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讀蘇軾的詞一直都是一種別樣的享受,因為東坡之詞向來多變。在他的詞作中,你可以於詞人的嬉笑怒罵間盡覽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雖然我們不曾經歷過他們的年代,但值得慶幸的是,東坡將這些生活中的情景都記錄在了他的詞作中。哪怕對他來說只是偶爾興致正濃時抒發自己對人生的感慨,但對文壇來說,蘇軾卻一次次地用他的文採驚豔了時光與眾人!
情詞一直是蘇軾生平所有作品中非常具有魅力的一部分。在世人看來,蘇軾似乎從不曾掩飾自己對於愛人的深深情意。
有《江城子》裡,縱使與妻子間隔了「十年生死」也不用加以思量般地難以忘懷;也有《水龍吟》中透過幾朵淡淡的楊花比喻離人的點點悽美之淚。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也是蘇東坡的情詞,叫作《少年遊·潤州作代人寄遠》。這首詞是蘇軾寫來展示自己與妻子之間的愛意的作品,卻也是一首蘇大詞人生平最自戀的詞。
雖然心中對妻子的想念早已按捺不住,但仍舊沒有十分明顯地表達出來。在這首詞之中,他還將妻子喻為月宮之上的廣寒仙子,實在是可愛與寵妻兼備!
《少年遊·潤州作代人寄遠》北宋.蘇軾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蘇軾在作下此詞之時,時年37歲,將近不惑之年。這時的他因為公務繁忙,不得不離家外出,結果因為太想念家中妻子——王閏之,於是就寫下了這首詞。
不過,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明明是自己十分牽掛妻子,他卻不肯直接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思念,偏要說是遠在杭州的妻子想念自己,也屬實是十分自戀了。
詞的上片大意是:去年你送我離家之時,餘杭城門外的飛雪似楊花般漫天飛舞詞。今年眼看著春天都快過去了,周圍開放的楊花就像去年的大雪一般,我卻還不曾歸家。
從去年的離家辦公一直到今年「春盡」還未歸家,整整跨越了一個季節的時間,足以說明蘇軾與妻子兩人分別已久。「餘杭門外」指的是當時妻子送別蘇軾的地點,而在旁邊見證這次分離的是一場冬日裡的飛雪與一樹春日裡綻放的楊花。
「飛雪」與「楊花」分別對應了一年中的冬、春兩個季節,雖然是身處兩個不同季節的事物,但是它們有著十分相似的外形特點。
而詞人正是抓住了這一特點,十分巧妙的藉助飛雪與楊花表達了自己離家許久的背景,甚至還給自己與妻子分別的場景增添了幾分唯美動人之感,這樣地描寫手法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
詞的下片是詞人在想像妻子在家思念自己的場景。她手持一杯酒,捲起窗邊的帷簾,想效仿李白一樣「舉杯邀明月」,以排遣自己的愁思。可是心卻被透過窗紗外吹進的陣陣清風浸涼。
這首詞與作者的其他詞作中所形容的月下悽涼之景相比較,要更加悽清悲傷的多,因為多了這句「風露透窗紗」的傷感形容。好似把造成夫妻倆分隔兩地的原因都歸咎給了這不合時宜的清風,畢竟是有情人,誰又甘心忍受這相思別離之苦呢?
最後一句的「恰似姮娥憐雙燕」,蘇軾將滿腹傷感的妻子比作在廣寒宮內顧影自憐的嫦娥仙子,把自己比喻成遠在人間思念妻子的后羿。
嫦娥總歸是多情的,自己無法與愛人相守就只能多憐惜憐惜人間雙宿雙飛的鳥兒,儘量多分些月光給那畫梁上的燕巢。
這也側面說明了,對於此時的妻子來說,燕子都能兩相團圓,而自己卻只能飽受分離之苦。這樣一比較,更加顯得這其中的傷感難以言喻。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結語:這整首詞的結構十分巧妙,詞的上片借「飛雪」與「楊花」以喻相思;下片又以孤獨的嫦娥來比喻妻子,人間的雙飛燕來對比映襯自己與妻子的分別傷感之境。
表明面上看,是在說妻子對自己的無窮思念,實際上這詞中蘊含著詞人對妻子的濃濃相思之意。這樣真切的夫妻情感實在是羨煞旁人,不得不說,哪怕是在秀恩愛撒狗糧這方面,蘇軾也技高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