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東莞全年經濟運行呈現逆勢而進、逆勢更優的良好態勢,發展的協調性、匹配性、均衡性進一步提升,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為「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建設提供了堅實基礎。
初步核算,2019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82.50億元,比上年增長7.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8.48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5361.50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4092.52億元,增長7.2%。三次產業比例為0.3:56.5:43.2。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5.3%,批發和零售業增長4.9%,住宿和餐飲業增長5.1%,金融業增長12.7%,房地產業增長6.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2507元,增長6.6%,按平均匯率(6.8985)折算為16309美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
▲數據來源:東莞市統計局
其中,在現代產業中,規模以上先進位造業增加值2420.01億元,比上年增長12.7%;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1883.32億元,增長20.6%。現代服務業增加值2523.52億元,增長8.5%。
東莞市產業轉移及承接情況
從產業結構來看,東莞依託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家具製造等「五大支柱、四大特色」產業不斷優化升級。同時,新一代電子信息、機器人、智能終端、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依據東莞市產業經濟發展情況,傳統產業將升級遷移,而新興產業、高技術、先進位造業持續導入與升溫。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及國家有關行業規劃和區域政策文件,對《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2年本)》進行了修訂,形成《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8年本)》。目錄中提出東部地區要率先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承接國際高端產業轉移,推動傳統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要依託雄厚的產業基礎和相對完善的市場機制,建設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位造業基地,成為我國先進位造業的先行區、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建設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
據《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8年本)》顯示,東莞市優先承接發展的產業、引導逐步調整退出的產業和引導不再承接的產業如下:
優先承接發展的產業
一、電子信息
1.半導體、光電子器件等電子產品用材料,高性能新型電子專用生產、檢測設備
2.數據處理平臺類軟體、嵌入式軟體、系統管理軟體、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文化教育等應用軟體
3.射頻識別(RFID)標籤、窄帶物聯網(NB-IoT)基站和網絡設備等物聯網核心產品
4.北鬥應用產品、量子通信系統設備
5.計算機及伺服器、計算機外部設備及耗材、工控計算機、超大容量存儲系統及設備、物聯網應用類產品
6.可信計算、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等信息安全產品
7.微納電路的3D列印設備
8.鋰離子電池
9.工業領域的大數據服務、解決方案、行業大數據系統安全可靠軟體
二、汽車
1.節能汽柴油乘用車
2.汽車相關電氣機械和器材
三、化工
1.綠色塗料、油墨、建築結構密封膠、特種壓敏膠
四、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
1.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
五、輕工
1.體育器材、健身器材
2.高強度包裝紙及大型紙包裝箱、包裝用高強防潮蜂窩紙
3.塑料複合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及製品,汽車和家電用塑料配件
4.中高檔鞋和箱包
5.表面活性劑、助劑等高端專用化學品
六、食品
1.澱粉糖、酵母、小品種胺基酸等發酵製品
2.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
七、紡織
1.功能性/差別化化纖面料、新型絲綢面料等高品質紡織面料
2.高品質產業用紡織品
3.品牌服裝
八、生產性服務業
1.研發設計、節能環保、質量檢測等專業技術服務
2.3D列印分散式服務
九、智能製造裝備
1.高檔數控工具機及數控系統
2.自動化控制系統及儀器儀表
3.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
十、節能環保產業
1.環保檢測及監控設備
[FS:Page]
引導逐步調整退出的產業
一、鋼鐵
1.煉焦項目
2.燒結機(鐵合金燒結機除外)
3.煉鐵項目
4.煉鋼項目
5.球團設備(鐵合金球團除外)
6.錳鐵高爐(
二、有色金屬
1.銅、鋁、鉛、鋅、鎳、錫、銻、汞、鎂、鈦、矽等常用有色金屬冶煉,不包括銅、鋁再生利用
2.鎢鉬、稀土,以及其他稀有金屬冶煉
3.金、銀,以及其他貴金屬冶煉
三、建材
1.普通平板玻璃生產線
四、輕工
1.《關於汞的水俁公約》規定的用於普通照明用途的含汞螢光燈、高壓汞燈
五、船舶
1.船舶分段出口建造項目
引導不再承接的產業
一、醫藥
1.大宗化學原料藥
二、鋼鐵
1.焦化
2.煉鐵
3.煉鋼(符合規模要求的電爐短流程煉鋼項目除外)
4.鐵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