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的幾天,很像小時候去了一趟姥姥家。
這裡的人甚至比「自己家人」更熱情、更溫柔,也總能用各種我沒見過、沒玩過的,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來招待我,像手握百寶箱,也像在變魔術。你可以把這「百寶箱」理解為普洱的紅土,它孕育出了豐沛、多樣的「寶物」,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濃鬱、華麗的歌舞,以及誠實、真摯生活的人。
你很難不被這種豐盈和真摯所打動,就像小時候總盼望著去姥姥家一樣。當然,除了情感、視覺、體驗上的動人之處外,普洱同樣有著動人的產業故事。
8月12—15日,由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和普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消費任我行」活動首站在雲南普洱啟動。作為活動重要參與者,筆者與新浪微博文旅、科普、三農等跨領域大V一起,走進普洱,開啟「天賜普洱、雲普臻品」探訪活動。4天內,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先後深入思茅、寧洱、景谷、墨江等縣區,體驗、感受、推介普洱特色農產品、餐飲美食和文化旅遊基地,讓更多的國內外消費者認識普洱、了解普洱、愛上普洱。
也正是通過這樣的實地探訪活動,走進咖啡、白茶等普洱特色現代農業基地,與第一線的企業家、生產者直接、深入地交流、互動,我們才得到了有關普洱現代農業發展更生動、有趣的產業故事。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以咖啡、茶等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為脈絡,以農旅文相結合的文旅高質量發展為路徑,普洱用三部曲,從試驗轉向示範,走出了一條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普洱路徑」。
這條「普洱路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普洱咖啡的故事。
和大多數人一樣,來普洱之前,筆者雖然多少對雲南咖啡有著模糊的印象,但並不清楚雲咖的規模、品質,更不清楚普洱在全國、全球咖啡產業中的地位和故事。
實際上,普洱已成為中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咖啡主產區和貿易集散中心。舉個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很多消費者在星巴克購買的咖啡,其產區極有可能就是雲南,來自這片「阿拉比卡的天堂」。
這兩年,咖啡產業內部開始有這樣一種共識,中國咖啡的世界地位取決於雲南,普洱咖啡發展的成敗好壞,深刻影響著中國咖啡業的發展。這種產業內部和外部的極大反差,與普洱咖啡自身發展歷程有著極強的關聯。
從一百多年前法國傳教士把第一粒咖啡種子帶到雲南普洱種植,到如今種植面積78.5萬畝,綜合產值23.1億元,咖農6.1萬戶24.58萬人,出口貿易量1.92萬噸,出口貿易總值3960萬美元,普洱咖啡可以說是我國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三部曲「起步到發展再到升級,從初級農產品,到規模化,再到價值鏈高端」的典型代表。
從20世紀90年代起,普洱市大規模發展咖啡產業,其咖啡產業經歷了從自然到自覺、主動發展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普洱市咖啡產量迅速增加,並且80%以上產品出口美國、德國、法國、沙特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這一階段,普洱咖啡面臨的問題是,出口產品主要為初級農產品,採購商很少宣傳原產地信息,不僅世界咖商不清楚中國,不清楚普洱產咖啡,國內也同樣沒多少人知道。
進入21世紀,尤其是最近幾年,普洱咖啡邁入發展的第二階段:以工業化理念打造咖啡產業。一方面,普洱推進咖啡生態基地建設,走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的道路;一方面,培育本地咖啡龍頭企業;另一方面,不斷提高品牌知名度。
隨著普洱咖啡產業規模和質量的不斷提高,普洱咖啡也走到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這一階段,以國際化、精品化、全產業鏈發展為關鍵詞。近兩年,普洱市按照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圍繞基地有機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集群化的要求,依託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平臺,加快高穩產生態咖啡種植基地建設,著力培育咖啡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咖啡莊園經濟,積極推進全國咖啡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建設,力爭把普洱建成全國最大的咖啡精深加工基地、咖啡物流貿易中心和世界優質咖啡原料基地。
可以說,普洱咖啡產業發展三部曲正是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縮影:以現代農業理念謀劃特色農業產業,堅持走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道路,打造世界一流的產區和綠色食品品牌。
下次來普洱,或者去星巴克,感受普洱咖啡濃而不苦、香而不烈、油脂豐厚、果酸味濃的味道的同時,不妨想想咖啡背後,這橫跨幾十年、波瀾狀況的產業故事。
除了以普洱咖啡為代表的農業高質量發展外,「普洱路徑」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農旅文相結合的文旅高質量發展模式。
在本次考察中,筆者發現普洱各縣域都有著非常顯著的特點,即都打造了文化、旅遊、歷史、產業深度融合的代表性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是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碧溪古鎮等特色小鎮平臺,也可以是咖啡博物館、普洱茶貢茶技藝制傳習基地、大白茶種植基地、紫米種植基地等。
而這也是普洱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注重一二三產融合,以龍頭企業為支撐,並將文旅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把全域旅遊與農民增收結合起來等。
普洱以全域旅遊為統領,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啟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全域旅遊、品質旅遊,打造文旅IP、智慧旅遊等,突出特色小鎮與醫養、康養和旅遊、文化等功能融合,既為旅遊業轉型升級挖掘了潛力,也為其他產業發展提供了動能。
總之,無論是農業高質量發展,還是文旅高質量發展,均屬於普洱著力打造的綠色經濟生態的衍生。也正是通過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新高地,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做實「生態+」文章,普洱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推動綠色經濟從「試驗」走向「示範」,在綠色發展上咬定青山不放鬆,探索了機制,叫響了品牌,走出了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普洱路徑」。(文/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楊建國)
轉自: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