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餅是印度很有名的一種小吃。一般製作的時候,師傅的手速會非常快,手裡的麵皮就像要飛起來一樣。當然要練成這樣的手速必須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有人說去印度旅遊看到街頭的飛餅,根本沒有想去吃的欲望。其實,不是飛餅不好吃,而是一些街上的小攤販,衛生狀況堪憂,製作的時候給人的感覺比較髒。其實在衛生的情況下製作出來的飛餅外酥裡軟,比手抓餅還好吃。
今天我們來和大家分享如何在家裡製作出香脆的飛餅。
下面是做飛餅需要的食材:中筋麵粉250克,水140克,鹽3克,糖8克,無鹽黃油15克,香蕉一根。
黃油用微波爐加熱20秒至融化,大碗中加入中筋麵粉250克,加入8克糖和3克鹽攪拌均勻,接著加入溫水140克,邊倒邊攪拌成絮狀,因為不同麵粉吸水性不同,加水時可以預留一點點水,以免和出的面太軟。
接著加入融化好的黃油攪拌一下,這個時候如果覺得乾粉還有點多,可以再把剩下的水加進去,最後用手揉成麵團,剛揉好的麵團表面很不光滑,不用著急揉。
蓋好先讓它醒15分鐘,我們再外準備一小塊黃油,用微波爐加熱到能抹開的狀態即可,一會用來塗抹在麵團上,醒好的麵團揉幾下表面就光滑了,不需要費力去揉,平均分成4份,將每一塊小麵團像這樣像後折一折,讓它形成一個光滑的小球,然後在麵團表面塗上剛才融化好的黃油,防止他們彼此粘連。
準備好的麵團需要密封好,至少在室溫下醒4個小時,或者可以放在冰箱裡隔夜醒面,醒面十分關鍵,面醒不透的話麵團的延展性不夠,後面是沒有辦法抻到很薄的,如果你是放在冰箱醒面,最好能提前1小時從冰箱裡拿出來,讓麵團回溫,不然冷的麵團會比較硬,有點難操作。
製作餅我今天沒有選擇菜板,一是因為它不夠大,二是木質菜板摩擦力比較大,在上面抻開麵團,阻力太大了,最好選擇面積大一點光滑一點的臺面。
在上面塗點軟化的黃油,然後拿出一個餅坯用手按扁,接著一隻手在下另一隻手在上,用在下面的那隻手向外甩,如果麵團摺疊了也沒關係,展開以後換個角度繼續甩,開始不熟練破幾個洞也是很正常的,直到能透光的程度,越薄越好。
在抻好的餅上抹一點黃油,放上自己喜歡的餡料,我切了幾片香蕉,然後把四個邊向中間摺疊,注意每個邊應該折到中間的位置。
不要折到最下面,不然四個邊重疊的部分太多了,餅會太厚影響口感。還有一種整形方式是在餅上塗一點黃油,然後把它從上到下堆成一條,再捲起來,卷好之後的餅需要醒20分鐘再擀開,會比較好擀,這個有點像我們平時吃的手抓餅,我一般會把所有的餅都準備好在一起烙,這樣可以在餅出鍋之後能趁著酥脆的時候馬上享用。
找一個大一點的平底鍋,開中火加熱,上面塗一點黃油,黃油可以塗多一點這樣做出的餅才能酥脆,黃油融化之後下入餅坯,一面煎至金黃之後將餅翻面,等兩面都烙至金黃酥脆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
網友說:真是,沒想到,我們原來被忽悠了,看到這麼金黃酥脆的飛餅,忍不住想要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