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傑/文 沈翔/圖
日前,鄭州市民雷鳴(化名)到位於文化路北段的一個二手車市場賣車,竟被「車行」 套路:原本商談好的價格,在籤完合同後,卻被「車行」又以各種「理由」扣下數千元。記者採訪中發現,工商部門對該二手車「車行」核定的經營範圍僅為「汽車信息諮詢服務」。並且記者調查發現,該「車行」所處的二手車市場竟是「黑戶」。雷鳴到底是如何被套路的,誰又該來管管這個黑市場呢?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調查。
【套路】先催促籤訂空白合同 結帳時車行才填上「扣款項」
雷鳴之所以向媒體反映自己的遭遇,他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自己在賣車過程中是如何被套路的,以防上當被騙。事情發生在7月29日,準備到外地工作的雷鳴將自己在鄭工作時所買的一輛車,開到了位於鄭州市文化路北段的二手車市場準備出售,在其行駛至文化路與龍門路交叉口附近時,被路邊一個二手車販以高價收車為由攔停。隨後車販將雷鳴帶到了位於文化路魏河路交叉口東北角的一個「車行」。
在對雷鳴的車輛進行詳細檢查後,這家名為鄭州市金水區小朱汽車信息諮詢服務部的「車行」最終和雷鳴商定以5.55萬的價格成交。雷鳴告訴記者,在「車行」和他籤訂合同時,合同上僅標註了交易總金額和交易時間,合同上的過戶費及各項押金項則全是空白的。
「在合同上籤過名字後,當我把鑰匙等交給車行後,車行工作人員的態度就發生了大轉變。」雷鳴告訴記者,此時,車行工作人員告訴他,還要再扣除3000元服務費、1000元過戶費、500元過戶人到場押金,500元保險單押金,200元違章押金,總共5200元。「他一邊說,一邊在合同上空白處填寫各項費用的條款,並自行在條款下方寫上了『對以上內容無異議』字樣。」
發現自己被套路後,雷鳴第一反應是取消交易,但「車行」工作人員卻告訴他,籤完買賣合同就不能違約,如果違約就需要支付車款50%的違約金。「我向車行索要這5200元的服務費收費依據,對方態度很橫,說收多少他們說了算」。雷鳴稱,在交涉中,該「車行」工作人員態度很不好,稱他們都是附近城中村人,隨便投訴他們都不怕,要是沒人在這兒也做不了這生意」。
【調查】涉事「車行」營業執照上標註的經營場所並不存在
雷鳴告訴記者,經過和車行工作人員一番交涉,車行最終將5200元的服務費減掉了1800元,「我當時給他們索要發票,準備留作證據向相關部門投訴,但對方卻只給開了個收據說沒有發票。」
在接到雷鳴的反映後,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前往該車行採訪時發現,該「車行」並沒有固定的門店,位於文化路與魏河路交叉口東北角的綠化帶內停放著一輛大巴車便是該「車行」的經營場所,而在大巴車一側搭著的一個簡易棚子便是進行機動車檢測的地方。面對記者的現場採訪,該「車行」工作人員則選擇了躲避。
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發現,這家名為鄭州市金水區小朱汽車信息諮詢服務部的「車行」,工商部隊對其核定的經營範圍僅為「汽車信息諮詢服務」,並不包含二手車買賣這一項。同時,通過該系統記者查詢到,鄭州市金水區小朱汽車信息諮詢服務部的經營場所位於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與龍門路交叉口向北200米路東。而記者沿文化路與龍門路交叉口向北一直走了四五百米,在路東側見到的全是公共綠地,並未見到其他相關經營場所。
8月6日,記者從鄭州市金水區工商局柳林工商所獲悉,目前該所已對此事介入調查。該所馬所長告訴記者,按照鄭州市的相關規定,從事二手車交易的車行需要由鄭州市工商局專業分局來核發營業執照,而鄭州市金水區小朱汽車信息諮詢服務部的營業執照由該所核發,核定的經營範圍並不是二手車交易而是「汽車信息諮詢服務」。同時,工商部門核查後確定其工商執照上登記的營業場所並不存在。「接下來,我們將按照相關規定依法對其作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