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西北部灣到馬來西亞關丹港 「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

2020-12-14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海鐵山港區視察首次提出「向海經濟」理念,並號召大家在「一帶一路」大框架下推動大開放大開發,在聽取廣西在 「一帶一路」建設情況匯報時,習總書記特別詢問了馬來西亞關丹港、汶萊摩拉港的投資情況。

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運營廣西沿海的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三個港口及配套的產業園區,形成了以現代化港口為核心、綜合物流為紐帶、「港-工-貿」協同發展的模式。近年來,港務集團自覺融入「一帶一路」,把企業自身優勢與沿線國家的發展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共贏發展,受到東道國的歡迎,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全球眼光 戰略思維

「一帶一路」既是中國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

廣西北部灣港區位優勢獨特,是我國大陸距馬六甲海峽最近的港口,也是西南地區最近的出海口。目前開通的39條貨櫃班輪航線中,外貿航線24條主要都開往東協國家。

馬來西亞關丹港

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2015年投資馬來西亞關丹港40%股份,擁有60年特許經營權,同時,參與關丹產業園的建設,投資產業園首個入園項目——年產350萬噸聯合鋼鐵項目。2017年,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投資汶萊唯一的深水港口和對外貿易的主要通道摩拉港51%股權,合作期限為60年,全面負責摩拉港的經營管理和持續開發。

汶萊摩拉港

據統計,北部灣港務集團在馬來西亞計劃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在汶萊超過20億元,成為廣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標杆性企業。

落地生根 創新模式

「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往往投資金額大、回收周期長,這決定了企業不僅要「走出去」,而且要「走進去」,與沿線國家共同構建命運共同體。總結近年來海外投資過程,北部灣港務集團體會最深的是四個方面的經驗。

首先,處理好與當地合作夥伴的關係,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怡寶工程集團(IJM)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工程建設承包企業,北部灣港務集團與IJM一道加快關丹港升級改造,建設馬中關丹產業園。在汶萊,汶萊達魯薩蘭資產管理公司(DA)是隸屬於汶萊財政部的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公司。2017年2月,北部灣港務集團與DA組建合資公司,接管摩拉港運營。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中國企業與當地合作夥伴精誠合作,既為海外投資掃清了「水土不服」的障礙,還能爭取到更多當地的政府和社會資源,為企業和項目服務。

其次,在大項目中探索混合所有制,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主動性。在關丹產業園,北部灣港務集團與中國鋼鐵優勢企業、廣西民營企業排名首位的盛隆冶金合作,投資聯合鋼鐵項目,它將國有企業規範的管理、雄厚的資金優勢與民營企業靈活的機制、面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相結合,形成最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創造出高效率、低用工成本的運營模式。

與此同時,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海外團隊,也成為北部灣港務集團海外投資打開局面的關鍵。這支年輕的團隊絕大多數有海外留學和工作經驗,在陌生的國度中,他們一次次克服了困難,為項目建設鋪平了道路。

在總結廣西北部灣港「港-工-貿」聯動的基礎上,北部灣港務集團在海外探索的「港-產-園」聯動發展模式也成為落地生根的關鍵。該模式以港口為龍頭和切入點,以臨港的產業園區為核心和主要載體,系統解決制約東道國產業轉移的軟硬環境短板問題,打造國際產能合作平臺。

深耕細作 合作共贏

北部灣港務集團發揮港口運營方面的優勢,在港口工藝流程和環保方面提升了關丹港管理水平、提高了港口吞吐能力及效率。2015年集團投資關丹當年,關丹港吞吐量及營業收入就實現了大幅增長。同時,關丹港新港區首個15萬噸級深水泊位將於2017年底建成投產。

依託港口,按「港-產-園」聯動發展模式,馬來西亞政府為園區提供了土地、稅收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實現了港口、產業和園區的多贏和互動良性發展格局。截至目前,意向投資已經超過30億美元。可以說由北部灣港務集團主導的一系列投資活動已經激活了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關丹、吉隆坡等地的投資熱潮。

了帶動園區儘快起步,集團公司投資14億美元在馬中關丹產業園建設年產350萬噸的現代化全流程綜合性鋼廠,將我國優勢的產業帶到馬來西亞,以國際產能合作推進中馬合作轉型升級。目前項目正在建設中,將於2017年12月實現部分產能投產。

在汶萊,集團派出13人組成的團隊與合作夥伴一起正致力於現有港口的效率提升、航線培育、規劃建設等工作,並取得良好的成效。通過港口的升級改造,實現摩拉港由傳統的裝卸港向現代綜合物流港的升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雙城記 | 欽州與關丹:「兩國雙園」創中馬合作新模式
    欽州和關丹均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也是中國與東協加強合作的關鍵樞紐。欽州產業園區是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合作在國內建設的第三個國際園區,關丹產業園區則是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合作在國外建設的首個國際園區。「中馬兩國發展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消費市場,而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協國家急需尋找出口基地。」
  • 通訊:馬中關丹產業園打造「一帶一路」上的合作共贏
    新華社馬來西亞關丹2月21日電 通訊:馬中關丹產業園打造「一帶一路」上的合作共贏  新華社記者劉彤 林昊  在位於馬來西亞馬中關丹產業園的聯合鋼鐵廠生產車間內,舒克裡負責的是最後一道工序。  舒克裡並不能說清楚這些鋼材的用處,不過他知道,這是家鄉彭亨州乃至馬來西亞最大的鋼廠。  作為關丹產業園內最大入園項目,聯合鋼鐵體現了「中國速度」,2016年11月破土動工,2017年12月便實現試生產。記者日前在項目現場採訪時看到,園區門口大型工程車不停進出,後面的鋼廠和配套建築群一眼望不到邊,包括高爐在內的各種設施鱗次櫛比,還沒走到車間便已經聽到機器轟鳴。
  • 一帶一路雙城記| 關丹超市有了靈山荔枝
    廣西北部灣千帆競發,大型班輪來來往往,穿梭於欽州港與馬來西亞關丹港之間。同樣經常在兩地往返的,還有欽州市民黃嫻嫻。她的出行主要靠飛機,先從南寧直飛吉隆坡,緊接著繼續飛往彭亨州關丹市。儘管不同於貨船兩點一線,便捷的交通已讓她讚嘆不已。「上周剛去了關丹,這次待了六七天。我對那兒已經很熟了,每個季度至少得飛一趟。」
  • 一帶一路雙城記 | 「我們不是雙方,我們是一個團隊」——關丹產業...
    不過,隨著馬中關丹產業園的設立,關丹越來越為人所知,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馬中關丹產業園發展迅速,雙方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兩國員工之間的合作也更加默契。關丹當地國會議員、馬來西亞總理署副部長傅芝雅說,馬中關丹產業園對於當地有正面效應,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並能夠提升外界對關丹的關注度。
  • 2019年「關丹日」青年交流活動在欽州市北部灣大學舉行
    11月12日上午,由馬來西亞彭亨州立法會議員阿卜杜拉姆穆達帶領的馬來西亞關丹市代表團到達欽州市北部灣大學開展青年交流活動。作為欽州市「關丹日」的首場活動,該活動將在經濟合作夥伴城市、兩國雙園、姐妹港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欽州市與馬來西亞關丹市在青年領域的了解和合作。
  • 廣西欽州攜手馬來西亞關丹 致力打造中馬合作典範
    圖為馬來西亞傳統武術表演。 翟李強 攝中新網欽州11月13日電(翟李強)11月12日晚,中國欽州-馬來西亞關丹友好交流活動——「關丹日」在廣西欽州舉行開幕式暨文藝演出活動,雙方同臺展示各自特色文化,促進交流。
  • 北部灣經濟區六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305億元
    「『十三五』以來,自治區北部灣辦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重點發揮北部灣經濟區龍頭作用,帶動全區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重大戰略機遇,實施強首府、北欽防一體化等戰略,推動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發展和建優建強,成為引領全區發展的核心引擎。」自治區北部灣辦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魏然介紹。
  • 專訪馬來西亞巴生港主席江作漢:期待與中國就「一帶一路」開展四...
    由於馬來西亞等多個東協國家都處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沿線,一帶一路也成為近日馬來西亞的熱點話題。以貨櫃碼頭吞吐量計,馬來西亞最大港口巴生港排名東協第二位,僅次於新加坡港,全球排名第12位。巴生港港務局主席是曾任馬來西亞交通部長的馬來西亞華人江作漢。
  • 馬來西亞關丹中餐廳受歡迎 讓異鄉人紓解鄉愁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中國僑網9月12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隨著馬來西亞彭亨州關丹馬中產業園的設立,加上關丹與欽州港口結為姐妹港之後,在關丹經商、工作和居住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各式中國餐廳或麵館也開始在當地湧現,讓身在異鄉的中國人能品嘗到家鄉味,一解鄉愁。
  • 中國欽州港與馬來西亞關丹港締結國際姐妹港
    馮抒敏 攝   中新網南寧9月15日電(記者 馮抒敏)中國廣西欽州港與馬來西亞關丹港15日締結國際姐妹港。中馬兩國正致力於儘快開通欽州港與關丹港的班輪航線,拓展「海上合作」,促進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互動發展。
  • 一帶一路雙城記| 關丹小夥與產業園一起成長
    當被問到他是否升職時,哈伊裡又露出了靦腆的笑容:「是的,收入也提高了。」關丹產業園與欽州產業園創下「兩國雙園」典範。圖為具有馬來西亞建築風格的中馬欽州產業園一角(朱麗莉 攝)每天都學新東西作為中馬政府間合作項目,位於馬來西亞彭亨州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備受矚目。其中,年產350萬噸鋼鐵的聯合鋼鐵公司是首個進駐產業園的項目。從項目開建,到去年8月生產線全面建成,只花費了不到兩年時間。
  • 馬來西亞關丹旅遊推介會在我市舉行
    欽州市旅發委主任羅濱,欽州市旅發委副主任潘雪華,欽州市外僑辦副主任李小玲,關丹市議員、關丹欽州(友好城市)經貿總商會會長葉運興,關丹欽州(友好城市)經貿商會副會長陳志豪,關丹城市發展局主任、關丹市議會合作社董事希薩姆丁,關丹欽州(友好城市)經貿總商會策略發展主任、關丹欽州國際經貿展總協調劉仲旗,以及兩市旅遊界、媒體界的朋友們共同出席了推介會。
  • 馬來西亞迎來「中國投資熱」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2月29日公布的《2015年馬來西亞投資表現報告》顯示,去年全年中國大陸對馬投資項目17個,是馬來西亞第四大外資來源地。馬來西亞是中國在東協的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2014年已超過1000億美元。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近年來中國對馬來西亞投資持續升溫。
  • 北部灣港與巴生港結為友好港
    2015年11月13日 06:59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作者:記者徐冰 編輯:徐世傑
  • 「百花園」中花正開——「一帶一路」海外工程項目巡禮
    今年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一周年。2017年5月,論壇在北京的成功舉辦標誌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進入從理念到行動、從規劃到實施的新階段。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中國企業陸續走向海外,拓展國際市場,主持或承建了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肯亞蒙內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巴經濟走廊「兩大」公路……這些項目都已有序推進或投入運營。
  • 「海上胡志明小道」始發地成「一帶一路」樞紐港
    在防城港港口0號碼頭,矗立著一座用中越兩國文字書寫的「海上胡志明小道起點」紀念碑,旁邊停泊著一艘紅白雙色的郵輪「明港1號」,這艘郵輪可橫跨北部灣到達越南的著名景點下龍灣。「海上胡志明小道起點」紀念碑,位於廣西防城港港口0號碼頭。
  • 碧海揚帆顯崢嶸——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觀察
    近年來,廣西充分釋放「海」的潛力,舉全區之力、用非常之舉,推動北部灣經濟區優先發展、加快發展,昔日的產業荒蕪之地,如今已經成為廣西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和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熱土。  2006年3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應運而生。2008年1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獲國家批准實施,北部灣開放開發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對內,良性互動東中西;對外,一灣相挽十一國。  在北部灣經濟區的另一核心城市欽州市,中石油、國投電力、中糧等一大批產業巨頭落戶欽州。
  • 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展區精彩亮相東博會
    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展區緊扣本次東博會「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主題,結合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和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目標,突出展現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在智慧港口、海鐵聯運發展、開放合作、綠色安全等方面的成就及遠景規劃。整體設計以遠洋船舶為載體,融合航運、港口、鐵路、場站等元素,寓意「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裡航」,採用「線下實體展 線上雲展覽」模式。
  • 綜述:馬中關丹產業園吸引大批中國企業入駐
    據廣西商務廳介紹,目前,總投資約14億美元的聯合鋼鐵(大馬)有限公司項目已具備主體工程施工條件。作為關丹產業園區第一個入園項目,該公司採用中國最先進的鋼鐵生產工藝和節能環保技術,具備年產350萬噸高端鋼鐵產品能力。
  • 廣西壯族自治區開放發展謀新局:四維支撐 四沿聯動
    在廣西北部灣港的碼頭,隨處可見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艘艘前往東協國家的貨輪正在裝載貨物。這是廣西著力構建「四維支撐、四沿聯動」國際國內開放發展新格局的縮影。近年來,廣西以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為抓手,重點打通出海、出邊兩條主幹線,全力構建面向東協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支點,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