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致力推動大嶼山發展 將其打造成「旅遊島」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港府致力推動大嶼山發展 將其打造成「旅遊島」

圖:6名諮委會成員率先提出建議,倡議打造大嶼山為多元旅遊島。

  中新網3月20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港府致力推動大嶼山發展,並成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出謀獻策,6名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率先提出建議,倡議打造大嶼山為多元「旅遊島」,以 「商務會展、旅遊休閒」為發展主軸,優先完善道路網,貫通南北交通,同時建議活化區內旅遊資源,推廣休閒旅行,包括在南大嶼山增設越野單車徑、發展滑翔傘 及貨櫃營地等。

  新一份施政報告宣布成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並任命了19名非官方成員及相關特區政府部門代表,協助謀劃大嶼山的發展。6名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包括立法會議員陳絔g、姚思榮,區議員陳勇、周玉棠、周轉香及餘漢坤等,昨日約見發展局代表,向港府提出大嶼山整體發展建議。

  首要打通道路網

  本身是測量師的離島區議員餘漢坤表示,大嶼山地理環境優越,極具潛力成為匯聚文化生態、休閒娛樂、觀光購物以及商務會展的多元「旅遊島」,「發展不是要剷平大嶼山,我們建議利用發展的契機,激活大嶼山已有的休閒旅遊資源」。他認為發展首先要打通大嶼山的道路網絡。

  餘漢坤指出,大嶼山部分地區的常住人口不多,但遊客不少,以大嶼山西北的大澳為例,巴士公司的數據顯示,2012年由東湧往大澳的載客量達360萬人次,但特區政府以區內常住人口約2000人建造道路,明顯不能滿足出入需要,建議特區政府優先完善區內道路網絡,包括興建連接大澳至東湧市中心的沿海通道、延伸昂坪至大澳的纜車線、擴闊嶼南路、開通小蠔灣至梅窩的隧道,以及增設港鐵東湧東、東湧西及港珠澳口岸站。建議將令整個大嶼山形成一個「∞」的連貫道路網。

  設旅遊學院培訓人才

  本身是旅遊界立法會議員的姚思榮表示,大嶼山發展可以分流訪港旅客,提升香港的遊客接待能力,以大嶼山海天碼頭為例,現時主要供珠三角市民接駁香港國際機場,每年接待約200萬人次過境旅客,使用率只及原設計的30%,特區政府應該考慮開放碼頭,分流部分珠三角遊客,同時帶動大嶼山的旅遊發展。他又建議政府應以「商務會展、旅遊休閒」作為大嶼山的發展主軸,同時設立旅遊學院,為相關行業培育專門的人才。

  身兼離島區議員周轉香指,大嶼山本身有豐富旅遊資源,民間亦陸續有發展,例如有人在南大嶼山的水口及芝麻灣等地,發展貨櫃營地及滑翔傘等遊玩項目,顯示區內有條件發展特色旅遊,但現時不但道路不通,政策亦有諸多限制,故希望政府重新檢視部分妨礙發展的政策。

相關焦點

  • 大嶼山可拓多元旅遊
    圖:6名諮委會成員率先提出建議,倡議打造大嶼山為多元「旅遊島」  政府致力推動大嶼山發展,並成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出謀獻策,6名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率先提出建議,倡議打造大嶼山為多元「旅遊島」,
  • 香港倡善用「橋頭經濟」效應 建設大嶼山都會區
    「大嶼山經濟發展聯盟」表示,港府應善用大橋通車帶來的「橋頭經濟」效應,把大嶼山發展成全新都會區,否則,香港將被鄰近城市搶去人才及投資機遇。接連香港特別行政區、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港珠澳大橋全速發展,其中,珠澳工程如火如荼。
  • 發展大嶼山 增14景點打造悠閒娛樂區
    委員會料於今年下半年綜合更新及完備資料,推出新大嶼山發展藍圖,諮詢公眾。報告以《全民新空間》為題,綜合出多個發展大嶼山建議,當中焦點是按康樂與野外活動、品味與享樂、悠閒、文化與歷史及生態等5大主題,將大嶼山規劃成14個康樂及旅遊地點,在平衡保育需要的大前提下,將大嶼山塑造成「多採多姿的康樂及旅遊目的地」,冀港人在過著急促都市生活中,有更多元化的康樂及旅遊設施作選擇。
  • 香港計劃把大嶼山打造成"一站式"會展和旅遊中心
    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主席田北俊30日表示,旅發局將聯同多個會展商及相關業界,通過串連會展旅遊產品和活動,合力將香港最大的島嶼——大嶼山打造成為「一站式」的會展和旅遊匯點。今年以來,香港的會展旅遊業務表現理想。據統計,2011年前8個月的訪港過夜會展旅客已達9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12%。
  • 大嶼山可持續發展藍圖
    根據政府的研究,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的大嶼山,將在珠三角地區將佔有極佳的地理位置。面對未來的人口增長、市區的發展飽和、居民的住房需求等等,大嶼山的發展計劃又再度被提上日程。2014年,香港政府提出計劃發展大嶼山,並向立法會申請撥款2.26億進行策略性研究和勘測工程,包括在大嶼山和港島之間的海域(就是今年紀念香港回歸活動期間航母來港停泊的位置)建造數個人工島,打造住宅、商業、辦公區,修建公路鐵路連接港島,以及土地、環境、交通、生態、海域、經濟等方方面面的評估和研究。
  • 香港大嶼山有望成「雙門戶」 北發展南保育
    根據藍圖,未來整個大嶼山有潛力為約70萬至100萬人口提供居所。  基於平衡發展和保育原則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日前稱,藍圖是基於平衡發展和保育的原則而制定。北大嶼山和東大嶼都將聚焦房屋及經濟發展項目,建設舒適宜居的智慧型、綠化和低碳社區,同時推動香港整體經濟發展;而東北大嶼山會發展為休閒、娛樂和旅遊樞紐,提供多姿多彩的遊樂設施。
  • 團體倡大嶼山建輕鐵 發展旅遊博覽
    圖:大嶼山發展聯盟主席劉克華建議,改善交通設施,吸引更多大嶼山居民原區工作  大公報記者何進升攝  大公網4月13日訊(記者何進昇)大嶼山東湧區內交通工具不足情況嚴重大嶼山發展聯盟建議,透過引入專線小巴和興建輕鐵系統,改善區內交通,吸引更多居民原區工作,提升區內就業率,長遠冀將大嶼山發展成新旅遊經濟博覽區。發展局回應稱,歡迎各界提出意見,下半年將制定大嶼山發展藍圖。  東湧交通問題與就業率息息相關,大嶼山發展聯盟主席劉克華昨日表示,由市區往東湧上班十分方便,所需時間可能較東湧居民往機場更少。
  •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大嶼山發展藍圖
    新華社香港6月3日電(記者丁梓懿)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3日消息,特區政府公布《可持續大嶼藍圖》,概述大嶼山「北發展、南保育」的未來方向。  大嶼山位於香港西南面,為香港最大島嶼,面積達147平方公裡。港珠澳大橋的海中大橋起點正位於香港大嶼山,經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後成Y字形,一端連珠海,一端接澳門。
  • 綜述:連接港珠澳大橋 香港大嶼山將駛入發展快車道
    「港珠澳大橋通車將是大嶼山發展的重要裡程碑。」身兼香港特區政府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的測量師劉炳章表示,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大嶼山將具備「雙門戶」的功能,成為香港融入珠三角的一個重要連接點,對大嶼山發展起催化作用。劉炳章預期,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粵西完善與港澳的聯繫,將會加快發展。
  • 梁振英:香港將儘快成立「大嶼山拓展處」 推出大嶼山發展藍圖
    新華社香港1月13日電(記者牛琪)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3日表示,特區政府將於今年上半年諮詢公眾,然後推出大嶼山發展藍圖,為相關項目提供參考實施時間表。政府將儘快成立「大嶼山拓展處」,專責有關工作。梁振英當日在香港特區立法會發表2016年施政報告時說,「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已向其呈交工作報告,建議大嶼山北岸發展為一條經濟及房屋走廊,人口主要在東湧和小蠔灣,而產業發展,包括商業、旅遊及康樂,則分布在機場、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東湧東及欣澳填海區。東北部分則為休閒及娛樂用途。
  • 大嶼山明日願景,打通粵港澳三地商貿經脈
    這個人工島將通過新的運輸系統,連接中上環和大嶼山本島,既可與港島傳統商業中心區相輔相成,亦可與先進的「機場城市」發揮協同效應。初步估計這個人工島可提供約340000個就業職位。    此外,還將挖掘大嶼山休閒和娛樂的發展潛力,提供多元化休閒體驗,以及推動健康生活模式。
  • 芝罘灣將打造成旅遊發展核心區 實現海城聯動
    芝罘灣將打造成旅遊發展核心區實現旅遊向海、陸海聯動、海城聯動煙臺中心城區資源豐富,是煙臺近代開埠的發源地,近代港口、商貿街區與領事區相互交融,自然與人文特色交相輝映突破發展芝罘灣都市休閒核心,縱向以海岸為主,由陸向海延伸,海岸、海灣、海島共同構成立體化海洋旅遊景觀,橫向以芝罘灣為中心,整合聯動發展,打造煙臺旅遊發展的核心區。一方面,整合海岸休閒旅遊聚集區和生態養生旅遊聚集區旅遊資源,構築「三島一灣一山一古城」的中心城區旅遊格局,做優中心城區旅遊板塊。
  • 香港大嶼山將變成「超級樂園」
    人民網香港10月27日電香港大嶼山即將「大變身」,港府有意將其發展為集旅遊、物流、休閒娛樂於一身的「超級樂園」。繼迪斯尼樂園之後,大嶼山北部更會興建一個如環球片場之類的大型主題公園。另外,政府亦預留小濠灣附近的地皮,作為興建跨境交通樞紐之用,有可能是未來港珠澳大橋的香港落腳點。政府年底會就有關建議諮詢公眾。
  • 山西渾源:致力打造全季旅遊新高地
    近年來,山西省渾源縣立足旅遊資源優勢,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為契機,強化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文旅產業新業態,突出全業、全民、全時、全要素原則,不斷提升景區品質、持續完善旅遊服務、推動鄉村文旅全覆蓋,推動全縣旅遊業由「景點旅遊」向「
  • 中國旅遊集團:打造品牌體系 推動創新發展
    通過加強數位化技術與業務模式、管理模式的深度融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致力成為數字經濟浪潮中的領跑者,並從根本上提升集團市場競爭能力。 打造品牌體系 推進資本、資產和經營三輪驅動 作為最大的旅遊央企,中國旅遊集團把自己的發展目標定義為「致力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旅遊產業集團」。
  • 建設好海南國際旅遊島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海南發展的總抓手就是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島,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海南的最大機遇和最強比較優勢,要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通過鍥而不捨、艱苦奮鬥創造美好未來。」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海南建設好國際旅遊島,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大嶼山可持續發展藍圖
    人民網香港6月5日電 (陳瑤)香港特區政府3日公布一份《可持續大嶼藍圖》,介紹香港大嶼山「北發展、南保育」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平衡發展和保育」為原則,令香港的空間發展布局更均衡。根據藍圖,未來整個大嶼山有潛力為約70萬至100萬人口提供居所。
  • 香港計劃把大嶼山打造成為「一站式」會展和旅遊中心
    新華網香港9月30日電(記者曾繁娟)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主席田北俊30日表示,旅發局將聯同多個會展商及相關業界,通過串連會展旅遊產品和活動,合力將香港最大的島嶼——大嶼山打造成為「一站式」的會展和旅遊匯點。今年以來,香港的會展旅遊業務表現理想。據統計,2011年前8個月的訪港過夜會展旅客已達9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12%。
  • 推動「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
    本報訊 烏當區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圍繞農文商旅融合發展思路,充分挖掘現有資源優勢,聚焦旅遊產品品質提升,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新標杆,推動全區文化旅遊產業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
  • 大嶼山明日願景 打通粵港澳三地商貿經脈
    這個人工島將通過新的運輸系統,連接中上環和大嶼山本島,既可與港島傳統商業中心區相輔相成,亦可與先進的「機場城市」發揮協同效應。初步估計這個人工島可提供約340000個就業職位。此外,還將挖掘大嶼山休閒和娛樂的發展潛力,提供多元化休閒體驗,以及推動健康生活模式。願景計劃還特別指出,將發展欣澳為休閒和娛樂樞紐,舉辦超大型活動和國際或本地競賽盛事吸引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