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堂中山—全國中山紀念堂巡禮》線上展覽正式開啟

2020-12-18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5M

疫情當前

廣州市中山紀念堂管理中心

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在管理中心領導的帶領下

紀念堂人堅守一線

確保園區優美整潔,安全有序

點擊播放 GIF 1.2M

為了讓廣大市民遊客足不出戶

即可參觀廣州中山紀念堂

我們精心籌備了

《吾堂中山—全國中山紀念堂巡禮》

線上展覽

2019年11月12日

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

《吾堂中山—全國中山紀念堂巡禮》

(廣東篇、廣西篇、概論篇)

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展出

反響熱烈

今天

《吾堂中山—全國中山紀念堂巡禮》線上展覽

正式開啟!

我們將精選部分內容為您呈現,敬請期待!

本期將向大家介紹

全球最大的中山堂——廣州中山紀念堂

廣州中山紀念堂位於廣州越秀山南麓總統府舊址上,孫中山曾在這裡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部發動兵變,總統府不幸被毀。孫中山逝世後,胡漢民發表《致海外同志書》,號召人民「以偉大之建築,作永久之紀念」,提出籌建中山紀念堂的倡議。1931年10月,中山紀念堂在總統府舊址上建成,由近代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

▲1925年4月13日,廣州大元帥府代帥胡漢民發表《致海外同志書》,明確提出籌建中山紀念堂的計劃,號召人民「以偉大之建築,作永久之紀念」,踴躍募捐。

▲經過多方討論,國民黨中央黨部最後決定以舊總統府為紀念堂地址。圖為《廣州民國日報》1925年4月25日的報導。

▲1926年1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建築孫總理紀念堂委員會」,公開登報向海內外懸獎徵求紀念堂及紀念碑圖案。同年8月26日,孫中山先生紀念堂籌備委員會收到中外應徵設計圖26份。

▲1926年9月1日,專家評定呂彥直的設計圖獲得紀念堂及紀念碑圖案設計競賽第一名。評選委員會認為其設計圖,山上築碑、山下建堂,互為連貫,交相輝映,「純中國建築式,能保存中國的美術最為特色」。

▲1928年3月22日,紀念堂工程動工興建;1929年1月15日,舉行隆重奠基典禮,省政府主席陳銘樞出席了紀念堂奠基儀式,馮祝萬代李濟深宣布典禮事由。奠基石鑲嵌在中山紀念堂正門東側牆體上。

▲1931年10月10日,中山紀念堂主體工程完成,並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1931年10月12日,《廣州民國日報》作了關於中山紀念堂及紀念碑開幕典禮的報導。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以「正門門樓——孫中山銅像——主體建築」為中軸線,其它景觀沿這條軸線呈東西對稱分布,結合山勢地形,採用「前堂後碑」的形制,使整體建築既顯得氣勢雄偉,又錯落有致。紀念堂坐北朝南,1928年動工,1929年奠基,1931年落成。主體建築外高52米,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含四周平臺),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會堂式建築和目前全球最大的孫中山紀念堂。紀念堂採用西方先進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建築技術,創造性地運用中國古建築手法,以中西合璧的建築形式,成為世界建築寶庫中的瑰寶。

▲正門門樓位於整個園區的最南邊,為中山紀念堂中軸線設計的起點,1933年建成。採用三開間,明間高大突出,單簷歇山頂;兩側較低,單簷廡殿頂(局部),藍色琉璃瓦,土黃色磚砌牆體。

▲孫中山銅像高5.5米,重3.9噸,由著名雕塑家尹積昌等設計,1998年製成。

▲主體建築以南、北重簷歇山和東、西單簷抱廈式樣,擁簇著中央八角攢尖琉璃瓦尖頂,四層飛簷出翹,組成一個有機的組合式屋頂,層次分明,莊重大方。

▲設計者採用近代西方建築技術的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剪力牆結構作為中山紀念堂的主體結構,使華麗的紀念堂堅如磐石。圖為中山紀念堂建成後內部大跨度空間實景。

▲中山紀念堂採用了國內外優質的建築材料。大堂建築所用鋼材由上海慎昌洋行從美國進口;走廊地面、欄杆及柱礎由來自義大利的雲石鋪成;穹頂採光玻璃由上海亞細亞玻璃公司從德國進口;寶頂為法國產金箔玻璃馬賽克貼面。

▲中山紀念堂正面抱廈上下簷間,是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其蘊意深刻:「國家為人民所共有,政府為人民所共管,國家利益為人民所共享。」

▲中山紀念堂三個歇山立面構成「山」字造型,一氣呵成,暗喻孫中山的個人品格和革命事業如山一般巍然屹立。

▲八角形的屋頂垂「三民五權」之象,「三民」即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五權」即五權憲法:行政權、司法權、立法權、考試權、監察權。

▲中山紀念堂舞臺後牆中間鑲嵌有孫中山的浮雕像和由兩塊巨大的漢白玉所組成的總理遺囑碑。碑文石高2.41米,寬1.9米,顯得氣勢非凡,莊嚴肅穆。

▲雲鶴華表位於中山紀念堂大草坪的東西兩側,因柱頭雕刻著雲鶴圖案而得名,寓意吉祥、祝福,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孫中山先生的崇敬之情。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近代城市中軸線上的重要節點、廣州的標誌性建築。如今,紀念堂集紀念、旅遊、集會和演出為一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和廣州的歷史名片。

▲1945年9月16日上午10時,華南侵華日軍將領田中久一走進中山紀念堂,在舞臺上簽字投降,受降儀式由國民黨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張發奎主持。圖為當時受降場景。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曾在中山紀念堂接見幹部、戰士,他從東門進去,樓上樓下、舞臺前後、走廊內外,都認真端詳,頻頻稱許說:「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偉大建築物,講中國不行,為什麼能搞這麼大的建築?」圖為1958年1月24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山紀念堂和群眾一起。

▲1999年1月1日,中山紀念堂舉行首場新年音樂會。

▲2011年5月6日,「廣州亞運會殘運會總結表彰大會」在中山紀念堂舉行。

▲2016年11月12日晚,大型交響史詩《我們的孫中山》在中山紀念堂上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國家AAAA級旅遊區(點)」牌匾

「花兒依然綻放,沒有哪個春天不會到來」

守護華堂,戰「疫」必勝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廣州中山紀念堂進園條件收窄,園內主體建築暫停開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甘韻儀廣州市中山紀念堂位於東風中路的南門,於2020年3月1日(星期日)起已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6:00—22:00。昨(4日)晚,中山紀念堂發布最新公告,進一步規範市民入園標準。
  • 廣州多個公園景區線上遊覽項目火爆
    記者梳理發現,多公園景區在期間推出「雲遊」服務,例如廣州動物園推出「動物i課堂」,廣州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推薦「足不出戶遊雲山」項目,中山紀念堂最近還開啟了線上展覽,頗受市民歡迎。即便如今公園景區陸續開放,「雲遊」也不失為一個好推薦。廣州動物園:遠距離也可「走近」動物世界記者獲悉,在疫情防控期間廣州動物園閉園不停業,拓展網絡陣地。
  • 《吾堂中山》(四) 體現北歐建築風格的中山堂——江門中山紀念堂
    本期將向大家介紹體現北歐建築風格的中山堂江門中山紀念堂江門中山紀念堂位於江門市蓬江區中山公園內。歷史上,孫中山曾幾度進出江門從事革命活動,江門華僑也多次為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捐款。1928年,第4軍12師師長香翰屏組織建立中山公園管理委員會,決定建築中山紀念堂及中山圖書館,並由工務局繪就圖紙。1929年,新任江門市長嚴博球為建築紀念堂制定籌款辦法。當年7月動工,1930年元旦落成。▲1928年,香翰屏組織籌建的中山公園管理委員會決定建築中山紀念堂及中山圖書館,總體預算為16000餘元,並已繪就圖紙,規模宏偉。圖為《廣州民國日報》1929年1月4日的報導。
  • 《吾堂中山》(八)江蘇現存最早的中山堂——常州中山紀念堂
    常州中山紀念堂位於常州市延陵西路大廟弄內,原為常州府城隍廟舊址。1932年,常州(武進)成立建築委員會,向各界募資兩萬元建造中山紀念堂。 常州中山紀念堂坐北朝南,寬19.7米,進深19.2米,建築面積共680平方米,仿宮殿式建築,青磚筒瓦,重簷歇山頂,兩層三開間,四角設石闕構造。四周砌平臺、欄杆、臺階,外觀以灰黑色為主基調,顯得沉穩、莊重。2011年12月,紀念堂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2020廣州中山紀念堂需線上實名預約
    在5·20這個充滿愛的日子裡,中山紀念堂恢復開放,與你再次相會,擁抱久違的你!  門票預約及購票方式  1.參觀採取線上實名預約方式,一票一證,每個身份證每個時段只能預約一次,預約碼在指定時段內有效,過時作廢。
  • 呂彥直與中山紀念堂
    1926年,國民政府決定在當年陳炯明叛變時被炮轟的孫中山先生大總統府舊址上,在那塊承受過炮火洗禮、已被夷為平地的地方,興建中山紀念堂,以紀念和傳承孫中山先生其偉大的革命奮鬥精神。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中山紀念堂如今已成為廣州最具標緻性的建築物之一,也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
  • 廣州西村有"小中山紀念堂" 設計用料仿中山紀念堂
    廣州日報記者駱昌威 攝  主人是陳濟棠手下 其設計、用料都模仿中山紀念堂  廣州日報訊 (記者曾衛康)西村有座「小中山紀念堂」,也是陳濟棠修建的?昨日,記者從廣州市荔灣區有關部門獲悉,荔灣區文化部門正在西村地區摸查西村工業園區的痕跡,正著手做相關規劃。西村「小中山紀念堂」原來並非陳濟棠興建,但與他卻有淵源……  誰是別墅的主人?
  • 中山紀念堂翻新孫中山銅像(圖)
    點擊進入>>>   為孫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周年紀念活動做準備  本報訊 記者楊桂榮,通訊員盧紹琨、陳欣報導:位於中山紀念堂前中央的孫中山銅像要進行一次全面翻新  據介紹,這次對孫中山銅像的清洗是1998年中山紀念堂大維修之後最大規模的一次,現在的銅像是在中山紀念堂大維修時,依據原水泥像重新用銅翻造的一尊,原有水泥像則移放在華南理工大學內。銅像高5米,加上1929年建造的碑座共高12.6米。由於新銅像距今已近七年,銅像上出現鳥糞跡、鏽跡等,而日常清洗又存在一定難度。
  • 中山紀念堂藏了多少秘密?
    可你知道嗎,就是這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中山紀念堂,卻藏有很多秘密。這一次,我們就來一趟「發現」之旅,換個角度看看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廣州標誌性建築。選址秘密:差一點選在西瓜園現在中山紀念堂這個位置上,原是1921年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時的總統府,孫中山逝世後,各界人士及當時政府為了紀念孫中山,決定建一座紀念場所。
  • 廣東梅州這座中山紀念堂,比廣州中山紀念堂還早兩年建成
    國內最早的中山紀念堂,在廣東梅州的大埔縣。大埔是一座小城,距離福建省比較近,是客家人聚居區。這座中山紀念堂位於三河鎮的中山公園內,建成於1929年,是我國最早的中山紀念堂,比廣州中山紀念堂早兩年建成,也比廣西梧州的中山紀念堂早一年。
  • 廣州中山紀念堂,革命的聖地,建築的瑰寶
    中山紀念堂在廣州的中心位置,原是孫中山的總統府,陳炯明叛亂的時候被毀,孫中山去世後又重建成了中山紀念堂。遠眺中山紀念堂中山紀念堂的外觀很有特點,融匯了東西方各自的建築精華,既像我國傳統的宮殿,又像西方的教堂。紀念堂前掛著的匾額上是孫中山的那句響噹噹的口號「天下為公」。
  • 廣州中山紀念堂
    清晨來到中山紀念堂,這裡蒼松翠柏,綠茵鋪地,進進出出的人們在這裡晨練,中山紀念堂在晨光的照射下顯得十分的莊重,百年的榕樹挺拔參天,讓這裡顯得更加古樸凝重。
  • 廣州中山紀念堂2019年開放時間
    廣州中山紀念堂簡介: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於孫中山當年的總統府舊址上,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的完美結合。主體建築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氣勢恢宏,富麗堂皇,體現了非凡的建築特色。
  • 廣州中山紀念堂,建築與綠樹之美令人讚嘆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的中山紀念堂,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集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是廣東省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中山紀念堂所處的地理位置優越,公交地鐵打車都方便。
  • 廣州中山紀念堂,建築與綠樹之美令人讚嘆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的中山紀念堂,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集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是廣東省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1中山紀念堂所處的地理位置優越,公交地鐵打車都方便。這附近知名的地標還有越秀山體育場、省人民政府。心玲瓏從番禺過來,乘坐地鐵2號線在中山紀念堂站出,然後從紀念堂的側門進入,比坐公交從正門進到景區更近些。一路走從外面護欄望進去,中山紀念堂就在眼前!前方再走幾十步就到了。進去之前就看到了越秀山體育場一角!
  • 廣州打卡地-中山紀念堂
    孫中山紀念堂原為普明妙覺殿,位於寺院的中心。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後曾停靈於該殿,4月2日移至該寺金剛寶座塔石券門內暫厝,直到1929年5月中山陵落成後,其遺體被移往南京紫金山。為紀念中山先生遺體暫厝之地,當時的國民政府在普明妙覺殿立「 總理紀念堂」,在金剛寶座塔石券門石塔立「 總理衣冠冢」。
  • 從中山紀念堂 可一路直上白雲山
    未來,從中山紀念堂可以一路直上白雲山,實現「青山全入城」。 南方日報記者 董天健 攝&nbsp&nbsp&nbsp&nbsp南方日報訊(記者/劉懷宇通訊員/穗規資宣)旨在對標世界一流國際名園,打造「花城名片」的廣州花園有了新的進展。《廣州花園及周邊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近日經廣州市規委會審議通過。
  • 遊記:廣州市中山紀念堂
    我們要去玩的幾個地方,北京路、天字碼頭珠江夜遊、南越王宮博物館、中山紀念堂、越秀公園都距這不遠。其他景點如海心沙公園、廣州塔、中山大學地鐵均可到達。孫中山親筆題寫的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立在這個軸線上,還有孫中山銅像等。我們還在這吃了校園午餐。廣州市中山紀念堂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
  • 2019年廣州中山紀念堂門票是多少錢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於孫中山當年的總統府舊址上,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的完美結合。主體建築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氣勢恢宏,富麗堂皇,體現了非凡的建築特色。
  • 來廣州旅遊,為什麼要去廣州中山紀念堂
    文/向南的蒲公英中山紀念堂位於廣東省廣州市風中路,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中山紀念堂於1929年1月動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鑄的高5米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