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春走基層|環衛工人:豫園內百米九曲橋掃一圈要一小時
圖說:春節堅守崗位的環衛工人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下同)
年初二10時30分,豫園景區客流已達3.2萬人次,九曲橋上的遊客就像一條長長的「貪吃蛇」。邢敏拿著小掃帚和畚箕匯入「蛇尾」,邊清掃邊緩緩「蠕動」。百米九曲橋,掃一圈要花1小時。
與此同時,豫園周邊的舊校場路、福佑路等也人潮湧動。潘祖豔正拿著掃帚畚箕來回走動,根本沒時間停下喝口水。她的微信計步幾乎每天都能佔據朋友圈榜首,最多的一次節日上班,她走出了43000多步。
這,就是豫園景區環衛和保潔工人們的春節常態。今年景區內外共240多名員工,只有3人因事回老家。幾乎全員上崗,為的只是讓道路更乾淨一點。
幾秒就淹沒在人流中
取下掛在腰包上的噴壺,邢敏輕裝上陣。這可不是偷懶,只是人實在太多,怕壺嘴碰到遊客。如織的人流中,記者幾次舉起手機想給她拍段視頻,可幾秒後她的身影就淹沒在滾滾人流中,再也找不著了。
邢敏負責的正門到九曲橋,正是豫園最中心的地帶,也是人流最密集的區域。「大客流情況下,橋上每隔兩小時就要掃一次。豫園平時人就多,節日更多,我只能拿著小掃帚簸箕和鉗子,跟著隊伍慢慢走,還得特別當心不要掃到人。除了吃飯,也沒休息的時間。」邢敏說。老家安徽阜陽的她,今年已是第9年在上海過年了,老公和兒子也不是每年都來陪她過年,因為家裡還有老人需要照顧。
「過年回家?我們員工連提都不提,知道不會批的。今年,家裡有事的都在臘月二十前回去處理過了,春節全員在崗。」豫園物業申海保潔公司保潔負責人冉瓊說,130多名保潔員工中,超過99%都是外地人,這麼多年來,都已經習慣春節每天12小時的忙碌。
除夕夜,豫園封城,申海保潔的員工們總算可以回家好好吃頓年夜飯。留守的十多人,公司也已在三牌樓安排好了一桌豐盛大餐。他們知道,這只是短暫的休息,年初二遊客陸續抵達後,就是他們一年中最艱難的「硬仗」。
春節垃圾量要翻倍
雖然除夕夜豫園封城,但景區周邊道路仍是大客流,負責保潔的上海欣園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豫園示範班組一刻也沒閒著。
下午,記者來到班組,班長施偉和幾位內勤人員正在包餃子。再下點麵條,炒幾個小菜,一頓簡單卻熱鬧的集體年夜飯就算吃過了。「每年都是這樣,不回家的就在班組吃,回家的吃2個小時,也得回來上街了。」施偉說,班組保潔的轄區範圍是復興路、河南南路、人民路以內的中小道路、10個廁所和15個二級舊裡小區,其中城隍廟和沉香閣是除夕夜重點保障對象,要趕在燒頭香的遊客聚集之前把道路清掃乾淨,還得配一輛灑水車預防火星四濺。
有趣的是,豫園班組裡父女檔、兄弟檔、姐妹檔特別多,有時老家有事,一走就是好幾個。但每年春節,大家都很自覺,幾乎無人請假,今年110人中只有3人因孩子結婚回家,其餘全員上崗,每天早班16個小時、中班12個小時,客流量大時晚上還得加班。
「春節裡,垃圾量和工作量都超過平時一倍,2.75噸的垃圾車每天要清出六七輛。不僅要安排雙崗,管理人員也要上街幫忙。」施偉說。
廁所客流量超1萬人
在舊校場路上,來自四川瀘州的潘祖豔正拿著專用小掃帚穿梭在人群中。這條路上有一溜小吃店,地上長長的羊肉串棒子掃不進小畚箕,只能用手去撿,每天俯身的動作就要做上百遍。令人頭疼的還有遊客墊在臺階上的小廣告,人一起身,一排小廣告就到處亂飛,很難清理。等到限流柵欄豎起,道路保潔就更難,只能跟著人群排隊進去清掃,再找個地方請警方開個小口出來。
「今年是第8年在上海過年了,老公孩子前天早上剛到,初十回老家,年年如此。」她說,自己的父親也在班組裡,負責福民街那一段,父女倆雖相隔數百米,工作時間卻碰不了頭,今年年夜飯也不準備一起吃了。
而在舊校場路上的廁所,環衛工人也在不停地拖乾淨地上的水漬。「這個廁所人均客流量一萬多,節日裡老飯店、綠波廊吃飽老酒的很多,常常吐得一塌糊塗,更是雪上加霜。」施偉表示。
去年大年初一,班組裡有員工的掃帚不小心碰到了遊客的衣服,從而引發投訴,還索賠精神損失費。今年,施偉仍有些提心弔膽:「我們很理解遊客穿新衣服過年卻被掃到的心情,但也希望市民體諒環衛工,畢竟一個人在馬路上站16個小時都吃不消,何況他們是不停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