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料理總能充分發揮新鮮原材料的味道,雖然清淡卻不會平淡的鮮美體驗,這次就給大家帶來一道日式火鍋——日式壽喜鍋~
在開始正式介紹這道菜之前,先強調一下做出鮮美日式壽喜鍋的幾個決勝食材和調料吧~
1. 昆布幹:日式料理中用來熬製日式高湯的關鍵食材,有了這個東西,味精雞精啥的通通都是浮雲,自然鮮的湯底才是好湯底~
2. 木魚花(柴魚片):鮮上加鮮的點睛一筆,我個人的感覺是能徹底蓋掉昆布湯那有點奇怪的海腥味卻不會破壞昆布湯的鮮味。
3.油:我們是用黃油來煎肉和煎豆腐的,黃油自帶的奶香和日式火鍋這種偏甜的鍋底很搭配。用豬油或牛脂來代替黃油就更好了。
4.蛋液:吃日式火鍋時,會將煮好的食材先在打好的蛋液裡蘸一下再吃。個人非常喜歡牛肉蘸蛋液後那種難以形容的順滑口感和鮮美,所以請務必嘗試一下!
5. 日式醬油、味淋、清酒:既然是日式火鍋,用地道的日式料理調料肯定是沒錯的~
昆布幹一片 柴魚片
雪花牛肉片 金針菇 鮮香菇 娃娃菜
蛋液 黃油/牛油脂/豬油 老豆腐
輔料日式醬油 味淋 清酒
糖 鹽 大蔥
1. 【湯底】取一片昆布幹(我用的是大約30cm長10cm寬的一條昆布幹),剪成小條。放入一鍋冷水中,浸泡4小時以上(我是頭一天晚上泡著第二天早上起來弄的)。
2. 中小火緩慢加熱,在水快開的時候將昆布撈出。
3. 開大火將昆布湯燒開,加入日式醬油、味淋和清酒(醬油的量一方面根據自己口味調整,一方面要注意不能讓湯的顏色過深,一鍋湯加上小半碗左右的醬油大概就足夠了)。然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鹽和糖調整味道。
4. 加入一把柴魚片,微微攪拌讓柴魚片被湯底浸透,做最後的鹹淡調整,關火。湯底便做好了。
5. 鮮香菇切花刀(見後面介紹的「文藝範兒香菇」,娃娃菜拆成一片一片的菜葉,大蔥斜刀切成半公分厚度的片,老豆腐切片。
6. 平底鍋放入黃油,中小火將黃油融化。先放入大蔥,煎香後盛出。然後放入老豆腐,煎至兩面金黃後盛出。最後放入雪花牛肉片,煎至變色,關火。在食材轉換時根據需要添加黃油。
7. 按照自己的喜好將處理好的食材碼放進平底鍋中,在其中加入之前準備好的湯底。注意加入湯底時不要將柴魚片也加進去了。
8. 將裝好食材的平底鍋轉移至火鍋用的爐子上,煮開。接下來就可以蘸著蛋液享受美味了~除了蘸蛋液,也可以按自己口味蘸加入了日式醬油的高湯,我也很愛拿豆腐去蘸日式照燒汁(因為剛好那頓也做了照燒雞排,所以有照燒醬可以蘸)
9. 切「文藝範兒香菇」的方法:
秘訣是,要有一把鋒利的小刀!6刀切出三道v字型切口,形成6角小花,香菇就一下子文藝範兒起來啦。
昆布幹最好不要洗,只需要用紙巾擦掉灰即可。那些白白的鹽才是昆布幹的精華,洗掉就太可惜了。如果實在覺得不乾淨的話,可以在昆布湯煮開後加入其餘調味料之前先用紗布過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