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名玉環,號,太真。擅長歌舞,精通音律,有羞花之貌。由於才華和姿色出眾,被中國老百姓稱為「中國四大美女之一」。
745年,唐玄宗冊封楊氏為貴妃,755年,安史之亂發生後,唐玄宗倉皇逃出長安。第二年,隊伍途經馬嵬驛的時候,軍隊譁變,逼唐玄宗誅殺楊國忠和楊玉環。萬般無奈之下,唐玄宗賜楊貴妃自盡,時年楊玉環只有38歲。
據說,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亂之後,途經楊貴妃縊死處,躊躇不前,捨不得離開,但在馬嵬坡的泥土中已見不到她的屍骨。後來又差方士尋找,只找到一隻鞋子和一個香囊。
楊貴妃縊殺於馬嵬驛,史料是比較翔實的,且已得到公認。但是,楊貴妃出逃當女道士和亡命日本的說法,也言之成理,證之有據,不能輕易地否定。這一切都有待於新的史料發掘來為我們解開這個謎團。
有一種說法是,死者是替身,楊貴妃則逃往日本的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久津。替身是個侍女,軍中主帥陳玄禮愛憐貴妃貌美,不忍殺之,於是與高力士密謀,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車運來貴妃屍體,查驗屍體的便是陳玄禮,因而使此計成功。而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電視觀眾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譜,說她就是楊貴妃的後人。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稱是楊貴妃的後裔。
還有一種說是,楊貴妃乘船漂至吾村唐渡口,不久死去,村民將楊貴妃埋葬在當寺境內,為了讓唐玄宗心死,楊貴妃給唐玄宗託夢,說自己已死,唐玄宗為了安魂,派遣朝廷重臣陳安,帶著彌陀、釋迦牟尼兩尊佛像開始訪問日本,陳安找不到楊貴妃,將兩尊佛像存在了京都清涼寺內,後來陳安回國。這個版本在日本人寫的《二尊院由來書》中有記載。
於是在日本歷史上掀起了「楊貴妃熱」,在京都泉湧寺供奉著「楊貴妃觀音」,相傳這尊佛像是南宋造的,在1225年被帶到日本,可見日本人歷史上已經把楊貴妃神化了。就是在現在,日本人也非常崇拜楊貴妃,在日本油谷町地區還有楊貴妃的故居。日本人每年舉辦的「炎之祭」,都會紀念楊貴妃,在油谷町地區,還有很多和楊貴妃有關係的東西,比如貴妃麵包,有一種大米叫「楊貴妃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