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聖二年,黃庭堅被貶黔南,那是荒遠之地,路途艱險。黃庭堅就曾寫過《竹枝詞》「浮雲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來形容路途有多坎坷。今天,我們來欣賞他在赴黔南途中寫到詞《醉蓬萊》,看黃庭堅在這一段艱難的旅程中有怎樣的心情。
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亂峰相倚。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畫戟移春,靚妝迎馬,向一川都會。萬裡投荒,一身弔影,成何歡意!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重煙水。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頰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裀歌袂。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
看天空中雲彩覆日,細雨霏霏,煙雨悽迷,高入雲霄的山峰層層相倚。那綿延的巫峽,像高唐觀一樣的楚國公觀,不知多少佳麗身處其中,終身未出。當地的官員聽說我路過此地,都身著盛裝,前擺儀仗,歡迎我的到來,他們的熱情如春風拂面。但我始終是被貶到邊遠之地的逐臣,形影相弔,孤獨無依,又怎麼歡喜得起來呢?
人們都說黔南地勢極高,離天只有尺五,在那裡回望中原,只見山重重,水重重,煙水迷離不知處。置酒公堂上,觥籌交錯,其中也有朝中的風流名士,我置身其中,看到的是白裡透紅的面頰,聞到的是氤氳馥鬱的香氣,聽到的是令人陶醉的歌聲,還有那隨樂而起的優美舞蹈。宴罷而歸,夜深人靜,聽杜鵑一聲一聲「不如歸去」,直到天明。
上片起首的「朝雲」、「暮雨」,出自戰國宋玉《高唐賦》巫山女神對楚王說「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靉靆(ai dai)」形容雲彩很濃而覆日。「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亂峰相倚」,這三句寫景,描繪煙雨迷濛的峽江之圖。接下來的兩句「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接前三句的神話故事,即楚王晝寢高唐,夢見女神的故事。「高唐」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臺觀。「楚宮」指楚國的離宮。巫山十二峰,神女峰最高,相傳就是神女所化。黃庭堅遙望這山峰,仿佛神女被幽閉在高峰之上,就好比佳麗被困在楚國宮殿之中。這樣一幅悽迷悠遠的境界,正好跟黃庭堅被貶荒遠之地的惆悵心情相諧,這是悲。
之後「畫戟移春,靚妝迎馬,向一川都會」,這說的是當地官員的熱情迎接。「畫戟」指彩飾之戟,出迎官員的儀仗。「靚妝」盛裝,美麗的裝飾。「靚妝」的「靚」,在古詩詞中應該讀「jing」,而不是「liang」。這樣一幅熱鬧的場景,這是一種樂。面對此種快樂的場景,黃庭堅闋有了形影相弔,孤獨無依的悲涼之感。「萬裡投荒,一身弔影,成何歡意」,黃庭堅被貶到萬裡之外的蠻荒,對影自憐,又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呢?
下片承接上片之悲,設想在貶所之地回望中原的惆悵。「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重煙水」,「黔南」就是黃庭堅被貶之地,那裡地勢極高。「去天尺五」出自《辛氏三秦記》中的「城南韋杜,去天尺五」。黃庭堅在黔南回望神州大地,卻被萬裡煙水隔絕。接下去是一個轉折,前幾句黃庭堅還沉寂在惆悵之中,接下來的「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頰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裀(yin)歌袂」,寫的是地方官員設宴款待他的熱情場面。宴席上是多麼的熱鬧,有朝中的風流名士,他們盡情痛飲,臉頰都紅透了,他們唱歌跳舞,好不快活。這樣極盡華麗的場面,反襯出的卻是黃庭堅內心的悽楚。
「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杜宇」就是杜鵑,相傳古蜀帝杜宇精魂所化,「望帝春心託杜鵑」。宴罷之後,夜深人靜,黃庭堅聽到那杜宇聲聲,分明是一種深深的鄉愁。
這首詞的寫法結構很分明,上下兩片都分三個層次,先寫悲情,再轉入歡快場景的描寫,最後又轉入悲情。(《宋詞鑑賞辭典》)這樣「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