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日,公務員應該知道的幾個點

2020-12-16 公務員成長夜讀

12月13日,是我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我們作為公務員,相信有很多小夥伴想知道關於公祭日的一些知識。今天就由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有關公祭日的內容。

一、公祭日的由來83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進入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在長達40多天的屠殺中,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事件,共有30萬同胞死於日軍的尖刀利炮之下,無論男女,不管老少。上個世紀90年代,江蘇和南京地方層面上均會舉行哀悼儀式。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第一次公祭日就在當年12月13日,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此後每年都會在南京舉行公祭儀式,這就是公祭日的由來。

二、公祭日要幹什麼公務員作為黨和政府各項決策的具體執行者,應該對社會各類發生的事件保持一種好奇和熱愛。公祭日當天都有什麼活動和儀式。公祭日當天上午8點,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升國旗、下半旗,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撞和平鍾、敬獻花圈。上午10:01-10:02會拉響防空警報鳴響,如果在主城區道路上行駛,一般需要停止駕駛,鳴笛誌哀,火車、船舶同時鳴笛致哀。如果是行人,一般需要停下腳步,為30萬同胞默哀一分鐘。

三、公祭日的意義設立公祭日的意義有三個,一是為了緬懷在日軍侵華過程中的遇難同胞、提醒後人時刻銘記那段慘痛的歷史,激勵我們要自立自強,不能任人宰割。二是彰顯國家的態度,就是列強的霸凌,不會忍氣吞聲,我們會勇敢發聲,銘記人民遭受過的苦難,強大的綜合國力是保衛人民的基礎。作為一名年輕公務員,少年強則國強,吾輩應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為建設富強偉大的祖國貢獻自己光和熱,國家強大了,我們的身板就能贏了,中國,加油!小夥伴們,加油!

單選|你閱讀本文前知道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嗎?

相關焦點

  • 國家公祭日!我們應該思考的是什麼?
    #國家公祭日#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83周年祭,也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1937年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中國的六朝古都——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了長達四十多天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擄掠、殺人搶劫等血腥暴行,超過三十萬人次的中國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 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及國家公祭日由來?2017年國家公祭日具體時間
    2017年12月13日將迎來第四個國家公祭日,那麼你可知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國家公祭日是為了祭奠誰?今年的國家公祭日儀式如何舉行?快來了解下具體信息吧!看看國家公祭日到底是什麼意思。
  •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2020-12-13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這些人和事我們永遠不能忘
    隨著歷史車輪的遠去,公祭日的由來,不能忘!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決議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
  • 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日子!——記國家公祭日
    12月13日,這一天,南京的路上很擠,有三十多萬人要回家。2020.12.13,這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表達對大屠殺遇難者的哀悼,全國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銘記歷史、祈願和平。國家公祭日本文的主題則是闡述侵略者的暴行、侵略者的不肯承認暴行和不思悔改,望當代青年一輩能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 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多重意義
    原標題: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多重意義  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草案和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確定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設立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國家公祭日|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波蘭人、蘇聯人、吉普賽人、德國人,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二戰期間,日軍在南京犯下了怎樣的暴行。
  •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2019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由來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12.13是什麼公祭日?國家公祭日的由來以及祭奠誰,可能還有國人不是很清楚,今天就為大家解答2019年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儀式活動、直播地址、直播時間等相關內容!》》》推薦閱讀:2019是南京大屠殺多少周年?
  •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請告訴孩子,這些人和事我們永遠不能忘!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請告訴孩子,這些人和事我們永遠不能忘!公祭日的由來,不能忘!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決議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
  • 國家公祭日感賦
    2020年12月13日蔡佳春次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怒風呼號警長鳴,國恥家仇不了情。哭在今番公祭日,國人嘗膽向徵程。潘友祥依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汽笛破空衝耳鳴,鐘山肅穆半旗傾。賀大孝次韻奉和劉經平《國家公祭日感賦》南京公祭警長鳴,牢記人民骨肉情。日寇鐵騎乘獸馬,腥風血雨染都城。
  • 過了國家公祭日就可以任性? 這部法規告訴你:不可以!
    昨天(12月13日),《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正式實施。第五個公祭日,在南京,「默哀一分鐘」不再是一種情感和道義上的約束,而是被明確寫入了條例,成為一種硬性要求。   劃定民族情感保護區   《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細化了國家公祭活動相關保障措施,對包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內的國家公祭設施的保護和管理、公民的行為規範等,提出了相應的法律要求。
  • 全國特困縣竹山縣公祭女媧
    新華網武漢5月20日電(記者劉紫凌、廖君)近日,湖北竹山縣舉行大典,公祭「華夏始祖、東方聖母」女媧。在公祭大典上,鳴放九響禮炮,燃點聖火,嘉賓獻「金、木、水、火、土」五行貢品,演員表演歌舞,領導長讀祭文,小學生共誦《女媧頌》。祭拜結束時,人們還要繞女媧雕像一周,依依揖別。
  • 國家公祭日!我們要記住什麼?
    今天(12月13日),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祭。上午,習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他說:「 無論歷史的美好,還是歷史的災難,都需要真實。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波蘭人,蘇聯人,吉普賽人,德國人。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二戰期間,日軍在金陵這所古都犯下怎樣的暴行。多虧了她! 1997年是南京大屠殺60年的紀念日。
  • 江蘇南京:國家公祭牌全部安裝完畢,紀念館莊嚴肅穆迎公祭日
    2020年11月28日,江蘇南京,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圍牆和館建築上方的「國家公祭」牌已經全部安裝到位。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12月13日將迎來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有關部門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江蘇南京,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圍牆和館建築上方的「國家公祭」牌已經全部安裝到位。
  • 12.13國家公祭日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今天!
    12.13國家公祭日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今天! 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祭奠追思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3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在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30萬同胞慘遭殺戮。今天(12月13日)上午8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舉行升國旗、下半旗儀式。
  • 國家公祭日:以國家之名祭奠
    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紀念活動,由國家權力機關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主要參戰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代人對國家遭受戰爭災難歷史的記憶。中國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全票通過的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國家公祭日,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這一天。 在1937年12月13日, 日軍攻陷了我國南京, 然後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使我們30萬同胞都失去了生命,
  • 國家公祭日將至,主題微信圖文如何排版?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盛世中華舉國慶,緬懷先烈聚精英;繁榮昌盛換人間,江山萬代勇前行」。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組,「緬懷先烈」主題微信圖文排版素材,「以國之名祭奠,願逝者安息,和平永存」(素材來源於速排小螞蟻微信編輯器,直接輸入關鍵詞「國家公祭日」即可搜索相關素材)國家公祭日這天,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文案來緬懷先烈:1、以我之筆,寫你之名。
  • 特別關注|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波蘭人、蘇聯人、吉普賽人、德國人,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二戰期間,日軍在南京犯下了怎樣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