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遠看一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仔細一看,郭沫若!

2020-12-24 騰訊網

自古有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何出此言呢?畢竟,功夫這東西,上臺來自然能分出個一二。總能夠有個輸贏出來。而文人之間的爭鬥呢?你寫的文章好看還是我寫的文章好看?每個人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樣了吧。你不喜歡也不代表我差,我還覺得你沒文化不懂欣賞呢!孤芳自賞就是這麼個意思。沒人覺得我好,老子還是覺得自己天下第一。這也是習武之人瞧不上文人的酸腐氣息的原因吧。

文人間孤芳自賞的很多,自然而然相互看不順眼的也挺多的。觀念不同也想爭個高下來著。在近代史有這麼兩個人,都是文學大家。不但文學水平高,而且這脾氣也都是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是魯迅。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人,對於魯迅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如今網絡上盛行的魯迅表情包也是來源於他。各種魯迅說,讓人忍俊不禁。《狂人日記》等書籍也是影響了半個多世紀的中國人。出書中魯迅先生的口吻我們也能感覺的到,魯迅是名「狂人」。

另一位需要介紹一下的是郭沫若。比起魯迅,這一位給大家的感覺應該親切多了。他的文章沒有多少列在語文課本裡。更沒有那麼多讓人頭疼的「背誦全文」。並不是沒列入小學語文就代表不好。其實單純論文學能力,郭沫若比起魯迅也是不遑多讓的。魯迅進入小學課本可能也更多源於魯迅先生大力發展和普及白話文吧。

可以說這兩位文學大家,都是中國近代史文人的代表人物。那麼他們在同一個時代會有怎麼樣的火花碰撞出來?文無第一,但是文人是都不想爭第一的麼?肯定不是。在他們各自的眼裡,肯定都是自己的文章是最好的。所以兩人也是一直頗有看不順眼對方。兩個人在半個世紀中憑空罵戰的次數也是非常之多。

兩個人相互看不順眼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像上文提到的,大家都覺得自己更棒!第二也是更關鍵的一點。他們兩個很「像」。

哪裡像?長得像?並不是長相。這裡的「像」是指兩個人風格很像。他們都到日本留學,然後選擇回國報效國家。又都是一開始從事的醫學,然後棄醫從文。更巧合的是,他們都是父母包辦婚姻的被迫害者。這人生經歷可以說是異常相似了!(難道我發現了一條成為文豪的道路?)

但兩個人也有不一樣的點。魯迅顯然是在散文方面展現了自己異於常人的天賦。而郭沫若則更多的是對戲劇有天分。而在面對父母包辦婚姻這一點上,他們展現的也是完全不同的選擇。魯迅是選擇了接受,默默習慣了髮妻。而郭沫若則大膽地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

正因為這些相同的經歷卻又完全不同的選擇,也就註定了兩人的相互看不慣了。從他們兩人剛剛在文壇展露風頭,就開始了相互競爭。魯迅這邊寫一本小說,郭沫若那邊立馬就要出一首詩歌。誰也不服誰,總想著要比對方強,把對方比下去。

誰說相互競爭就不能成為好朋友呢?但有一點決定了他們無法成為朋友。就是前文提到,對於父母包辦婚姻他們的選擇。魯迅是個非常有責任心的人,尤其在感情這方面。講究忠貞和忠誠。而郭沫若這個人,唯一一點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他的私生活混亂。這一點,從根本上斷絕了兩人成為朋友的可能。價值觀的不同,註定了道路的不同。

郭沫若還寫信指名說魯迅是衣冠禽獸,是中華民族的敗類。而魯迅也還以顏色,回懟:遠看一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仔細一看,郭沫若!

這句話也被網友奉為經典,網絡上鍵盤俠無數次運用。也算是趣聞一件了!

相關焦點

  • 魯迅為何喜歡罵人是狗?郭沫若是被他罵得最慘的一位
    大家都知道魯迅是出了名的喜歡罵人,像胡適、梁秋實這樣的大家基本上都被他罵過,但是罵得最兇的還是郭沫若。網上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這句罵語被很多網友稱作經典之作,但是要告訴大家的是,這是現代人編撰的,並不是魯迅先生說的。但是魯迅的確喜歡罵人是狗,罵得最兇的的確也是郭沫若。我們先說第一個問題,魯迅為何喜歡罵人是狗?魯迅從小就不喜歡貓,母貓叫春的時候,他就會用竹竿去打,還曾拿氰化鉀毒殺貓。但是狗不同,魯迅喜歡聽狗叫,說「犬吠如豹」。
  • 遊北京魯迅故居紀念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成為我北京遊歷的第一站。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位於阜成門內大街的一條不起眼的胡同裡,街對面居然是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而華融資產就在隔壁。憑身份證入園,分文不取,透露著皇城根下人民的大氣。
  • 郭沫若罵魯迅衣冠禽獸?魯迅只回了10字,郭沫若氣的話都說不出來
    這二位就是魯迅和郭沫若。魯迅因為性格比較直率,可以說他敢於評價任何人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一生的寫照,而郭沫若就是歷史上被魯迅罵的最慘的一位文人。因為郭沫若和魯迅在文學態度上的主張有所不同,郭沫若曾經抨擊魯迅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封建餘孽,而其實郭沫若的性格比起魯迅來說相對比較含蓄收斂一點,魯迅對於郭沫若拋棄妻子的風流生活十分痛恨和鄙視,覺得郭沫若很不負責任。因為魯迅深知。
  • 郭沫若罵魯迅衣冠禽獸,魯迅回復了五個字讓郭沫若無地自容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兩地書》一書,作者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魯迅是當時中國的文壇巨匠,而且魯迅為人耿直,對於看不慣的事情就會去罵,當時雖然是國民政府統治,但是國民黨的那些高官仍然被魯迅罵了不止一次,不過魯迅死後,蔣介石對其還是非常尊重的,給魯迅寫下了魯迅先生千古。
  • 郭沫若寫4字罵魯迅,魯迅加1字回懟,世人笑稱:這便是老郭的一生
    在我們的文壇,郭沫若和魯迅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他們之間的互懟經常發生,1928年,47歲的魯迅發表了一篇題為《我的氣量和年齡》的文章,結果郭沫若開始挑刺,也寫了一些文章來批評魯迅。郭沫若說「氣量」是錯的,而且直言魯迅出生於晚清,那是「封建餘孽」,文章迂腐……魯迅一看,心想,這個人怎麼會這樣胡鬧,也是出生於晚清,難道還會自責嗎?何況每個人都拿著筆桿,誰怕誰?從此兩人雖不相見,但在報紙上常「相見」。
  • 看了魯迅的改寫《七步詩》,再看郭沫若的改編,水平高下立現!
    到了近現代,我國兩大文豪魯迅、郭沫若也曾借用《七步詩》來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思想情感,同樣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魯迅《替豆萁伸冤》 上世紀20年代,在北洋軍閥政府的支持下,楊蔭榆出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她因此也成為了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學校長。
  • 郭沫若4字罵魯迅,魯迅加1字反擊,眾人笑稱:這就是郭沫若的一生
    別看民國時期文豪們一個接一個,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共同為推動新文化做著貢獻;實際上卻經常三五抱團,你來我往,用文字譜出一段硝煙瀰漫的戰爭。文人多傲骨,人人都想掙個第一,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自古就有,文筆上爭高下哪有那麼容易?
  • 有人帶寵物在湖裡遊泳,以為是條狗,湊近一看:還有這種操作?
    有人帶寵物在湖裡遊泳,以為是條狗,湊近一看:還有這種操作? 現如今的社會,很多人都喜歡養寵物,寵物的種類實在太多了,所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都有點眼花繚亂呢。 相信大家會經常在街頭或者公園,看到一些遛狗遛貓的主人,不過你有沒有見過遛魚的呢?
  • 一條狗的使命2狗的品種有哪些 一條狗的使命2是什麼狗
    一條狗的使命2狗的品種有哪些 一條狗的使命2是什麼狗  《一條狗的使命2》裡面出現的狗是什麼品種的?  《一條狗的使命2》第一部在北美上映的時候反響平平,但是在中國市場倒是蠻吃香的,第二部宣傳又這麼少,會不會爆還不一定。不過官方還是蠻聰明的,選擇了劉憲華出演。劉憲華在國內的人氣還是蠻高的,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這部電影的知名度。
  • 遠看以為是檸檬,仔細一看原來是烏龜,這顏色太別致了
    可能因為烏龜的互動性沒有那麼強,所以烏龜並不像貓狗那麼火。在生活中,烏龜也算是最常見的動物之一,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有可能購買烏龜回家飼養,而且烏龜價格便宜、飼養簡單,買它們的人也特別多。其實,烏龜的品種也有很多很多,它們的長相也有區別,一位主人就在網絡上曬出自己飼養的烏龜照片,不過很多人一開始並沒有發現這是烏龜,因為這些烏龜跟我們印象中的烏龜有點不一樣……遠遠看去,還以為照片裡的是檸檬或者橙子,不過只要仔細一看,還是會發現一些不對勁的,因為它們並不是什麼檸檬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人們看了這個題目,或許會有些疑惑。不對吧?郭沫若、魯迅都是同一種語言寫作的高手,何用翻譯?也許,是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吧?這兩位又都是通數國語言的翻譯家。不,不僅是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的確確是同一種語言——漢語的翻譯。而且,這次翻譯還與另一位詩人、政治家的毛澤東的指示相關。
  • 狗與主人的三生三世,轉世輪迴尋找生存的意義,一條狗的使命!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部電影,是小編最近看的一部電影,一條狗的使命。相信許多朋友是看過這部電影。今天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部電影。其實近幾年來拍動物題材的電影還是比較多的。但是拍得好的又是寥寥無幾。這部電影,它的故事背景是非常新奇的。是站在了狗的角度來看待與人類的關係。
  • 看郭沫若挖掘定陵的後果,難怪被罵60多年
    看郭沫若挖掘定陵的後果,難怪被罵60多年關於郭沫若此人,大家對他的評價可是毀譽參半,褒貶不一,友人說他是繼承魯迅的又一個文學大家,有人說他是歷史罪人,更有人說他是「人渣」,那麼,為什麼郭沫若的一生會被人這麼關注呢?除了在感情方面的「渣」,其實,在中國考古歷史上,郭沫若的所作所為,足以讓大家罵他幾十年了!到底,郭沫若都做了什麼事情呢?
  • 《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條狗用十年佐證一種專情,十年是狗的一生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她晚上一個人抱著筆記本看,被八公的一往情深擊中,直至淚崩。確實,惹人掉眼淚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也由此我特別疑惑是什麼東西把我們感動了?只是因為一條狗的表演,還是教授對狗狗的百般疼愛,還是電影構建的一個長達十年的時間軸捕獲了我們對深情的渴求?我回憶了自己差點流淚的幾個時刻,都和八公和狗狗的交流相關,但失望的是這幾個場景都是狗狗的主動表現。
  • 《一條狗的使命》看哭愛狗人 導演曾拍美國版《忠犬八公》
    原標題:《一條狗的使命》看哭一群愛狗人 8年前,導演拉斯·霍爾斯道姆翻拍了同名日本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獲得不俗的評價。如今,這位導演又拍了部「人狗情未了」的故事。影片《一條狗的使命》昨日在漢試映,一條狗穿越4次生命找回主人的故事成功戳中愛狗人士的淚點。
  • 專訪"一條狗的使命""忠犬八公"導演
    導演與狗狗的緣分不淺,他在七歲時養了第一條有藍色舌頭的中國松獅犬,後來一共養過五條狗,平時逗狗遛狗玩得不亦樂乎。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懂得,狗狗對人擁有一種「無條件的愛」:它們活在當下,只在乎你和它的交流,不在乎過去和將來,而人卻很難做到這些。
  • 《血狼犬》為了一條狗 哭成一條狗
    好萊塢的「催淚彈」《一條狗的使命》,可謂是近期銀幕的大熱,情誼滿滿的故事、百轉千回的劇情,成功俘虜了不少影迷的心。而即將登陸大銀幕的國產影片《血狼犬》,堪稱是國產版「一條狗的使命」。割捨不斷的人狗情緣,人性善惡的深度拷問,以及狗與狼之間的絕命之戰等,都是影片的看點之所在。
  • 魯迅半夜氣得睡不著,隨手寫下這首七律,郭沫若有意模仿卻學不來
    這首詩是魯迅的經典律詩之一,他的老對頭郭沫若先生曾評此詩:原詩大有唐人風韻,哀切動人,可稱絕唱。後來郭沫若還曾模仿著寫了一首《歸國雜吟》,但這首詩無論從語言還是意境來看,都與魯迅的原作有不小的差距。所以說魯迅這首詩,是郭沫若有意模仿卻學不來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