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化石 可能屬於滅絕的海蜥蜴

2020-12-12 生物幫

智利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化石,看起來像是一隻football縮的足球。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該標本沒有被貼上標籤,也沒有在智利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藏書中進行研究,科學家們只能通過科幻電影啟發的暱稱「東西」來識別它。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分析發現,這種化石是大約6600萬年前的巨型軟殼蛋。卵長11乘7英寸,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軟殼卵,也是已知動物中第二大的卵。

該標本是在南極發現的第一個化石卵,它突破了大科學家認為軟殼卵可以生長的極限。除了其驚人的大小外,該化石具有重要意義,因為科學家認為它是由滅絕的巨型海洋爬行動物(例如,mosasaur)產卵的,這一發現對普遍認為此類生物未產卵的觀點提出了挑戰。

加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傑克遜地球科學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主要作者盧卡斯·勒格朗德說:「它來自大型恐龍的動物,但它完全不同於恐龍蛋。」「它與蜥蜴和蛇的卵最相似,但來自這些動物的真正巨型親戚。」

6月17日,《自然》雜誌發表了一項描述化石卵的研究。

智利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合著者大衛·魯比拉爾·羅傑斯(David Rubilar-Rogers)是2011年發現化石的科學家之一。他向來到博物館的每位地質學家展示了該化石,希望有人有一個主意,但他沒有找到在傑克遜學院地質科學系教授朱莉婭·克拉克(Julia Clarke)於2018年訪問之前一直有人。

「我給她看了一下,幾分鐘後,茱莉亞告訴我這可能是一個放氣的雞蛋!」Rubilar-Rogers說。

勒讓德利用一套顯微鏡研究樣品,發現了幾層膜,證實了化石確實是卵。他說,這種結構與今天一些蛇和蜥蜴產下的透明的,可快速孵化的卵非常相似。但是,由於化石蛋是孵出的且不包含骨骼,因此勒讓德雷不得不使用其他方法將放置它的爬行動物類型歸零。

他彙編了一個數據集,將259個活著的爬行動物的體型與其卵的大小進行了比較,他發現下卵的爬行動物從其吻口的頂端到其末端的長度將超過20英尺。身體,不算尾巴。無論是規模還是活體爬行動物的關係,古代海洋爬行動物都適合。

除了這些證據外,發現卵的巖層中還含有來自小成龍和蛇頸龍的骨骼以及成年標本。

勒讓德雷說:「許多作者都認為這是一個保育場所,其受保護的水淺,在一個小海灣的環境中,年幼的人會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來成長。」

本文沒有討論古代爬行動物如何產卵。但是研究人員有兩個相互競爭的想法。

一種涉及在開放水中孵化的卵,這是某些種類的海蛇如何生出的。另一類涉及爬行動物將卵沉積在海灘上,以及像小海龜一樣爬行到海洋中的幼體。研究人員說,這種方法將取決於母親的一些幻想操作,因為巨型海洋爬行動物過於沉重,無法支撐其在陸地上的體重。產卵時,爬行動物必須在岸上扭動尾巴,而大部分時間仍被水淹沒並支撐。

相關焦點

  • 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
    這種古老的爬行動物是一種古蜥,屬於後來包括恐龍、翼龍和鱷魚在內的同一類群。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具蜥蜴的部分骨架,其年代可追溯到2.5億年前,當時南極洲動植物繁盛。科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中稱,這位前「國王」的化石不僅為很久以前的南極洲森林景觀提供了更清晰的圖像,還有助於解釋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物種滅絕之後的進化景觀。
  • 軟殼的恐龍蛋化石,科學家認為它來自昔日的海洋霸主——滄龍
    在最近發表於《自然》科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認為一顆代號為A. bradyi,具有6800萬年歷史的足球大小的蛋——有史以來最大的軟殼蛋(類似於蛇蛋或壁虎蛋),也是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二大恐龍蛋——可能來自於生存在白堊紀的南極洲的海洋霸主,滄龍。
  • 南極洲發現首個現存蛙類化石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在南極洲發現首個現存蛙類的化石,這一發現提供了進一步證據,證明了南極半島在與南部超大陸(岡瓦納大陸)分離之前擁有暖溫帶氣候。新發現的化石屬於「頭盔蛙」科,這一化石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對古代南極的全新認識。相關研究報告23日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 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託馬斯·摩爾斯及其同事,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前往南極半島西摩島探險,期間發現了一個髖骨和有紋飾顱骨的化石殘骸。這些化石樣本大概有4000萬年的歷史,來自始新世,全都屬於智利蟾科,也被稱為「頭盔蛙」。
  • 南極發現史上最大「軟蛋」,大小僅次於象鳥蛋,或是史前滄龍留下
    但在科學角度上,滄龍不是恐龍,而是一種卵胎生的蜥蜴。古生物學家在過去發現了很多關於滄龍的化石碎片,而關於它的卵(蛋)化石卻很罕見。一項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指出,一顆「足球大小」在南極洲發現的神秘蛋化石,很有可能是屬於已滅絕的滄龍,結束了這顆化石近10年無身份的尷尬狀態。
  • 南極洲發現首枚化石蛋表明:最初的恐龍蛋可能是軟殼
    其中一項研究認為,最初的恐龍所產的蛋可能是軟殼蛋,這與一般的流行觀點——恐龍產的是硬殼蛋相左;另一項研究描述了一個來自南極的大號軟殼蛋,這也是迄今在南極洲發現的第一個化石蛋。諸如鳥類、部分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它們所產的蛋包含一塊內膜或羊膜,可以幫助防止胚胎變幹,因此也被稱為羊膜動物。
  • 南極洲衝擊!科學家在冰封大陸上的恐龍滅絕事件取得突破
    一項新的研究稱,南極洲科學家在理解他們認為在6600多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事件方面取得了突破。白堊紀-古近紀(K-Pg)事件見證了大約6600萬年前地球上約四分之三的動植物突然大規模滅絕。據說,這是由一顆直徑達10英裡的巨大小行星撞擊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造成的。
  • 智利阿他加馬沙漠發現75具史前鯨類化石
    在智利阿他加馬沙漠發現的75具史前鯨類化石。關於它們是如何到達這裡的,至今仍是科學家爭論的話題 大部分化石屬於體長25英尺(7.62米)的鬚鯨   據國外媒體報導,考古學家在智利阿他加馬沙漠的同一地點發現75具史前鯨類化石, 它們彼此緊挨在一起,可能生活在200萬年前。一些人認為,這些鯨因為迷失了方向,最終被困在海灘上,而另一些人則稱,當時可能發生山體滑坡,它們被困在一個瀉湖裡。
  • 南極洲發現首個現存蛙類化石,證明南極半島曾擁有暖溫帶氣候
    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在南極洲發現首個現存蛙類的化石,這一發現提供了進一步證據,證明了南極半島在與南部超大陸(岡瓦納大陸)分離之前擁有暖溫帶氣候。新發現的化石屬於「頭盔蛙」科,這一化石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對古代南極的全新認識。相關研究報告23日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神秘蛋,距今6800萬年,它「母親」到底是誰?
    地球上有很多充滿了危險氣息,神秘又未知的地方,就像百慕達三角、堪察加半島、印尼的爪哇洞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不敢踏足之地。拿百慕達三角來說,這裡就有很多人神秘失蹤了,聽起來實在是令人感到十分毛骨悚然。而除了這些地方之外,地球的南北兩個極端也是人類不敢輕易踏足的,一個是它們環境異常寒冷,還有就是,我們經常能聽聞從那裡傳出的神秘事件。就例如「地心人」,人們認為,「地心人」是生活在地球內部的地心附近的物種,它們擁有著比人類更高級的文明,而南北兩極正是它們來到地面的神秘通道,它們經常會從這齣入口出來,觀察地球、觀察人類。
  • 迄今所見最大的軟殼蛋,在南極洲發現,可能來自吃鯊魚的爬行動物
    迄今所見最大的軟殼蛋,在南極洲發現,可能來自吃鯊魚的爬行動物Largest soft-shelled egg from reptile was found in Antarctica 一位藝術家解釋滄龍(mosasaur)的誕生,展示一隻巨大的滄龍在下蛋,而一隻幼龍在剛剛孵化出來之後
  • 南極洲曾經是綠色的
    2-1.5億年前岡瓦納超大陸(圖源@Lennart Kudling)在南極洲東部威爾克斯地海床下大約1英裡處科學家們發現了含有植物花粉的化石這些植物只在今天的熱帶環境中繁茂生長熱帶植物無法在寒冷的氣候中生長因此科學家們根據在冰蓋下發現的這些化石記錄認為這塊冰封的大陸曾經是一個非常炎熱的地方氣候如同今日赤道附近的熱帶氣候
  • 一枚神秘的化石被發現,原型無跡可尋,科學家至今無解!
    一枚神秘的化石被發現,原型無跡可尋,科學家至今無解!地球是宇宙所有星體中最特殊的一個星球,它具備誕生生命的條件,擁有適宜的溫度、充足的陽光、豐富的資源等,孕育無數的生物。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等,正因為太陽的滋潤,才造就這些生物。
  • 美國發現新型尖嘴海龍骨骼化石,生存於2億年前,形似蜥蜴
    美國阿拉斯加發現一具古生物化石,據《每日郵報》2月5日報導,現已確定該化石為海生爬行動物海龍(thalattosaur),並且是一種以前未被發現的新屬種。科學家在2011年就已在湯加斯國家森林公園發現這具化石,但研究成果近日才在《科學報告》上發表。這也是北美洲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海龍化石。海龍體長約2.7到4米,在三疊紀末期滅絕。科學家將這種新型生物命名為Gunakadeit joseeae,意為阿拉斯加土著特林吉特人傳說中的一種海怪。
  • 最新分析顯示,在南極發現的神秘化石是6800萬年前的一顆巨大卵
    關於2011年在南極發現、在智利博物館展示的足球大小的神秘化石,最新分析結果於17日公布,表明了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軟殼蛋。據說約6800萬年前生下的這個雞蛋,是生活在海裡的蛇和蜥蜴的夥伴,可能是已經滅絕的爬蟲類的一種。圍繞化石的原形,推測交錯了近十年。
  • 遼寧發現世界最早的懷孕矢部龍(蜥蜴)化石
    細小矢部龍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生物,是遼西熱河生物群中最常見的蜥蜴類化石,廣泛分布於早白堊世義縣組地層中。
  • 企鵝是南極洲的吉祥物?最先研究發現,企鵝最早可能來自北極
    《sciencealert》是美國的權威科學報告,有一項關於企鵝化石的報告令大家眼前一亮。在我們的印象中,南極洲的代表就是企鵝,而北極洲的代表則是北極熊。南極與北極作為地球的兩個端點,路程可以說是相當地遙遠。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南極洲的企鵝最早來自於北極,你會有怎樣的想法呢?
  • 南極洲的7個奇怪發現,你知道幾個?
    南極洲因為其偏遠、寒冷,一般人很少能夠到達,但又因那裡與世隔絕的美景與神秘,使始是人們嚮往的地方。自從1820年一支俄羅斯探險隊,首次發現了南極洲後,這片神秘的土地,一直吸引著無數的研究人員。圍繞南極洲也產生了眾多的傳言,有些人認為,這片土地的冰層中凍結著外星人的飛船,也有些人認為深處隱藏著第三帝國的秘密基地,還有人認為有一座城市隱藏在冰冷的海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南極冰層中七個神秘而奇異的發現,看你聽說了的有幾個。古代化石恐龍曾經生活在南極洲。
  • 外媒:七大洲都有青蛙 南極洲曾是青蛙家園
    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導外媒稱,古生物學家託馬斯·默斯透過顯微鏡對出土於南極半島北端附近西摩島的有4000萬年歷史的化石進行分類時,意外發現了青蛙的髖骨和頭骨。據路透社4月24日報導,這種生活在始新世的小型兩棲動物是一種頭盔蛙,其體長約為4釐米,與如今仍棲息在智利的5種頭盔蛙是近親。這些青蛙因其頭部形狀而得名。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家、近日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的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默斯說:「這完全是顯微鏡下的意外發現。
  • 【遊俠導讀】科學家最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塊恐龍化石,研究後發現...
    角鼻龍(Ceratosauru) 復原圖   說起澳洲的動物,所有人想到的大多是袋鼠或者考拉,澳洲這片土地往往與大型猛獸沒有聯繫,更重要的是澳洲的動物是澳洲特有的,在其他洲無法發現。不過科學家最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塊恐龍化石,研究後發現這是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恐龍,不過它並非澳洲獨有,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有它的身影。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具恐龍化石是在距離墨爾本附近的山區發現,化石距近大約1.2億年。據當地科學家介紹,這是恐龍踝骨化石,應該為一種名叫角鼻龍(Ceratosauru)的食肉性恐龍。
  • 8個南極洲的神秘發現:一架飛機殘骸,在冰中被埋了近一個世紀
    太空塵埃: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南極洲的雪中發現的宇宙塵埃可能起源於數百萬年前,也許是數十億年前。在塵埃中發現含有鐵-60,這是一種鐵同位素,這種鐵同位素在超新星中很常見,但在地球上卻很少發現。細長頭骨:有傳言稱,考古學家在南極的一個地區,發現了三個奇怪的細長頭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