批發價可以6到8元一斤,我出售的價格只能看收購商的心情,一元一斤也是有的。

這是因為種植環節與市場需求脫節,經濟作物價格受市場供求影響明顯,同一品類的農產品多了,自然不值錢。大多數農場由於體量不夠大,也無法和收購商議價,價格被收購商壟斷。我的建議是調研市場、請教科研院所專家教授最新最優品種和種植技術,或者乾脆找個專業的規劃師。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商品果率的問題,商品果率比產量與收入的增加聯繫更緊密。有能力的農場最好還要制定自己的種植標準,打造品牌。

規模為王

許多經濟作物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單價越高的農產品往往需要更多的勞動力。農業生產季節性明顯,需要大量的臨時工,在恰當的時節招到足夠多的工人對於有些農場主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這還不是最難的,人招來了還需要恰當的管理考核方式,要不然勞動成果與用工人數和工資支出不成正比的情況並不罕見。規模大與精細化管理很難做到有機統一,或者說很難兼顧。此時,如果已投入資產過重,包袱就會很重,負重前行疲憊不堪。

往往會導致已投入大量資產和已有資源不能充分整合利用,經濟效益欠佳。農場要適度規模經營。

做好產品做好宣傳萬事大吉

在做產品和做宣傳中間還有一個環節,那就是包裝。做好產品是基礎,但也要善於包裝。這裡的包裝可不單單指商品的外包裝,更主要的對整個農場的包裝,品牌包裝、文化包裝、榮譽包裝、資質包裝、農場的故事包裝。

包裝是宣傳廣告的基礎,也是尋求更多更好資源與合作的前提。成功的包裝能顯著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場的經濟效益。也會成為政府優先扶持、政策優先照顧的對象。最重要的是,很多包裝不需要投入多少資金。

不善於學習新事物新業態

很多農場主都是一個有農業情懷的人,都是善於埋頭苦幹的人。農場經營不僅要低頭看腳下的土地,更要跟得上潮流與形勢,不斷學習,只有這樣思想上的不斷創新不可複製,豐富的知識與見地,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生出很多的創意靈感。

有文化積澱的農場主才是農場發展的靈魂。比如關於營銷是不是要打造一個產供銷一體化的供應鏈,是不是也要直播帶貨?要不要引進新品種與新技術、新業態?這些都需要農場主在日常經營管理的勞累之餘,做足功課。

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新盈利模式層出不窮,新商業模式不斷迭代更新,令人眼花繚亂,固守從前的經驗與思維反而會壞事,所以一定要不斷的學習,接受新鮮事物,跟緊時代,不要敗在思維方式上。

·END·

農業規劃,找我們

相關焦點

  • 推行「家庭農場」經營模式勢在必行
    雖然曾有效解決了中國人民長期餓著肚子搞建設的歷史性難題,但隨著科學技術日益突飛猛進的發展,以一家一戶為主體、一戶多塊責任田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制約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如不改造升級、改革管理,勢必影響、弱化科學技術應有的推動力和促進作用。歸納起來,其存在以下十三個弊端:一是不便於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生產。二是不便於立體栽培,綜合開發。三是不便於興辦水利事業,實行農田噴、滲、滴灌。
  • 我國傳統農業仍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
    目前,我國傳統農業仍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家庭農場市場潛力大,空間大,抗風險能力強。在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傳統農業一般仍存在著財政投入少、人工成本高、技術成本高等問題。因此,對當前家庭農場市場進行細分會產生新的發展機遇,以下兩個方面可以簡單作為參考。
  • 家庭農場帶動規模經營
    ◆核心提示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其中,「家庭農場」概念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記者走訪即墨、膠州等地發現,近年來,青島已經自發發展起幾十家家庭農場,成為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之外的新型農業規模經營主體。
  • 做休閒農場必須懂的幾種套路?
    休閒農業賺錢的門與道因農場不同而各有不同,目前農場的主題經營模式多種多樣,如養生度假主題農場、紅色主題農場、親子主題農場等。亮眼辯景接觸的許多休閒農場將贏利點定在餐飲、客房、休閒娛樂等活動上,結果是賺的少、虧得多。如何找準休閒農業產業的盈利模式,下面亮眼辯景為列為看官介紹一下,目前國內主流的幾種經營模式,供各位參考學習,希望能給各位有所啟發和幫助!
  • 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和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的方式探討
    從2019年1號文件可以看出,家庭農場與合作社是我國農業將來重要的農業經營主題,而在丘陵和山區,小農戶也將與家庭農場以及合作社長期共存。那麼探討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以及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的方式就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 如何「未雨綢繆」,最大限度縮小家庭農場經營風險?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家庭農場都出現了經營問題,如不按管理企業的方式經營家庭農場、農場主與僱工的關係處理不當、財務管理粗放、定位不準確,沒有自己的核心產品、沒有明確的統籌規劃、缺乏與社會各方面打交道的能力等等。
  • 青島家庭農場發展調查(上)家庭農場帶動規模經營
    ◆核心提示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其中,「家庭農場」概念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記者走訪即墨、膠州等地發現,近年來,青島已經自發發展起幾十家家庭農場,成為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之外的新型農業規模經營主體。
  • 國外農場到底有多先進?3種典型經營模式告訴你答案
    文|簫竹虔 農業機械雜誌社記者 在農業高度發達的國家,農場是其主要的經營的模式,以美國、德國、日本為代表的3個國家,分別代表了大規模、中規模和小規模農場經營模式。
  • 一個有機農場的商業探索
    的確如此,我們做農業的本真——「產品的品質」千萬不要放棄,但經營者必須要用新思維經營。在浙江莫幹山下有一個叫做「義遠有機農場」的農場,在做法和思維上都超越傳統農業,這位創業者投入千萬元經營有機農場除了注重農產品品質之外,還嫁接跨界商業思維和親子農場等創新的模式。
  • 農場經營,如何讓盈利點多元化?
    為何農場經濟能夠發展如此迅速?一方面,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將扶持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養新型職業農民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頭等大事;另一方面,經營家庭農場的利潤也十分可觀。
  • 河北創品思維獨家揭秘:如何加快農業經營網絡化
    河北創品思維(致力於網際網路品牌推廣的公司)對有關網際網路的信息一直保持密切關注,特此推出「河北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系列報導,今天的內容主要是:加快農業經營網絡化實施意見。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一體化經營,推進電子商務技術應用,逐步擴大網上交易品種和範圍,促進農品產銷與物聯網、網際網路協同發展。鼓勵農產品及農資批發市場、田頭市場與知名電子商務平臺合作,建立「網際網路+」示範市場,探索新型農產品流通模式。完善生鮮農產品電商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農業品牌推廣公司,著力解決農產品標準化、物流標準化、冷鏈倉儲建設等關鍵問題。
  • 休閒農場的幾大經營之道
    比如位於桃園觀音鄉的「青林農場」,一年四季都栽種著向日葵,且免費開放參觀,還有專門種植食蟲植物的「波的農場」,種有豬籠草、捕蠅草、毛毯苔、瓶子草等。    五、寓教於樂,廣受歡迎  休閒農庒不僅是休閒娛樂、遊玩,且是實踐、學習的好場所,農庒平時主要接待學校師生,用作畢業旅行或戶外教學,周末則以吸引全家度假的客人為主,天天都有生意做。
  • 寶山農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唱主角」
    近日,在寶山農場有限公司一畝莊園大米加工廠,社長李軍拿著包裝好的稻花香大米說道,採用技術入股、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等形式,一畝莊園農業專業合作社僅用3年的時間從無到有,發展至擁有20戶社員的產業基地,成為農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的「領頭羊」。
  • MBA職場:掌握這六種思維方式,顛覆你的人生
    【MBA中國網訊】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這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在《思維方式》一書中,提出的一個公式。  在他看來,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甚至比擁有智商、體魄等其他能力更為重要。  為什麼自己很努力,卻還是不行?
  • 【MBA思維】這7種思維方式,讓你的生活慢慢變好
    同一道題,尖子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有的人憋了幾天也一點思路都沒有;到了工作中,有人因為承受不住壓力就辭職,有人卻能調整心態轉換方式,發揮自己的長處……知乎上有個話題,「哪些思維方式是你刻意訓練過的」,有超過1300萬人次瀏覽,24萬人關注。
  • 農場經營|農場管理之六大錦囊
    農場管理方法必須經過探索、實踐、驗證的過程,才能找到農場最適合的管理方法,以下六條農場管理經驗可以幫助農場管理更加高效。因此要管理好農場,選人很重要。農場選人要選合適的人,不要過度參考學歷和背景,要根據農場實際需要選擇人才;農場選人也不是一步到位,要建立更新淘汰機制,對不合適的人,不要將就,該辭就辭;農場選人儘量不要有什麼裙帶關係,否則會對後面的管理帶來很大麻煩。
  • 未來農場怎麼玩?這裡有秘籍
    農場,指農業生產單位、生產組織或生產企業,以從事農業生產或畜牧養殖為主,經營各種農產品和畜牧產品,「大家種有機農場」。農場可以作為一個企業,由個人、家庭或社群所有和經營,或由聯合體、公司所有和經營,農場的規模可以從數畝到成百上千公頃不等,在美洲,一個農場的規模大的可以大到幾萬公頃或幾十萬公頃。這個農村的概念是我國人民公社時期延伸出來的一個經營主體。
  • 卡奧斯COSMOPlat以工業思維打造互聯農場,實現農田到餐桌零距離
    或許,用工業思維發展農業,才是當前實現農業數位化,打通農業全產業鏈的最優途徑。事實上,這已經不只是一個構想。作為青島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龍頭驅動,卡奧斯COSMOPlat旗下農業物聯生態品牌「海優禾」提出,用工業思維發展現代農業,利用大規模定製模式,實現農田到餐桌零距離,打造生態共贏誠信平臺。
  • 經營案例|換個思路做農場:6個新興打法,農場效益至少翻百倍
    圈子裡流傳著一句話:做農場不賺錢!那麼,我想說,那是你的思路錯了。傳統的農場經營與服務比較單一,比如提供農產品買賣、採摘等服務,顧客如流水、留存不了、記不住。但,當下有些農場的逼格就比較高。不僅僅在服務項目上林果採摘、農耕體驗、雞禽觀賞、還提供吃住行一系列個性化服務。
  • 淺談家庭農場經營的優勢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在中國,它類似於種養大戶的升級版。通常定義為: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