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隧道也有嘴、耳、眼!國內首條5G隧道串起浦江兩岸

2020-12-23 澎湃新聞

【交通】隧道也有嘴、耳、眼!國內首條5G隧道串起浦江兩岸

2020-08-14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首條5G隧道——大連路隧道技術日臻成熟。基於AR技術,大連路隧道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嘴巴」、「耳朵」和「眼睛」,一旦發現異常,就「主動發聲、自由報警」,讓管理人員及時獲知風險隱患信息,並及時處置,幫助隧道健康安全運行。詳見↓

中國首條5G隧道——大連路隧道技術日臻成熟。基於AR技術,大連路隧道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嘴巴」、「耳朵」和「眼睛」,一旦發現異常,就「主動發聲、自由報警」,讓管理人員及時獲知風險隱患信息,並及時處置,幫助隧道健康安全運行。詳見↓

5G技術與傳統城市運維養護相結合

感知:為隧道裝上能呼喊的「嘴巴」

通過在隧道結構內部署超過300套5G物聯網感知設備,同時依託STEC雲物聯服務平臺強大的數據計算存儲支撐能力,大連路隧道已實現設施關鍵信息的採集、解析和接入。這些感知設備就像隧道的「聲帶」,一旦發現異常,就「主動發聲、自由報警」,讓管理人員及時獲知風險隱患信息,第一時間開展維修處置。通過這項技術,隧道管理人員不僅掌握了大連路隧道健康變化趨勢,還能根據數據預知、預判隧道健康狀態和潛在風險。

※藉助物聯網技術,在這些領域已經實現了數據採集:

隧道結構位移監測數據

環境監測數據

視頻監控數據

衛星定位數據

高頻振動數據

結構發生偏移了、高頻震動「內傷」了、環境發生變化了……所有信息及時掌握,快速處理!

探測:讓隧道擁有「雷達耳朵」

在大連路隧道內,還有一個特殊的「雷達耳朵」——高頻交通大數據雷達。只要車輛進入隧道區域,就被隧道內的「雷達」捕捉定位。

未來,藉助大連路隧道的「雷達」,在隧道內的無人駕駛車輛不僅能夠感知自己周邊的車輛行駛狀態,還能通過5G網絡從隧道股份獲取到整條交通線路上的車流情況,實現車載AI的主動安全控制與路線管理。這對城市地面道路、高架快速路以及地下空間等設施的智慧運營都具借鑑意義。

傳輸:按上最高清的「眼睛」

在傳統的隧道養護作業中,當一線操作人員發現設備故障或部件缺損,往往需要採集現場資料並數次折返控制中心,通過後臺技術人員查閱基礎資料、確認故障內容後,再實施修理或部件替換。這種模式不但響應慢,也需要多次影響隧道內交通,給市民帶來了不便。

現在基於AR技術和5G網絡的覆蓋,隧道股份城建信息為一線操作人員開發的AR智能眼鏡,能夠將實時數據「疊加」在真實環境中,實現「邊巡邊控」。

當發現設施異常後,帶著AR智能眼鏡的操作人員所「目視」的所有影像、聽到的所有聲音,將通過5G網絡實時回傳至後臺技術中心,技術人員即刻對問題作出鑑定判斷、給出修復意見;對於一些小規模維護作業,甚至當場就能得到解決。

這種模式極大地提高了隧道運維作業的敏捷度,同時也降低了隧道內施工作業的頻次、時間,減輕了公共運輸負擔,讓日常維護「低影響」。

信息來源:上海發布

原標題:《【交通】隧道也有嘴、耳、眼!國內首條5G隧道串起浦江兩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過江10分鐘 上海新開工兩條隧道完善浦江兩岸交通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上海12月25日電 上海25日新開工建設兩條穿越黃浦江隧道,進一步完善城市路網,緩解現有橋隧交通壓力,方便市民往來浦江兩岸。據悉,工程建設周期約5年,通車後,相關區域過江行車時間將縮短到10分鐘左右。
  • 國內首條!黃石百花隧道正式開建!
    百花隧道正式開建 系國內首條有軌電車山嶺隧道綿延的黃荊山脈 在2016年8月31日迎來「月亮山隧道」通車後 時隔4年又即將建成 新的隧道——百花隧道 這是國內首條有軌電車山嶺隧道
  •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時間: 2010-04-27責任編輯: 錦尨旅遊_中國網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國內首條有軌電車山嶺隧道—— 百花隧道正式開建
    本報訊(記者 丁歡)在黃荊山南面,一條剛剛平整成型的作業面從山腰延伸至山腳的鐘山大道,這裡是規劃建設的百花隧道南洞出洞口。綿延的黃荊山脈,在2016年8月31日迎來「月亮山隧道」通車後,時隔4年又迎來了新的隧道——百花隧道開建。這是國內首條有軌電車山嶺隧道,將從胡家灣穿過黃荊山通往開發區·鐵山區。
  • 組圖:國內首條海底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圖1)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正式通車[組圖]
    4月26日,汽車駛出廈門海底隧道。 當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 珠海網紅隧道 傳說中的國內首條慢行景觀隧道
    珠海最近開通了國內首條慢行景觀隧道,隧道內有一路的屏幕介紹著珠海的各個景點,還有巨幕投影,中央空調,「藍天白雲」真的是煞費苦心。新開通的是兩條車道和一條這個步行的景觀隧道,裡面可以人行也有自行車道,自行車全程大概10分鐘不到。
  • 安徽首條湖底電纜隧道投運
    近日,記者從合肥供電公司獲悉,安徽電網首條湖底電纜隧道在巢湖正式投運,其深度、長度同時創下全省電纜隧道建設新紀錄,對於環巢湖經濟社會和旅遊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條電纜隧道創下多個安徽第一12月7日,經過24小時的安全試運行,位於合肥巢湖市的湖光路電纜隧道順利投運。這是安徽電網首條湖底電纜隧道,同時也為目前本省最長、最深的電纜隧道。
  • 安貝斯|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
    寒冷的12月,在大連灣海底隧道施工現場,落日的餘暉透過厚重的雲彩將整個直立堤圍堰裝扮得流光溢彩,無心賞景的建設者們始終將目光集聚在圍堰堵口。北岸圍堰堵口沉箱具備拆除條件,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施工。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央廣網大連12月9日消息(記者賈鐵生)12月9日,歷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 安貝斯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
    北岸圍堰堵口沉箱具備拆除條件,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施工。    大連灣海底隧道是中國交通建設史上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工程又一項技術條件複雜、環保要求高、建設要求及標準極高的跨海交通工程。  由於大連城區的交通路線基本沿著大連灣展開,其貫穿南北的主幹道僅有兩條路,而大連灣逐漸成為了阻礙大連南北聯繫的海域,為了加強南北之間的交通聯繫,響應我國實行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大連灣海底隧道開始被提上建造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作為中國在北方開建的首條海底沉管隧道,是承接港珠澳大橋後又一大跨海交通項目,而且其建築團隊基本包括港珠澳大橋的原班人馬。
  • 大橋飛架、隧道穿越、地鐵飛馳:看上海越江交通30年變遷
    大橋飛架、隧道穿越、地鐵飛馳,浦江兩岸往來成坦途。小布在其秦線的擺渡船上看到,四五十個乘客,加上四五十輛電瓶車,只佔了輪渡底層一半還不到的面積,當年百萬人次乘輪渡過江的場景只留在了記憶中~今天,小布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越江交通的大變遷。
  • 中國首條5G隧道在...
    下周起,隨著弱冷空氣擴散,氣溫會穩步下跌,最高氣溫將重新回到「2」字頭。 大連路隧道將成為中國首條5G隧道 全長2.5公裡的上海大連路隧道,是連接浦西東北角和浦東的重要跨江隧道。10月底,這條隧道將覆蓋5G網絡,成為中國首條5G越江隧道。
  • 寧波舟山將建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
    ▌美媒也來點讚:中國首條海底高鐵隧道縮短通勤時間。▌CNN指出,這條海底高鐵隧道是全長77公裡的甬舟鐵路的一部分,將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同時在浙江省內打造一個「2小時交通圈」。02 海底高鐵隧道(@人民網)其中,北侖至金塘段為海底隧道。該隧道全長16.2公裡,其中海底盾構段長10.87公裡,這也是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
  • 北京碼頭補給航空母艦:中國首條海底隧道列車
    他們都為世界第一條跨海真空懸浮隧道而來,對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進行技術研討——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出。一位民營企業家的大膽設想2014年提出建造世界首條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是劉子忠的大膽想法。作為九州動脈隧道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子忠因這個決策而走上科技創新前沿,站在建造跨海水下真空隧道的世界新技術的風口。
  • 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的建成到底意味著什麼?
    根據媒體報導,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完成了海上鑽探工作,這條隧道也將是世界上最長,承受海底壓力能力最強的海底高鐵隧道。那麼打破世界多項世界紀錄的海底隧道到底要攻克哪些技術難關,建成後又要面臨哪些考驗呢?海底高鐵隧道的技術難度要遠遠大於高鐵建造的技術難度,世界範圍內也只有20多條海底鐵路隧道,並且主要分布在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可見其技術含量之高。它的建成標誌著我們的科研人員攻克了地下防坍和控制變形、特殊環境下結構耐久性、水下隧道防救災等9項重大技術難題,填補了我國多項技術空白。
  • 連接南北兩岸 汕頭海灣隧道西線貫通
    今天(8月7日),位於廣東省汕頭市 「國內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的汕頭海灣隧道西線貫通,這是繼5月16日東線隧道貫通之後,汕頭海灣隧道施工建設的又一重大節點,標誌著汕頭海灣隧道的盾構隧道段實現貫通。從前期可行性研究到海底隧道全部貫通,汕頭海灣隧道經歷了12年之久。
  • 國內首條有軌電車山嶺隧道進出口開始雙向掘進
    湖北黃石訊(通訊員 成海發)11月25日下午,由中國中鐵一局橋梁公司承建的國內首條有軌電車山嶺隧道——黃石現代有軌電車一期項目百花隧道北隧道出口正式進洞施工,至此,百花隧道北隧道進出口開始雙向掘進。北隧道出口正式進洞施工。百花隧道是國內首條有軌電車山嶺隧道,從胡家灣穿過黃金山,途經四棵水庫,通往黃金山開發區核心區域。
  • 國內首條有軌電車山嶺隧道,黃石百花隧道工程建設加速
    湖北黃石訊(通訊員 成海發)2021年1月3日上午,由中國中鐵一局橋梁公司承建的國內首條有軌電車山嶺隧道——黃石現代有軌電車一期項目百花隧道工程南隧道進口正式進洞施工,自此,百花隧道工程南北兩個隧道全部進入雙向掘進施工階段。百花隧道從胡家灣穿過黃金山,途經四棵水庫,通往黃金山開發區核心區域。線路總長度為2.56公裡,其中隧道段1.99公裡,路基段0.57公裡。
  • 廈門地鐵2號線、國內首條過海地鐵隧道盾構機今早始發!精彩視頻戳這裡~
    西起海滄大道站,終於東渡路站全長2.8公裡這可是國內首條採用盾構法施工地鐵海底隧道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瞧瞧▼▼▼▼隨著盾構機緩緩向前推進,頭部的刀盤也轉動起來,現場頓時響起一片歡呼和掌聲。值得一提的是,這條過海隧道是全國首條採用盾構法施工的地鐵海底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