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才能放下「別人補課我不補,孩子跟不上咋辦」的焦慮

2020-12-13 平湖一柱

寒假還未到,各種補習班的廣告已是滿天飛了。

很多家長正在「班比三家」,一心想為孩子的寒假找一個「高質量」的補習班、興趣班……

近日,人民日報記者做了個小調查,身邊十多位家長,從幼兒園大班到初一學生,大家的寒假安排幾乎都已妥當。很多人報了培訓班,查漏補缺,有孩子一放假就開始上課,一直上到年三十中午;也有人要趁假期,回老家來場深度遊,要把家族的故事帶回來……

人民日報就此發文說,雖然近年來教育部門三令五申,整治校外培訓、規範競賽活動,雖然中小學校積極改進育人方式、做好課後服務,但不少家長的「拼娃」心態仍然根深蒂固。這是為什麼呢?

「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學霸過寒假」。每逢假期前夕,這句順口溜就會高頻出現。確實,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假期的主角是孩子的學業。「我知道孩子負擔重,我也知道孩子補課作用不大,但是,別人的孩子補課我不補,孩子豈不是更跟不上了呢?誰敢拿孩子的前程作賭注呢?」

家長的這種心態,是一種典型的「劇場效應」。所謂劇場效應,是指在劇場裡,當第一排觀眾站起來,後排觀眾也只能無奈站起。同理,當家長看到周圍別人家的孩子在「搶跑」時,自己當然無法淡定,只能「隨大流」地「跟跑」。

但是,這種「跟跑」的效果如何?我想,許多家長心中其實也心知肚明。對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補課並沒有多少效果,相反由於孩子長期封閉在書屋裡,埋頭於書本中,不僅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更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眼睛近視、體質下降,精神抑鬱。

即便孩子如家長所願,十二年寒窗苦終沒白吃,終於考上了大學,可是,為數不少的孩子在大學裡卻沒有了學習的動力,逃課、翹課、打遊戲,沉溺於娛樂,將學習丟在了一邊,掛科、畢不了業;就算有孩子「爭氣」,卻因缺乏對社會生活的了解,思想不夠開闊,鑽進了學習的「死胡同」,只知道一味地求學、求學、再求學,當求學之路走不通時,便覺得生活沒有了意義。

元旦前後,同濟大學碩士生陸某因不能「直博」而跳樓、河南理工大學大四學生小苗因獲不到學士學位而自縊輕生的悲劇,我以為與家長們從小「教育過度」孩子「思想狹隘」不無關聯!

「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樹才能參天。人民日報說,減負更是一場觀念的轉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與特點,如果只為提高成績而強行加壓,很可能拔苗助長、適得其反。因此,家長朋友們必須轉變觀念,放下「別人的孩子補課我不補,跟不上怎麼辦?」的焦慮,放手一搏,把孩子放歸自然、社會、生活,讓孩子到社會上走一走,到自然中轉一轉,多接觸社會,多參加生活實踐,讓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瑰麗,生活的五彩繽紛,社會大舞臺的寬廣,或許孩子視野開闊了,智力發展會更快,情商會更高,能力會更強,更會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從而產生更為強烈的自我學習動力,從而創造一個燦爛的未來!否則,如果仍抱著「分數」「名次」的包袱,讓孩子「伏壓」前行,孩子只能隨著年級的升高,成績越來越差,直至高考時一敗塗地;即便僥倖題名金榜,也只是一時的歡娛,很可能給孩子埋下終生不幸的禍根!

相關焦點

  • 「禁止補課」是不是就可以消除孩子的學習壓力了?網友:啥邏輯
    1.家長過度焦慮所致有的孩子從小學開始補課,甚至一對一,孩子經常考90分,不知道到底補啥?最終搞清楚 原因是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每次都考100分。這樣的苛刻要求,為了彌補這苛刻帶來的焦慮,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補課。
  • 暑假培訓班火熱 家長:大家都在補課,我能不補嗎?
    在湘中大地,和天氣一樣火熱的,還有孩子們的培訓班。在婁底市相關部門的整治下,校外培訓機構的亂象得到有效治理,但家長們送孩子上培訓班的心依舊在,本該是孩子們快快樂樂的美好時光,卻因變成「第二課堂」的培訓課,讓暑假變成了「第三學期」。頂著火辣辣的太陽,父母為什麼要把孩子往培訓班趕呢?培訓班補課真的是成績差的學生向「名列前茅」前進的通道嗎?
  • 從不「上補課班」的孩子,和一直上補課班的孩子,3年後差距明顯
    反觀小麗從來沒上補習班,學習自主,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不懂得問題當場提出,今天的課程今天必須做會,絕不拖到明天。雖然小麗沒有上補習班,但是成績嘻嘻很不錯,很受老師喜歡。媽媽也很開心,讓人省心。解讀:為什麼一個上課補習班,成績不怎麼樣,而沒上的補習班的成績反而更好呢?當今社會給孩子補課已經成為了一中「潮流」,不給孩子補課就感覺「矮」別人一頭。
  • 補課有多燒錢?陪補家長由星巴克改喝街頭奶茶
    ……補課有多燒錢?陪補家長由星巴克改喝街頭奶茶補全科 南京家長一年花了近30萬昨天一早,紫金山記者被新華社的一篇稿子刷屏了——「家裡沒個上學的,根本不知道現在補課有多貴!」「聽說補課花了這麼多錢,別人都不相信,不理解。」
  • 老師叫給孩子補課,家長怕得罪人不敢不去,有筆帳你要算清楚
    而另外一方面孩子可能確確實實學習成績也需要提高,關鍵是自己不去還有別人去,那麼如果去的人提高了而自己孩子因為沒去結果成績就提高,業會讓很多家長心裡感到焦慮。現在那些師德敗壞的教師他們之所以非常的猖狂、有恃無恐,很大的原因就源自於我們很多家長對這件事情非常的焦慮,你說家長對這種事情是不是深惡痛絕的?肯定是深惡痛絕的!
  • "家長瘋了孩子也瘋了"? 到底有多少學生在補課
    記者問其中的一位發單人,「你為什麼要給我發?」他回答說:「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學生家長,現在哪有不補課的孩子啊,就是你現在不想補,你早晚也得補。」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很得意的神情。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詢問者,他們大多表達了一個非常相似的觀點:現在競爭這麼激烈,不補咋辦呢,別的孩子都在補啊。
  • 老師叫給孩子補課,怕得罪人不敢不去?這幾筆帳家長要算清楚
    而另外一方面孩子可能確確實實學習成績也需要提高,關鍵是自己不去還有別人去,那麼如果去的人提高了而自己孩子因為沒去結果成績就提高,業會讓很多家長心裡感到焦慮。 但是每個人都擔心因為自己的反抗而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傷害,所以都希望別人去站出來,但是站出來的人往往又會讓我們看到他們所要承受的這些原本就不應該承受的壓力…… 所以進一步使得我們感到更加的憤怒。 而這種憤怒的結果就會導致我們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自己孩子真的需要補課嗎?
  • 花了幾大萬瘋狂補課,孩子成績反而一落千丈!
    新的學期開始了,在各大家長群裡,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初中到高中,太多的家長糾結要帶孩子去補課嗎?如果去,該怎麼選?不去,人家都在補,自家孩子不補得不得跟不上啊?補,那到底該選擇培訓機構呢?上不上補習班,孩子情況說了算我們的觀點是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上補習班,優生不是靠補課補出來的,補課或培訓班只是學校教育的一個補充。
  • 武漢初三禁補 孩子高興家長反對
    少數家長要求學校補課  「我家孩子馬上進入初三,暑期補課兩天就被叫停了。我們家長希望補課。」讀者李女士說,伢們面臨中考,突然被「放羊」,很擔心影響學習效果和成績。學校不讓補了,就會去培優機構學,「花更多錢不說,還不一定有效果。外面的培訓班,可以取締嗎?」
  • 假期補課收入20萬,補課老師:被抓是倒黴,不補是無能
    初中教師和高中教師補課,收費是不一樣的,據說,有的所謂「名師」,補一節課,能拿到2000元!這個數字,簡直可以說誘人了!更令人詫異的是,補課教師居然揚言:被抓是倒黴,不補是無能!家長們寧願讓孩子去自己的代課教師那兒補課,也不願意去校外的一些機構,因為,老師本身了解考試難度,了解考試題型,補起課來,更加有針對性。再說了,不少學生,由於自身資質所限,在課堂上總是處於聽不懂的狀態,非常有必要請教師補課,對於他不懂的方向進行指教。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採取的是理解的態度,包容的態度,寧願花錢,也希望教師們能組織學生補課,提高學生的成績。
  • 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許學校暑假補課,家長:不補課是學校失職
    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許學校暑假補課!但是有些老師說,不補課的話家長會認為學校失職!你怎麼看呢?其實,在早些年90年代,在智慧型手機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家長們已經普遍開始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尊師重教成了家長們的共識,而且那個時候基本不存在有償補課,老師們總喜歡拖堂,直到給學生把知識點講明白為止,家長們也願意把孩子全權託管給老師,甚至以老師打罵的程度來衡量老師對學生的關心程度。
  • 孩子是該高興地去玩還是進補習班瘋狂補課?家長如何決斷
    放暑假了,小區門口各種補習班被家長擠得人滿為患,家長與孩子都是滿頭汗水。家長估計是急的,怕報不上名,孩子估計是煩的,好不容易盼來的暑假就這麼結束了!「假日補課」文化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形成一種傳統。只要放假,不管長假、短假都有各種不同類目的補習班在躍躍欲試,真的帶動了一個行業的興起!
  • 江蘇一所中學強制學生補課,7節課收費2000,不補課還打電話給家長
    江蘇一所中學強制要求初三學生每星期日進行補課,不補課就直接打電話給家長。收費2000元,共7節課。這裡是90熱點,專注社會熱點小事件,解析生活百態萬象,點個關注哦。你不上進別人上進,你就是落後,落後就要挨打。雖然說孩子的學習很重要,但是很多地方的教育局是嚴禁給孩子補課的,這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筆者認為此條例是非常正確且人性的,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表示贊成。
  • 幼兒園階段即開始瘋狂培訓 誰製造了家長的教育焦慮
    黃小玲說,「我只能勸她淡定,然而,這淡定又談何容易。反正我不能讓我的孩子『被秒』。不可否認,像我好友這樣『被焦慮』的家長不在少數,而瘋狂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的家長才是現在的主流」。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魔咒一樣的口號出自何處,如今已無從考證,但自從它誕生,就獲得了絕大多數中國家長的認同。
  • 成績好不用補,成績差補了也沒用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參加校外培訓,到底是家長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我曾經問過身邊十來個高一時參加校外輔導班的學生,「為什麼暑假去補課?」有八個同學都說「我媽/爸叫我去的。」只有兩個同學回答自己某科很差,想在暑假時加把勁,把那門功課補上去。
  • 12歲小女孩藉口買文具出走抗議父母的周末補課
    上中學後,怕她跟不上節奏,於是考慮幫她報兩個補習班,用課外時間去補課。我身邊很多同事的孩子都在補課,大家都補,你不送去補就顯得很奇葩。可能就是這種從眾心理在作祟,畢竟生活在這個圈子裡嘛。­  我在一位同事那裡打聽到了幾家培訓機構,還比較了很久,最後選了一家。女兒平時喜歡看書,語文沒有問題,於是報了數學和英語兩個補習班,時間是在周六和周日上午。
  • 幼兒園老師送給家長的7句話,開學前父母必看,快速緩解入園焦慮
    很多家長打算讓孩子過完年後入園,但是又怕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在送孩子去到幼兒園之前,我想家長朋友們最好能夠先了解一下幼兒園老師給家長的一些真心忠告,有些時候可能真的是我們家長過度焦慮了。以下是一位幼兒園的班主任老師想送給家長的7句話,我們來逐一幫助家長解讀一下。
  • 初中數學經典應用題彙編(附答案),現在不多練,開學跟不上咋辦
    初中數學經典應用題彙編(附答案),現在不多練,開學跟不上咋辦如何輔導初中生提升解答應用題能力?最簡單的辦法,還是要教會學生讀題,抓住關鍵語句!   現在的應用題,越來越趨向於大篇幅,文字很長,很多學生一看到這麼長的題目就產生了畏懼情緒,不想看下去,所以一定要教會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抓住關鍵的語句,簡縮問題,很多應用題雖然題目長,但其意思並不難理清楚。   其次老師和家長在輔導孩子數學學習時,一定要注重解題思路的引導。
  • 當「內卷」成為教育熱詞,家長的焦慮成為常態,如何避免「無效的低...
    —— 黃兆開(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第二屆家委會會長)作為一名六年級學生的家長,黃爸爸說,「我們家孩子上學是住宿的,我比較擔心的是孩子住在學校是否適應,於是為孩子製作了一份《我住校的日記錄單》,讓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 補課老師年入百萬,陪課家長捨不得喝奶茶:機構老師教你四點避坑
    關注我可以查看更多哦!補課班的生意一直紅紅火火。門庭若市的機構,層出不窮的花樣,許多家長每日奔波,如同在海洋裡穿梭,樂此不疲。寄希望於補課機構,真的可取嗎?作為一個有五年經驗的機構補課老師,我看到了很多迷茫的家長,所以總結了一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