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嘉興首條電力專用隧道巡檢進入無人智能時代

2020-12-14 抽屜視頻

12月9日,在嘉興220千伏禾秀2438線、禾水2439線快速路段電纜隧道的現場,地下無人智能巡檢機器人進行首次調試,這標誌著嘉興首條電力專用隧道巡檢將進入無人智能時代。

據悉,以往的電纜隧道內因無信號覆蓋導致各類感知設備數據傳輸困難,且由於設備之間接口不一致,採集的數據無法綜合利用,形成了一個個數據「孤島」。國網嘉興供電公司在電纜隧道內將無人監測環境數據採集系統與5G數據傳輸系統融合,促進打造數據高效傳輸、智能交互共享的電網通道示範樣板。

電纜隧道內構建的基於智能巡檢機器人、防盜、環流在線監測、局放在線監測、故障精確定位、光纖振動防外破和回流纜防盜、空氣品質監測等功能的無人監測環境數據採集系統和基於5G的高效高質電纜運行數據傳輸系統,極大拓寬了數據通訊流,提高了內部監測類、通訊類數據傳輸效率。在監測到異常數據時,該系統能及時告警並根據實際情況啟用水噴淋、通風、氣體滅火等相應系統,實現數據毫秒級無線對等交互的同時,也極大地保證了巡檢人員的安全。

此外,由於電力隧道處在江南水位較高、周邊工業區較多且在嘉興市機場附近的環境下,為防止管片外壁長期受酸鹼性液體腐蝕,設計人員在傳統盾構隧道的基礎上,將人防功能提前在設計階段考慮,並吸收運用了高分子石墨烯材料、自承式綜合支架系統等領先技術,有效提高了電纜隧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防水性。

國網嘉興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去將持續完善國內首套防止水全盾構5G全覆蓋隧道體系建設,助力嘉興首條電力專用隧道順利投運。

(圖片由國網嘉興供電公司提供)

來源:嘉興在線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獅尾智能打造無人直升機智能飛控技術,切入巡檢細分市場
    獅尾智能成立於2015年,一直從事智能無人機的開發與應用,以巡檢細分市場為切入點,是一家無人機領域高科技企業。獅尾智能主營業務為工業無人直升機產品和無人機工業巡檢方案,並擁有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培訓等完整的業務鏈。
  • 溫州敷設首條電纜隧道 記者揭秘現場
    通通將被敷設到地下13米的電力隧道裡。前天,記者跟隨鹿城供電分局黨委書記何成章下到這條電力隧道,探訪了電線電纜「入地」的秘密,同時揭開我市第一條採用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的電力隧道的神秘面紗。該工程東起溫州大橋西側,西到緯一路和經三路交叉口,總投資約4億元,新建一條3.1公裡長的電力專用隧道,把經過七都島上空的220千伏架空線纜收納到專用隧道中。目前隧道施工全部完成,進入電纜敷設階段。  何劍川說,七都220千伏電力線路地埋工程完工後,七都島上原有的高壓線全部可入地,原來架空線纜影響到的土地,都可以利用起來,面積加起來約1000畝,屆時可加快推進七都綜合開發建設速度。
  • 上海良信電器電力行業總監魯開紅:物聯網框架實現智能巡檢
    物聯網框架實現智能巡檢 ——訪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電力行業總監魯開紅 「良信電器此次展示最亮眼的產品是服務於電力公司的物聯網框架,是一次保護斷路器與二次採集智能元件的一二次融合。還有應用於變壓器出線側的低壓櫃、分支箱、電錶箱。」
  • 「新基建」風口下,電纜隧道建設進入黃金期
    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不斷進步,為電纜隧道鋪設、電纜線路的維修與巡檢,帶來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經過反覆摸索、深入研究和實地施工,人工智慧電纜隧道也在實際落地。2019年5月22日,220千伏寧莫線電纜隧道完成升級改造投入運行,這是全國首個基於泛在電力物聯網理念的人工智慧高壓電纜隧道。
  • 無人智能巡檢輕鬆實現智慧安防
    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線就可以監控,這是智慧產業應用平臺2.0在交通領域小試牛刀; 人來人往的海關,身姿小巧的海關無人智能巡檢查驗車靈活穿行,提供智慧安防服務; 相對寧靜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裡,機器人來回檢測,這是城市作業系統在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體現; 在大自然中,智慧水立方平臺為江河湖泊全流域水環境管理和治理提供跟蹤監測、實時預警; 在區塊鏈領域
  • 桐廬供電公司首批智能巡檢機器人亮相龍隱
    「機器人準備就緒,3、2、1,出發!」這是工作人員在對智能巡檢機器人進行現場測試的場景。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引入在該公司尚屬首次,大家都很好奇機器人到底能做什麼。據悉,智能巡檢機器人可以全面實現視覺檢查、紅外測溫、遠程控制、智能分析、缺陷管理、閘刀和開關狀態判別、微氣象數據採集分析及自動充電等功能,輔助運維人員開展例行巡檢等工作,同時以發現設備存在的細微潛在缺陷,以便及時消除缺陷,保障設備可靠運行。
  • 2018首屆中國電力無人機智能運維技術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辦
    7月17日,「2018年中國電力無人機智能運維技術高峰論壇」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雲集來自全國電力系統生產運維、科研單位、無人機行業、航測系統、網際網路大數據等領域400餘名知專家學者及行業人士薈萃羊城,多維度深入探討電網智能運維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 重慶解放碑商圈:共建智能互聯電力隧道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主動對接當地政府,加強溝通匯報,推動政企合作建設解放碑環形電力隧道,使各變電站電源點實現智能互聯,破解了城市核心區電網建設難題,並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新徵程上不斷探索創新,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政企合作破解電網建設難題   七年前,解放碑商圈的電網建設和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 第五屆全國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術高峰論壇來了!
    ,提高工作效率,解決無人機巡檢過程中的實際難題。出席本次會議的有國家民航主管部門及相關研究機構負責人、電力行業各省(市)電力公司、設計院、科研院所等從事無人機巡檢相關技術、管理人員,工作組專家,高校學者,無人機巡檢相關裝備、技術企業代表等……眾星雲集,諸多專家學者將對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進行交流與探討。
  • 國網嘉善供電公司自主研發智能巡檢無人機
    12月2日—10日,國網嘉善縣供電公司大雲供電所運用自主研發的智能巡檢無人機,協助西塘供電所順利完成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先行啟動區嘉善片區內總長575.7千米配網架空線路第三輪迎峰度冬安全巡檢,並通過圖像識別處理系統分析審核,共發現新增鳥窩38處、絕緣子破裂5處、導線輕微破損3處,全部缺陷目前已落實消缺,預計7日內全部完成。
  • 讓環形電力隧道實現解放碑商圈智能互聯
    報載:國網重慶市區供電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隨著解放碑地下30米的環形電力隧道投入運行,解放碑商圈的供電可靠性已達到99.999%,年戶均停電時間不超過5分鐘。
  • 【交通】隧道也有嘴、耳、眼!國內首條5G隧道串起浦江兩岸
    中國首條5G隧道——大連路隧道技術日臻成熟。基於AR技術,大連路隧道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嘴巴」、「耳朵」和「眼睛」,一旦發現異常,就「主動發聲、自由報警」,讓管理人員及時獲知風險隱患信息,並及時處置,幫助隧道健康安全運行。詳見↓中國首條5G隧道——大連路隧道技術日臻成熟。
  • 【建證力量】華中地區首條淺層汙水傳輸隧道盾構順利始發
    【建證力量】華中地區首條淺層汙水傳輸隧道盾構順利始發 2020-12-07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老鐵路首條電力高壓電纜成功敷設
    2020年10月28日,由中鐵武漢電氣化局承建的首條電力高壓電纜在寮國萬榮成功敷設,標誌著中老鐵路站後強電工程全面進入旱季大幹階段。磨丁至萬象段電力高壓電纜線路373.502公裡;低壓電纜線路223公裡;外部電源線7路;低壓變電所32座;配電所8座;箱式變電站176座。首次高壓電纜在芬果村一號隧道展開。
  • 成都首條無人駕駛地鐵上線 車頭視角如穿越時空
    每天乘坐地鐵,你見過隧道裡快速穿梭的車頭視角嗎?  11月13日,成都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9號線通過竣工驗收,這是中西部第一條全自動運行線路,採用國際最高等級GoA4全自動運行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 9號線列車首次採用開放式司機室設計,司機室可開放給乘客,乘客可進入司機室觀看列車全自動運行情況。   近日,成都市民和媒體代表參觀試乘,站在車頭體驗了穿越「時空」的感受。
  • 梅觀高速將修建深圳南北中軸線首條雙側管廊,還將引入巡檢機器人
    據悉,梅觀高速是全國首個將綜合管廊和高速公路全面應用結合的工程項目,將修建深圳南北中軸線上第一條雙側管廊,把市政給排水、電力、通信、燃氣等各類管線納入其中,同時將預留未來城市發展規劃線位,避免反覆開挖路面、重複投資等問題。目前,項目正在進行地下綜合管廊的支護工程和管廊主體的施工,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完工。
  • 國內首條!黃石百花隧道正式開建!
    百花隧道正式開建 系國內首條有軌電車山嶺隧道綿延的黃荊山脈 在2016年8月31日迎來「月亮山隧道」通車後 時隔4年又即將建成 新的隧道——百花隧道 這是國內首條有軌電車山嶺隧道
  • 機器人、「升降梯」 湖南特高壓巡檢用上黑科技
    電力工人檢修±800千伏祁韶特高壓輸電線路。檢修人員利用智能提升裝置上塔。紅網時刻4月28日訊(記者 童妙 通訊員 劉輝軍)用機器人在絕緣子上自行開展檢測、電力工人可用提升裝置上下杆塔……4月27日下午,在位於益陽市桃江縣牛田鎮的±800千伏祁韶線4374號杆塔,國網湖南輸電檢修公司帶電作業中心研發隊伍正在對研製的專用智能裝備進行帶電作業智能裝備現場試用。
  • 國家管網西氣東輸甘陝管理處創新實踐智能巡檢平臺建設
    四輪小車是正在調試運行的綜合智能巡檢平臺關鍵設備之一,也就是常說的防爆輪式巡檢機器人。防爆巡檢機器人在高陵壓氣站現場綜合智能巡檢平臺融合了防爆巡檢機器人、電力巡檢機器人、防爆雷射甲烷遙測雲臺、紅外熱成像儀溫度檢測等多種巡檢方式,由同一平臺集中管理,實現任務統一派發、報警統一處置等功能。
  • 管廊內安裝智能巡檢機器人 深圳梅觀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進入主體階段
    7月15日,記者從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備受關注的深圳城市中軸線快速交通要道梅觀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改造綜合管廊日前進入主體施工階段。據悉,梅觀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總項目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完工。圖為梅觀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改造施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