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一灣碧水繞山城

2020-09-11 光明日報

太子河畔的本溪市一角 郭韜攝/光明圖片

本溪水洞 郭韜攝/光明圖片

太子河邊的生態步道 林林攝/光明圖片

本溪觀音閣水庫 郭韜攝/光明圖片

太子河上賽龍舟 林林攝/光明圖片

【聚焦城市治理 在水一方·本溪】

太子河古稱衍水、大梁河、梁水等,相傳秦統一六國時,燕太子丹以荊軻刺秦王失敗而在衍水自盡,為紀念此事衍水又稱太子河。

太子河源頭有二,分南、北兩支,南支發源於遼寧本溪縣東營房鄉草帽頂子山,北支發源於撫順市新賓縣平頂山鄉紅石砬子山,南北兩支在本溪縣南甸子鎮合流匯入觀音閣水庫。太子河水脈蜿蜒如龍、氣貫長虹,觀音閣水庫下遊為太子河幹流,奔流不息,貫流本溪、遼陽,在遼寧海城三岔河處與渾河相匯,注入遼河,最終流入渤海。

站在本溪楓葉廣場,眼前的太子河煙波浩渺、一碧萬頃。近年來,本溪市實施「碧水工程」水域綜合治理成效顯著。6座景觀蓄水工程、市區20公裡的匯水河段,形成5平方公裡景觀水面。人們在這裡玩航模、放風箏、散步、健身,每逢端午節還要賽上龍舟,一年一度的楓葉節更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每年都有成群結隊的赤麻鴨、斑嘴鴨、綠頭鴨、羅紋鴨、紅頭潛鴨等候鳥來到太子河流域越冬,經常可見白天鵝、白鷺、中華秋沙鴨等珍稀鳥類嬉戲歡歌。如今,本溪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往昔「衛星上看不見的城市」,蛻變為「看不夠的城市」。目前正在建設太子河「百裡生態水長廊」,人水和諧、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景可期。

太子河充沛豐富的水資源與生物資源相互涵養,山、水、林、泉、洞,猶如珍珠項鍊,串聯在遼東山水間,構成東北罕見的縱橫水網。「本溪因此成為城市版的『水立方』。」本溪市水務局副局長葉長全形象地描述。在「生態立市」戰略推動下,本溪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國控、省控斷面水環境質量達標比例全省第二,綠色發展指數全省第一。本溪成為國家水源涵養重要區、遼寧「水塔」,境內河流251條、水庫29座,遼寧省「東水濟遼」工程設計本溪年輸水能力達40多億立方米,受水地區覆蓋遼寧全省13個市。「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代表了堅韌、靈動、綿延、包容、博大、潤澤,這就是我們的城市精神」,本溪市委宣傳部邊娜如數家珍地介紹。

太子河從遠古奔騰而來,承載歷史,孕育文明。古人逐水而居,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的廟後山遺址,被稱為「東北第一縷炊煙升起的地方」。太子河沿岸考古發掘出眾多新石器、青銅器,是東北地區不可多得的古代文明發源地之一。舊石器以及青銅時代、戰國、漢唐、金元、明清的文化遺存星羅棋布,道不盡鼓角爭鳴、桑海滄田,成為本溪博物館裡的一件件文物,流淌出北方歷史的鏗鏘韻味。

基於東北特殊的緯度和氣候,本溪水質尤佳,盛產紅酒、冰酒,鐵剎山白酒、龍山泉啤酒、野山力飲料、刺五加茶飲品、山裡紅汁,還有漫山遍野風味獨具的山野菜,成就了「舌尖上的本溪」。「本溪有很多故事,是文化創意和生產的資源寶庫」,本溪市文化產業商會會長楊志峰在《本溪故事》旗艦店自豪地說。

從一百多年前的漁歌唱晚,到桓仁原木順流而下,再到橋頭細河邊水車驅動的香磨坊、遼硯工坊,時婉約時豪放,浪潮雖然東流去,但畢竟曾經與這座城市古老的產業如影隨形。近代,本溪是中國工業發源地之一,太子河畔的本鋼承載著百餘年鋼花飛濺的強國夢;鄰近瀋陽的中國藥都,北沙河環繞的生物醫藥產業,記錄著當下這座城市的壯志雄心;做足水文章,發展冰雪經濟、溫泉產業等親水業態,山城人在全域旅遊城市建設中開拓奮進。

「本是萬物之根,溪乃四海之源」,本溪正在走「工業強市、文旅興市、生態立市」資源型老工業城市的生態發展之路,太子河水還會更加澎湃、激蕩、奔騰。只盼潮生,期待這座城市的遠大前程……

(本報記者 劉勇)

相關焦點

  • 太子河:一灣碧水繞山城
    太子河畔的本溪市一角 郭韜攝/光明圖片本溪水洞 郭韜攝/光明圖片太子河邊的生態步道 林林攝/光明圖片本溪觀音閣水庫 郭韜攝/光明圖片太子河源頭有二,分南、北兩支,南支發源於遼寧本溪縣東營房鄉草帽頂子山,北支發源於撫順市新賓縣平頂山鄉紅石砬子山,南北兩支在本溪縣南甸子鎮合流匯入觀音閣水庫。太子河水脈蜿蜒如龍、氣貫長虹,觀音閣水庫下遊為太子河幹流,奔流不息,貫流本溪、遼陽,在遼寧海城三岔河處與渾河相匯,注入遼河,最終流入渤海。
  • 保靖,一河碧水繞山城
    保靖縣委書記盧向榮無數次踏入酉水流域,提出守護一江碧水、把好酉水的生態脈搏,以自然的態勢和節拍讓母親河休養生息的理念。 漁民上岸,執法亮劍。2019年12月13日,保靖縣率先啟動兼業漁民退捕工作,2020年1月1日零時起,水生生物保護區永久性禁捕。7月28日24時,酉水河實行全面禁捕。
  • 一灣碧水繞大興 水清、岸綠、景美
    今年以來,大興區紮實推進「碧水」行動以水環境精細化管控為手段,以碧水保衛戰各項任務落實為抓手,全力以赴牽保好水、治差水,繪就了一副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人文畫卷。夏日清風徐來的傍晚,新鳳河流域兩岸綠樹成蔭,一步一景,花草芳香,令人心曠神怡。」之前就是臭水溝,整治以來常來這遛彎兒,小時候清澈的河水環境又回來了。
  • 一灣碧水水長清
    (小河咀飲用水水源地碧水長清) 眼前的這片廣闊水域,是沅江城區30萬居民的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極目望去,一灣碧水蜿蜒流淌,波光粼粼如綢緞般鋪開。為保障飲水安全,沅江市劃定了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制定環境問題整改任務清單,以雷霆手段展開專項整治, 堅決取締保護區內的違法排汙口及違法建設項目。先後拆除12家砂石堆場、5家企業、2棟別墅,撤除保護區所有養殖網箱。 長春垸大堤右岸,一大片新植的橘苗在風中搖曳,這裡原來是天成環保磚廠的生產基地,全面拆除後隨即全面復綠,河岸青青,再無曾經的喧囂與汙染。
  • 一灣碧水清清,兩岸翠綠花香
    一灣碧水清清,兩岸翠綠花香——漢丹港環庫綠道,丹江口旅遊又添一處打卡地!暮春淺夏,光陰如水,歲月如詩,芳水半灣、在這淺夏柔美的季節裡,漫步於丹江口漢丹港環庫綠道,山峰起伏連綿、山環水繞,山花競放,春光燦爛,碧波微瀾,船影泊岸,浮橋過江,人工船臺如長龍臥波,彎延曲折伸向遠方,青山綠水間,人遊詩畫中。
  • 藍山縣:守護湘江源頭一灣碧水
    近日,永州藍山縣河長辦對中央投資的毛俊水庫工程建設進度進行督查,落實《湘江源頭保護開發實施方案(2020-2021年)》要求,保護湘江源頭一灣碧水。該縣圍繞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等6大板塊,制定了27項保護湘江源頭的硬核措施。
  • 常州:水綠城美,一河一灣如畫裡
    近年來,常州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契機,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生態發展理念,上下齊心協力同打「碧水保衛戰、河湖保護戰」。大運河、丁塘河等水體,顏值與內涵均得到大幅度提升,一河一灣如畫裡,水岸風情與文明隨手可觸,市民惜水、護水、親水已成綠色新風尚。
  • 河長制實施疏江工程基本完成,霞街古港重現一灣碧水
    8月21日,記者在吳川市吳陽鎮特色文化村——霞街看到,村民又開始在繞村而過的霞江岸邊種植風景樹,綠化美化,這是該村河長制下實施疏江工程的最後一個環節,預示著工程基本完成,霞江重現「一江春水向東流」清新秀麗景觀。
  • 一波碧水繞長安,喚醒城市美好生活
    >一座城數不盡的萬世滄桑一年四季古城人與古城牆相伴滿滿都是說不盡的故事世界上很多歷史悠久的古城都有一條環城四周的護城河但有所不同的是西安城牆腳下的護城河不僅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是古城西安的形象和標識之一一波碧水繞長安
  • 綿竹切實開展河道治理,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碧水繞...
    綿竹切實開展河道治理,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碧水繞村鎮 河固保民安
  • 私藏在大漠中的一灣碧水,被譽為「塞外風光一絕」
    「那年我月牙泉邊走過,從此以後魂兒繞夢牽」,猶如這句走心的歌詞,打從月牙泉歸來,鳴沙山大漠中那一灣新月般的碧水,就一直疊印在我的心海,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在「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的荒漠,竟然蘊藏了如此美妙的一片綠洲、一汪清泉,其「四面風沙飛野馬,一潭之影幻遊龍
  • 為守護一灣碧水,宿遷有一群不會「草草了事」的人
    在一處水灣處,他啟動了一艘全自動割草保潔船。   「譁啦啦……譁啦啦……」保潔船慢慢駛離岸邊,沉寂了一夜的水面又「復活」了,推開了片片漣漪。   「水草長得最茂密的時候,打眼一看,就像在河面下蓋了一層厚厚的棉被子。」李京強說,他能在半小時之內割3噸水草。   上午10點,李京強的船已經在河水中行駛了近4個小時。
  • 【愛上科右中旗】一灣碧水潤草原
    一灣碧水潤草原一條碧鏈浮在花海間。霍林河、薩日朗花,相映成趣。霍林河,蒙古語稱霍林郭勒。霍林河發源於通遼市扎魯特旗罕山西麓,流經霍林郭勒市、興安盟科右中旗、吉林省通榆縣,屬嫩江水系,松花江流域。
  • 遊玩亞利桑那州馬蹄灣 科羅拉多河上的大拐彎
    馬蹄灣沒有延安宜川乾坤灣那麼大的灣,這個灣比較小,但是弧度足夠。巖石也是經過億萬斯年,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原來還是一片汪洋,後來地殼抬升,風的剝離,水的侵蝕,成為這般模樣。這個巨石像老鷹一樣。從科羅拉多河最下面的寒武紀,一直到上面的新生代,這個大峽谷也是經歷了歲月的雕刻和洗禮,崖壁紋理很清晰,就像靖邊的波浪谷一樣。站在崖壁巨石上俯瞰馬蹄灣的一灣清水。
  • 淮遠河:一灣碧水望原鄉
    歲月流經,不知何時這條河流漸漸成為銅梁人心中的「傷心河」,雜草叢生、汙水橫流、垃圾成堆的景象讓人避而遠之,也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痛點」,人民群眾急切盼望淮遠河重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原鄉美景。近年來,銅梁人從「源頭活水」中找遵循、找方法,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弘揚「靠得住、頂得起、過得硬、容得下」的脊梁精神,精準施策,著力綜合治理淮遠河,加快建設原鄉中央公園。
  • 淮遠河:一灣碧水望原鄉
    歲月流經,不知何時這條河流漸漸成為銅梁人心中的「傷心河」,雜草叢生、汙水橫流、垃圾成堆的景象讓人避而遠之,也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痛點」,人民群眾急切盼望淮遠河重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原鄉美景。近年來,銅梁人從「源頭活水」中找遵循、找方法,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弘揚「靠得住、頂得起、過得硬、容得下」的脊梁精神,精準施策,著力綜合治理淮遠河,加快建設原鄉中央公園。
  • 瀏陽永和:大溪河「清四亂」 守護一灣碧水
    為進一步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永和鎮聚力「河長制」,全力推進河道管理保護,嚴厲打擊河道違法違規行為。4月中旬以來,瀏陽市永和鎮連續開展大溪河「清四亂」和打擊非法捕撈專項集中整治行動8次,河長辦、畜牧站、城管隊、派出所等部門聯動,對沿大溪河12.5公裡河道進行地毯式排查,採取水路、陸路相結合,對河岸四亂行為進行整治和打擊。
  • 一灣清水繞荊門
    西山排楚闥,一水繞荊門。作為湖北省荊門市的母親河,竹皮河孕育了荊門古城的歷史和文明,承載著幾代荊門人的情感和回憶。然而,在城市人口急劇膨脹中,竹皮河淪為了一條臭氣燻天的黑水河。  為了重拾竹皮河那一泓清水的記憶,荊門市適時引入了PPP模式,讓清清的水流重新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 讀睡詩詞精讀|一灣碧水隨天闊,幾片銀鷗沒浪低
    讀睡詩詞精讀|一灣碧水隨天闊,幾片銀鷗沒浪低 2020-09-18 1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行走沁河第一灣
    ​隨心所欲沁河應該算是晉南最大的一隻河流,由西北流向東南,河水深切造就出崇山峻岭間的一條美麗的峽谷——沁河峽谷,峽谷夾持下的河水一路走來,來到澤州李寨鄉的土嶺村突然被巍峨的大山擋住了前行的去路,一路劈山開崖的沁河在這裡不得不來了個極速的大轉彎, 被迫一下子調轉了個回頭,這就造就形成了享有盛名「沁河第一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