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舉行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發布會(高原特色

2020-12-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原標題:8月21日雲南舉行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農業專題

  8月21日,雲南舉行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四場發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專題新聞發布會,請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胡波,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戴陸園出席發布會,介紹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萬億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主持人彭斌: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參加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四場發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專題新聞發布會。將由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業科學院有關負責同志介紹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萬億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出席今天發布會的發布人,他們是:

  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胡波先生;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戴陸園先生。

  應邀參加今天發布會的有中央駐滇、香港駐滇、雲南省以及昆明市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還有省直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歡迎大家!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共兩項議程。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胡波先生發布新聞。

  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胡波:

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7月27日,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明確了把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打造成萬億級支柱產業的目標。下面,我就有關情況向大家作簡要發布。

  一、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的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以來,雲南省立足市場需求,依託資源優勢,圍繞高原特色農業發展進行了大膽探索。雲南高原特色農業大致經歷了四個大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改革開放至90年代中期,重點是發展煙糖茶膠四大特色產業,並將其培育成雲南經濟的支柱產業,成為全國舉足輕重的烤菸、甘蔗、茶葉、橡膠生產基地。

  第二個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重點是對全省富集的18類生物資源進行產業化綜合開發,農業特色產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壯大。

  第三個階段是2011至2014年,重點是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建設高原糧倉、特色經作、山地牧業、淡水漁業、高效林業、開放農業,打造豐富多樣、生態環保、安全優質、四季飄香「四張名片」。

  第四個階段是2015年至今,重點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作出「要著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立足多樣性資源這個獨特基礎,打好高原特色農業這張牌」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推動「兩型三化」,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工作部署,發展茶葉、花卉、水果、蔬菜、堅果、咖啡、中藥材、肉牛、生豬等重點產業,直至目前,把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明確打造為萬億級支柱產業。

  二、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發展成效

  經過多年發展積累,雲南高原特色農業與東北大農業、江浙集約農業和京津滬都市農業一起,成為了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四種模式之一,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

  一是農業基礎地位更加突出。近些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第一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位於全國前茅,第一產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全國第14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11位。2019年,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13.1%,比全國第一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高出6個百分點,農業在全省經濟發展當中的「壓艙石」作用突顯。

  二是主要農產品保障充足。全省糧食產量在全國13個主產區之外穩居領頭位置,鮮切花、天然橡膠、咖啡、烤菸、核桃、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連年保持全國第1位,蔗糖、茶葉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第2位,生豬、肉牛存出欄居全國前10名以內,還有其他多個農產品生產在全國處於優勢地位。2019年,全省農產品出口額331億元,農產品出口額多年位居全國第6位、西部省區第1位;今年上半年,在全國農產品出口同比下降3.8%的情況下,雲南農產品出口19.1億美元,同比逆勢增長15.1%。

  三是綠色發展特色鮮明。2019年底,全省獲有機產品證書1023張,全國排名第6位;獲證組織687個,全國排名第5位;獲綠色食品認證企業501家,產品1746個,全國排第8位。這就是我省高原特色農業的成效。

  三、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發展前景

  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描繪了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未來宏偉藍圖,到2025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與加工產值要達到2萬億元。到2030年,達到3萬億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佔GDP比重達到10%。到2035年,成為全國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面向南亞東南亞特色農業創新發展輻射中心。實現這一目標,省農業農村廳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堅持「兩型三化」發展方向,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圍繞茶葉、花卉、蔬菜、水果、堅果、咖啡、中藥材、生豬等優勢特色重點產業,提高農業的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和品牌化發展水平,深入推動「一縣一業」示範創建,分級推動「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建設,實施優勢產業集群建設項目,打造一大批「一村一品」專業村鎮,建成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

  二是優化農業生產條件和生產方式,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按照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要求,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發展清洗、幹制、分級、包裝等農產品初加工,引導集成應用生物、工程、環保、信息等技術發展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建設產地農產品冷藏設施、綜合冷鏈物流集配設施,推廣應用移動式冷鏈物流設施。加快現代信息網絡和數位技術的農業應用,全面改造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建成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體系。

  三是深化農村改革激發內生動力,提高農業發展組織化水平。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堅持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推廣家庭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規模服務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建成現代化的農業經營體系。

  以上就是我的發布內容,謝謝大家!

  彭斌:

  謝謝胡波副廳長的發布。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媒體單位。

  雲南日報記者:

  請問胡波副廳長,要把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打造成萬億級支柱產業,省農業農村廳有哪些具體的抓手?謝謝!

  胡波:

  謝謝你的提問。產業培育是一個需要長期持續的過程,省農業農村廳將從長遠著眼,從當前入手,長短結合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具體的切入點和抓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開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決定從今年開始啟動全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雲南省花卉和蔬菜兩個產業集群建設項目成功入圍。每個產業將投資1億元,連續投資3年。花卉產業集群覆蓋5州市6縣,蔬菜產業集群覆蓋7州市6縣,橫跨全省東中西部。通過產業集群項目的實施,形成生產、加工、流通、科技、服務分工協作的跨行政區域產業帶,將區域「小特產」升級為全省「大產業」,有利於整合資源,變同質競爭為抱團發展,延長產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破解雲南省產業鏈條較短、農業效益不高等關鍵問題。

  二是開展「一縣一業」示範創建。省政府於去年8月公布了20個「一縣一業」示範創建縣名單,其中,茶葉產業有3個、花卉產業有3個、蔬菜產業有4個、水果產業有4個、核桃產業有2個、中藥材產業有2個、畜牧產業有2個,覆蓋了主要的特色產業。力爭通過3年的示範創建,每年投入6億元,在全省打造一批「規模化、專業化、綠色化、組織化、市場化」的高水平縣域產業發展標杆。同時,通過產業強鎮和「一村一品」專業村鎮的打造,推動鄉村產業興旺。

  三是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鄉村振興示範園建設。我省已經建成3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2個省級農業產業園,下一步,要抓好這些產業園的提質升級,並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建設新園區。同時,還要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遴選建設一批鄉村振興示範園區,以產業興旺為突破,達到鄉村振興總要求。

  四是開展「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建設。最近,省「綠色食品牌」辦公室印發了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建設管理實施方案,將在全省分級建設一大批產業基地,目前,申報認定工作正在開展中。我們將從經營主體、基地規模、生產規範、產品市場、綠色發展、品牌打造、科技支撐、專業服務八個角度,分國際先進水平國內先進水平,省內先進水平對基地進行評價,並根據得分分級進行管理和扶持發展,提高縣域農業基地化率,為萬億級產業打造夯實微觀基礎。

  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胡波副廳長,農業龍頭企業是農業發展的骨幹力量,請問胡波副廳長,農業農村部門將如何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謝謝!

  胡波:

  謝謝你的提問。雲南省共有農業龍頭企業4240戶,實現營業收入3009億元。其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39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842戶。這些企業將是我省打造萬億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領軍力量。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抓好培育壯大工作。

  一是優化發展服務。為做好招商引資重點企業和項目落地的跟蹤服務,省農業農村廳開發了「雲南省綠色食品牌招商引資重點企業服務平臺」,向160戶招商引資重點企業,172個落地項目提供直通車服務,直接幫助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下一步將擴容為涉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

  二是解決發展難題。在金融方面,疫情發生以來,省農業農村廳落實有關金融支持政策,61戶涉農企業進入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名單,獲貸款金額25億元,1380家涉農企業納入省級名單,已有382戶企業獲得貸款236億元。在用地方面,今年的省委1號文件明確將農業輔助設施用地納入農用地管理,原則上規模控制在種植養殖用地面積的10%以內,最多不超過25畝。在用電方面,將省級及以上42個農業產業園區中的34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納入一般工商業優惠電價政策名單,按一般工商業用電價格的50%給予電價優惠。

  三是加強發展扶持。按照「先建後補、以獎代補、領證後補」等方式,明確對投資綠色食品產業1億元(含)以上的,按10%給予一次性獎補。對連片規模500畝以上的綠色、有機茶園,分別給予100元/每畝、200元/每畝的標準進行獎補。支持基地冷藏初加工設施建設,實際投資額在200萬元以上的,按照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獎補;支持集配型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實際投資額在1億元以上的,按照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獎補等等。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對企業給予實實際際的資金扶持,培育好涉農企業,打造好萬億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謝謝!

  新華社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戴陸園副院長,雲南省在大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雲南省農科院是全省最大、直屬省政府的唯一農業科研機構,如何發揮農業科技主力軍和排頭兵作用?謝謝!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戴陸園:

  謝謝你的提問。雲南省農科院作為直屬省政府的唯一農業科研機構,始終發揮著全省農業科技主力軍和排頭兵作用。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為全省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雲南省首屆傑出貢獻獎獲得者蔣志農研究員是我院從事水稻育種的專家,今年剛獲得雲南省2019年度傑出貢獻獎的番興明研究員是我院玉米專家,足以證明我院為全省的糧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撐方面所作出了重大貢獻;二是為全省乃至全國守住外來生物入侵、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的國門發揮了科技排頭兵作用,無論是草地貪夜蛾、沙漠蝗、黃脊竹黃等預防預警、有效防控等方面,我院都是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提出應對措施;三是為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提供了品種和生產技術保障;充分發揮我院建設的國家種質大葉茶樹資源圃,選育出國家級、省級茶樹良種29個,年推廣應用200萬畝以上,佔我省無性系良種面積90%以上。我院育成的自主智慧財產權花卉品種佔我省的70%,打破了國外品種技術長期壟斷的局面;「雲花」系列新標準和新技術覆蓋我省80%鮮切花種植區,並在國內主栽區及東南亞部分國家進行了規模化推廣;我院在全國率先選育出10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工業大麻品種,全省100%的工業大麻品種由我院提供,我院在世界上率先實現低緯度地區工業大麻全雌性種子研發和高效制種,科企合作研發CBD提取純化技術工藝,為我省乃至全國的工業大麻產業發展起到了獨一無二的科技擎天柱作用。四是在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方面發揮著農業科技合作交流領頭羊的作用。2008年,我院牽頭成立了「大湄公河次區域農業科技交流合作組(GMS)」,2019年升格為國家層面的「瀾滄江湄公河農業科技合作交流組」,我院牽頭成立了「中國—南亞農業科技交流合作組」和包括13個國家、37家企業(單位)的「南亞東南亞農業科技走出去創新聯盟」。

  今年6月18日,陳豪書記調研我院時指出,要求我院切實擔負起新時代賦予農業科技的歷史使命,勇挑重擔、勇於擔當,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在推進我省從農業大省向特色農業強省轉變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今後我院將努力開展以下五個方面科技行動,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繼續發揮好農業科技主力軍和排頭兵作用。

  一是「綠色食品牌」打造科技支撐行動。圍繞雲南8+N 產業特色新品種選育及綠色生產關鍵技術研製;特色農業農產品加工、農產品質量提升品牌創建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以示範縣、特色縣為重點,支撐服務「一縣一業」產業發展。

  二是糧油安全種業支撐行動。以培育具有綠色性狀、符合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新型糧油新品種為目標,為保障全省的糧油安全、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品種技術支撐。

  三是雲南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科技支撐行動。構築境外有害生物入侵防控預警和防控技術體系;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綠色生產技術體系;農業廢棄物及農村垃圾有效利用和處置技術;以在全省已經布局的50個鄉村振興科技示範點為著力點,做好科技支撐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的示範工作。

  四是農業走出去科技支撐行動。爭取並利用好國家層面的「瀾滄江湄公河農業科技合作交流組」平臺,加強與相關企業合作、與境內外特色產業的結合,使我院牽頭的「南亞東南亞農業科技走出去創新聯盟」發揮更大作用,服務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建設好輻射中心做出新的貢獻。

  五是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條件保障行動。統籌全院在不同生態區的基地資源,規劃建設好不同生態區的農業新技術成果的展示轉化基地;整合院內已經建立的國家觀賞園藝工程中心、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實驗條件平臺資源,與世界性大型企業合作,建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實驗室,為萬億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有信心和能力做好以上五方面的科技支撐行動,更好地發揮好農業科技主力軍和排頭兵作用。為此,我們衷心希望繼續得到省財政廳、省科技廳和省農業農村廳等省級相關部門的全力支持,支持我們服務好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在推進我省從農業大省向特色農業強省轉變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謝謝!

  彭斌:

  今天的記者提問環節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記者的積極提問和發布人詳細的解答。

  各位記者,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彰顯了我省農業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是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培育的「五個萬億級」產業之一。剛才,發布人介紹了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發展現狀、主要做法和下一步工作舉措,希望各位記者朋友接續宣傳好、報導好我省打造萬億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特點和亮點,為我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媒體力量。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雲南舉行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發布會(旅遊文化業專題)
    原標題:8月18日雲南舉行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旅遊文化業專題  8月18日上午,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省委財經委辦公室在雲南海埂會堂玉蘭廳聯合舉行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旅遊文化業專題發布會,請省文化和旅遊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等五家單位的負責同志
  • 雲南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萬億級旅遊業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8月18日,記者從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旅遊文化業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以來,全省旅遊環境日趨優化,產業體系更加完善。2019年,全省接待海內外遊客8.07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1萬億元,旅遊收入邁上萬億元臺階。
  • 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 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
    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 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 (2020年7月27日)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構建符合雲南實際、時代特徵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雲南經濟增長新引擎
  • 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本報記者 黃少軍報導 在12月15日召開的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雲南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都不斷地完善,裝備條件顯著改善,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 雲南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這些年...
    12月15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海埂會堂召開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題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現場 趙嘉 攝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指出,要立足多樣性資源這個獨特基礎,打好高原特色農業這張牌,著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即把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作為全省著力培育的八大重點產業之一。
  • 雲南蒙自:構建特色農業產業體系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鳴鷲鎮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一鄉一特色 一村一品」區域布局,打造綠色生態現代農業,圍繞品種、品質、品牌提檔升級,植入觀光、體驗、採摘等休閒要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構建以生態採摘、旅遊觀光為特色的休閒觀光農業,實施農旅融合發展
  • 【雲發布】雲南菸葉佔全國市場的45% 培育千億級菸草產業意義重大
    新聞發布會現場 賀凱攝  雲南網訊(記者 賀凱 實習生 餘青豔)9月11日,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房地產業、菸草產業專題發布會在昆明舉行。會上,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浦麗合介紹,培育千億級菸草產業意義重大,是雲南建設現代化產業強省的重要支撐、是立足雲南特色優勢符合雲南實際的科學決策,還是準確把握菸草產業發展大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浦麗合表示,培育千億級菸草產業是雲南建設現代化產業強省的重要支撐。
  • 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穩步推進
    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科技支撐本報訊(記者 王淑娟)12月15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題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科技支撐引領
  • 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彰顯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優越性。 習近平同志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 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崇高使命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是新時代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崇高使命,是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重大責任。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奮力書寫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壯麗篇章。 一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是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
  • 主官訪談|官渡區:構建金字塔型現代化產業體系 打造城市新中心
    掌上春城訊 「官渡區將構建『4321』金字塔型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四個層級產業生態圈,推動官渡經濟發展轉型升級。」12月17日上午,中共昆明市官渡區委書記和麗川參加訪談,針對官渡區如何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及明年全區工作安排部署進行介紹。
  • 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研究市場主體培育及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等事宜
    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研究市場主體培育及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等事宜12月24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精神,聽取市場主體培育發展情況匯報等,研究推動近期重點工作
  • 以「十大名菜」評選為契機加快雲菜現代產業發展
    雲南網訊(記者 王淑娟)1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綠色雲品 美好共享」系列新聞發布會之生態安心雲蔬篇主題專場發布會。對「十大名菜」評選情況,雲菜產業下一步發展規劃等進行發布。此次評選出的「十大名菜」具有雲南蔬菜的明顯特點。評選結果出來後,萬興隆公司的「姜」系列產品在剛剛落幕的「冬農魅力」北京展覽會上就掀起了購買熱潮。  蔬菜是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也是雲南農業覆蓋面最廣、受益人群最多的一個產業,更是農民增收就業的重要產業。
  • 構建城市「15分鐘健身圈」、發展民族體育……雲南向體育強省衝刺
    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群眾健身意識和身體素質顯著增強;體育運動項目布局科學,競技水平穩步提高;高原特色體育社會化、產業化、智慧化體系進一步完善,體育文化交流不斷深化,築牢高原特色體育強省建設基礎。到2035年,系統完備、規範有效的現代體育制度體系基本建立,體育領域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 雲南安寧溫泉著力構建「溫泉+」產業體系 奮力打造最美旅遊小鎮
    經過精心培育推廣,如今,「花海+鄉村旅遊」正在成為安寧溫泉創建省級特色小鎮的又一張靚麗名片。安寧溫泉,從古至今,美名遠揚、載譽無數。創建省級特色小鎮,是安寧市和溫泉街道辦事處站在新時代「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雲南」的歷史高度,深謀遠慮作出的戰略考量。
  • 天津構建智能科技產業新體系
    著力打造全鏈條、全生態「3+4」產業體系——天津構建智能科技產業新體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自然 商 瑞天津市按照「一基地三區」的功能定位,加快打造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目前已形成了以人工智慧產業為核心,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的智能科技產業新體系
  • 日喀則市構建扶貧產業體系工作綜述:繪就「產業珠峰」恢弘畫卷
    立足當下,回眸遠望,日喀則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保證脫貧質量的根本之策,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延伸產業發展鏈條、突破產業發展瓶頸、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群眾持續增收,集中精力發展珠峰扶貧產業體系,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撐。
  • 把紅河高原特色農業打造成千億元的支柱產業
    「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品牌為目標,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把紅河高原特色現代化農業打造成我州千億元級支柱產業。」紅河州農業農村局局長趙珖菻說,「十四五」時期,州農業農村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全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村人居環境、鄉村治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 天津舉行「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靜海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
    原標題:12月11日天津舉行「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靜海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新聞發布會  12月11日,天津舉行「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靜海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新聞發布會,請靜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金匯江,靜海區住建委黨委書記、主任蘇運峰,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範區管委會黨委委員、副主任楊旭介紹靜海區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 2020建築產業現代化高峰論壇在雲陽舉行 科技賦能 構建智能建造...
    12月23日,由市住房城鄉建委與雲陽縣政府聯合舉辦的2020建築產業現代化高峰論壇在雲陽舉行。來自國內建築行業的10位專家、學者、企業家圍繞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進行了交流分享,提出通過科技創新構建智能建造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