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開示如何算是正確的布施,不是說要多給錢,而是要多做這件事

2020-12-12 老陽私塾

學了佛之後,我們就曉得布施。但是,布施一定要有智慧,就是不要被人騙了。現在有很多假佛、假菩薩,很多這就是魔王波旬。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這經上有,魔王波旬看到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把人一個個都度出三界了,他心裡很難過。

魔王就請求佛入般涅盤:「釋迦牟尼佛,你已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了,夠了,不要再講了,你可以走了!」佛很慈悲就答應他了。你們諸位看《大涅盤經》上有這段故事。

魔又說:「我將來要把你的佛法破壞。」

佛說:「我的法是正法,沒有人能夠破壞佛法的。」

魔就說:「到你末法時期,我派遣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剃頭出家受戒,披上袈裟,天天講經說法」。

天天講經說法,講的都是魔法,把經的意思統統講錯了,這就是魔。所以《楞嚴經》上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釋迦牟尼佛聽魔王這樣一說,一句話不說,流眼淚。這就是魔滲透在佛門裡面,把佛的道場佔領去了,把真正要修行的佛弟子趕出去了。這是諸位要有智慧!

所以,我講經四十八年了,從來沒有勸人發心建道場。因為道場一建立,沒有多久(可能)就會被魔佔領去了。

我勸人怎麼修福?勸人印經、勸人放生、勸人救濟貧苦。為什麼?這個魔沒有辦法,魔對你一點辦法也沒有。

我印這麼多經書,魔拿去也好,他念也有功德,也種善根!

但是要搞別的,這個布施可能就會有罪業,為什麼?你幫助魔了。

魔要沒有錢,沒有那麼多人眾捧他,他哪有那麼大的勢力?

你們天天去送錢給他,他錢多了,財富有了。每一天去給他跑龍套,他人多了,他熱鬧了,影響力就大了。

他將來墮地獄,你們一個個都得跟他去。他要沒有勢力,他造罪業他造不起來。

學佛的確不容易,真的是難!《阿彌陀經》上講的「善根福德因緣」,每一個條件都要具足。

所以,財、法、無畏布施都要知道修,像我們印這個經,這印經給諸位說,三種布施具足。

我們拿錢印經是財布施;經典本身是佛法,是法布施;一個人得到佛經了,看到心裡歡喜,煩惱沒有了,依照方法修行,無畏布施。所以印經功德是三種布施統統在裡面,這個好!

放生是無畏布施。救濟病苦是財布施,也是無畏布施。我們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勸別人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這都屬於法布施。勸人的方法很多,勸別人念佛,也要很有技巧。

總而言之,布施一定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不但害己,而且害人!這樣的事情,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很多,現實環境裡面,我們也看到很多!

相關焦點

  • 佛學問答:不想多做布施,只想攢些錢將來養老算自私嗎?
    問:末學現在做廚師炒菜有蝦和活海鮮如何化解,請善知識開示,一時間又找不到別的工作,還要養家餬口?在找工作上盡力而為,能做多少做多少,心態上要依靠阿彌陀佛、結果上順其自然。養成每天早晚專稱南無阿彌陀佛108聲的習慣,無論結果如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南無阿彌陀佛。在找到自己認為適合的工作之前,也可以主動做一些能立即上崗的工作過度,比如家政服務、快遞、送外賣等服務。
  • 99歲老僧開示:想要求福報,就要多布施,這樣布施福報才最大!
    金剛經我朋友不理解這段經文的意思,但直覺告訴他,這句經文肯定含有無量的智慧,於是向老僧頂禮,懇求老僧開示。老僧看到朋友十分虔誠,於是講了下面一些話,這些話就是老傑談《金剛經》第4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想要求福報,就要多布施,這樣布施福報才最大!老僧說,你已經年過四十,但是一直窮困潦倒,至今一事無成,根本的原因是你在平時生活中沒有修福報。
  • 來自一位老和尚的開示:布施、供養,請牢記這三句話,功德無量!
    「布施乃是善舉,供養乃是本分」,與諸多行持善舉的佛弟子一樣,每次去往寺院,都會行持布施和供養。而就在前兩天,去寺院見老和尚之時,遇到了這麼一個事,什麼事呢?就是看到兩個人在功德箱旁,推推啦啦,一個說我來;另一個說他來,可謂是推推啦啦好一會。當禮佛之後,去面見老和尚,並且將這件事說與老和尚聽。老和尚告訴我說:「無論是布施、供養,都是善舉,也是培植福報的方法。
  • 99歲老僧忠告:窮人想翻身,就去做這2件事,再忙也要看看
    我們在寺廟裡遇到一位老僧,老僧今年99歲,老僧告訴我:窮人想翻身,就去做這2件事,但要記住一句話,財富永遠都是身外之物。 雖然財富是身外之物,但還是有很多人想要獲得財富,經濟學上經常提到的二八定律,意思是說世界上80%的財富,都掌握在20%的人手中。也就是說這世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窮人。
  • 王者榮耀:金牌法師如何煉成?做這4件事,對面會承認你是大神!
    王者榮耀:金牌法師如何煉成?做這4件事,對面會承認你是大神!又該如何修成金牌法師呢?今天熊貓哥給大家分享了妙招,在遊戲裡做這4件事,對面都會承認你是大神。第一件事、根據雙方陣容選擇技能通常來說,玩法師帶閃照的玩家很多,這基本是一種共識,但並不是一條死板的定律,如果你要用貂蟬、露娜,遇到對面有妲己、王昭君這種硬控法師,帶淨化就是明智的選擇,對面突進很多就要帶上閃現,如果你們打算四級中路推塔,就要考慮帶上沉默、治療了,總之根據陣容選擇技能,總比死板的認準閃現智慧。
  • 海濤法師開示:讀經要如何發願和回向?為什麼讀經時會昏沈?
    讀經要如何發願和回向?為什麼讀經時會昏沈?具花月功德日 善行與惡行Q:弟子每天讀誦《華嚴經》,已經讀滿五部,該如何回向如何精進?海濤法師開示: 要這樣想,好在你讀《華嚴經》。因為你讀《華嚴經》,所以重業輕報。我們要讀經也要多懺悔,業障可以消除。要讀經之前,先拜佛、供養、懺悔,隨喜佛菩薩、華嚴菩薩的功德,這樣會更好。如何回向?
  • 佛教:「男戴觀音女戴佛」,這種做法靠譜嗎,看法師開示
    佛教:「男戴觀音女戴佛」,這種做法靠譜嗎,看法師開示。自古至今,流傳著「男戴觀音女戴佛」。現實生活中確實有的男士佩戴玉觀音,女士佩戴玉佛或小金佛。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古代男子往往會出遠門做生意,或進京趕考等。
  • 為他人開示金剛經的福德到底多到什麼程度?《金剛經》第八品解讀
    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原文大意「須菩提,你覺得如何?
  • 還好有法師來,要不這座小廟可能就「往生」了
    很快,我就發現我想多了。初到一座寺院,最重要的並不是能帶給居士們什麼,而是我該如何生存下來:殿堂裡面凌亂不堪,齋堂的青菜都擺放了好幾天,住宿的房間也因久久無人居住而散發著一股黴味。與我一同來到朝陽寺的師父,苦笑著對我說:以朝陽寺目前的狀況,恐怕只能靠我們倆的人品了。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事實如此。沒有人管你以前有多優秀,他們只會相信現在的你是怎樣的一個出家人。在簡單的收拾以後,我和這位師父住了下來,我們隨順初一、十五或是佛菩薩的聖誕日,做些許佛事。自己則十分注意言行舉止,謹當作一個本分的出家人。
  • 佛說,常行這10件事,是為最吉祥!
    也並沒有所謂的「什麼時候不吉祥,什麼時候不能誦經」之說。在時間上,我們已經知道時時刻刻都是吉祥如意。但什麼樣的人最為吉祥?這在佛教經典《佛說吉祥經》中亦有提及,一日,佛在舍衛國祗陀園孤獨精舍,曾有眾神和眾人來到佛的住所。請佛開示:「我等天人眾,願永遠幸福,我佛慈悲,請告訴我們如何才能獲得吉祥?」
  • 老和尚說:積累福報的秘密,在於行持這4件事,不要再無知了!
    關於如何積累福報,今日在翻閱大德開示之時,看到了這麼一句話;「不是做幾件好事,去寺院捐點錢就算積累福報;也不是只有誦經、念佛才算積累功德;真正的功德福報,完完全全在於我們的發心。」老和尚說,我曾看過這麼一個故事;一位法師帶領弟子到一戶貧苦人家去化緣,這家的女主人,做了一碗麵疙瘩來供養。這時法師問弟子:「你知道碗裡的是什麼嗎?」弟子回答說:「這是麵疙瘩,師父。」
  • 淨空老法師開示我們學佛修行的人要學會忍辱負重
    淨空老法師開示我們學佛修行的人要學會忍辱負重淨空老法師曾經為弟子們開示,學佛修行的人一定要學會忍辱,只有忍辱才能負重。有些人的行為和做事方法從表面上來看,很難分辨出來是對是錯是真是假。然而有一些人,卻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沒有利益眾生的心,想的只是自己,卻要用行善濟世來做掩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老好人一個大善人,實際上卻隱藏著陷害別人的心思。古今中外的無數聖賢人物都是非常重視忍辱,只有忍辱才能負重。當然也有一些人奮起抵抗,或者捨生取義,為了真理而奮鬥不止。
  • 隨緣念佛的力量很大,如何做到隨緣呢,淨空法師開示
    隨緣念佛的力量很大,如何做到隨緣呢,淨空法師開示。首先,我們要來看看「緣」是什麼?「緣」就是我們不經刻意的就能遇到的事情。刻意的、努力的、貪心所驅使我們去做的事情,就叫做「攀緣」。淨空法師開示:佛在經典上,教給我們要隨緣;隨緣,你就自在。什麼叫隨緣?隨順經典上的道理、教訓,依教奉行,這叫隨緣。 要是隨順自己的意思、自己的習氣、自己的想法、看法,那是攀緣。攀緣造業,不管是善業,或是惡業,你都要遭果報;隨緣是淨業,這裡面沒有三途六道的果報。
  • 佛對大菩薩的高要求有多高?大菩薩布施還需要具足這三法
    皆仁法師常讀佛經的大家一般都知道,佛陀對菩薩弟子的要求和對聲聞弟子的要求是不同的。對於聲聞弟子的愛護可以說是無微不至的,生怕他們一步走錯就掉進坑裡,所以善加護念他們。而對於菩薩弟子,佛的要求的更為之高了,對於他們有更高的期許。這期許有多高呢?應該有好幾十層樓那麼高吧。
  • 「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恭喜了,看看你做過嗎?
    其實說的就是子孫如果比自己強,即便沒有我留下的金錢,也一定會過得很好;子孫若是不如我,即便我給他留下金錢,他也會把錢敗光。都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很多人以為這句話說的就是一個人從創業,到事業達到一個程度後守住事業的過程,其實創業、守業,講的是從第一代人創業,到後面幾代人的守業和發展的過程。子孫如何能守住業,靠的就是子孫修身的提高。
  • 99歲老僧說,運氣不好時,做這三件事,好運自然來!
    如果你去拜佛時,能夠得到老僧的開示,那你就是與佛結上善緣的人了,一定要要認真聽完老僧的講解,回去後還要認真按照所說執行。老僧對我說:三世因果,循環不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止從不壞失。這一生不造善因,虛度時日,他生受果報時後悔已經晚了。
  • 第一時間要做的不是報警,而是這幾件事
    由於現在國內基本上都不使用現金購物,而是普遍開始習慣於行動支付。所以很多人平時出門都不會攜帶現金,畢竟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輕鬆的支付了。於是那些以偷為生的小偷們沒有機會再偷走人們的現金,但是現在人人都有手機,所以他們也就改變了方向改偷手機了。
  • 聖空法師:為什麼要布施?
    摘自《51屆楞嚴法會》答:我們託缽乞食的時候,我要了二十多家都要不著,回來之後徒弟都要著了,這個時候看出來了,師父徒弟是平等的我沒要著是我的業力,我跟這一方眾生,從來就沒結過善緣、沒結過法緣,我從來就沒布施過給他們。這個時候你才知道布施不得了啊,如果你布施的話他能不給你嗎?所以一定要布施,好像法會你們一定要布施,你出了錢之後所有的人都吃了,將來以後所有的人生生世世,見了你一定要給你,如果你沒布施,你去託缽乞食,你就感受的到了。
  • 淨空法師:學佛為什麼要先學布施?
    布施,就教我。他老人,經驗很豐富,告訴我。我是個很普通的人,命不好,命中沒有財庫,人家財庫滿的,李嘉誠財庫滿的,我的財庫空的,什麼也沒有;命裡頭沒有官印,沒有做官的命,而且壽命短,四十五歲。老人都教我,教我怎樣得到財富?財布施。我說我沒有錢,生活都很困難,哪來的錢布施?老師告訴我,一毛錢有沒有?一毛有,可以。一塊錢有沒有?一塊錢勉強還可以。行了,你就從一毛、一塊起布施。
  • 入住酒店第一件事該幹嘛?不是檢查門鎖,而是要先做「這件事」
    入住酒店第一件事該幹嘛?不是檢查門鎖,而是要先做「這件事」現在的人民越來越富裕,出門旅遊也在日常開銷之內了。要出遠門的話,住宿和飲食肯定是重中之重。現在對於出門旅遊的人而言,可供選擇的類型實在太多了,有錢人住經濟酒店,高檔民宿等,一般人住快捷酒店,窮遊者選擇青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