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過年走親戚,我們走的是什麼?

2020-12-18 蕉鹿林

距離春節還有一周的時間,我問了幾位在一線城市混的不錯的小夥伴,回不回老家?回答都是,好幾年沒回了;要麼就是,接父母過來,一付對返鄉無所謂的樣子。

對於從北上廣深回到村子裡的翠花和狗蛋們,卻都活在了新聞聯播的喜氣洋洋的播報裡。

一般來講,在城市裡吃到了人際紅利的人,對走親戚多數不感興趣,更多是願意跟領導或者潛在客戶聚會;如果是租房打工漂泊的,回鄉會覺得親切極了,還是家裡親戚和老同學看上去親切呀,至少比二房東和主管們,慈祥多了。

想問問大家,你更想要哪種感覺呢?

我更希望大家有第一種。真不是我冷酷,而是,我真心希望大家在更年輕的時候明白,如果你希望自己往後的人生,不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一模一樣,你一定會明白混圈子對於每個漂泊在外的人的意義。

在中國,誰都知道「關係」的重要,甚至有人說:「社會關係就是生產力」「會說話可以當錢花」。

在維繫社會關係層面,不同階層有明顯的差別,越是高階層,越會明白:「富人混圈子,窮人走親戚」。富人們喜歡混圈子結交朋友,窮人們喜歡走親戚拉攏人情。有些人之所以富,是因為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資源互換上,繼而產生價值,實現財富累積。而有些人一直窮,也是有原因的,甚至會有「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的錯覺,其實只要是「浪費」,就不會產生價值。

親戚的紐帶是血緣和通婚,人脈的拓展則靠社會交往。美國研究人員Eagle,Macy和Claxton做過一個人際關係實驗,他們搜集了2018年8月全英國的幾乎所有電話通訊記錄,並比對結果,真相是:越是富裕的社區,人際交往的「多樣性」越明顯。這實驗意味著,越是富人,越傾向跟不同階層和不同區域的人聯絡,而打電話的時間長短也有明顯差異。富人雖喜歡跟各種人聯繫,但每個電話的真正通話時間,都比窮人短。

我在上海剛剛畢業工作的那幾年,一直篤信「努力就可以出成績,奮鬥就可以有錢」,至於朝哪個方向,怎麼走,速度多快,其實腦子裡沒有什麼概念,也不懂向牛人請教,等自己摸索出很多殘酷真相的時候,大把時間也過去了。

所以我經常會想,如果我剛剛畢業的時候,就有人提前告訴我這些該有多好。問題是,我最親密的一些關係,比如那些親戚和老同學,其實也跟我一樣,對一線城市的圈層文化和資源分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的邏輯,一樣的不清楚。那麼我的思維一定也會固化在這裡,相應的,財富也被平均在一個層次,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多個朋友多條路,但是到底什麼樣的朋友才算真正的路呢?像宋江那樣講義氣的嗎?

電影《中國合伙人》中有一段臺詞:千萬不要和丈母娘打麻將,千萬不要和比你有想法的女人上床,千萬不要和朋友合夥開公司。雖是玩笑話,但「開公司」這麼嚴肅的事情,居然不要找朋友,卻值得我們深思:人與人交際中的「強弱關係」該怎麼用才好?

史丹福大學教授Mark Granovetter說:傳統社會的現象是,每個人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親戚、老同學、同事……這些關係十分穩定,但非常同質化,所以傳播的社會認知也十分有限,是種「強聯繫」;同時,還存在另一種更廣泛的,但卻非常淺顯的社會認知,也就是「朋友的朋友」,多數是種「弱聯繫」。

在上海認真觀察多年,我深刻對比出了:親朋好友之間的交談內容,通常會限於一個非常小的範圍內,這個圈子的動態和信息流動,我們可以了如指掌,但越來越不感興趣。「窮人走親戚」就是限於這樣的一個小圈子中,感情是穩定的,但是傳遞的信息大多數是陳舊的。

最高效且有產出的交流,其實是富人們之間的互通有無。可以這麼說,社會關係的寬度和深度,決定了「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在中國,很多人事業有成後,要麼去念個 EMBA ,既是為了學習新東西,更是為了交新朋友,拓人脈,找一個地位和身份吻合的圈子。所以富人們很樂意,每年花上百萬學費,在百忙中擠時間,去跟其他成功人士攀上關係。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上面這句話來自《增廣賢文》,說明古人早已洞悉了社會關係的本質,以及實用價值。

富人們的圈子裡,絕大多數都具備了高超的生存智慧,和獲取高額財富的本事。他們一起交流生意信息,探索致富之道,相互激勵和幫助,互通有無,然後取長補短。生活在這個圈子裡,想不富都難。

而如今,各種app的盛行,網絡成為建立社會關係的重要途徑。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人們不僅更容易對接資源,連婚戀都變得容易,有研究發現,美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已婚人士通過網絡認識。

社會關係五花八門,粉絲、戰友、客戶,甚至機緣巧合下,只有一面之緣的人,都可能結下某種特殊的緣分和合作。地域,成長或工作背景的不同,會使得維繫關係的方式也大有不同,但同時,也賦予了我們社交價值上更多的可能,更多的含量。

所以,今年春節,除了走親戚,你還有其它打算麼?

相關焦點

  • 俗語: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很現實,流浪大師驗證了
    貧民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流浪大師沈巍本是一個普通的流浪漢,因為口吐蓮花、文採斐然,被網友拍成視頻,沈巍因此大火,他已經流浪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裡沒有任何人去關注他,卻在爆紅之後,昔日不聯繫的同學也找上門,素不相識的主播也開始與他套近乎,這正應證了俗語: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 俗語「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真的是這樣嗎
    俗語「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真的是這樣嗎?我國作為一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華夏這片沃土之上,孕育出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俗語就像是民間傳統文化的一個萬花筒,它的種類有很多,有描寫四季變化的,有感慨人生苦短的,有描寫人情世故的。「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俗語相信很多朋友們都從家中老人的口中聽說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道出了人性
    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反應出現在社會中人際關係的常態,家境貧寒時即使居住在鬧市也無人問津,家境富裕時那怕是住在深山裡也會有遠親上門拜訪。不要去抱怨人性的冷漠,要去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只有自己的有能力有價值了,才會得到別人的尊敬。
  •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這句話正應對了剛剛出獄的周周某。當初周某吊兒郎當沒有正當職業時到處遊手好閒,你們有誰曾去幫助過他,幫過他的話他還會去偷電瓶嗎?想問一下,如果周某不走紅,會有人去接他出獄然後為他接風洗塵嗎?我敢說絕對沒有,不走紅回來只能被身邊的人唾棄。或許這也是改變他命運的唯一機會吧,希望他可以好好把握住這個機會。無論最終能否大紅大紫,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就好。人只有困難時才會知道自己的身邊會有誰,也才可以看清周圍的一切。風光無限時,假象太多太多。
  • 你還別不信「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我們這裡有句話叫「俗話就是實話」這就是實話,赤裸裸地揭露人性。你可能會抬槓,人還是有善良的一面的,不管你窮富我都一視同仁,不巴結富的也不冷落窮的。有,肯定有這樣的人,不過絕對是少數。
  • 農村諺語「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諺語表達了人類冷暖的情感和寒冷的世界,但這句諺語的真正含義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能理解。在現實生活中,你很窮,即使你的隔壁親戚住在一起,也沒有人問起你的生活,也不會太多地聯繫你。
  •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祖先留下的道理,一定得聽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無論是哪一方面,只要是有一定道理包含在其中的,那它就會收錄進去。現在人們知曉的很多老話這本書中都有收錄。可以說,讀懂了這本書就等於知曉了天下間任何的關係道理,不過這也僅限於知道。畢竟知道和切身感受那可是兩碼事。這這本《增廣賢文》中,有一句話很有道理,這句話就是最開始提到的那一段文中的「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 俗話說: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是最經典一句老話
    俗話說: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這些經典的俗語如今依然適用。一、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在農村匯集著許多具有當地特色且有趣味性的老話,老人忙完農活後,在閒聊之際都會說上幾句,比如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老話是最經典的一句。這句話意思家境貧寒時即使居住在鬧市也無人問津,家境富裕時哪怕是住在深山裡也會有遠親上門拜訪。
  •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人性世俗,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正像很多人常掛在嘴邊說的:「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現在的社會真是這樣嗎?雖說俗語的說法過去偏執,然而在社會上這種現象卻是普遍存在,或多或少都發生在你我身上。鄰裡親戚之間本就是互幫互助,互相有利用價值,一旦一方太窮,對對方來說沒用,走動起來也就極為困難吧。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時代,不光農村人,大多數人都有這個傾向吧。現在社會,大多都是嫌貧愛富的人,說難聽的,你家裡窮,如果去別人家走親戚,人家還以為你去借錢的。
  •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落魄時,要看透這兩種人心
    在農村有一句老話叫做:「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意思簡單直白,家境貧寒,即使是身居四通八達、消息靈通的鬧市,也是無人問津;而家境富裕時,哪怕你住在深山老林,也會有遠親登門拜訪去噓寒問暖郭德綱曾在一段相聲中也提及到了這一人情現象,他當時說了一句這樣的話:窮人在十字街頭,使十方抓鉤抓不住親朋故友,富人在深山老林用刀槍棍棒趕不散無意賓朋,大丈夫掌中槍,翻江倒海難抵饑寒窮三字,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英雄至此未必英雄。
  • 郭德綱「怒」斥人情冷暖: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本來自明代的《增廣賢文》。書中的內容看似雜亂無章,實則道盡人情冷暖,將人性的善惡描繪得栩栩如生。那時候家裡人連吃飯都成問題,想要親戚接濟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謹記父親的遺言: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窮的時候,就要靠自己,李嘉誠做到這一點了。剛開始的時候,做茶樓跑堂,每天5點就要到茶樓,一天工作15小時,全年無休。對於一個15歲的孩子來說,這個工作的強度是非常大的,好在李嘉誠堅持了下來。
  • 大唐異人錄: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一天,一個著破衣騎瘦驢,面有菜色的小夥子前來拜見,自稱姓呂,是王潛的渭北遠房表侄。王大人應付了幾句便將他打發出門了,呂小夥心裡老大的不痛快,找了個客店住下來。過了月餘,盤纏耗盡,窮困無路,只得去集市要把自己的瘦驢賣掉換錢。在集市上,一位老者叫住他,問他何來。呂生說:王公是我表伯。
  • 1.5億的老洋房簡直就說透這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富在深山有遠親,如果一個人富有,誰都想和你有往來,就像太表姑奶奶一家一樣。窮在鬧市無人問,龔俊開公司平平淡淡的時候,太表姑奶奶一家遠而避之。當一個人很貧窮時,你即便就是在熱鬧的街市也沒有親戚來問候你,當一個人很富有時,即便是住在深山裡的農村,也不會沒有親戚。這也就揭露了人情社會的殘酷和冷漠,讓我們不禁顫慄起來。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
  •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幾種親戚傷人太深
    在這個時代,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已經不喜歡走親戚了。即使是逢年過節,也只是走個過場,不會再多聊。民間有言,「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字字扎人心!親情在這個社會裡已經淡漠了嗎?不,是我們高估了人心,是有些親戚實在是令人心寒!
  • 藍潔瑛昔日當家花旦香消玉損,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本月5日藍潔瑛的家姐終於現身了,前往位於西環域多利亞公的眾殮房認屍,見妹妹「最後一面」,隨即該新聞上了港媒的頭版頭條,姐姐太冷漠了,真是印證中國一句老話「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不過表姐藍潔卿也只能有苦說不出,其實藍潔瑛和藍潔卿關係並不算好,父母相繼去世以後,藍潔瑛事件過後患上精神抑鬱和這位家姐就以很少聯繫,已經好久不與往來。
  • 貧居鬧市無人問 富在深山有遠親 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鬧裡有錢,靜處安身。
  •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牢記這句話少吃虧
    我國古代留下了很多讓人值得銘記於心的古話,這些古話蘊含了古人的智慧和文化,非常有哲學,也非常有人生道理,如果能夠早早知道的話,能夠讓你少吃虧。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讓很多人無法認同,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講當一個人窮困潦倒潦倒的時候,就算他住在繁華的鬧市當中,也沒有人去關心,更沒有人去問一下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想必在生活當中你一定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吧,有很多人窮困潦倒,即便是生活在自家親戚的旁邊,也很少會有人上門詢問最近生活的怎麼樣,需不需要幫助,需不需要自己的支持,但是一旦有了錢就不一樣了。
  • 富在深山有遠親?大衣哥多年斷交親戚上門求合影,本人表情成亮點
    ,自己因趕上了媒體時代,才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所以就應該回報鄉裡,這只不過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已。在10月4號,有網友發布了大衣哥在村裡的最新近況,當天是大衣哥多年不走的親戚來拜訪他,穿著看上去還是挺時尚,似乎不像是村裡人;該錄製視頻的網友還配文道:「多年不走的親戚又來了,真是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而大衣哥還是一如既往的穿著長白色襯衫,依舊是農民氣息十足!
  • 俗語「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下半句卻更值得人深思!
    我們富饒而美麗的祖國,有著廣袤的土地和璀璨的文明,源遠流長的光輝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寶貴財富,特別是俗語文化,隨著歷史的發展,俗語進入千家萬戶,成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種語言,在農村,閒來無事大家聚攏在一起閒聊時,無論耄耋老人還是黃口小兒,都能說上一兩句俗語。
  • 真是窮在鬧市無人問!
    古人有詩云: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這句話就是說當你有錢的時候就算再深山老林也會有親戚尋上門來,當你窮的時候就算在鬧市中也是無人問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把錢看的很重,而與此同時親人之間的親情卻越來越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