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換新貌,多個非遺項目,讓這個老街火爆杭州

2020-10-12 黑黑的蘇先生

很多城市都有一些老街舊巷,一點一滴都記錄了最初的生活面貌,不過隨著城市的發展,還是保持總有講不完的故事。杭州市餘杭區的裡窯街就是這樣一處老地方,不過現在已是舊貌換新顏。瓶窯老街是它的新名稱,與很多古城老街不同的是,改造後的老街給人一種八十年代懷舊的感覺。

瓶窯老街位於杭州市的餘杭區,其實最早餘杭有五大古鎮,瓶窯老街承載了餘杭一帶人的記憶。雖然沒有看到他曾經的面貌,但從重新改造後的老街也能聯想到這裡曾經的歲月變遷。2017年,這裡開始進行改造,如今這裡已成為餘杭區重要的傳統非遺街區之一。

和國內不少的古鎮老街相比,瓶窯老街顯得「低調」的多,這裡沒有嘈雜的喧鬧聲,反而更多的是江南水鄉的寧靜感。目前老街有文旅街區,窯洞山公園,文創街區,小鎮客廳,南山公園,下洋溼地六個區域,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在這裡可以體驗杭州的油紙傘等傳統非遺項目,也可以在玉雕館了解良渚的歷史文化。

要說我對瓶窯老街最感興趣的就是非遺館群,共包含良渚玉雕館、餘杭紙傘館、瓶窯陶藝館、風箏燈彩館、蠶桑文化館等5個非遺館,每個館內遊客不但可以了解到這些非遺項目的故事,還可以親身參與製作和互動。除了這些,在老街中你還可以看到法根糕點、朱一堂、中泰竹笛、徑山茶等特色非遺產品的身影。

對於一些非遺的項目或許我們平常在電視中看到的更多一些,如今在瓶窯老街就可以親身體驗。不論周內還是周末,帶孩子來這裡是我覺得最有價值和意義的選擇,讓孩子在遊玩的同時能了解這些從古時傳承至今的中國文化。

良渚玉雕館是餘杭最具代表性的展館,因為玉器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一點,這裡展出了1千多件玉器都是出自瓶窯鎮玉雕大師蔣家洪之手。良渚玉器的特點很明顯,就是雕刻的紋飾非常細緻,尤其是那些細線陰刻,可以稱得上是微雕中的頂端。

油紙傘是漢族傳統工藝品之一,作為古代重要雨具的油紙傘在杭州已有230餘年的製作歷史,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的許仙拿的就是油紙傘。2006年,餘杭區把油紙傘作為民間手工技藝項目進行重點保護,浙江省文化廳也把杭州油紙傘列入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瓶窯老街給人一種慢時光,有人說這裡是新的網紅打卡地,在我眼中它更像一種文化相聚的地方,老街的歷史文化,非遺項目的文化,讓瓶窯老街變得似乎與眾不同。當然這裡吃的,玩的都有,如果非要我說這裡沒有啥,那應該就是沒有太多商業氣息。

相關焦點

  • 非遺讓你看見,也讓世界看見 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評選...
    11月18日,「一眼千年·非遺讓你看見」——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徵集大賽在杭州蕭山劇院舉行頒獎典禮,15件獲獎作品正式揭曉。這是杭州首次面向全球徵集非遺項目LOGO設計作品,在積極探索非遺傳承和傳播「雙輪驅動」中,鼓勵創作者打開「腦洞」,用充滿創意和正能量的視覺表達,讓傳統文化與現代視覺和合共生,彰顯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 這個城市,六個景區,四個非遺項目入選「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為貫徹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鼓勵支持廣大旅遊企業、旅遊社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非遺資源,加強與相關機構、非遺傳承群體合作,設計、運營非遺主題旅遊線路。針對此次活動,濟寧市認真做好組織工作,並利用各種渠道為優秀線路做好宣傳推介,六個景區、四個非遺項目入選「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 西安多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正在公示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進行公示,共有337項入選(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在陝西省入選的13項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西安多個非遺項目入選。與廟宇高堂為鄰,以市井煙火為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沿襲千年文化、凝聚古人生存智慧和文化導向的結晶,是我們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
  • 古色古香的蘭州老街,一臺精彩的「非遺」盛宴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由舞臺表演、展示製作、「非遺」宣傳三大板塊組成,不僅有蘭州太平鼓等十多種動態「非遺」保護項目集中亮相,更有從44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傳習所中精選出的老少非遺傳承人同臺獻藝,贏得了到場觀眾的交口稱讚。
  • 蘭州老街為何火爆
    「你去蘭州老街了嗎?」這兩天人們都在談論有關蘭州老街的話題。試營業不到十天時間的這一復古老街,前往觀展遊覽的市民和遊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流,穿行在這尚未完全建好的街市,夜晚更是異常火爆,夜市上排隊等候用餐,一座難求。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蘭州老街唱起「非遺」大戲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市民的非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11日上午,由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蘭州市博物館、七裡河區文體局、蘭州老街及蘭州市演出行業協會承辦的「非遺傳承·健康生活」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在蘭州老街拂雲樓前廣場舉行。在古色古香的蘭州老街映襯下,一臺精彩的「非遺」盛宴拉開帷幕。
  • 杭州聞堰老街項目 力爭今年完成一期改造
    杭州聞堰老街項目 力爭今年完成一期改造 2020-03-24 10:16 來源:每日商報 / 記者:通訊員 李永水 記者 嚴佳煒 / 編輯:周杭
  • 我市十個景區、非遺項目入選「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發起的「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徵集宣傳」活動入選線路名單正式發布。入選線路全部亮相於貴州丹寨萬達小鎮舉辦的中國丹寨非遺周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展。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選送的「山水魯韻非遺之旅」和「魯風運河非遺之旅」2條子線路組成的「齊風魯韻非遺之旅」榜上有名!
  • 杭州義橋老街年底全新亮相,佔地7000㎡,隨手拍...
    杭州發布全貌還原古運河集市,位於城北康橋的義橋老街,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目前該項目雛形已現,分分鐘就能拍出大片。項目計劃于于今年年底完工。京杭大運河以東,沿著安潭街一路到底,有一處粉牆黛瓦的古風建築鑲嵌在四周林立的安置房裡,拱墅區義橋老街項目的輪廓正日漸清晰——村落入口景觀、沿街建築、戲臺院落以及水鄉石橋已漸次佇立。
  • 非遺節目「悠秋」再現安徽桐城孔城老街
    2021年元旦假期,在千年古鎮、國家4A級景區孔城老街入口廣場,失傳70年的非遺節目「悠秋」再現,引來居民及遊客層層圍觀,產生不小的轟動。安徽桐城孔城鎮為水鄉古鎮,三國時吳國大將呂蒙在此屯兵。孔城老街通過蔡子湖與長江相連,北宋至近代一直為商貿繁華之地。老街全長2.2公裡,地段以「甲」命名,分為「十甲」,每「甲」功能不同,例如,「八甲」主要是魚行與集市。
  • 杭州非遺博覽會聚瑰寶 300餘項目展文化之美
    童笑雨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杭州9月20日電(謝盼盼 童笑雨)安徽的鐵畫鍛造、藏族唐卡、浙江的傳統戲劇、日本的箱根寄木細工……不用奔赴萬裡,在浙江杭州,就能將非遺文化瑰寶盡收眼底。
  • 雙節非遺鄉村紅色旅遊最火爆
    這個國慶假期,在老城區荔灣區,中央電視臺來到永慶坊廣州非遺街區進行採訪直播,主持人與非遺大師、傳承人面對面交流學習,探尋傳統手藝裡的玲瓏巧思,為廣式非遺「打CALL」;粵劇藝術博物館邀請廣東粵劇院專業團隊,在園林廣福臺接連進行4場粵劇藝術展演,吸引眾多市民捧場;文化公園以「明燈皓月詠河山」為主題的中秋燈會每天持續上演,棋藝館則安排了講古、燈謎等傳統活動;荔灣花地生活館非遺文化集市上,廣繡
  • 屯溪老街:引入及保護 盤活文旅產業
    「今年以來,我們共為受到疫情影響的文化企業減免租金近400萬元;先後啟動濱江文化旅遊街區開發建設項目,延安路及屯溪老街一、二、三馬路市政管網改造工程,通過修繕、保護、引入等方式,盤活街區文化產業」。12月8日,屯溪老街文旅公司工作人員楊永平說道。
  • 大運河畔這條杭州老街初具雛形!計劃年底完工,最新航拍圖來了
    」——義橋老街項目最新現場圖來了跟小布去了解一下老街依傍著運河,歷史上這裡水路縱橫,明清時是運輸和燒香入杭的必經之地,當時這裡的碼頭是僅次於拱宸橋的繁榮小碼頭;在清末民國,這裡形成了義橋集市;1949年以後,杭州城北主要發展工業,運河貨運自然繁盛;本世紀初,義橋碼頭仍是運河上重要的貨運碼頭之一。
  • 杭州十竹齋「木版水印」非遺新館亮相
    12月22日,在位於杭州高銀街的「木版水印」非遺新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杭州十竹齋藝術館館長魏立中(右四)向嘉賓介紹木版水印作品。當日,杭州十竹齋「木版水印」非遺新館亮相,這是木版水印藝術館依託「百家館」項目首次入駐連鎖酒店的大堂。
  • 杭州錢塘江博物館、杭州國際中心...杭州多個在建項目最新...
    杭州錢塘江博物館、杭州國際中心......杭州多個在建項目最新進展來了 2020-12-07 09:46 來源:江幹發布 / 記者: / 編輯:劉慶 導語
  • 屯溪老街:引入、保護,盤活文旅產業
    「今年以來,我們共為受到疫情影響的文化企業減免租金近400萬元;先後啟動濱江文化旅遊街區開發建設項目,延安路及屯溪老街一、二、三馬路市政管網改造工程,通過修繕、保護、引入等方式,盤活街區文化產業」。12月8日,屯溪老街文旅公司工作人員楊永平說道。
  • 文化注入,喚醒500年盧宅老街
    新華社杭州1月3日電(記者許舜達)賞非遺之韻、逛民間雅集、體驗傳統技藝……日前,「盧宅故裡」開街典禮在浙江東陽市舉行,有著500多年歷史的盧宅老街「舊貌換新顏」,東陽土布、石雕、東陽道情、羅漢班、錫藝體驗等諸多非遺項目隨處可見,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和體驗。
  • 逛老街、吃小籠 南翔老街非遺展示人氣旺[圖]
    老街人氣旺  東方網通訊員於俊麗10月3日報導:國慶節期間,南翔小籠文化展積累了諸多人氣,遊客不僅可以品嘗到正宗南翔小籠,還能感受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傳統氣息。  10月2日,南翔老街非遺展示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今年的小籠文化展以「政府主導、市區鎮聯手、條塊結合、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為原則,強調活動的「大氣、精彩、品牌」。除了遊古鎮、吃小籠、聽傳統戲之外,特意來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的遊客也不少,這給南翔老街增添了濃鬱的傳統韻味。
  • 雲瞰中國|除了梯田、古村、美景……這個小縣城還坐擁多個非遺項目...
    如今,在丹寨縣蠟染、編鳥籠、銀飾、古法造紙、錦雞舞等脫貧非遺項目已成為外來遊客必定體驗和觀賞的項目。其中,蠟染工藝的旗袍還登上了今年的倫敦和巴黎時裝周,部分貧困戶靠蠟染每月增加2000-3000元收入,因此脫貧。原本是貧困戶的農民,通過這些非遺項目,走出了苗嶺大山,走向了國際舞臺。2019年4月,丹寨縣順利實現了「減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