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十竹齋「木版水印」非遺新館亮相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12月22日,在位於杭州高銀街的「木版水印」非遺新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杭州十竹齋藝術館館長魏立中(右四)向嘉賓介紹木版水印作品。

當日,杭州十竹齋「木版水印」非遺新館亮相,這是木版水印藝術館依託「百家館」項目首次入駐連鎖酒店的大堂。

「百家館」項目是文化部門、國家級非遺文化傳承人與連鎖酒店共同合作推出的,通過將酒店大堂改造成不同風格的非遺文化展示平臺,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特色藝術館,把優秀的非遺文化和技藝展示給更多的遊客和市民百姓,傳播和發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木版水印」專業學名「古代彩色版畫印刷術」,是對中國書畫精品進行高仿真複製的傳統工藝。此項技藝是在明代發明的餖版、拱花技術上發展起來的。「木版水印」的製作過程分四步:一是勾描,二是刻板,三是水印,四是裝裱。2014年,十竹齋木版水印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12月2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杭州十竹齋藝術館館長魏立中(左)在位於杭州高銀街的「木版水印」非遺新館內指導徒弟創作木版水印作品。

12月22日,遊客參觀位於杭州高銀街的「木版水印」非遺新館。

12月22日,遊客在參觀位於杭州高銀街的「木版水印」非遺新館。

12月22日拍攝的位於杭州高銀街的「木版水印」非遺新館內景。

相關焦點

  • 千年古剎廈門南普陀寺獲贈巨幅木版水印《千手千眼觀音像》(1)
    新華社照片,廈門(福建),2019年10月25日千年古剎廈門南普陀寺獲贈巨幅木版水印《千手千眼觀音像》10月25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杭州十竹齋齋主魏立中(左)向廈門南普陀寺監院德煌法師介紹巨幅木版水印
  • 木版水印,復刻經典永留傳承
    木版水印的簡介:木版水印,又稱古代彩色版畫印刷術。水印字畫是中國傳統特有的版畫印刷技藝。木版水印技藝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新中國成立後,榮寶齋木版水印由原來只能印大不及尺的詩箋、信箋發展到能惟妙惟肖、神形兼備地印製筆墨淋漓、氣勢豪放的《奔馬圖》及唐代周的《簪花侍女圖》、宋代馬遠的《踏歌圖》等大幅藝術作品,標誌著雕版印刷術已發展到了巔峰。
  • 匠心傳藝 加強美育 非遺公開課走進中學校園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19日電(記者 王曉芸) 9月17日,「匠心傳藝逐夢翱翔」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學生美術作品亮相北航藝術館,由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學生創作的水墨畫、篆刻、創意拼貼畫等百餘幅作品參展。同時,為了加強對學生的藝術薰陶,本次展覽還展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品,匠心傳藝,讓學生們進一步了解非遺文化。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學生美術作品亮相北航藝術館。
  • 版畫上的24節氣再次在倫敦亮相
    本次展覽以中國傳統木版水印藝術傳承為線索,分為餖版風華—中國古代印刷術的發展歷史;東方意蘊—中國古代印刷術的西傳;傳承創新—十竹齋藝術館經典作品展示;現場演示和互動體驗四個部分,共有200多件藝術作品和實物。展覽特設了形式新穎的觀眾互動體驗區,通過現場演示和指導製作有趣生動的木版水印作品讓參觀者直接感受中國傳統木版水印藝術的獨特魅力。
  • 我在杭州做工匠
    魏立中與十竹齋的相逢,緣於一門「古老」的藝術——木版水印。對於很多人來說,木版水印或許是個生僻詞,但若說到北宋畢昇的活字印刷術,相信每個人都不會陌生。按通俗的話來解釋,木版水印可以說是活字印刷的升級版,活字印刷印的是白紙黑字,木版水印印的是彩色版畫。為何會從事這個複雜又看似「冷門」的藝術?魏立中回答:有些事情當你深入了解、深入研究後,你會愛不釋手。
  • 榮寶齋木版水印:一副肩膀,兩個擔子
    木版水印是首批國家級非遺,榮寶齋是這項技藝的國家級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擁有4位國家級傳承人和1位北京市級傳承人,高文英是國家級傳承人之一。但當下,高文英覺得,若以純市場的標準來看,這門技藝遇到了一些困難。
  • 相隔40年,朵雲軒再現劉海粟《紅牡丹圖》等木版水印
    據國家級非遺朵雲軒木版水印市級傳承人,朵雲軒副總經理鄭名川介紹,1958年朵雲軒木版水印室創建伊始,曾以眾多上海的書畫家,文博機構收藏畫作為底本進行木版水印的印製,其中就包括劉海粟先生,他把自己珍藏的明四家之一仇英的《秋原獵騎圖》借給朵雲軒作為底本。這件作品是朵雲軒在1950年代末期製作的,至今仍為絹本朵雲軒木版水印的經典之作。
  • 榮寶齋木版水印傳人
    榮寶齋木版水印傳人 本報記者 劉元文並攝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2-04    [列印] [關閉]     北京琉璃廠,有個300多年歷史的老店「榮寶齋」,店內展示著一幅絹制的木版水印巨作——北宋畫家張擇瑞的《清明上河圖》,這幅與原作相同的長卷民俗風情畫,令人嘆為觀止,售價高達30萬元。
  • 朵雲軒木版水印籤名鈐印版劉海粟《紅牡丹圖》《石榴圖》首發
    《紅牡丹圖》劉海粟木版水印 金箋紙42.5x50cm 此次重印作品所用木版為上世紀80年代劉海粟親自授權朵雲軒以木版水印製作《紅牡丹圖》《
  • 「古樹新芽——榮寶齋木板水印展暨文創周系列課程」在新加坡舉行
    人民網新加坡6月9日電 (記者林芮 趙益普)「古樹新芽——榮寶齋木版水印展暨文創周系列課程」於6月9日至17日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將榮寶齋傳統的木版水印作品與文創產品同時呈現,充分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創新發展。 木版水印,又名中國古代彩色版畫印刷術,在中國有著悠久歷史。
  • 古聯·不了齋木版水印技藝傳承培訓班開班
    2018年10月20日,古聯公司與不了齋合作建立的木版水印文化傳承基地正式啟用,首屆古聯·不了齋木版水印技藝傳承培訓班開班儀式同時在中華書局舉行。該培訓班為學員設置了7個月的課程,既有中國版畫史及流派概論等理論課程,又有相應的版畫製作實踐課程。學員可以通過這些課程了解中國版畫的源流與發展,掌握臨摹和修復經典版畫的方法。
  • 開封汴繡和木版年畫亮相2020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
    來源:開封網開封網訊 全媒體記者田宏傑報導 9月3日至7日,2020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暨運河城市文化旅遊精品展在無錫和淮安兩地隆重舉行,開封汴繡和木版年畫作品亮相展會,受到觀眾普遍關注。大家在參觀運河城市文化旅遊精品展時,都不約而同地將腳步駐足在開封汴繡和木版年畫展臺前。在河南省240平米的特裝展臺前,眾多觀眾和媒體人饒有興致地觀看了開封汴繡廠帶去的多件汴繡精品和陳展的木版年畫作品,對汴繡和木版年畫這兩項國家級非遺項目表現出了極大興趣。大家除了欣賞作品,還近距離觀看和參與到非遺產品的創作當中,許多商業和文旅業界人士紛紛前往諮詢和洽談,現場氣氛非常熱烈。
  • 純手工製作,國家級非遺佛山木版年畫復活,變身「國潮IP」
    地點:佛山 故事:佛山木版年畫始於宋元,盛於明清,歷經過700年風雨興衰後成為了首批國家級「非遺」。這些要經過20多道工序、純手工製作、有著「萬年紅」之稱的木版年畫,過去曾是家家戶戶爭相採購的「年貨」,並遠銷海內外。
  • 佛山市博物館新館預計明年對市民開放
    市博物館典藏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員黃曉蕙介紹,館藏以地方文物為主,涵蓋廣泛,種類包括陶瓷、玉器、書畫、木版年畫、粵劇文物等。珍貴館藏中半數為書畫作品,從宋、元到明、清、民國,年代齊全,已形成一個藏品大體系。書畫史上赫赫名家如戴進、陳道復、王穉登、張瑞圖、董其昌、藍瑛、惲壽平、八大山人、吳昌碩、任伯年、黎簡、蘇六朋等的作品也有收藏。
  • 杭州錢塘江博物館新館開建,沿江這些博物館等你來打卡
    12月18日上午,杭州錢塘江博物館新館和兩大安置房項目在錢江新城集中開工。 效果圖 杭州錢塘江博物館新館選址位於京杭大運河與錢塘江的交匯之地,是杭州最重要江河的交匯點。
  • 鄭州博物館新館試開放 乾隆皇帝御用物品亮相
    元旦假期,位於常西湖新區的鄭州博物館新館啟動試開放,試開放期間舉辦了「清高宗乾隆皇帝展」,展覽精選故宮博物院所藏乾隆皇帝精美文物上百件,均為首次在河南亮相,向大家展示乾隆文治武功的一生。據了解,鄭州博物館新館總建築面積14萬餘平方米,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博物館。鄭州博物館新館秉承"天地之中、黃帝之冠"的設計理念,以弘揚中原黃帝文化為切入點,將象徵黃帝文明的冕冠作為設計原型,同時博物館主體還有聚寶盆的形象寓意,優美的弧度顯得整個建築飽滿圓潤,有力彰顯了中華大地文明燦爛的光輝歷史。
  • 天津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國新辦
    而在會場外,天津泥人張彩塑、楊柳青年畫、工藝毛猴這些代表天津非遺傳承的文化符號也集中亮相,展示了天津的優秀文化特色。「泥人張彩塑」是北方流傳的一派民間彩塑,自張明山先生創始流傳至今已有近兩百年歷史。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約40公分左右,可放在案頭或架上,其創作題材廣泛,或反映民間習俗,或取材於民間故事、舞臺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