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至右:古博臣、趙譽凱、姬星宇、徐家純。
又到一年畢業季,電子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210寢室四名畢業生——趙譽凱、古博臣、姬星宇、徐家純,正在打包著自己的行李。即將分離,他們並不傷感,因為再過幾個月他們又要在新加坡一起上學。四人早在今年四月就收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錄取書,但其中一人選擇了另一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談起大學四年的學習,四人一致認為寢室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受益良多。
熱愛遊戲
但寢室公約只能周末玩
若問過去四年,是什麼把四人「捆綁」在一起,他們總結為遊戲。剛上大學時,在電子科大的清水河校區,因為住得近,又都喜歡同一款遊戲,四人玩得特別好。「當時我們四個不在一個寢室,周末的時候,他們經常跑到我們寢室,六個人一起打遊戲,就跟開網吧一樣。」趙譽凱告訴記者,到大三換了校區後,可以自由選擇室友,四人便果斷地住在了一起。
「印象中,我們四個自制力都不是很好。」姬星宇告訴記者,那時為了不影響學習,他們定下了寢室「公約」,平時不能玩遊戲,只能周末玩,如果平時誰碰了遊戲,那就得請吃飯。就這樣,大學四年下來,竟然沒有一個人打破這個公約。
學霸影響
從落後生到出國深造
「我們四個裡最厲害的是趙譽凱。」古博臣告訴記者,在他們三個眼裡,趙譽凱就是學霸,小夥伴們能夠走得這麼順利他有不少的功勞。那時候在清水河校區,每到期末大考前,只要他們不懂的東西,趙譽凱就會給他們講,有時候隔壁寢室的人也跑來聽,本來就不大的寢室,塞滿了人。「除此之外,趙譽凱很有鑽研精神,記得有一門課,要求我們做一個APP,我們根本沒學過,大部分人都是用微信小程序應付了,而他則選擇自學安卓,做成了APP。」
受到趙譽凱影響的還有徐家純,「一上大學,就覺得可以放鬆下來了,所以進校便參加了廣播站等一堆社團活動,成績不是很好。」徐家純說,大一綜合排名下來,排在全年級八九十名,讓他有點傻眼了。好在,後來認識了趙譽凱,跟他們一起泡圖書館,每天兩點一線,在圖書館認真學習,回寢室就好好玩。從大二開始,通過努力把成績趕了上來。
努力就有結果。經過商量,四人都決定出國深造。幸運的是,四人同時收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錄取書,而徐家純則在南洋理工大學前就已被新加坡國立大學錄取。「過幾個月,我們又要在新加坡見面了。」古博臣收拾著行李,眼神充滿著期待。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