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馬中關丹產業園打造「一帶一路」上的合作共贏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馬來西亞關丹2月21日電 通訊:馬中關丹產業園打造「一帶一路」上的合作共贏

  新華社記者劉彤 林昊

  在位於馬來西亞馬中關丹產業園的聯合鋼鐵廠生產車間內,舒克裡負責的是最後一道工序。他和工友們將從軋鋼冷床上下來的鋼材進行裁剪或精整,讓所有鋼材符合統一標準。經過剪切、鋼捆及打包,每天經他們手的線材和棒材超過1000噸。

  精整工的工作並不複雜,卻是40歲的舒克裡第一次接觸現代工業。此前,他是一名餐廳服務員。被問及選擇到這裡工作的原因,舒克裡向記者細數了聯合鋼鐵的福利——工資更高、宿舍樓現代化,還有交通補貼,但更重要的是,這裡可以「學東西」。

  經過4個月學習和實踐,他已逐漸進入工作角色。經過選拔,舒克裡還被送到中國培訓。他現在不僅可以操作機器,還解答工友的疑問,幫助他們解決技術問題,舒克裡感覺很自豪。

  舒克裡並不能說清楚這些鋼材的用處,不過他知道,這是家鄉彭亨州乃至馬來西亞最大的鋼廠。

  作為關丹產業園內最大入園項目,聯合鋼鐵體現了「中國速度」,2016年11月破土動工,2017年12月便實現試生產。記者日前在項目現場採訪時看到,園區門口大型工程車不停進出,後面的鋼廠和配套建築群一眼望不到邊,包括高爐在內的各種設施鱗次櫛比,還沒走到車間便已經聽到機器轟鳴。

  現階段,在聯合鋼鐵的廠區內,像舒克裡這樣的本地員工超過300人。聯合鋼鐵(大馬)集團公司項目副總指揮胡玖林介紹,這些工人大部分是通過去年的一次專場招聘會進入鋼廠工作的,這場招聘會由聯合鋼鐵與馬來西亞東海岸三個州共同舉辦,收到超過4000份簡歷。

  胡玖林說,鋼廠計劃6月份全面投產,屆時將總共創造超過4000個就業機會,其中70%為馬來西亞本地人,而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上下遊工業被帶動起來,預計可以創造至少1萬個就業機會。

  長期以來,馬來西亞馬來半島東海岸由於交通不便,人口較少,發展速度比較緩慢。2013年馬中關丹產業園開園,兩國政府都對產業園寄予厚望。

  聯合鋼鐵廠具備年產350萬噸鋼鐵的能力。胡玖林說,這家現代化鋼廠將採用世界主流的全流程鋼鐵生產工藝,全面投產後不僅可以滿足東協和國際市場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鋼材不斷增長的需求,還將提升馬來西亞的生產技術和產業水平。

  胡玖林遞給記者的名片上寫著「紮根馬來西亞,為了馬來西亞」。他說,公司在循環經濟和綠色環保工藝上投入巨大,內部使用輸送帶確保物料流動順暢,其次所有廢水不外排,全廠自發電佔到90%以上。

  除了聯合鋼鐵廠以外,其他入園項目也處處遵循「合作共贏」的原則。據馬中關丹產業園合資公司董事馬正國介紹,園區內的廠房、排水溝、宿舍樓等工程都交給當地中小企業,建設過程中馬方企業獲得的合同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有11家馬來西亞本地施工單位、超過3000人參加了施工。

  馬正國表示,園區也積極推動原料採購本地化,項目建設所用的生產原料如水泥砂石、鋼筋以及其他建築五金器械等均在本地進行採購和租賃,總額度超過2億林吉特(約合3.24億人民幣),此外,光是園區從本地採購的基本生活物資、辦公用品等也達到了每個月400萬林吉特(約合648萬元人民幣),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當地零售市場,預計今後也將激發第三產業的發展。

  中企的參與為馬來西亞帶來的不僅是資本和技術。北部灣控股(馬來西亞)有限公司項目二部副總經理葉竟濤說,在關丹產業園的建設和關丹港的升級改造中,最重要的是經驗輸出,通過複製國內成功經驗讓馬方看到項目推進是可行的,資本投入長期來看是可以獲得回報的,由此加深彼此的信任。

  舒克裡對此深信不疑,當被問及未來的打算時,他說:「學點技能,爭取今年能再漲點工資。」

相關焦點

  • 從廣西北部灣到馬來西亞關丹港 「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
    近年來,港務集團自覺融入「一帶一路」,把企業自身優勢與沿線國家的發展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共贏發展,受到東道國的歡迎,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全球眼光 戰略思維 「一帶一路」既是中國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 廣西北部灣港區位優勢獨特,是我國大陸距馬六甲海峽最近的港口,也是西南地區最近的出海口。
  • 一帶一路雙城記 | 欽州與關丹:「兩國雙園」創中馬合作新模式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六年來,欽州以中馬「兩國雙園」建設為重要契機,不斷深化與馬來西亞彭亨州關丹市的合作,以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為突破口,提升區域互聯互通水平,共同構築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從高端產業集聚區到產城融合示範區,從科教人才資源富集區到國際合作和自由貿易試驗區,一座現代化的國際產能合作園區平地而起,項目布局超過15平方公裡,開發建設總投資超過140億元。在1000多海裡外的馬來西亞東海岸,它的姊妹園馬中關丹產業園同樣熱火朝天,港口、碼頭、工廠、服務區正在加快興建。
  • 一帶一路雙城記| 關丹小夥與產業園一起成長
    參考消息網4月23日報導(文/林昊 朱煒)當記者去年在馬中關丹產業園第一次採訪聯合鋼鐵(大馬)集團公司的本地員工哈伊裡時,他顯得靦腆害羞,需要廠內一位中國前輩替他整理好衣領,讓他「更帥、更上鏡」。關丹產業園與欽州產業園創下「兩國雙園」典範。圖為具有馬來西亞建築風格的中馬欽州產業園一角(朱麗莉 攝)每天都學新東西作為中馬政府間合作項目,位於馬來西亞彭亨州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備受矚目。其中,年產350萬噸鋼鐵的聯合鋼鐵公司是首個進駐產業園的項目。
  • ...我們不是雙方,我們是一個團隊」——關丹產業園成中馬合作典範
    不過,隨著馬中關丹產業園的設立,關丹越來越為人所知,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馬中關丹產業園發展迅速,雙方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兩國員工之間的合作也更加默契。「從進場到現在,中馬員工之間配合得越來越好,除了工作上,還有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互相適應和交融。」他說。為共同目標而奮鬥馬中關丹產業園啟動以來,中馬合作方和員工之間的密切合作隨處可見。
  • 廣西欽州攜手馬來西亞關丹 致力打造中馬合作典範
    翟李強 攝中新網欽州11月13日電(翟李強)11月12日晚,中國欽州-馬來西亞關丹友好交流活動——「關丹日」在廣西欽州舉行開幕式暨文藝演出活動,雙方同臺展示各自特色文化,促進交流。雙方致力打造中馬兩國地方合作的典範。圖為馬來西亞彭亨宮廷舞蹈。據介紹,這種舞蹈源於古老的彭亨皇宮。
  • 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喜訊連連
    8月以來,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喜訊連連:8月9日,中馬欽州產業園裡,中國-東協國際醫藥創新園抗腫瘤藥物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與此同時,馬中關丹產業園首個入園項目——350萬噸聯合鋼鐵項目已完成投資額近50億元,計劃今年底實現部分投產
  • 一帶一路雙城記 | 「我們不是雙方,我們是一個團隊」——關丹產業...
    不過,隨著馬中關丹產業園的設立,關丹越來越為人所知,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馬中關丹產業園發展迅速,雙方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兩國員工之間的合作也更加默契。聯鋼總工程師、副總經理胡玖林介紹,從項目的規劃開始,聯鋼便有著細緻的考慮,在設施上尊重本地員工的宗教和風俗習慣;在文化交流方面,除了鼓勵中方和本地員工互相學習對方語言並為此創造條件,每逢馬來西亞和中國的重要節慶,大家也總在一起慶祝。「從進場到現在,中馬員工之間配合得越來越好,除了工作上,還有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互相適應和交融。」他說。
  • 綜述:馬中關丹產業園吸引大批中國企業入駐
    綜述:馬中關丹產業園吸引大批中國企業入駐 2016-03-27 15:21:53作為關丹產業園區第一個入園項目,該公司採用中國最先進的鋼鐵生產工藝和節能環保技術,具備年產350萬噸高端鋼鐵產品能力。    前述項目投產後,將成為馬來西亞最大鋼鐵廠和東協首家採取全流程工藝生產H型鋼的企業,帶動上萬人就業,為中馬兩國以產業園區為平臺推動深化國際產能合作起到積極的示範作用。  在中馬雙方聯合招商機制推動下,大批中國企業入駐關丹園區。
  • 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官員:中馬共建「一帶一路」大有可為
    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官員:中馬共建「一帶一路」大有可為 2016-03-10 12:11:42   中新社吉隆坡3月10日電 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負責人李娜10日在吉隆坡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中國與馬來西亞共建「一帶一路」大有可為。
  • 中冶長天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為馬來西亞建設的14平方米豎爐...
    湖南日報9月29日訊(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夏中)「疫情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建設施工沒有停。」今天,在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冶長天)舉行的企業開放日活動中,該公司為馬來西亞承建的14平方米豎爐球團工程(球團:粉礦造塊的重要方法之一)員工通過視頻連線帶領大家了解工程建設情況。「目前,混凝土、鋼結構、管道及設備安裝已基本完成,項目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 從馬六甲到東南亞 中馬合作打造中國東協合作典範
    近日,李克強總理訪問馬來西亞,提出以共建「一帶一路」和兩國經濟轉型升級為契機,深化中馬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打造中國東協合作典範。中馬關係具有深厚的歷史情誼。兩國默契合作,共享發展利益與安全利益,是引領新時期中國東協關係的紐帶。中馬關係源遠流長、文化相通、友誼深厚。早在公元1世紀,中國商人就將瓷器帶到馬來半島。
  •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關丹大街」啟用
    「關丹大街」雕塑以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標誌中的「帆形」元素和馬中關丹產業園區標誌中的「飛翔」元素為設計靈感,似並駕前行的兩艘大船和比翼齊飛的兩隻海鳥,象徵中馬兩國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中乘風破浪同向而行和「兩國雙園」在發展中相輔相成、並肩前進。雕塑後所栽種的欽州本土樹種秋楓樹,以抗風能力強、生命力旺盛著稱,寓意雙方友誼堅如磐石、綿長久遠。
  • 「一帶一路」好項目:福澤沿線 普惠共贏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老日益密切的經貿往來帶動了寮國經濟平穩快速增長,也為中國加強與寮國和東協的關係創造了新機遇。圖為在寮國首都萬象,中老合作的賽色塔綜合開發區一期建設外景。  「一帶一路」倡議為阿里巴巴集團提供了發展機遇。目前,它旗下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天貓國際已與來自全球63個國家和地區、3700多個品類的1.45萬多個海外品牌實現合作。
  • 馬中關丹產業園預計吸資180億
    王建民與中國代表聯合主持第四屆兩國雙園聯合理事會(JCC)會議,共同討論馬中關丹產業園及中馬欽州產業園(CMQIP)的進度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馬哈蒂爾總理出席一帶一路峰會後,中方在馬來西亞的投資有顯著的增加。
  • 一帶一路雙城記| 關丹超市有了靈山荔枝
    「上周剛去了關丹,這次待了六七天。我對那兒已經很熟了,每個季度至少得飛一趟。」細數自己來往「雙城」的頻率,黃嫻嫻語氣裡透露著興奮。近年來,馬來西亞成為中國人出境旅遊的主要目的地之一。2014年,黃嫻嫻因工作緣由第一次到訪關丹,自那以來,往返關丹成為她每季度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 西班牙油橄欖產業園 天府新區打造「一帶一路」特色產業園
    原標題:西班牙油橄欖產業園 天府新區打造「一帶一路」特色產業園  7月3日,中西田園綜合體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天府新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根據協議,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中建西南設計院、西班牙四川總商會將共同打造以鄉村振興和再造為目標,以油橄欖大地生態景觀和產業園為核心,以西班牙特色文化、藝術、美食等歐洲資源為產業配套的「農業+文創+新農村」的多功能、複合型、創新性的區域田園綜合體。  據了解,中西田園綜合體項目選址於天府新區煎茶街道,項目區範圍總面積約2000畝,預計總投資約10億元。
  • 一帶一路演繹合作共贏的繁榮景象
    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在新書發布會上介紹說,「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全球廣受歡迎的公共產品,在共商共建共享的過程中有許多感人故事,商務部歷時一年多,開展深入調研,凝聚多方合力編撰出版了這套叢書。據悉,叢書以「一帶一路」典型項目為素材,圖文並茂地講述共建「一帶一路」的真實故事,從多個視角展現「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帶來的巨大變化。
  • 打造「一帶一路」合作共贏新樣板 中柬深化經貿合作站上新起點
    近年來,中柬雙邊經貿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柬埔寨最大外資來源國。7月20日,中國——柬埔寨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宣布完成,將進一步深化雙方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促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打造「一帶一路」合作共贏新樣板。
  • 袁家軍率團訪問捷克:努力打造「一帶一路」合作共贏樣板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樣板「2017中國投資論壇」7月17日至19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7月17日,袁家軍代表參加論壇的我國地方省份在歡迎晚宴上致辭。他說,布拉格是詩人歌德筆下「歐洲最美麗的城市」。杭州是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筆下「最美麗華貴的天堂之城」,浙江是古代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發地。中東歐16國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夥伴,捷克是浙江點對點合作夥伴。
  • 紐西蘭「一帶一路」產業園與中企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新華社紐西蘭奧克蘭8月15日電(記者 田野 宿亮)紐西蘭首個「一帶一路」產業園14日與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紐西蘭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介紹,雙方合作內容主要包括對園區內的乳品、肉類、水果、海產品等進行檢驗、鑑定、認證、測試,提供倉儲物流監管、跨境交易、產品展示、電子商務等貿易綜合服務,幫助入駐園區的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