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0日北京城被大霧籠罩
晚上6時30分,天色已黑。
順義後沙峪鎮,貝志城在家門口打開三通道塵埃粒子檢測儀。「嗡……」銀灰色的長方形盒子開始震動,綠色顯示屏上的數字不斷跳動。一分鐘倒計時結束,PM2.5 美國駐華大使館發布北京空氣汙染監測報告的推特(Twitter)帳戶「BeijingAir」,這天共發布了16次AQI,其中10次的讀數超過了「危險」值300。
這是10月31日,星期一,北京連續第二天發布大霧天氣黃色預警。
秋天,北京市的居民們在「這最美好的季節」裡卻迎來了一場噩夢 然而,北京市環保局10月31日發布空氣品質日報,AQI數值132,空氣品質為「輕微汙染」。
這組數據令人驚訝。童話作家鄭淵潔在微博上發起 「關於北京空氣品質的調查」。結果,89%的投票網友認為北京空氣品質越來越差。
一場關於北京空氣品質的激烈「論戰」,就此在網際網路上展開。
「機器爆表」
實際上,有關空氣品質指數的爭議,自空氣監測儀架上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屋頂開始,就已經存在。
美國駐華大使館的監測儀如微波爐大小,專門監測使館所在的區域空氣中可深入肺部的懸浮顆粒(PM2.5)的數據。《美國空氣品質標準》對PM2.5是以24小時均值來考核。因此,「BeijingAir」每小時更新一次數據。使館新聞發言人包日強稱,建立監測站是為美國使館職員、他們的家人,以及在北京的美國人提供服務的。
早在2010年11月21日,美國駐華使館突然發現AQI讀數超過了500,使館發布報告的推特中驚現「Crazy bad(糟糕透頂)」一詞。此後使館又迅速刪除了這一信息,但這一措辭立即在網際網路上流傳開來,並被網友戲稱為「機器爆表」。
因為「機器爆表」,中國網民開始關注「BeijingAir」,Solar Joke。不過,當時「BeijingAir」發布的數據僅在較小範圍內流傳。
幾個月前,Solar Joke在朋友從外國帶回的手機上看到了「BeijingAir」客戶端。「當時我就想,如果自己做一個(客戶端),就可以讓更多人看到美國使館的數據了。」今年8月,這個客戶端就在蘋果商店(Apple Store)裡上線了。到了10月,下載量平平的客戶端「好像突然就升上去了」。
直到在微博上看到一張截圖,Solar Joke才恍然大悟。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10月22日在微博上轉發了一張iPhone截圖,圖上顯示北京的空氣品質指數是439,空氣「有毒害」。
這恰恰就是Solar Joke製作的那款客戶端,「看來還是和這十幾天的天氣有關」。
奧運後空氣品質開始惡化?
「可能因為馬上就奧運會了吧。」 2006年9月初來北京時,王秋霞覺得這裡空氣沒有想像中那麼差。
貝志城覺得,近十年來,(相關部門)應該是在PM10這個方面治理得比較好。
根據中國現行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空氣品質評價指標只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顆粒物PM10。而在2010年,環保部發布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徵求意見稿中,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標準只被放在了附錄中作為參考指標。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空氣品質指數,即以PM10為基礎計算得出。
儘管2011年9月,在環保部發布的《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中,首次對懸浮在空氣中、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PM2.5測定進行了規範。但是上海市環境檢測中心總工程師伏晴豔認為,這實際上並非強制規定。
這就意味著,當北京市的空氣品質監測結果為良時,PM2.5的日均濃度仍有可能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指導值的3倍以上。
去年,貝志城發現,北京的陰霾天氣越來越多。他在搜索了論文和資料後認為,霾的增多,就是和PM2.5有關。
這種直徑小於2.5微米的懸浮顆粒經吸入後能滯留在人體肺部,因此對人類健康特別有害。其產生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及其同事也有一項新發現:2004年~2006年期間,當北京大學校園觀測點的PM2.5日均濃度增加時,在約4公裡以外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病急診患者數量也有所增加。雖然PM10和PM2.5都是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但PM2.5的影響顯然更大。
環保政績與「特供空氣」
但北京市環保局黨組副書記杜少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依然說:「PM10防治是主要矛盾,大顆粒掃除了,治理小顆粒才有意義。」
實際上,無論是美國大使館監測數據的誤差,還是一個監測點,都不能反映全市的空氣品質,這些都不足以解釋美國大使館和北京市環保局監測數據的巨大落差。
據《時代周報》報導,一位中國環保NGO的負責人曾分析,按照新標準,中國城市的空氣達標天數將被砍掉一截,環保政績又得推倒重來 在接受採訪時,杜少中還否認了「特供空氣」的存在。他稱,北京市的空氣沒有特供,也無法特供。
這源於此前微博的一則遠大集團宣傳博文。文中稱,在許多官員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都配備了遠大空氣淨化設備。一時間,這篇文章中「特供空氣」的說法廣為流傳。
儘管遠大集團市場部部長袁錚表示,對這一事件「不太清楚」。不過,他並不否認遠大集團的空氣淨化器很受政府部門青睞。
據悉,該公司的空氣淨化器近2個月銷量增長了15%到30%。而從2011年開始至今,其在北京的淨化器銷售額也已超過5000萬元。
貝志誠也買入了7臺遠大的空氣淨化器,分別放在家裡、車裡和辦公室裡。「別人的濾板可以3年換一次,而我們的空氣汙染是歐洲的30倍,一個月就得換一次濾板,根本承受不了。」經過在北京市內朝陽區工體、海澱區上地以及遠郊順義等區域的測試,他發現其所測數據與美國使館的數據誤差小於20%,因此他決定以後關注「BeijingAir」就行了。
11月10日,北京又能看到藍天了。從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公交站,向東南方向步行約二三十分鐘,已全然不見鬧市的蹤跡。大片綠地、人造水渠,安寧靜謐,像是個公園。
北京全市27個空氣品質自動監測子站中的一個,就坐落在這裡。每一天,這裡的空氣品質監測報告都會發往北京市環保局,成為判定北京全市空氣品質的參考之一。
這天傍晚6點,「BeijingAir」AQI發布的指數為133,對敏感人群不健康。而在北京市環保局的空氣品質日報上,同一天的AQI指數則是61,良。「一城空氣,各自表述」如舊,就好像10月末的那場爭論從未發生過。(原載《vista看天下》)
相關
PM2.5:影響健康的空中殺手
PM是「顆粒物質」的英文縮寫。PM10代表直徑等於或小於10微米的懸浮顆粒,此尺寸的顆粒可以被吸入並富集在人體的呼吸系統。PM2.5是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與PM10相比,富含更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而且能在大氣中停留更長時間,輸送距離也更遠。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於煤炭燃燒、石油燃燒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汙染,其中汽車尾氣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菸草則是室內PM2.5的主要來源。
科學數據證明,PM2.5它能負載大量有害物質穿過鼻腔,直接進入肺部,甚至滲進血液,因此又被稱作入肺顆粒物,與肺癌、哮喘等疾病密切相關,是導致黑肺和灰霾天的主要兇手。
在我國現行標準中,PM10的數據為法定必須公布數據,而 PM2.5的強制公布日期尚未可知。目前,日本、美國、歐盟、印度、澳大利亞等都已陸續將PM2.5標準進行強制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