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在嘉興220千伏禾秀2438線、禾水2439線快速路段電纜隧道的現場,地下無人智能巡檢機器人進行首次調試,這標誌著嘉興首條電力專用隧道巡檢將進入無人智能時代。
據悉,以往的電纜隧道內因無信號覆蓋導致各類感知設備數據傳輸困難,且由於設備之間接口不一致,採集的數據無法綜合利用,形成了一個個數據「孤島」。國網嘉興供電公司在電纜隧道內將無人監測環境數據採集系統與5G數據傳輸系統融合,促進打造數據高效傳輸、智能交互共享的電網通道示範樣板。
電纜隧道內構建的基於智能巡檢機器人、防盜、環流在線監測、局放在線監測、故障精確定位、光纖振動防外破和回流纜防盜、空氣品質監測等功能的無人監測環境數據採集系統和基於5G的高效高質電纜運行數據傳輸系統,極大拓寬了數據通訊流,提高了內部監測類、通訊類數據傳輸效率。在監測到異常數據時,該系統能及時告警並根據實際情況啟用水噴淋、通風、氣體滅火等相應系統,實現數據毫秒級無線對等交互的同時,也極大地保證了巡檢人員的安全。
此外,由於電力隧道處在江南水位較高、周邊工業區較多且在嘉興市機場附近的環境下,為防止管片外壁長期受酸鹼性液體腐蝕,設計人員在傳統盾構隧道的基礎上,將人防功能提前在設計階段考慮,並吸收運用了高分子石墨烯材料、自承式綜合支架系統等領先技術,有效提高了電纜隧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防水性。
國網嘉興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去將持續完善國內首套防止水全盾構5G全覆蓋隧道體系建設,助力嘉興首條電力專用隧道順利投運。
(圖片由國網嘉興供電公司提供)
來源:嘉興在線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