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藥業(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盤中直播 獨家診股)
輔仁集團的核心醫藥資產整體上市計劃再度重啟。
日前,輔仁藥業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輔仁藥業」,600781)公布,公司擬向控股股東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輔仁集團」)在內的14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開封製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開藥集團」)100%股權,交易對價為78.09億元,其中發行股份支付74.18億元,現金支付3.91億元。
若此次交易順利完成,開藥集團將借殼上市,在輔仁集團內部,開藥集團與輔仁藥業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也將解決。
「這個重組是一波三折。」湖北一本土券商投行機構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早在2015年年底,輔仁藥業就已出具重組開藥集團的方案,但在臨門一腳時,輔仁藥業申請暫停上會,如今再推重組,交易方案的方式和金額變化不大,企業若已解決了此前的遺留問題,預計此番成功概率較大。屆時,輔仁藥業的資產規模將增至當前資產規模的6倍左右。
新交易方案
輔仁藥業公布的重組方案顯示,輔仁藥業擬採用現金和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的方式重組開藥集團,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3億元,發行價為每股16.5元,輔仁集團仍為控股股東。
早在10年前,市場上就已傳出輔仁藥業重組開藥集團的消息,但直到2015年12月,輔仁藥業才拋出重組方案。此後按照既有節奏推進過程中,這場重組還遭遇了監管部門2次問詢。「最後,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計劃在2016年9月28日召開2016年第72次併購重組委工作會議,準備審核包括輔仁藥業在內的幾家公司的定增事項。」上述投行人士回憶,但9月27日晚間,輔仁藥業卻突然發布公告,向證監會申請中止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配套募資事項審核。
在當時的解釋中,輔仁藥業表示,「由於公司涉及重大事項核查,暫時無法估計核查所需時間,因此決定向證監會申請中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審核」。但核查什麼重大事項,輔仁藥業並未對外公開。
不過,在同一日發布的公告中,輔仁藥業透露,公司收到河南證監局出具的《關於對輔仁藥業實施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而當時的警示函主要是針對輔仁藥業計劃轉讓子公司的信披不及時導致,並未表示與定增有關。
對比兩年前第一次拋出的方案,開藥集團的資產評估值基本未變化,甚至從此前的78.5億元降為78.09億元,而發行價格也與兩年前的重組方案一致。
「為何兩年的時間,重組標的的估值變化不大?」上述投行人士指出,這一問題可能會被市場關注,而此番重新上會,輔仁藥業是否已經解決了此前的遺留問題?「如果沒有解決,估計輔仁集團不會重新上會。」對此,輔仁藥業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以公告內容為準。
體量大幅攀升
籌謀已久的重組對輔仁藥業來說十分重要。
資料顯示,重組標的開藥集團主營業務涵蓋化學藥、中成藥和原料藥研發、生產、銷售等,2014、2015、2016年度及2017年1-8月,開藥集團營業收入分別為35.72億元、40.07億元、45.34億元、33.89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62億元、5.86億元、6.53億元、4.81億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輔仁藥業在2014、2015、2016年和2017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分別為4.35億元、4.62億元、4.96億元和3.82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12萬元、2777萬元、1766萬元和1327萬元。
也就是說,從財務數據上來看,輔仁藥業在國內藥企排名相對靠後。而通過此番交易後,其資產總額可達到92.2億元。2017年1-8月,公司歸母淨利潤可達4.92億元,重組後,輔仁藥業體量將增至目前的6倍左右。
「這種體量的突破對輔仁藥業來說無異於如魚得水。」上述負責人指出,當前中國醫改推進速度加快,國內醫藥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也在大幅提升,如果企業體量過小,競爭力不強,在市場中極容易被淘汰,且此前輔仁藥業的產品過於單一,依靠原有業務的後續業績增長能力不強。從開藥集團來看,其自身的造血功能較強,但非上市企業局面下,自身融資功能不夠強大,競爭力也無法充分發揮,輔仁集團解決這一問題,能達到雙贏效果。
開藥集團借殼上市,還能讓輔仁藥業擺脫主營業務單一的風險。「輔仁藥業主營業務為較為單一的中成藥業務,而開藥集團的業務更為綜合。」上述投行負責人指出,其實開藥集團才是輔仁藥業旗下最核心的醫藥資產,若順利完成重組,輔仁藥業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將大幅增強。
輔仁藥業也公開表示,通過開藥集團收購輔仁集團所屬生物醫藥類研發公司,輔仁藥業可成為一家業務涵蓋化學藥、中成藥、原料藥、生物製藥的大型綜合性醫藥上市公司平臺,輔仁集團核心醫藥資產基本實現整體上市。
不過,在輔仁集團內仍有部分醫藥類資產,針對未注入上市公司的醫藥類資產,輔仁藥業方面也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已提出了明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和時間計劃,避免持續的同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