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面塌陷事故被困3人仍生死不明,專家:地鐵工程導致的塌方後果...

2020-12-14 界面新聞

記者 | 梁宙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地面塌陷導致3人被困,目前仍生死不明,此次事故再次引發人們對國內城市地鐵建設安全性的關注。

據廣州地鐵集團通報,2019年12月1日上午9時,廣州地鐵十一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出現地面塌陷,塌陷深度最深達38米,3名人員不幸被困,目前各方仍在全力實施救援。

據媒體報導,陷入塌陷處的清汙車內是一對石姓父子,父親今年51歲,兒子27歲,都是湖南人。而第三名失聯者的身份還在調查核實,警方還未接到家屬或相關人員報案。

當日下午3時30分,廣州地鐵通過官方微博發布稱,因塌陷區已被水體覆蓋,且有土體塌落,給救援工作帶來極大困難,為避免塌陷區域進一步擴大,現正進行局部回填。

目前,被困在塌陷區的3人仍失聯,救援及搶險工作也受到各方關注。據廣州地鐵負責人12月2日下午介紹,目前具體救援方式為:在塌陷區周邊插入一根巨大的鋼護筒,從筒中間下行,並繼續向下挖掘。隨著下挖進程,鋼護筒會往下降,並繼續接長。

原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劉鐵民告訴界面新聞,此次事故中,救援人員採取的灌注水泥措施是一些大面積塌方的事故中常用的工程技術方法,目的是使塌方不再發生,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也便於搶險救災之後恢復性的施工。

劉鐵民表示,我國城市的路面塌陷事故主要是地下工程、地面工程、管道洩漏,以及自然原因等所致。在地下工程導致的塌方事故中,地鐵工程導致的塌方事故所造成的後果往往更為嚴重。

「由於地鐵工程開挖的工程量大,事故發生時塌方的總體積也大。地鐵工程一般深度都達到幾十米,一旦發生大面積的塌方事故,應急搶險救援便相當困難,」劉鐵民說,救援的難度主要在於發生塌陷後,塌陷坑側面的邊坡可能隨時發生二次、三次甚至多次的塌方,搜救人員在進行救援的時候,需要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

對於此次廣州11號地鐵施工區路面塌陷事故的救援難點,劉鐵民分析,在塌陷區達到30多米深,現場發生了多次坍塌,塌陷區已經被水體覆蓋的情況下,救援人員要把失蹤的人找到就非常困難,要成功救援難度會更大,必須依靠大型的工程機械進行救援,邊挖邊固定,循序漸進。

近年來,我國多個城市曾發生過地鐵施工引發的路面塌陷事故,有的還曾導致重大傷亡,如2008年11月15日下午3時15分,正在施工的杭州地鐵湘湖站北2基坑現場發生大面積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961萬元;2018年2月7日,佛山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發生透水坍塌重大事故,造成11人死亡、1人失蹤、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323.8萬元。

界面新聞梳理媒體公開報導發現,自2001年以來,僅廣州地鐵在施工過程中便多次發生施工區塌方事故。其中在2018年1月25日17時10分,廣州市軌道交通21號線水西站至蘇元站區間左線盾構機帶壓開倉動火作業時,焊機電纜線短路引發火災,3名倉內作業人員失聯,施救過程中土倉壓力急速下降,掌子面失穩,突發坍塌,造成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008.98萬元。

對於此次廣州地鐵十一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地面塌陷的原因,廣州地鐵表示,相關部門目前正在組織專家進行調查分析。但是廣州地鐵負責人在12月2日的新聞通氣會上公開表示,塌陷不是因為盾構機施工導致,沙河地鐵車站系採用暗挖方式,機械開挖和人工開挖相結合,開挖的地質還是比較好的。

劉鐵民對界面新聞指出,地鐵建設工程在開挖過程中,如果對地質的情況了解得不夠清楚,尤其是地下工程的支護工程做得不夠完善,容易在施工過程中造成地面的塌陷。此類塌方事故中,由於塌方量與塌方面積、體積均很大,給城市安全帶來的危害也很大。

「隨著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地鐵已成為大城市解決交通擁擠問題的一個最好的辦法,我國幾乎所有超過100萬人口的城市都在規劃地鐵,很多大城市不止規劃建設一條地鐵線路,有的城市甚至規劃了十幾條線路。」劉鐵民說,如果城市在地鐵建設過程中為了追求工程速度或者節省工程成本,對塌陷風險關注度不夠,就容易發生塌陷事故。

劉鐵民認為,在防治城市路面塌陷的問題上,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塌陷之後如何救援,而是在於城市建設過程中,必須注意保證建設過程的安全,和建設後的城市安全。

「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規劃,需要對城市過去遺留的問題進行全面的排查,施工單位應在施工前對塌方隱患進行治理。如果安全工作沒有做好,便不能盲目地追求工程速度和工程進度。」他說。

相關焦點

  •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地面塌陷3人被困 已確認2人身份
    央廣網廣州12月3日消息(記者鄭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2月1日上午9:28分,廣州市廣州大道北與禺東西路交界處地面出現塌陷,途經該區域的1輛清汙車和1部電動單車掉落其中,共有3人被困。事發路段為在建的廣州地鐵11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
  • 瀋陽在建地鐵塌方事故導致3人死亡
    昨日,有網友爆料,正在建設中的瀋陽地鐵9號線發生了一起塌方事故,事故中有三人被送往醫院。  從網友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塌方處在馬路邊,呈長方形,已經塌陷處距離地面較深,從視頻中看不到底。塌方處周圍已經圍上了警戒線,並且有專人看守。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發生塌方事故的是正在建設中的瀋陽地鐵9號線,塌方的路段在曹仲站至沈蘇西路站區間,塌方的面積約為30平方米。
  • 廣州地陷3人被困具體怎麼回事?廣州地陷3人被困已經救出來了嗎?
    廣州地陷3人被困具體怎麼回事?2019年12月1日上午9時28分,在廣州大道北與禺東西路交界處地面出現塌陷,途經該區域的1輛清汙車和1輛電動單車掉落其中,共有3人被困,截至目前仍在全力搜救中。廣州地鐵致歉「今天,十一號線沙河站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地面坍塌,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損失和影響,在此我們深表歉意。目前,我們正在全力對被困人員實施救援。」發布會開始,廣州地鐵集團建設總部總經理孫成偉介紹了地面塌陷的相關情況並表達歉意。
  •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路面塌陷 有車輛陷入、三人被困
    央廣網廣州12月2日消息(記者鄭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1日)上午9點28分,廣州地鐵十一號線沙河地鐵站施工區域出現路面塌陷,一輛清汙車和一輛電動單車掉落其中,造成3人被困,目前救援仍在進行當中。
  • 廈門地鐵呂厝站附近路面塌陷事故原因已經查明,附官方通告!
    500平方米地面塌陷,造成埋設在道路中的自來水管、汙水管破裂,水流湧入地鐵1號線和2號線呂厝站,途經現場的兩部轎車滑入,車上人員自行安全撤出,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對事故展開調查。市建設局隨即成立事故調查專家組,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參與,全面開展調查工作。 經專家組認真細緻的工作,呂厝路面塌陷事故原因已經查明。專家組認定,事故主要原因為該項目施工過程中臨時格構立柱承重超負荷,導致失穩,造成局部頂板瞬間坍塌。
  • 案例分析|2018年生產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匯總
    現列舉10起典型事故如下:1、廣州地鐵21號線隧道塌方,3人死亡據住建部網站消息,2018年1月26日7時左右,廣州地鐵21號線10標段水西至蘇元區間左線(黃浦區)一盾構機在換刀作業時隧道突發塌方,導致3名人員死亡。
  • 南京大行宮地鐵施工路面發生塌陷(圖)
    範曉林 梅建明 攝  5月30日凌晨0點30分,一外地載重26噸的貨車由東向西經過南京地鐵二號線大行宮施工區間北側時,左後輪陷入路面,造成地面局部小面積塌陷。事發後,貨車駁載貨物後被拖離塌陷區,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車輛損壞。南京市政府第一時間組織調查善後,並召開新聞發布會。據安監部門現場觀察,塌陷區域表面約3米寬、8米長、4米深,形成近百立方米空洞。
  • 廣州地鐵:1輛清汙車和1部電動單車掉落 3人被困
    廣州地鐵集團建設總部總經理孫成偉表示:事發路段為地鐵十一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施工過程中發生地面塌陷,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損失和影響,我們深表歉意。目前,正在全力對被困人員實施救援。據悉,事件發生後,隧道內施工人員已全部安全撤離,無傷亡和失蹤。
  • 廣州地鐵致歉!十一號線在建沙河站發生坍塌三人失聯 正全力救援
    12月1日晚,廣州市新聞辦在林和街道辦事處召開發布會,對12月1日上午9:28分地鐵11號線塌方事故引發沙河大街和廣州大道交界處地面塌陷事故救援情況進行發布。發布會現場廣州地鐵集團建設總部總經理孫成偉在發布會上介紹了事件的基本情況並致歉。
  • 水管爆裂 地鐵二號線琶洲塔段工地塌方四百平米
    琶洲塔至琶洲區間屬二號線延長工程,長1.3公裡,全段採用明挖施工,目前大部分工程已經完成,正處於收尾階段。  記者昨日看到,事發基坑長40米,寬11米,深11米。據地鐵公司介紹,此次事故發生的原因是由於工地北側道路下方負2米處的一條直徑0.8米的水管受外力作用爆裂,引起湧水,造成基坑鋼支撐下滑,進而造成基坑南北兩側施工工作面塌方。
  • 西寧路面坍塌致6人遇難,城市地面塌陷受這些因素影響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微博截圖)近年來,地面塌陷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地質災害類型之一。前不久,廣州地鐵施工區域發生地陷。1月11日下午,廣州市政府通報了事故最新進展:3名失聯人員均已遇難。2018年12月4日夜間,韓國京畿道高陽市某處路面突然噴湧出高達80℃的熱水,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淹沒了附近路面,並造成地面塌陷,結果導致一名駕駛轎車的男子陷入塌陷坑中,全身被熱水燙傷不幸身亡,另有至少23人受傷入院。而事後當地政府調查發現該災難乃是由於供暖管道生鏽發生爆裂所致。其次是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
  • 廈門地鐵站周邊地面突然塌陷,地鐵上演「水中遊」
    昨晚9時50分左右廈門市嘉禾路與呂嶺路的交接口福隆國際和阿里山大廈的前面地面塌陷地鐵站被淹事故發生後不久,掉落地陷坑洞中的小轎車就被起重機吊出。事故原因:疑水管破裂地鐵積水嚴重事發地點在廈門呂厝路和嘉禾路交界處,事發地點靠近一處工地。
  • 通報北京地鐵10號線重大塌方事故(圖)
    資料圖片:3月29日上午8時40分左右,工人將罩在塌方洞口上方遮雨的棚布掀開。3月28日9時20分,位於北京市海澱南路的地鐵10號線工程蘇州街車站東南出入口發生一起塌方事故,6名施工者被埋。截至29日11時,北京市有關方面仍在組織搶救。
  • 北京地鐵4號線平安裡站地面塌陷 仍在搶修(圖)
    地鐵4號線平安裡站地面塌陷  上午仍在搶修由強降雨引發 不會影響4號線正常運營   本報訊 (夜線報導組)昨天,地鐵4號線平安裡站西北口南側出現了一個深坑。直至今天上午11時,修復工作仍在進行。
  • 地面塌陷猝不及防 如何防治城市地災?
    目前未接到人員傷亡事故報告,有關部門正在進行緊急處理。這條路的附近都是工地,不過馬路之前一直處於正常使用之中。塌陷的地方地勢比較低洼,加上近日持續降雨,存在雨水積存,所以造成了塌陷事故。Paragraph 2地面塌陷事故讓人恐慌的是,它可以發生於不同的路面,比如行車道、人行道、公交站、校門口、小區內和酒店宴會廳。
  • 西安地鐵三號線施工塌方 兩人遇難三人仍被困
    已致2人遇難】今天凌晨2點40分左右,西安地鐵三號線通胡區間發生塌方事故,事故發生時共有9名工人在現場作業,共造成5人被埋。消防官兵迅速趕往現場施救,截至11點,2名被困者被發現時已遇難,另有3人還在搜尋中。(央視記者劉曉晨)11點左右消息:塌方造成9人被埋,目前已經救出來6人,其中3人重傷。另外3人被困,正在積極營救中。傷者被送往附近的華山醫院和西京醫院。事故初步原因為「軟體塌方」。
  • 繼廣州、廈門地陷,青海西寧市又發生路面塌陷,這是怎麼回事?
    1月13日17時30分許,青海省西寧市南大街長城醫院門前的公交車站突然發生路面塌陷。一輛剛剛停靠站點的17路公交車正在上下乘客,路面突然發生坍塌,公交車上和正在車站候車的部分乘客跌落塌陷坑中。事件性質嚴重,造成9人死亡、1人失聯、17人受傷。事故發生後,各方救援力量緊密配合,爭分奪秒搜救失聯人員、救治受傷人員並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根據當地政府部門發布的消息,目前已找到9名遇難群眾遺體,搜救仍在繼續。
  • 哈爾濱站臺塌陷 遇到路面坍塌怎麼做
    2011年,龍崗以及坪山曾多次發生箱涵老化塌陷,導致地面塌陷的事故。  2011年6月16日8點許,龍崗區坂田街道雅園路一處路面塌方。當地街道辦表示,此處路面塌方系地下箱涵垮塌所致。該箱涵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由當時坂田村集體所建。因當時條件所限,該箱涵的建設標準低,歷經20年運行和雨水衝刷,該箱涵已嚴重受損。近期惡劣天氣加速了險情出現。
  • 北京地鐵6號線工地 現場塌方導致1人死亡
    昨天凌晨2點30分左右,西城區金臺飯店附近的地鐵6號線工地內,發生塌方事故,一名在作業面施工的工人被埋。被埋工人被工友奮力救出後送往北大醫院,但終因被埋時間過長,工人不幸身亡。 現場人員介紹,事發地點為地鐵6號線平安裡的工地,當時工地內正在進行2號豎井施工,有工人在井下進行加固等操作。
  • 廈門發生塌陷事故!兩輛車跌入,地鐵站進水……事發視頻驚心
    昨晚(12日晚)9時50分左右廈門市嘉禾路與呂嶺路的交接口福隆國際和阿里山大廈的前面地面塌陷隨即展開搜救,沒有發現被困人員。12月12日23時許,新京報記者從廈門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路面塌陷初步判斷系水管破裂,衝刷地下泥土導致。應急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自己「正在處置上述事情,但可以確定事故現場已無人員被困」。事故具體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