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國:從試驗走向示範,綠色經濟的普洱路徑

2020-08-28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在普洱的幾天,很像小時候去了一趟姥姥家。

這裡的人甚至比「自己家人」更熱情、更溫柔,也總能用各種我沒見過、沒玩過的,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來招待我,像手握百寶箱,也像在變魔術。你可以把這「百寶箱」理解為普洱的紅土,它孕育出了豐沛、多樣的「寶物」,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濃鬱、華麗的歌舞,以及誠實、真摯生活的人。

你很難不被這種豐盈和真摯所打動,就像小時候總盼望著去姥姥家一樣。當然,除了情感、視覺、體驗上的動人之處外,普洱同樣有著動人的產業故事。

8月12—15日,由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和普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消費任我行」活動首站在雲南普洱啟動。作為活動重要參與者,筆者與新浪微博文旅、科普、三農等跨領域大V一起,走進普洱,開啟「天賜普洱、雲普臻品」探訪活動。4天內,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先後深入思茅、寧洱、景谷、墨江等縣區,體驗、感受、推介普洱特色農產品、餐飲美食和文化旅遊基地,讓更多的國內外消費者認識普洱、了解普洱、愛上普洱。

也正是通過這樣的實地探訪活動,走進咖啡、白茶等普洱特色現代農業基地,與第一線的企業家、生產者直接、深入地交流、互動,我們才得到了有關普洱現代農業發展更生動、有趣的產業故事。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以咖啡、茶等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為脈絡,以農旅文相結合的文旅高質量發展為路徑,普洱用三部曲,從試驗轉向示範,走出了一條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普洱路徑」。

這條「普洱路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普洱咖啡的故事。

和大多數人一樣,來普洱之前,筆者雖然多少對雲南咖啡有著模糊的印象,但並不清楚雲咖的規模、品質,更不清楚普洱在全國、全球咖啡產業中的地位和故事。

實際上,普洱已成為中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咖啡主產區和貿易集散中心。舉個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很多消費者在星巴克購買的咖啡,其產區極有可能就是雲南,來自這片「阿拉比卡的天堂」。

這兩年,咖啡產業內部開始有這樣一種共識,中國咖啡的世界地位取決於雲南,普洱咖啡發展的成敗好壞,深刻影響著中國咖啡業的發展。這種產業內部和外部的極大反差,與普洱咖啡自身發展歷程有著極強的關聯。

從一百多年前法國傳教士把第一粒咖啡種子帶到雲南普洱種植,到如今種植面積78.5萬畝,綜合產值23.1億元,咖農6.1萬戶24.58萬人,出口貿易量1.92萬噸,出口貿易總值3960萬美元,普洱咖啡可以說是我國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三部曲「起步到發展再到升級,從初級農產品,到規模化,再到價值鏈高端」的典型代表。

從20世紀90年代起,普洱市大規模發展咖啡產業,其咖啡產業經歷了從自然到自覺、主動發展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普洱市咖啡產量迅速增加,並且80%以上產品出口美國、德國、法國、沙特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這一階段,普洱咖啡面臨的問題是,出口產品主要為初級農產品,採購商很少宣傳原產地信息,不僅世界咖商不清楚中國,不清楚普洱產咖啡,國內也同樣沒多少人知道。

進入21世紀,尤其是最近幾年,普洱咖啡邁入發展的第二階段:以工業化理念打造咖啡產業。一方面,普洱推進咖啡生態基地建設,走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的道路;一方面,培育本地咖啡龍頭企業;另一方面,不斷提高品牌知名度。

隨著普洱咖啡產業規模和質量的不斷提高,普洱咖啡也走到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這一階段,以國際化、精品化、全產業鏈發展為關鍵詞。近兩年,普洱市按照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圍繞基地有機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集群化的要求,依託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平臺,加快高穩產生態咖啡種植基地建設,著力培育咖啡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咖啡莊園經濟,積極推進全國咖啡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建設,力爭把普洱建成全國最大的咖啡精深加工基地、咖啡物流貿易中心和世界優質咖啡原料基地。

可以說,普洱咖啡產業發展三部曲正是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縮影:以現代農業理念謀劃特色農業產業,堅持走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道路,打造世界一流的產區和綠色食品品牌。

下次來普洱,或者去星巴克,感受普洱咖啡濃而不苦、香而不烈、油脂豐厚、果酸味濃的味道的同時,不妨想想咖啡背後,這橫跨幾十年、波瀾狀況的產業故事。

除了以普洱咖啡為代表的農業高質量發展外,「普洱路徑」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農旅文相結合的文旅高質量發展模式。

在本次考察中,筆者發現普洱各縣域都有著非常顯著的特點,即都打造了文化、旅遊、歷史、產業深度融合的代表性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是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碧溪古鎮等特色小鎮平臺,也可以是咖啡博物館、普洱茶貢茶技藝制傳習基地、大白茶種植基地、紫米種植基地等。

而這也是普洱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注重一二三產融合,以龍頭企業為支撐,並將文旅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把全域旅遊與農民增收結合起來等。

普洱以全域旅遊為統領,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啟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全域旅遊、品質旅遊,打造文旅IP、智慧旅遊等,突出特色小鎮與醫養、康養和旅遊、文化等功能融合,既為旅遊業轉型升級挖掘了潛力,也為其他產業發展提供了動能。

總之,無論是農業高質量發展,還是文旅高質量發展,均屬於普洱著力打造的綠色經濟生態的衍生。也正是通過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新高地,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做實「生態+」文章,普洱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推動綠色經濟從「試驗」走向「示範」,在綠色發展上咬定青山不放鬆,探索了機制,叫響了品牌,走出了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普洱路徑」。(文/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楊建國)

轉自: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個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北回歸線上的「森林王國」
    中新網普洱6月1日電 (記者 保旭 史廣林)在雲南,有一塊北回歸線上最大的綠洲——普洱市。作為中國第一個獲得批准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普洱市在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壯大綠色經濟發展實力方面,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發展的綠色道路。
  • 普洱深耕「綠色經濟試驗田」:在茶馬古道上換道超車
    9月底,《華夏時報》記者在同心鎮採訪看到,昔日馬哭裡的綠水青山打造成了那柯裡的金山銀山;而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普洱更是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發展路。「普洱發展必須換道超車,為什麼一定要換?怎麼換?」普洱市發改委主任胡良波對記者說,「普洱要走綠色經濟發展的路子,不要任何帶血的GDP。」
  • 「綠色發展看普洱」2019年全國網絡媒體普洱行正式啟動
    普洱媒體行啟動 楊之輝 攝雲南網訊(記者 楊之輝 楊萍 彭薇 黃磨西 郭麗)6月25日,以「綠色發展看普洱」為主題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2019年全國網絡媒體普洱行」正式啟動,來自全國20多家網絡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將走進普洱市深入採訪,解碼全國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的跨越發展的「綠色密碼」,
  • 楊建國:「美學經濟」驅動修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兩年,能夠叫響全省,乃至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的IP,能夠真正形成自身獨特路徑的縣域,屈指可數。這其中,修武圍繞著「美學經濟」的探索,成為了河南最典型,也最特殊的縣域之一。  過去這幾年,筆者一直在關注焦作,也一直關注著修武在鄉村振興、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全域旅遊發展等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多個層面取得的不俗成績。
  • 普洱打好「綠色食品牌」 咖啡產業強勁發展
    (記者文雪梅)雲南省普洱市打好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戰略正取得顯著成效:咖啡產業強勁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壯大,普洱茶「金字招牌」全力擦亮。這是記者從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上了解到的。
  • 全球百餘行業大咖雲集普洱——沐盟集團受邀共話綠色發展
    近日,由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指導,全聯旅遊業商會、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雲南湄公河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以「和平綠色·普洱生態」為主題的第二屆和平綠色生態文化旅遊論壇在普洱太陽河森林公園開幕,本次論壇為期三天。
  • 【生態有機看思茅】雲南普洱的美藤果「綠色銀行」產業
    【生態有機看思茅】雲南普洱的美藤果「綠色銀行」產業 【時間:2019-10-23 09:43:48】【來源:四川新聞網】【編輯:劉波】 美藤果  四川新聞網10月23日訊(張桂芳)10月22日下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開啟創文新徵程全國新媒體思茅行採訪團來到普洱聯眾生物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 楊建國:河南自貿區一定要有特色 要打造東方芝加哥 融入「一帶一路」
    面對這些問題,中國產業集聚專家、河南廣電全媒體特約評論員楊建國給出自己的答案。河南自貿區面臨什麼挑戰自貿區之間也存在競爭?楊建國說,如今貿易壁壘進一步加大的情況下,我國雖然有了自貿區,但還面臨著很大的制約。「這需要我們進一步地進行制度創新、服務創新,營造好營商的環境,我們才能突破這些瓶頸。」
  • 【綠色發展看普洱】普洱「金豆子」養成記
    普洱咖農正在採摘咖啡豆 楊之輝 攝在具體實踐中,為提升普洱咖啡品質,普洱市以綠色、生態、有機為方向,持續推動生態咖啡園、有機咖啡園建設,改造提升咖啡初加工廠,促進咖啡標準化、清潔化生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普洱分院的開工建設,為普洱咖啡品質提升構建了完整的科技服務體系。為推動咖啡產業轉型升級,普洱市籌建了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闖出了「以實物交易為核心,以金融服務為支撐,連接咖農、承接市場、銜接銷售、對接國際」的咖啡產業發展路徑,打開了咖啡企業和農戶的融資渠道。
  • 【關注】騰飛中的美藤果 助力雲南普洱綠色經濟發展
    有著「天賜普洱·世界茶源」「中國咖啡之都」美譽的雲南普洱,不僅受到茶葉、咖啡的「親睞」,還吸引了被南美秘魯共和國譽為國寶級植物的美藤果到普洱「落戶」,並茁壯成長為普洱大健康產業新品牌。
  • 【綠色發展看普洱】普洱咖啡讓中國咖啡有了國際範兒
    大河網訊(記者 郭同歡)普洱,原名思茅,因茶聞名,為茶更名。其實除了茶,有「中國咖啡之都」美稱的普洱也是聞名世界的咖啡產地。數據顯示,普洱咖啡90%以上出口到美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 「美麗中國長江行」走進雲南普洱網絡主題活動拉開帷幕
    &nbsp&nbsp&nbsp&nbsp會上,媒體記者們一同觀看了普洱生態宣傳片「綠色之路」。普洱市委常委、 常務副市長胡國雲從多方面圍繞「綠色發展」介紹了普洱市近年來的生態產業發展及未來規劃。普洱市委副書記、思茅區委書記陸平表示,本次活動主題明確、陣容強大,同時表達了對媒體團的熱烈歡迎。本次見面會由普洱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王鴻彬主持。
  • 重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調研
    如今,長江經濟帶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處理保護與開發關係的根本遵循。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徑中,重慶,這顆長江上遊的閃亮明珠,在使命、責任與機遇面前,正在向著未來書寫這一輩人的答案。「發揮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作用」的重慶使命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重慶是一座重工業城市。
  • 三大特色產業為普洱打上綠色發展烙印
    □本報記者 鄭建玲  「普洱市緊緊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顯著成效。」12月18日,在北京舉辦的「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上,雲南省普洱市副市長、西盟縣委書記楊宇開門見山地說。  普洱位於我國西南邊陲,享有「世界茶源」「中國咖啡之都」美譽,也是全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
  • 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重慶該如何發揮示範作用
    在生態環境質量上勇爭一流  重慶日報:重慶要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如何理解其中的深刻內涵?  趙世慶:總書記明確指出重慶要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希望重慶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
  • 「天賜普洱·世界茶源」——普洱市情概況
    有底蘊深厚的普洱茶文化、茶馬古道文化、民族文化、生態文化和邊地文化,享有「天賜普洱•世界茶源」「中國咖啡之都」等美譽。八是貧困面大。10個縣(區)均屬於滇西邊境片區範圍,9個縣需脫貧摘帽,是雲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天賜普洱:一塊綠洲演繹的天地人和  普洱是全球北回歸線上最大的生態綠洲,是全國首個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
  • 【綠色發展看普洱】一條古道擴展出的綠色通道
    景東至文東高速公路通車,對完善雲南省幹線公路網,改善普洱市景東、鎮沅兩縣的交通出行條件,促進滇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促進旅遊資源開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今,一條又一條高速公路在普洱大地上蜿蜒,普洱縣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之後快起來的將不僅僅是交通,還有雲南的發展步伐和融入「一帶一路」的開放腳步。衛星曾提出,鐵路是交通的大動脈,對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玉磨鐵路對於普洱各族人民來說,既是經濟路、致富路,也是民族路、團結路,還是邊疆路、穩定路。
  • 【聚焦雲南】雲南普洱:一茶一咖啡 盡顯新時代「國際」氣質!
    普洱茶從「茶馬古道」  走向「一帶一路」圖為景邁山古茶園 劉冉陽 攝  除了盛產咖啡,普洱最為聞名世界的當屬普洱茶。這片小小的葉子自茶馬古道走出去,風靡全世界。圖為景邁山古茶園 劉冉陽 攝       漫步普洱最具代表的茶山——景邁山,儼然進入綠色天堂。萬畝古茶園,茗香嫋嫋,風光無限。多國茶友,不遠萬裡,來到這裡,只為一品茶香。  法國小夥兒威廉和景邁山的傣族姑娘玉擺,就因為普洱茶,相識相知相戀,成就了一段跨國情緣。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在景邁山接待各國茶友的到訪。
  • 2020年普洱榮譽榜:60個亮點寫就普洱「高分答卷」
    12.世界著名生態經濟學者小約翰·柯布在《人民日報》撰文點讚普洱綠色發展9月2日,《人民日報》刊發了世界著名生態經濟學者、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布《中國是我們的希望》的署名文章,再次點讚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的普洱經驗。
  • 創建綠色有機示範省 我們在行動
    今年我們省緊緊圍繞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創建,在農業生產上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有機肥替代化肥,在114萬畝的試點面積上,全部實行有機肥替代化肥,同時全面開展綠色防控技術,替代化學農藥,提高我們的農產品品質,為打造我們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率先走出第一步。」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胡瑞寧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