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天真地以為自己買的是野生魚?很可能是臭水溝裡的野生魚

2020-12-09 愛野釣的糟老頭

有錢人買的野生魚就很好嗎?別太天真,很可能是臭水溝裡的魚

有錢人吃的野生魚一定就是好東西麼?野生魚很貴,大家都知道,一般家庭消費不起,但是很多人並不羨慕那些人,特別是對於那些來路不明的野生魚,買的時候更是要多一個心眼。

很多有可能是臭水溝裡撈出來的,所以別太天真,你還不知道,因為有些魚在這種條件下生活得更好,個體會越大。

國人都喜歡吃野味,凡是哪種東西,只有前面有一個野,那麼這種東西就是很好的,沒得任何汙染的,價格那更是貴得離譜,比普通飼養的貴出幾倍的價錢,但是買的人還是趨之若鶩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吃野味的人總認為家養的不如野生的,野生的不如稀有的。

還有一些人,以吃野味為高尚,覺得能吃得上野味的才是有面子的人,才是真正有錢的人。

最近全國人大表決通過了一項決定,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該決定明確規定,凡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

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當然我們之前說過,吃野生魚是不觸犯規定的,只要這個野生魚不是規定的禁止食用品種就可以。

但是大家在市場上購買野生魚還是要多一個心眼,很多野生魚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魚,它們很有可能是臭水溝裡撈起來的野生魚。

比如很多人都上過當的土雞蛋,農貿市場上很多賣雞蛋的老年人,這些老年人裡面就有用超市的飼料蛋冒充土雞蛋的人,拿回家和土雞蛋對比,味道差得很遠,但是買的時候,你是沒法從外觀上面去分辨,只有買回去煮熟了吃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上當了。

很多流動的商販售賣的野生魚,不一定是真正的野生魚。

朋友有一次就去買魚,一個流動商販那裡買的野生鯽魚,價格比魚塘飼養的貴一倍,商販稱是自己在水庫裡面釣的鯽魚,品質非常好,味道絕對巴適。

朋友經不起誘惑,買了幾斤回去,結果殺魚的時候,太臭了,魚肚裡面散發出一陣臭水的味道,而且肚子上面蒙了一層黑皮,接連幾個鯽魚都是這樣的狀態。

平時買的飼養的鯽魚,雖然口感不好,但是殺魚的時候,沒有這麼臭,而且肚子裡面即使有黑皮,也沒這麼多。

這明顯就是水質不好的地方生長的魚,即使是野生魚,也很大機率是臭水溝之類裡面生長的野生魚。

所以大家不要以為野生魚就一定是真正的野生魚,一定要學會進行初步的分辨。

比如我們以土鯽魚為例:

第一從體型的顏色上來看,如果哪種顏色非常深或者非常黑的鯽魚,如果號稱是野生魚,那麼買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很有可能是水質不好的地方養出來的野生魚,因為一般野生的土鯽魚都比較白淨清爽。

第二聞氣溫,從汙水溝那些地方弄過來的野生魚,味道一般比自然的湖泊,河流,水庫的味道更大,氣溫更腥臭和濃烈

寫在最後

當然上面只是兩個初步的判斷,並不一定準確和科學,大家可以參考參考,買野生魚的時候多留心。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360百科》

聲明:「 本文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或「全景視覺」,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相關焦點

  • 你還認為飼料魚差?臭水溝釣魚抓魚,還當野生魚吃!太臭了
    臭水溝還有人撈魚釣魚,居然還當野生魚一樣吃掉。很多人對於野生魚有一種誤區,認為凡是不是飼養的,都是好的。因為它們是野生的,野生的自然就是好的,營養豐富的,肉質細嫩的。正是這樣的思想引導下,讓很多人走進了誤區,比如對於飼養的魚,認為就是不好的,而不是飼養的,野生環境下的,就是好的魚。
  • 臭水溝還有人撈魚釣魚,居然還當野生魚一樣吃掉
    臭水溝還有人撈魚釣魚,居然還當野生魚一樣吃掉。很多人對於野生魚有一種誤區,認為凡是不是飼養的,都是好的。因為它們是野生的,野生的自然就是好的,營養豐富的,肉質細嫩的。正是這樣的思想引導下,讓很多人走進了誤區,比如對於飼養的魚,認為就是不好的,而不是飼養的,野生環境下的,就是好的魚。
  • 河邊買的魚就是野生的?你吃到的「野生魚」可能真的很髒
    那麼不會釣魚的普通人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在河邊會有些人售賣大小不一的野生魚,包括一些小區門口,一些釣魚人也將釣到的魚出售,甚至一些農家樂類型的飯店也以野生魚為招牌菜,那麼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你知道的真的是野生魚嗎?
  • 生活在臭水溝裡的魚:肉質鮮美繁殖力強,但兩廣地區卻不喜歡吃
    對於「吃」我們是從來不會馬虎的,所以我國才會有如此多的美食,即使你花幾十年可以都吃不完中國的美食。
  • 深圳河道到處是野生魚,某博主稱「生態已超日本」,網友:醒醒
    可能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前幾年四處是汙水溝的深圳,如今許多河道水溝,不僅「清澈」,並且還有大量野生魚成群遊蕩......)然而,這些在深圳的水溝、河道裡成群遊蕩的魚群,如網友所言,都為「垃圾魚」——即外來物種羅非魚和埃及塘,清道夫……為何說它們是垃圾魚?
  • 用臭雞蛋釣魚,農村野河收穫8斤的野生大鯉魚,魚兜竟然給折斷了
    用臭雞蛋釣魚,農村野河收穫8斤的野生大鯉魚,魚兜竟然給折斷了,來到農村的自留地野河,釣點附近發現一窩野生的山雞蛋,可惜全臭了,於是,突發奇想的把臭雞蛋加到自製的穀子裡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也許適得其反,因為那個臭要適度真的讓人想吐。
  • 野生魚和觀賞魚,可以混養嗎?
    譁仔斬釘截鐵地告訴他:可以,也不可以。我為什麼要如此模稜兩可地回答他呢?因為,觀賞魚的範圍太大了,野生魚的範圍更大,不同的組合,可能意味著完全相反的答案。接下來,譁仔就幫大家分析一下,在哪些情況下是可以把野生魚和觀賞魚混養的,在哪些情況下是一定不可以混養的,如果能夠混養,又應該講究哪些方式方法呢?大家稍安勿躁,且聽譁仔娓娓道來。
  • 商販給魚潑不明液體當野生魚賣 嘎牙魚被誤認為是野生的江魚
    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曝光了黑龍江哈爾濱一賣魚商販給魚潑不明液體當野生魚賣,商販還表示因為野生的魚賣的更貴,視頻一曝光引發了網友的強烈譴責。下面大家就隨著小編一起去了解看看哦~
  • 去市場買魚,這5種魚放心買,純野生的,人工沒法養,便宜還美味
    去市場買魚,這5種魚放心買,純野生的,人工沒法養,便宜還美味。魚的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較高。有很多人吃不慣河魚,因為河魚的土腥味,只能吃海魚。但很多人對市場上品種眾多的海魚弄不清楚,就拿我丈母娘來說,她最喜歡吃帶魚了,買到不好吃的帶魚,就會說這回買到養殖的帶魚了不好吃。
  • 真假野生黑頭魚辨別術 (吃貨買魚攻略)
    除交流釣技之外,最多當屬野生魚與養殖魚的區別,各位釣友常年海釣食生,嘴已吃刁,實在同情誤把養殖當野生的各位食客。結合自己和各位釣友多年的經驗、參考眾多參考文獻,我就寫點自己對真假野生黑頭魚的心得體會,供各位看官一樂,能做個明明白白的吃貨。
  • 深圳一臭水溝裡出現十幾斤大甲魚,體型奇特,疑似保護動物?
    來源:長江君說野生魚,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臭水溝裡還能有甲魚生存?農村長大的朋友可能就知道,甲魚、烏龜這些水族,雖然喜歡鑽入淤泥,但其實對水質環境要求較高。然而近日在深圳寶安區(沙井),卻有人路過一條「臭水溝」時,在裡面發現一隻十多斤的大甲魚,在髒汙的淤泥裡四處亂爬……臭水溝發現罕見大甲魚這條位於沙井的一條水溝,水質較差並且因為冬季枯水,水溝裡也沒多少水流,原本棲息裡面的羅非魚都已遊到下遊河道。
  • 買魚時,懂行的人專門買這幾種魚,幾乎都是野生的,又鮮又好吃
    魚的種類豐富,買魚時,看到多種多樣的魚,不懂行的人往往很難辨別哪種魚好,哪種魚不好,不知該如何挑選。魚該如何挑選呢?其實很簡單,有幾種魚,很難人工養殖,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懂行的人都愛買這幾種魚,若你不知道該如何挑魚,不妨選擇它們。懂行的人愛買哪些魚?
  • 4種無法人工養殖的魚,都是純野生,外行人瞧不上,內行人搶著買
    因為不管你花多少錢,也無法買到自己想要的新鮮海鮮,只會遇到幾種情況,比如說皮皮蝦有殼沒肉,帶魚屬於人工養殖,而並非野生等等,這些都是最常見的問題。但是,今天我們可以介紹一些在海鮮市場裡面,沒有人工養殖都是純野生的,也這樣的話就能夠讓你們避免出現這種被坑被騙的情況。
  • 小龍蝦在「臭水溝」都能生存,為什麼人工養殖時,存活率那麼低?
    其實小龍蝦在臭水溝裡面是生存不了的,我們平時看到的一些水溝,裡面可能會有很多枯死的雜草,大家可能也會在裡面看到有小龍蝦,但是這樣的水溝絕對稱不上是臭水溝,只能說是比較髒的水溝,如果是臭水溝的話,小龍蝦在裡面是完全生存不了的!小時候家附近有一個水塘,還是比較乾淨的。
  • 買魚時,專挑5種魚,真正野生魚,人工養殖不了,放心吃吧
    但是由於魚是一種營養價值高,低脂肪高蛋白質,老少皆宜的食品因此很多養殖戶開始大規模的養殖,因此現在買魚時,很難買到真正的野生魚,因此今天為大家分享買魚時,專挑這5種魚,真正的野生魚,價格便宜性價比超高,味道也是十分鮮美的,關鍵是人工養殖不了,放心吃吧。
  • 買海鮮時,這幾種魚聰明人看見就會買,無法人工養殖,全是純野生
    海鮮是很多人生活中經常會吃的東西,在以前可能只有沿海地區的人會購買海鮮,但是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就算是在內陸城市也一樣有機會吃到新鮮的海產品。但是畢竟內陸城市的人對於海鮮的了解還不是很夠,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該買什麼樣的海產品才好。
  • 和這種魚一比反而變得可愛了,如今很少見了
    不過它們和這種魚相比反而變得可愛了,也許大家對這種魚並不熟悉,這種魚以前在長江以南的河流裡分布極其廣泛,尤其是臭水溝裡最為常見,不過如今這種魚很少見了。以前被誤認成小羅非魚,臭水溝裡最常見,殊不知觀賞價值極高小時候經常在一些水溝裡,或者稻田裡看到它們,尤其喜歡生活在臭水溝裡,體表的鱗片摸著扎手還黏糊糊的,而且這種魚刺多肉少、腥味很重,用水煮很久魚肉都不會爛根本不能吃,因此人們把這種魚當成「入侵物種」很不受待見,撈上來也不會放生,殊不知這種魚是一種價值極高的觀賞魚
  • 兒時誤以為是黑魚,如今野生難尋覓,幾十元一斤還買不到
    把生長一年的魚打撈上來,其實對於小夥伴來說也是一次見到各種魚類的時候,兒時的時候經常能看到河邊的小魚,對於大魚的概念一點也不清楚,很多的魚類會搞不清楚。每當這個時候,小夥伴們總會走到最前面去看個熱鬧,同時也聽著大人們講述著各種各樣的魚類。可能是見到的還不如自己親自體驗過,有一些魚類總會搞錯。
  • 全面禁野,野生魚算不算野味?還能吃嗎?
    」 在我們科普了牛蛙到底算不算野生動物後,牛蛙登上熱搜後,美食愛好者們都慌了...全面禁野,還能吃嗎? 關於野生魚的疑問又來了,野生魚是不是野生動物?還能不能吃?
  • 漁民專捕水溝裡的大「蛇魚」,賣出一條吃半個月,這麼值錢?
    不過在東南亞地區,有一些奇特的「漁民」,不架船去大江大河中撒網,而是在小水溝、河道中,搜尋一種昂貴的「蛇魚」!什麼魚這麼值錢?確實,這不是鱔魚,而是鰻魚,俗稱河鰻、江鰻——中國也有這種魚,在許多農村稱為白鱔。一些上了年紀的朋友,可能還是見過這種生物——河鰻的數量非常稀少,卻有極高的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