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張家口:宣化古城明代東城牆發生坍塌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2019年8月8日,河北張家口,坍塌後的宣化古城東城牆。圖片作者:梁新/視覺中國

由於連日陰雨天氣,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的宣化古城明代東城牆於8月7日發生坍塌。河北宣化古城是我國北方現存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地位重要的著名城池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宣化古城牆始建於明洪武27年(1394年),周長12120米,為正方形城堡。

河北張家口:宣化古城明代東城牆發生坍塌

河北張家口:宣化古城明代東城牆發生坍塌

相關焦點

  • 河北張家口啟動明宣化古城牆修復工程
    新華網石家莊8月9日電(記者 嶽文婷 李俊義)記者從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文保部門了解到,全長3000多米的宣化古城北城牆修復工程正式啟動,修復工作將遵循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施工,目前已經初步完成對現有城牆雜土、雜草、樹木的清理工作
  • 河北宣化古城之最
    宣化古城地處河北張家口。古城建於唐信宗文德元888年,明洪武十七年(1394年),朱元漳十九子朱穗受封谷之。清康熙三十二(1693年),廢宣府所,改置宣化府,宣化府由此得名,古稱「京西第一府。」宣化古城軍事工事堅固,較大戰爭就多達70餘次。明朝朱棣五次北伐駕巡宣化府城地。
  • 宣化古城 到京西第一府去呼吸歷史
    但要說起歷史淵源來,宣化可比張家口有名多了。最早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久,即在全國設立36郡,其中的上谷郡,就在宣化。西漢的名將李廣與霍去病,都曾率軍在此據守,好幾次出擊匈奴,也是從這裡出發的。每次從張家口回北京,必定路過宣化古城,但總是沒有機會進入古城去探訪一番,總感覺欠了中華文化一筆債似的。趁著秋天,在小夥伴的陪同下,總算是了卻了這一番心願。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篇):張家口宣化古城
    宣化古城,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是明朝時修建的城池。其中,清遠樓位於張家口市宣化區,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朔樓於1996年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歸入清遠樓。宣化城牆於2006年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與清遠樓、鎮朔樓合併為宣化古城。
  • 河北宣化修復宣化古城護城河
    河北宣化修復宣化古城護城河來源:視覺中國作者:2018-11-20 08:56:24  2018年11月18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在實施古城修復工程中宣化古城是中國北方現存古城中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地位重要的城池,為明長城「九鎮之首」。自2005年開始當地啟動保護修復工程,相繼完成了清遠樓、時恩寺、高遠門、角樓、馬道、城牆等20多項保護修繕工程,古城「京師鎖鑰」的風貌逐步恢復。柳川河是宣化古城西護城河,在古城西南匯入南護城河洋河。
  • 今天是介紹張家口的第四十六天,張家口宣化大新門
    大家好,我是小九,今天是介紹張家口的第四十六天!​張家口宣化​大新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城西,是明清時期宣化的西門,在&34;中遭到嚴重破壞,僅剩荒蕪的土城恆。為保護這一歷史遺蹟,宣化區委,區政府於2005年募集資金800多萬元在原址重修,修復後的大新門主要由墩臺,城門樓,馬道等組成,全面展示宣化軍事重鎮,歷史文化名城和京西第一府的風貌。
  • 河北省資訊|河北宣化發現古代遺址群 橫跨多個朝代
    河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河北宣化發現古代遺址群 橫跨多個朝代5月20日,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宣化古城東城牆附近古墓葬遺址群考古現場。該墓葬遺址群毗鄰明代宣化古城東城牆和金、元時期的窯子頭古城牆遺址,為研究宣化歷史沿革和古代城址變遷及北方地區歷史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考古資料。2、對於毛坦廠和衡水中學一類學校真的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嗎?
  • 蔚縣、張家口、宣化短遊流水帳
    正好有時間,趁五一假期還沒開始的前兩天,去 蔚縣 、 張家口 、 宣化 短遊幾日。蔚縣和宣化都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豐富的古建築和文物遺存,但是對於大多數一般遊客而言吸引力有限,所以遊人不多,正好適合假期出行。
  • [觸摸名村古鎮 尋覓美麗河北]走進張家口市宣化古城
    長城網9月6日訊(王豔麗 蘇磊 劉昆鵬)「觸摸名村古鎮尋覓美麗河北」系列網絡公益活動,由河北省委宣傳部和河北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共同主辦,旨在深入推進「美麗河北」主題宣傳活動,挖掘河北名村古鎮的特色文化和民俗風貌,同時搭建一個網絡公益幫扶平臺,吸引全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共同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和精準扶貧脫貧
  • 雲遊河北|宣化古城 這裡是京西第一府
    點擊圖片識別二維碼,看宣化古城實景VR宣化,自古就佔據著燕北地區的軍事重鎮的地位。自漢代起,宣化歷為州、府、郡、縣的治所,明為九鎮之首,直至清康熙年間設置宣化府。正是「去京師不足四百裡」的地理方位決定了「京西第一府」的地位。
  • 河北宣化明代古城牆被開鑿成「窯洞」(組圖)
    河北宣化明代古城牆被開鑿成「窯洞」(組圖) (/3) 2013-10-30 14:42 [提要]10月29日,在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記者看到,宣化古城南城牆處的城牆主體被鑿有空洞,像一個個「窯洞」,還有不少「窯洞」被安裝上門上了鎖,儼然成為天然儲存室。
  • 今天是介紹張家口的第五十三天!張家口宣化五龍壁
    大家好,我是小九,今天是介紹張家口的第五十三天!​張家口宣化五龍壁,位於張家口教育學院宣化分校校園內。 五龍壁磚雕是原彌陀寺的一部分。彌陀寺建於元初,毀於元末,明宣德年間重修,明代中期和清代早期擴建。彌陀寺在宣化近百座寺廟中名氣高、年代早、規模大,至今民間還有「先有彌陀寺,後有宣化城」的傳說。彌陀寺現僅存東跨院的正房和南房,作為寺的一個附屬裝飾性建築,五龍壁磚雕的具體位置就在南房的山牆上。這座影壁雕刻五龍,是因為當時正值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初登大寶,宣府知府與彌陀寺住持為表示忠於新任皇帝,決定修建這座五龍壁。
  • 歷史深處走來的宣化古城,近日又被全球聚焦……
    經庫倫(現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 到達中俄邊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圖 全程約4760公裡 河北段-張庫大道 出張家口大境門 有一條直通庫倫(今蒙古烏蘭巴託)的狹長孔道
  • 礦山「瘡疤」變身綠色「氧吧」張家口宣化生態環境大升級
    境內有110、112、207三條國道,宣大、京藏、張石、張承、京新五條高速,京包、大秦、宣龐及京張城際、藍張、張唐六條鐵路,距張家口機場僅20公裡,已形成集公路、鐵路、航空於一體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體系。京張城際鐵路通車後,京宣兩地車程可縮短到35分鐘左右,宣化將全面融入「首都1小時經濟圈」。宣化文化底蘊深厚,是河北省十大歷史文化名城,為全省60張極具河北特色的文化形象名片之一。
  • 今天是介紹張家口的第四十八天,張家口宣化 萬柳公園
    大家好,我是小九,今天是介紹張家口的第四十八天!​張家口宣化 萬柳公園​柳川河位於宣化古城西門外,元末明初,每年開春立秋後,西北風肆虐,漫天的黃沙使得河灘成了一片沙海,百姓深受其害。在宣化區城區西城牆西側,柳川河河岸東側,曾是一片以柳樹居多的林地,2009年,對其改造後的張家口首座自然公園--萬柳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 「京西第一府」河北宣化
    河北宣化被稱為「神京屏翰」之域,早在秦朝時就成為上谷郡,明朝時為著名的長城九鎮之一,清朝時是全國72府之一,現今為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 享有京西第一府的美譽,歷史文化名城,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古城
    宣化古城,位於河北張家口市,始建於唐信宗文德元年(888年),明洪武十七年(1394年),動工,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廢宣府衛所,取宣揚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由此得名,是京城以西第一座府城,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
  • 大明永樂帝與張家口宣化為何有著不解之緣?
    那麼,如此牛氣沖天的皇帝,他和我們張家口宣化又為何有著不解之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我們先共同了解一下大明永樂皇帝朱棣的基本簡況。他出生於公元1360年5月2日,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在建文四年時即位,前後在位共二十二年,年號永樂。
  • 微視頻丨畿輔巨鎮——宣化古城,美爆了!
    京西第一府,千年葡萄城 宣化歷史源遠流長讓經歷了數百個春秋的三座古城樓訴說宣化的歷史滄桑變遷感受宣化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俗風情領略這座千年古城之美畿輔巨鎮——宣化古城▲宣化大新門。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軍事重鎮、河北省老工業基地現已蝶變成為北方重要的裝備製造之城、綠色智能製造之城、河北歷史文化名城。這就是張家口市宣化區。▲宣化清遠樓。記者 楊澤 攝昔日用於抵禦的城牆、城門,較好的保留至今,讓世人細細品味往日的榮光;三點連成一線的拱極樓、鎮朔樓與清遠樓訴說著塞外的風雲變幻。
  • 河北有底蘊的古城,有26處名勝,名不見經傳,稱為「北京之門」
    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河北對京津地區形成了一種包圍之勢,也正因為此,使其境內出現了許多不同色彩的景色。特別是北京周圍的城市。除著名的承德避暑山莊外,還有唐山、張家口等城市,尤其是宣化古城張家口。宣化古城可以說是河北歷史上最大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