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政治疏離軍事緊密:F-22進入達爾文港,繼續重返亞太

2020-12-25 澎湃新聞

就在世界因朝鮮試射飛彈將目光聚焦於東北亞的時候,美軍最先進的隱形戰機悄然飛抵南半球的澳大利亞。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月13日報導,美軍一個中隊的12架F-22A隱形戰機於2月10日抵達澳大利亞北部的Tindal空軍基地,計劃參加美軍同澳大利亞皇家空軍舉行的為期三周的聯合訓練,並停留至3月初。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上將稱此舉「在戰略上十分重要」。

F-22A戰機抵達澳大利亞Tindal空軍基地。防務新聞網站圖

美澳關係遇冷未影響軍事協作深化

據美國「航空家」網站去年12月14日報導,派遣F-22A進入澳大利亞展開聯合訓練的協議是美軍上將哈裡斯當時訪問澳大利亞時與澳國防軍司令賓斯金達成的。哈裡斯去年年末在澳大利亞下議院發表演講時表示,美澳兩國「正積極尋求在澳大利亞部署五代機一事上更加緊密地合作,並計劃在2017年展開重要行動。」

但是,

在川普於1月20日入主白宮後,原本十分密切的美澳關係隨即迎來波動。

據《華盛頓郵報》2月2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通電話時,對歐巴馬執政時期與澳大利亞達成的難民接收承諾大發雷霆,並直接掛斷電話,引發美澳外交風波。此外1月30日川普退出TPP的決定,也讓澳大利亞深感不滿。

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2月7日至10日對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展開為期4天的正式訪問。在7日同王毅外長的會談中,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表示澳方是貿易自由化的堅定倡導者和受益者,將同中方一道堅決反對任何保護主義,這符合澳中兩國和世界的共同利益。

《紐約時報》2月10日直言,美澳同盟正面臨著一個重大考驗:如何應對一個強大、越來越自信的中國。因為在川普的領導下,美澳之間的信任正被削弱,這個同盟正在走向崩潰。

儘管如此,「這些戰機(的進入)表明了美澳軍事同盟協作的深化。」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學系研究員張鋒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

美軍F-22A戰鬥機此次到訪的Tindal空軍基地位於澳大利亞北部城市達爾文港附近。達爾文港是澳大利亞通往東南亞及南海的門戶,地處交通要衝,且軍事設施相對完善,海軍駐泊條件和基地面積得天獨厚。

「在戰術層面上,F-22A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第五代戰機,能有效強化美軍在印太地區的制空權,為其未來可能在澳部署的B-1B戰略轟炸機、KC-10A空中加油機提供有效護航,並可配合關島、夏威夷等其它軍事基地力量,在印太地區形成強大的海空軍事打擊集群。」 南京國際關係學院外軍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曉志認為。

「特別是在美菲關係出現波折的情況下,達爾文港的地理位置更顯可貴。」 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副研究員劉琳強調,「F-22A的最大航程達3000多公裡,從澳大利亞北部可以到達南海地區實施作戰行動,這將比從夏威夷出發縮短不少時間。」

「進一步講,F-22A進入澳大利亞,應與F-35B部署至日本一事結合來看,這兩個事件說明美國正在落實『重返亞太』戰略軍事部分的第三階段,即把更多的先進裝備派往亞太。」劉琳強調,

「儘管川普目前的亞太政策尚不明朗,且有可能棄用『亞太再平衡』的名號,但從實際層面與戰術行動上來說,美軍一系列強化亞太地區部署的政策將會延續。

美國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後,根據歐巴馬2011年訪澳時達成的協議,美國海軍陸戰隊開始進駐達爾文港。目前,美軍在達爾文港常駐超過1000人,並配備有多種先進的軍艦與戰機。2015年10月,中國企業嵐橋集團以5.06億澳元的價格獲得了達爾文港99年的租賃權,引起美國方面的擔憂與不滿。

澳方在中美之間終將歸於平衡

就在美澳軍事協作進一步深化的同時,澳大利亞國內卻正在展開圍繞美澳同盟的一場爭論。

一方面,澳大利亞著名智庫羅伊研究所去年年底發布名為《同美國鬥爭》的研究報告,認為儘管美國在過去的65年中作為可靠的盟友保障了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應對美澳同盟做一嶄新的審視。

1月11日,美國候任國務卿蒂勒森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聽證會上就南海問題強硬表態,聲稱「不允許中國靠近南海島礁」。對此,澳大利亞前總理1月13日發表聲明予以斥責,表示蒂勒森的言論將把澳大利亞拖入戰爭。「我們一開始就應該告訴美國新政府,澳大利亞不會這麼做,澳不會參加在南海的聯合行動,也不會協助美國的此類行動」。

另一方面,澳大利亞美國協會的北領地(達爾文港為北領地首府)分會主席哈特2月12日對媒體表示,美澳同盟是鮮血凝成的友誼——正是美國在二戰期間幫助澳大利亞擊退了日本對達爾文港的進攻,因此美澳同盟不會因為川普的政策而鬆動。

對於F-22A進入澳大利亞一事,羅伊研究所國際安全項目主任格雷厄姆14日對澳「目擊者新聞」表示,哈裡斯的強硬表態容易讓人誤解,但是澳國內確實有聲音認為歐巴馬在面對中國時不夠強硬。

「雖然美澳關係面臨一些問題,但這些矛盾並不損及美澳同盟的根基。美澳在應對中國崛起,特別是南海問題上,雙方都對中國在南海影響力的增長充滿疑慮。」 劉琳表示,「F-22A進入澳大利亞,說明澳方仍把美澳同盟作為國家安全戰略的支柱,同時也是表明雙方近期因為難民問題而產生的摩擦不會影響雙方在安全領域的合作。」

但是,「

美澳軍事層面的高度合作並不代表美澳在政治和戰略層面也是高度一致的。

」 張鋒說道,「很多澳大利亞人認為不能把自己綁在美國的戰車上,美澳之間在亞太政治和戰略問題上也是有分歧的。」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學教授休·懷特2月10日在《紐約時報》撰文稱,澳方理想中的美國亞太政策是「(美國)巧妙地展示其決心,扭轉或阻止中國影響力的增長,但又不會引發澳大利亞不得不在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親密的盟友之間二選一的那種對抗。」

據澳《金融評論報》2月6日報導,澳大利亞對華月度貿易順差創下歷史新高。據悉,中國目前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市場,並且遠超其他國家,吸納了澳大利亞30%以上的出口。與對美出口相比,澳大利亞對華銷售額是前者的5倍。

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員費晟副教授在1月15日題為「澳大利亞如何看中國崛起」的演講中曾表示,隨著中國的崛起,儘管很多澳大利亞人並不主張和中國搞壞關係,甚至還有人從理想化的國際觀出發,認為澳大利亞就應該獨立自主,不要綁定美國。但要注意的是,這類人主張脫離美國,並不等於要親近中國。

「澳大利亞的對華政策始終模稜兩可、若即若離。澳方在政治上與安全上一直與西方交好,與華更多的是經濟上的合作,利益共同體的設定。」 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喻常森副教授認為,「澳方始終不會把中澳關係搞僵,但中澳地緣政治和心理文化上的差異也使得澳不太可能與中國結盟。澳方外交的政策性調整不代表其整體戰略會發生根本上的改變,它只是川普上臺後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的,最終會歸於平衡。」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2月12日報導,部署在達爾文港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接下來數年將會翻倍,到2020年之前將會達到2500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達爾文港23億租給中國公司 美國很不安
    今年10月,山東嵐橋集團以5.06億澳元(約合23.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籤下了對達爾文港商業設施的長期租賃權。  位於澳大利亞西北端的達爾文港,是駐澳美軍距離中國最近的港口。海運貨物由此出發前往上海,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  美國最大為光火的是,事先竟然毫不知情。
  • 美澳籤25年軍事協議「圍」中國 全力打造「第二關島」
    美澳12日籤署一項有效期為25年的軍力部署協議,把一個沉甸甸的問題拋向本就不平靜的亞太。美澳兩國在會上講了不少和平、合作之類的外交話語,但外界議論最多的是:美軍加強在澳大利亞的軍事存在,駐達爾文基地的美軍人數將增加1倍有餘,達到2500人。「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評論稱:為圍堵中國,美國繼與菲律賓籤署協議之後,又與澳大利亞籤了軍事協議。
  • 澳大利亞達爾文港期待「一帶一路」發展機遇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澳大利亞達爾文10月23日電綜述:澳大利亞達爾文港期待「一帶一路」發展機遇澳大利亞北領地官員以及中國嵐橋集團達爾文港負責人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中國嵐橋集團經營下嵐橋集團還在繼續投資,正在新建的酒店將吸引更多遊客來到達爾文,讓本地經濟受益。」澳大利亞北領地首府達爾文市市長科恩·瓦茨卡利斯對新華社記者說。
  • 達爾文港成美軍重返亞洲起點
    此次美澳兩國將美國駐軍點從小型軍事設施升格為軍事基地,說明美國對其軍事戰略做出了重要調整,是美國軍事戰略重心轉移至亞太的重要舉措。  從世界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澳大利亞背靠南極洲,同時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距離中國南海很近且有一長串群島作為緩衝。澳大利亞往東北可以跟美軍關島基地呼應,往西北通過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則很快就可以進入南海。
  • 達爾文港 美軍重返亞洲的起點
    此次美澳兩國將美國駐軍點從小型軍事設施升格為軍事基地,說明美國對其軍事戰略做出了重要調整,是美國軍事戰略重心轉移至亞太的重要舉措。從世界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澳大利亞背靠南極洲,同時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距離中國南海很近且有一長串群島作為緩衝。澳大利亞往東北可以跟美軍關島基地呼應,往西北通過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則很快就可以進入南海。
  • 我國租借99年的港口,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價值幾何,如今怎麼樣了
    作為澳大利亞通向東南亞的北大門,達爾文港與東南亞僅一海之隔,不管從便利性還是戰略位置都十分重要。也正因為達爾文港的重要性,才使得很多人覬覦該港。
  • 大批美軍進駐澳洲,直指亞太!原因是:被彈道飛彈嚇著了
    這是近年來美軍輪駐澳大利亞規模最大的一次部署,被廣泛認為是美澳合作、擴大美國在東亞、東南亞地區軍事影響力的一項關鍵性舉措。不久前的3月29日,美國空軍B-52H型遠程戰略轟炸機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飛抵澳大利亞達爾文空軍基地,開始在增進空軍合作項目的框架下進行美澳洲兩軍聯合操練。
  • 越南、菲律賓相繼敞開大門,歡迎美軍重返亞太
    美軍試圖繼續其重返亞太的計劃但最近,隨著美方海軍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加之太平洋地區平穩的局勢並不符合美國的設想,美軍選擇派遣情況已經基本穩定的「羅斯福號」出航,試圖繼續實現其重返亞太地區的戰略計劃。在這種情況下,菲律賓以及越南兩個國家相繼表態,向美國大開方便之門。
  • 日軍不僅偷襲達爾文港,還對軍醫投大量燃燒彈,結果19萬日軍慘死
    1942年2月19日,日軍242架戰機飛臨澳大利亞達爾文港上空,悍然發動空襲。這次空襲事件被稱為「澳大利亞的珍珠港」,達爾文港雖然沒有珍珠港那麼重要的戰略地位,也不是一個專門的海軍基地,但日軍在這裡使用的炸彈數量甚至超過珍珠港時期,給同樣毫無準備的附近城鎮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 兵韜志略|美澳建「絕密防禦合作框架」,達爾文港成新增長點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達爾文是澳大利亞距離亞洲最近的地區,距中國大陸約4500公裡,而離南海則只有3000公裡,往東北可以跟美軍關島基地呼應,往西北通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則很快就可以進入南海,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得美澳的艦艇和飛機能對南海進行更加快捷的幹預。
  • 金蘭灣:越南解除武器禁運的籌碼,美國「重返亞太」的關鍵
    開放金蘭灣:大國平衡策略的新抓手2002年,俄羅斯因財政問題無力繼續租用金蘭灣軍港,降旗撤軍,越南即決定不再將金蘭灣出租給任何國家,以適用「不與任何國家搞軍事結盟、不允許外國駐軍、不與其他國家採取針對第三國的行動」的「三不政策」。金蘭灣從此進入越南自用時代。
  • 投資達爾文港是投資中澳經貿關係的未來——訪嵐橋集團董事長葉成
    新華網坎培拉11月17日電專訪:投資達爾文港是投資中澳經貿關係的未來——訪嵐橋集團董事長葉成  新華社記者徐海靜  澳大利亞北領地區政府日前宣布,已選擇中國的嵐橋集團為達爾文港的經營夥伴。嵐橋集團以5.06億澳元(約合3.69億美元)贏得北領地區首府達爾文港99年的經營權。
  • 美澳建「絕密防禦合作框架」,達爾文港成新增長點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達爾文是澳大利亞距離亞洲最近的地區,距中國大陸約4500公裡,而離南海則只有3000公裡,往東北可以跟美軍關島基地呼應,往西北通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則很快就可以進入南海,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得美澳的艦艇和飛機能對南海進行更加快捷的幹預。
  • 美澳籤25年協議「圍」中國 全力打造「第二關島」
    12日,美澳兩國在雪梨舉行部長級會議,雙方正式籤署一項為期25年的軍力部署協議。【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澳大利亞的達爾文基地會成為第二個關島嗎?美澳12日籤署一項有效期為25年的軍力部署協議,把一個沉甸甸的問題拋向本就不平靜的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