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傳藝 加強美育 非遺公開課走進中學校園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19日電(記者 王曉芸) 9月17日,「匠心傳藝逐夢翱翔」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學生美術作品亮相北航藝術館,由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學生創作的水墨畫、篆刻、創意拼貼畫等百餘幅作品參展。同時,為了加強對學生的藝術薰陶,本次展覽還展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品,匠心傳藝,讓學生們進一步了解非遺文化。

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學生美術作品亮相北航藝術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供圖

據悉,本次展出的是「杭州十竹齋木版水印」傳承人魏立中、山西呂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陽剪紙」傳承人王計汝的精緻作品,讓現場參觀的學生大飽眼福,體驗了一場生動的非遺文化之旅。

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學生參觀展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供圖

本次展覽的開幕也標誌著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美術節正式拉開帷幕。據了解,美術節將持續到本月底,期間,兩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將以「美術工作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公開課」等形式和北航實驗學校師生一起探索美學精神,推廣傳統美學文化,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課程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參與其中。

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學生參觀展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供圖

據介紹,多年來,北航實驗學校中學部不斷堅持豐富和完善美術教育資源,非常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大力支持「讓非遺進校園」活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十竹齋木版水印」體驗館、海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基地。

相關焦點

  • 展廳進校園 美育惠學子——市美術館舉辦「走進錦華中學藝術節東營...
    為充分發揮美術館美育職能,加強館校合作,共享藝術資源,營造文化藝術在身邊的美育氛圍,12月11日,由東營市美術館與市勝利錦華中學聯合舉辦的「走進錦華中學藝術節東營市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在錦華中學圖書樓開展。
  • 樂學周刊 | 走進市北校園 成長公開課感受非遺魅力(組圖)
    內容概要:  1、青島壽光路小學:「彩虹橋」音樂教室啟動儀式側記  2、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開展「成長公開課之市北非遺進校園」活動  3、青島寧安路小學:聽馬爺爺講述改革開放40年老百姓的幸福感  4、青島第二十一中學:曲正巖名師工作室再次揚帆起航  5、
  • 「以美育人,多元發展」——鄭州市第四中學讓美育之花盡情綻放
    為完善美育教師測評制度,學校創立了一套完整的考評制度。組織美育教師參加省市公開課大賽、網上曬課等,讓美育教師在此類比賽中積累經驗,快速成長。如邵鵬程老師《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優質課獲鄭州市一等獎、李瑞芳老師《美術作品的意義與價值判斷》的優質課獲鄭州市一等獎等。
  • 校園考古公開課、考古模擬實驗、非遺展演……湖南開展多彩文博活動
    校園考古公開課、考古模擬實驗、非遺展演,湖南開展多彩文博活動——千年風物識家鄉6月11日,石門縣澧斕中學,學生們在參觀考古成果校園展覽。6月11日,石門縣澧斕中學,學生們踴躍提問。 6月11日,石門縣寶塔遺址考古現場,學生們在參觀學習,同時體驗搭建半地穴和木骨泥牆房屋。
  • 非遺進校園|凝聚教師力量,架起廣府非遺傳承之橋
    廣州是一座擁有2200餘年歷史的文化名城,非遺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率先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的城市之一。多年的經驗讓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老師們意識到,非遺不應僅僅只是走進校園,讓孩子們認識;更該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高質量地幫助孩子們掌握非遺技藝,切實助力非遺傳承工作。
  • 魏碑故裡高校翰墨香——山西大同大學加強美育建設 推動書法走進校園
    大同大學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美育建設的總目標,以課堂教育為核心,以第二課堂社團活動為抓手,通過組織書法展覽和比賽影響、帶動各院系大多數學生主動參與到書法學習中,並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截至目前,該校書法專業教師發表學術論文24篇,有31人次在國家級、省級展覽和競賽中入展、獲獎。
  •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打造"非遺青年"隊伍弘揚傳統文化
    經過多年工作實踐,作為黃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機構的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機制。如何繼往開來做好非遺傳承?學生群體是一支強大生力軍。大世界傳藝中心始終致力於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接觸到非遺,通過「非遺進校園」將非遺內容引入課堂,吸引學生們進入非遺的斑斕世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有生力量。
  • 雨花非遺進校園,相伴學生助成長!
    雨花非遺進校園,相伴學生助成長!2020年雨花非遺進校園活動分為四個階段分批展開。非遺公開課通過現場展示洪源剪字、活字印刷、泥書等非遺作品,以及現代非遺文創產品等方式,進入雨花區8所中小學校。非遺科普中醫進校園以「中醫」為主題,通過教學生體驗辨識中藥材,認識人體穴位,學做中醫體操八段錦等課程教學,進入雨花區4所中小學校。
  • 東華大學切實加強新時代美育工作
    東華大學認真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部署要求,把美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持續打造以美育課程體系為基礎,以美育實踐活動為依託,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促進、文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互融通的全方位立體化美育體系,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 東營市美術館舉辦「走進錦華中學藝術節東營市美術館館藏作品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段學虎為充分發揮市美術館美育職能,加強館校合作,共享藝術資源,營造文化藝術在身邊的美育氛圍,12月11日,由東營市美術館與市勝利錦華中學聯合舉辦的「走進錦華中學藝術節東營市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在市勝利錦華中學圖書樓開展。
  • 浙江畫院名家走進文淵中學
    7月16日上午,浙江畫院的黨員畫家走進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淵中學,響應「三服務、強四力」號召,走進校園,展示美育藝術。勝友如雲,高朋滿座。浙江畫院的20位黨員畫家在校領導陳萍校長的陪同下走進文淵校園,立刻被校園恢弘大氣的建築和濃鬱的書香氣息所吸引。他們在會議室觀看學軍中學、文淵中學的宣傳片後,更是對學校富有特色的建設和出色的辦學成績讚不絕口。
  • 我市學校開展多樣化體育美育課程 武術醒獅入校園 京劇影視進課堂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把學校體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
  • 北京市大興區舊宮中學王春彥校長:美育芳華 美的分享
    2020年11月13日,北京市大興區舊宮中學校長王春彥受《教育頭條》邀約參與「美育沙龍」訪談,就學校的美育教育實踐、美育教育成果展開交流,總結美育教育經驗,分享美育教育方法。受邀參加的學校領導還有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學校校長阮守華,北京鐵路實驗小學校長胡振芳,北京市西城區五路通小學書記、校長劉瑞連,北京市朝陽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和平街分校校長唐偉,北京市第十四中學校長張琳,北京市第十一中學校長崔楚民,北京化工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全疆發,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第二十一中學聯盟校校長高宇軍,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校長郝玉偉,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一小學課程與教學中心副主任田春娣
  • 【山科美育】山東科技大學美育公開課第三講 音樂的表現與詮釋
    12月17日,藝術學院學術副教授李忠老師的美育公開課第三講《音樂的表現與詮釋》在J9-144順利開展。這次美育公開課的開展,培養了我們對音樂表現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時也能提高我們對音樂的結構及形態的鑑賞、識別能力。(通訊員:高子涵)
  • 福建漳州:「非遺」進校園 傳遞匠心傳承文化
    近年來,伴隨「『非遺』進校園」的日益深入,「『非遺』進校園」活動也從形式多樣到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讓「『非遺』進校園」邁向一個理論與實際逐漸融合的新階段。不僅讓「非遺」保護工作越來越接地氣,更為關鍵的是,其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在少年兒童中的認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福建漳州傳統文化像一粒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喚起孩子們對漳州「非遺」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 創意非遺哺育大眾美育
    在非遺工匠、設計師、文創人的共同努力下,需要多年練就的非遺絕技變成了全年齡段的大眾體驗課程。儘管持續三天的博覽會已落下帷幕,但博覽會上一家老小圍著小桌,一番敲打撥弄,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玩得不亦樂乎的熱鬧場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非遺作為美育「神器」走進市民日常生活的側證。
  • 非遺進校園案例連續兩年「雙入選」全國十佳,廣州如何做到的?
    實踐案例連續兩屆「雙入選」 今年,廣州市越秀區教師進修學校申報的廣府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廣州市執信中學琶洲實驗學校申報的廣州市佛山木版年畫進校園實踐案例分別入選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中國青年網主辦的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和十大創新實踐案例。
  • 美育教育走入校園,和聚師網一起來看,如何以美育人以美立校
    聚師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詞「美育」,美育教育便是要構建和諧校園、幸福校園,為社會培育具有健美體魄、藝術修養、人文精神的全面發展人才,下面就跟隨一起來看,如何以美育人以美立校。而如何改善這一問題,成為中國所有中小學都在思考的課題,「美育」教育被大家所提及,如何達到「美育」教育呢?小編認為,要按照藝術培養規律、學生學習遺忘規律,更規範化系統化的教學。如先讓老師具備整體的專業課程概念,之後再按照藝術培養規律,採取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穩步提高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更規範化、系統化的持續提升藝術修養、藝術水平。
  • 提升美育教育水平,18支團隊亮相深圳福田區校園管樂節
    福田區首屆校園管樂藝術節專家組成員。紅嶺中學初中部銅管重奏團。南都訊 記者謝萌 11月28日,深圳市福田區荔園小學交響管樂團的一曲雄壯的《仙后座》,正式拉開了福田區首屆校園管樂節團體才藝展示大賽的序幕,來自深圳市的18支校園管樂隊和重奏團在福田區紅嶺教育集團高中部禮堂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展演活動,展演結束後舉行了校園管樂藝術節頒獎音樂會。
  • 「非遺影像公開課」、「非遺音樂留聲機」等非遺文化玩出新花樣
    由文旅部非遺司統籌開展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於2015年啟動,將非遺傳承人口述史、實踐、教學等工作製作成紀錄片。在即將到來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家圖書館將部分非遺傳承人紀錄片,以專家影評公開課的方式,全面對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