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張家口:宣化古城明代東城牆發生坍塌
2019年8月8日,河北張家口,坍塌後的宣化古城東城牆。圖片作者:梁新/視覺中國由於連日陰雨天氣,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的宣化古城明代東城牆於8月7日發生坍塌。河北宣化古城是我國北方現存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地位重要的著名城池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宣化古城牆始建於明洪武27年(1394年),周長12120米,為正方形城堡。河北張家口:宣化古城明代東城牆發生坍塌河北張家口:宣化古城明代東城牆發生坍塌
-
河北張家口啟動明宣化古城牆修復工程
新華網石家莊8月9日電(記者 嶽文婷 李俊義)記者從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文保部門了解到,全長3000多米的宣化古城北城牆修復工程正式啟動,修復工作將遵循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施工,目前已經初步完成對現有城牆雜土、雜草、樹木的清理工作
-
[觸摸名村古鎮 尋覓美麗河北]走進張家口市宣化古城
拱極樓是宣化南城門樓,有拱衛京師、戍衛邊境之意,與清遠樓和鎮朔樓不同,拱極樓肩負著重要的軍事防禦功能,與宣化古城牆相連接,共同擔負城防功能。歷史上的拱極樓除了設有甕城、月城、溝塹、吊橋之外,還建有關城,是宣化城門中唯一帶有關城的城樓,是規制最高,防禦能力最強的一個城樓。宣化古城原先的七座城門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歷史變遷也只有南面的拱極樓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
雲遊河北|宣化古城 這裡是京西第一府
如今的宣化古城依舊保留唐代的規模。最早宣化城均為土城,城池大致位於鐘樓西街,皇城橋北街以東的範圍。城牆每邊長約500米左右,恰好與《周禮·考工記》中「天子之城方九裡,則知公七裡,伯侯五裡,子男三裡」的長度大致相符。
-
「京西第一府」河北宣化
河北宣化被稱為「神京屏翰」之域,早在秦朝時就成為上谷郡,明朝時為著名的長城九鎮之一,清朝時是全國72府之一,現今為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篇):張家口宣化古城
宣化古城,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是明朝時修建的城池。其中,清遠樓位於張家口市宣化區,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朔樓於1996年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歸入清遠樓。宣化城牆於2006年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與清遠樓、鎮朔樓合併為宣化古城。
-
河北宣化修復宣化古城護城河
河北宣化修復宣化古城護城河來源:視覺中國作者:2018-11-20 08:56:24 2018年11月18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在實施古城修復工程中宣化古城是中國北方現存古城中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地位重要的城池,為明長城「九鎮之首」。自2005年開始當地啟動保護修復工程,相繼完成了清遠樓、時恩寺、高遠門、角樓、馬道、城牆等20多項保護修繕工程,古城「京師鎖鑰」的風貌逐步恢復。柳川河是宣化古城西護城河,在古城西南匯入南護城河洋河。
-
宣化古城 到京西第一府去呼吸歷史
宣化古城可以說是河北最有歷史文化背景的文明要地。我們經常在歷史劇上面聽到宣化府這個名稱,實際上指的就是宣化古城。而它作為北京西邊最為重要的軍事重鎮,自古以來就是塞北重要的軍事商貿要地,在軍事方面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顯赫地位。
-
河北宣化重修「空中道觀」 峽谷暗藏世外桃源
河北宣化重修「空中道觀」 峽谷暗藏世外桃源 修建古道觀的建築材料通過吊索運往崖壁。據王家灣鄉宣傳委員田永生介紹,相傳這些道觀建於唐代,但無依據,僅有石碑記錄明代曾重修。因年久失修,加之多次戰亂和盜匪出沒,像光洞至民國年間已破損不堪,到上世紀80年代僅存殘壁廢洞。 中新網記者日前在桑乾河大峽谷看到,十幾個正在修建的古道觀高高地分布在崖壁上,一條空中棧道在峭壁上盤旋,崖壁垂下的幾條繩索直達地表,地面上一百名工人正在緊張施工。
-
享有京西第一府的美譽,歷史文化名城,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古城
宣化古城,位於河北張家口市,始建於唐信宗文德元年(888年),明洪武十七年(1394年),動工,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廢宣府衛所,取宣揚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由此得名,是京城以西第一座府城,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
-
河北宣化發現明代寺廟聖恩寺遺址
新華網石家莊11月9日電(記者白明山)記者從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了解到,文物工作者日前在宣化泡沙山山腰處,發現一座寺廟,據查證該寺為建於明成化年間的聖恩寺。遺址內涵豐富,屬於年代較早的寺廟。 發掘時,聖恩寺原有建築已成廢墟,只存洞穴兩處。
-
歷史文化名城——宣化
一座歷經千年洗禮的文化古城 一個用歷史足音編織的五彩夢 風雨築就了她滄桑的臉 歲月寫下了她朝氣的魂 文物古蹟記載著她昔日的婀娜 璀璨燈火招示著她今朝的風韻 她期待世人漸近的足音 她就是河北文化古城宣化 進入河北省西北部的燕山腹地
-
河北宣化:戰防兼備的明代軍事城堡——葛峪堡
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東南角城牆遺蹟。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東南角城牆遺蹟。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東南角城牆遺蹟。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城外保存完好的點將臺。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城外保存完好的點將臺。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城外保存完好的點將臺。2018年12月5日航拍的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葛峪堡村的古戲樓。
-
宣化古城 這裡是京西第一府
圍繞特殊時期群眾文旅生活需求,河北省文旅廳以「網際網路+文旅」的形式,開設「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系列專題,今天讓我們一起體驗宣化古城的前世今生。宣化,自古就佔據著燕北地區的軍事重鎮的地位。自漢代起,宣化歷為州、府、郡、縣的治所,明為九鎮之首,直至清康熙年間設置宣化府。正是「去京師不足四百裡」的地理方位決定了「京西第一府」的地位。
-
歷史深處走來的宣化古城,近日又被全球聚焦……
建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重修於清雍正年間,高24米,下有南北走向通道,原與古城牆連為一體,與清遠(鐘樓)、鎮朔(鼓樓)二樓在同一軸線上,是宣化門戶的象徵。
-
宣化:春雪潤古城(組圖)
河北宣化古城拱極樓雪景。2019年2月14日凌晨,一場春雪悄然飄落華北大地,在張家口市宣化區,雪後的古城景區妖嬈如畫,市民走出家門體驗久違雪趣,瑞雪賀春帶來新年好兆頭。河北宣化古城拱極樓雪景。2019年2月14日凌晨,一場春雪悄然飄落華北大地,在張家口市宣化區,雪後的古城景區妖嬈如畫,市民走出家門體驗久違雪趣,瑞雪賀春帶來新年好兆頭。
-
河北宣化古城之最
宣化古城地處河北張家口。古城建於唐信宗文德元888年,明洪武十七年(1394年),朱元漳十九子朱穗受封谷之。清康熙三十二(1693年),廢宣府所,改置宣化府,宣化府由此得名,古稱「京西第一府。」宣化古城軍事工事堅固,較大戰爭就多達70餘次。明朝朱棣五次北伐駕巡宣化府城地。
-
當中秋遇到國慶,梅州興寧的明代古城牆遊記
在三五人同行的相約陪伴下,一起去體驗梅州興寧的明代古城牆風情,探尋一份清幽寧靜。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到了之後,已是中午。隨即為了更好的旅遊,我們決定走街到達明代古城牆,畢竟距離只有2公裡。於是在吃飽喝足之後,我們步步向前,穿街而來,溜過興寧的寧江河,轉過古老的騎樓街和各種味道混合的市場攤,不到20分鐘來到了古城牆面前。
-
保定一段明代古城牆發生垮塌,此前因城市發展需要,城牆逐年拆除
原標題:保定一段明代古城牆因暴雨發生垮塌保定市消息,受連日來強降水,特別是8月23日晚至24日凌晨暴雨影響,24日早7時左右,保定蓮池區的明代古城牆發生小面積垮塌,垮塌體積約為10立方米。據了解,保定現存城牆建於明代,周長原為6千米。由於歷史原因及城市發展需要,城牆逐年拆除,東、北、西段都已不復存在。現僅存原城牆南段,位於保定市天威中路保定動物園北側,城牆長545米,上寬10米,下寬13米,高7米,此前一直保存完好。這是近期發生的第三起古城牆因暴雨坍塌事件。
-
慶陽市慶城縣保護古城牆再現古慶州風貌
原標題:慶城縣保護古城牆再現古慶州風貌 中國甘肅網4月17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 (隴東報/掌中慶陽記者 李錦) 日前,記者在慶城縣古城牆加固保護項目施工現場看到,牆面上鋼架密布,一孔孔窯洞已被全部填築,鵝池洞段和縣城北街段的削坡加固建設工作正在緊張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