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奇葩」村莊,用生蠔殼建「蠔宅」,冬暖夏涼還可以防小偷

2020-09-12 旅者心心

廣東的「奇葩」村莊,用生蠔殼建「蠔宅」,冬暖夏涼還可以防小偷

文/旅者心心

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至今保留著很多古代的建築,其中很大部分成為歷史遺蹟。而這次心心要說的是位於廣東省的一座「奇葩」村莊,村內古人用生蠔殼修建房子,堪稱「蠔宅」,而且冬暖夏涼還可以防小偷。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在廣東省珠三角一帶,有幾處獨特的村落,村內有數間「蠔殼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了很多遊客。所謂「蠔殼屋」,是從海岸沙堤中挖掘出大量蠔殼,將蠔殼建造成房屋。據考證,這樣用蠔殼築牆的做法最早源於南北朝時期,傳播於明代,盛行於明清時期,到了近現代,便很少見了。

之所以選擇蠔殼作為牆體材料,多半是因為當時靠海吃海,養生蠔、吃生蠔都比較常見,蠔殼材料比較豐富,而且取材也很方便。蠔殼牆備受有錢人和祠堂的青睞,因為蠔殼牆七稜八角、凹凸不平,甚至還有尖銳的地方,可以很好地防止蟊賊翻牆入院,具有防盜功能。

除此之外,用蠔殼建造的房子冬暖夏涼,還不會積聚雨水,不怕蟲蛀,非常適合嶺南的氣候。蠔殼屋是用蠔殼作為建築材料,粘結物是蠔殼灰、石灰、糯米粉等的混合物,非常堅韌,哪怕是經歷了百年風雨依然堅不可摧。

試想一下,成千上萬個蠔殼砌成一面牆,外牆裸露出來的蠔殼整齊劃一,非常壯觀,「蠔」氣十足。如今,「蠔殼屋」哪裡可以找到?在廣東省,現存的蠔殼屋主要分布在番禺區和海珠區的部分村落裡。

番禺區枕海而生,所以保存的蠔殼屋相對比較集中,在石樓大嶺村、沙灣古鎮、大學城嶺南印象園、市橋先鋒巷等地都有蠔殼屋的蹤跡。尤其要說的是大嶺村兩塘公祠蠔殼牆,這裡的蠔殼牆已有600多年歷史了,牆高9米,牆體厚60釐米左右,每平方米至少需1000個以上蠔殼,所以有人估算這面牆要用蠔殼十多萬個,堪稱廣州面積最大單體蠔殼牆。

海珠區內存留的蠔殼屋主要位於黃埔古村、小洲村,大多都是沿著珠江分布的,海珠區內的蠔殼屋大多都是一些民居。小洲村的蠔殼屋就是典型的民居類型,很多都屬於私人的物業,最古老的距今有著400多年的歷史。

看到這裡相信你對「蠔殼屋」有所了解了吧,最古老的距今已經有著600多年的歷史,冬暖夏涼,還可以防小偷,用生蠔殼建造房屋,真是堪稱「蠔宅」,其實,蠔殼屋是古人適應自然而又改造自然的產物,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你有見到過真正的「蠔殼屋」嗎?

相關焦點

  • 真正的「蠔」宅!用生蠔建成的房子,歷時600年仍堅固
    遠遠望去,「蠔宅」外圍和其他建築的牆壁類似,走近細看就會發現,牆壁的材料不是磚瓦,而是排列好的生蠔殼。在地面50釐米以上的位置,整個牆體都是由生蠔殼組成的。原來,嶺南潮溼多雨,離地面較近的位置要做防水處理,而用生蠔搭建的牆壁,外面不需要抹灰填充。據說,搭建房屋時,除了用泥土混合,還有的用糯米攪拌食用鹽,再添加黃泥、紅糖和熟糯米混合。
  • 廣州最「奇特」村莊,家家戶戶有「蠔宅」,600年依舊屹立不倒
    廣州最「奇特」村莊,家家戶戶都有「蠔宅」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城市,現在也是我國的一線城市,不過在過去因此在廣州有一個村落,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拿生蠔殼來建房子,家家戶戶都有「蠔宅」,而生蠔殼建造的房子也非常符合嶺南地區潮溼炎熱的氣候環境
  • 惠東赤岸蠔年產值達1.3億,村民住進「蠔」宅開「蠔」車
    赤岸蠔體大肉肥、味道鮮甜,深受消費者熱捧,赤岸村也因此被譽為南粵第一蠔村。依託生蠔產業,村民們住進了「蠔」宅,開起了「蠔」車,譜寫出了一幅鄉村振興、農民富裕的美麗畫卷。如今,赤岸村的生蠔產業正向著生態效益型養殖、體驗式休閒旅遊、相關服務業等多元化方向發展,逐步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
  • 廣州「奇特」村莊,每家每戶住「蠔宅」,歷經600年仍巍然聳立
    這處村莊的奇特之處就在於當地的房屋都是用生蠔建造而成的,生蠔在廣州還算是比較常見的,當地人能夠想出用這樣的方式建造房子還真的是別出新意,可能在很多人聽來是比較特別的,但其實生蠔殼是有很大的價值的,它可以很好的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而且我們知道廣州屬於典型的南方城市,在夏天的時候下雨天氣是比較多的,而用生蠔殼建成的房子也不必害怕因為雨水充沛而滲進去水,這樣一說,是不是覺得生蠔殼的房屋還是非常不錯的呢。
  • 生蠔新做法,比蠔煎酥脆,原汁原味,鮮美爽口,有營養
    今天就用鮮生蠔,做一道潮汕家常菜,電烤箱烤生蠔,烤生蠔的做法非常簡單,只需將蒜泥油、辣椒、調味料等放入剛剛撬開的生蠔內,再直接放到火上烤熟即可,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蠔肉的新鮮還增加了蠔的野味感覺。生蠔經過炭火慢慢烤制,真正保證原汁原味,吃起來鮮美爽口,體驗生鮮之美。如果家裡有電烤箱,這道美味在家中可以很輕鬆的製作,更適合自己家人的囗味,味道絲毫不差過街頭烤制的。
  • 中國最特殊的牆:用生蠔殼砌成,被譽為「蠔宅」,已有600年歷史
    說起中國特色,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傳統文化中的中國結、水墨畫、剪紙和筷子等,但在廣東,也有這麼一種特色建築——「豪宅」,讓人們能從中窺見嶺南水鄉人民的生活智慧。其實,今天要說的「豪宅」,可跟我們現在理解的金碧輝煌的豪宅可完全不一樣,它是廣州的一種特色建築,用生蠔的殼作為原材料,圍牆造房,十分特殊,是名副其實的「蠔宅」。那麼當地人是如何想到用生蠔的殼來建房呢?
  • 廣州「蠔宅」藏深閨,盡顯嶺南水鄉智慧!
    一說起廣州的特色建築,許多人會想到東山洋房、西關騎樓、小蠻腰,其實,還有一種「蠔宅」,足以讓人大開眼界。它是用生蠔的殼作材料,入牆、做窗、造房子,盡顯嶺南水鄉人民深厚的生活智慧,並歷經歲月侵襲,依然吸引眼球。
  • 「湛江燒蠔」的招牌是什麼時候出名的?正宗湛江生蠔其實是這樣的
    相信大家都有吃過生蠔,那麼大家又知道中國哪裡的生蠔是最出名的嗎?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國家突然很多地方都打著「湛江燒蠔」招牌的燒烤攤出現,而且生意非常的好。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烤爐是專門用來燒烤生蠔的,他的表面很寬,上有網,下有木炭,可以一次燒10多個生蠔。這是正宗的湛江生蠔,其實做法非常的簡單,就是放蒜蓉,再加點花生油和鹽。一般用100多度的炭火來燒,這樣才能保證沒有細菌。為什麼要用蒜蓉來烤?
  • 廣東陽江有個地方以生蠔聞名,年產5萬噸,程村蠔,遊客直呼過癮
    廣東的陽江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作為中國的生蠔之鄉,廣東陽江的程村是一個專門養殖生蠔的村莊,家家戶戶都以養殖生蠔為生,冬季尤其適合來陽江,28度的溫潤,是一個可以穿著短袖過冬天的美好時節,美景美食構成了陽江旅遊的主旋律。
  • 廈門吃蠔好去處,牡蠣小屋藏生蠔各種奇葩做法,食客紛紛叫好!
    整個店面裝修還頗有日式風格,樓上有幾個榻榻米包廂,在這樣的環境中吃生蠔也是別有樂趣。店內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生蠔,紐西蘭、愛爾蘭、太平洋、法國粉鑽、法國海加那等等,每種蠔都有不一樣的口感。奇味酸菜生蠔,用酸菜粉絲的做法,再湯中加入了生蠔一起煮,使得在酸湯的基礎上又有了海水的鮮甜之味,格外酸爽開胃。不喜歡生吃的可以嘗試下這種看似黑暗的吃法,會有不一樣的味覺體驗。廣式砂鍋生蠔,砂鍋是粵菜中很常見的用具,食物有煲的做法往往能將配料完全吸收進去,更有香味。
  • 流浪沙井蠔:廣東深圳市這一千年名片如何修復?
    流浪沙井蠔:廣東深圳市這一千年名片如何修復?就算異地養蠔,養蠔勞動力還得靠外地人,只有他們才願意泡在海水裡,從事最艱辛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沙井蠔原來獨有的技術和經驗不可避免地會流失。  突破瓶頸&nbsp標準輸出與科技創新  蠔三村如何保持傳統養蠔業?如何突破蠔業發展的瓶頸謀求發展?如何維護「沙井蠔」品牌?
  • 這麼大,這麼鮮的國產刺身級生蠔,原來來自這個美麗的鄉村
    據中醫認為:生蠔可壯陽,補氣血,治虛損,能迅速補充恢復體力,提高人體免疫力;營養成分又可令肌膚細嫩,防衰勞。我國鹹淡水海域資源豐富,生蠔養殖場遍布沿海各省市,養殖規模較大的省份當屬廣東,其各地較有名氣有:汕尾晨州蠔、陽江程村蠔、深圳沙井蠔、珠海橫琴蠔、湛江蠔、臺山蠔、電白蠔等;接下要介紹的就是來自汕尾的晨州蠔。
  • 生蠔的萬年馴化路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為了弄明白背後的玄妙,從2019年開始,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從蠔民小甘家切入,以首批加入蠔業的養殖戶作為主要訪問對象,試圖去理解養蠔技術革新對產業發展帶來的影響,以及當地社會隨之發生的變化。赤溪鎮是廣東五邑地區唯一的客家鎮[1]。雖然我也是客家人,但家鄉不在廣東的沿海地帶,祖輩以農業為主。自然地,我便用養家畜的邏輯去揣測蠔的生產過程。
  • 「中國蠔鄉」竟然在廣東這裡,還能吃一頓令人回味無窮的全蠔宴
    目前,全世界共有200多個地區盛產不同口味、各具特色的生蠔。這其中,中國最好的蠔要數東南沿海。而廣東最有名的生蠔,要數陽江市程村鎮。 就在紅光村,你可以吃一頓驚豔的全蠔宴。
  • 沙井蠔的100種吃法,你最喜歡哪種?
    沙井蠔素有「水晶皮,玻璃肚」的美譽這是千百年來沙井蠔民不斷探索、積累下來的製作工藝所賦予的經過歷史的變遷沙井逐步形成了養蠔、制蠔、品蠔等具有濃鬱嶺南色彩的「蠔文化」蠔,在廣東話裡就是「好」的意思,過年必備一道蠔豉髮菜,寓意「好事發財」,光在菜式方面,廣東人可以用蠔做出100多種。
  • 嘗一口汕尾蠔,把大海吞入喉
    "吃到蠔就像親到海的那種感覺,把整個海洋吞下去,哇,太棒了。"——汕尾"蠔爺"陳漢宗廣東人愛吃蠔,屈大均《廣東新語》中記載:"生食曰蠔白,醃之曰蠣黃,味皆美。"而廣東蠔中汕尾蠔尤為著名,如紅草辰洲村的"辰州蠔",就以其肥、嫩、鮮、美而飲譽四方。汕尾人還親切地給了蠔一個頗有田野氣息的諢名兒,"水菜"。
  • 「蠔」情湧三角 賓客來八方 | 湛江市官渡鎮三角村靠「蠔」走出致富新路子
    ▲ 每天有大批省內外的採購商聚集三角村生蠔批發市場採購生蠔提起坡頭區官渡鎮,相信很多人馬上會想到官渡蠔,那種肥美和香氣,令人久久難忘
  • 廣東有一個古村,用蠔殼修建房子,用了600年依然牢固
    導讀廣東有一個古村,用蠔殼修建房子,用了600年依然牢固在從前,很多人都是食不果腹的,吃了這餐就不知道下一餐是什麼時候了。而現在國家越來越發達,中國人民如今的消費水平越來越高,生活質量也越來越好。生蠔可謂是燒烤界的「領頭羊」,是人們夜晚吃燒烤時必點的。那厚厚的蠔殼包裹著鮮嫩的肉,再加上一小撮粉絲,再澆上一點蒜泥,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在中國就有這樣一個最愛吃生蠔的村莊,村民們吃完生蠔之後,還用生蠔的殼來建造房子,巔峰時期高達100多間,經過600年的風吹雨打,依然堅不可摧。
  • 中國吃生蠔最厲害的村子,吃貨吃完用10萬蠔殼建房子,600年不倒
    生蠔要說中國最愛吃生蠔的地方,那一定是福建和廣東兩個省份,而在這兩個省份中選出一個最愛吃生蠔的村子,那一定是廣東的小洲村。生蠔生蠔好吃,且營養豐富,被譽為「海中牛奶」的生蠔,無疑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慾。廣東地區的生蠔品種多,味道鮮美,這得益於當地資源豐富的海水,以及善於製作美食的廣東人的一雙巧手。
  • 誰說中國人不懂吃生蠔,我第一個不服
    據小編了解到,在南方農貿城海鮮市場,福建生蠔可能一隻還不到一塊錢,臺山蠔可以賣到2到3塊錢一隻,山東生蠔能賣到每公斤大約30塊,折合一隻也就4塊錢。吃生蠔何必吃國外的,明明國內的生蠔夠我們大快朵頤了。△生蠔的味道就是海域和微生物養成的味道巧妙的是,國外的品蠔師會用「terroir(風土)」這法語詞彙來描述葡萄酒和生蠔這類美食的生養地,生蠔確實很能提煉當地海水和風土的特性,在我們這也是如此。我們先把版圖放在廣東地帶,單廣東省就可以稱得上是「食蠔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