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縣創新實施美麗經濟培育行動助農增收

2020-12-20 瀟湘晨報

今年以來,海鹽縣創新實施美麗經濟培育行動,以促進農民增收為落腳點,厚植產業,豐富業態,創新運營,加快推進農旅融合發展。今年以來,全縣已接待鄉村遊客量近28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6億元,同比增長13.7%;前三季度,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64元,同比增長5.2%。

一是完善農旅基礎,打造「綠水青山」。大力發展優質產業,推廣畝產5000元以上稻蝦特色產業超2萬畝、畝產3萬元以上水果黃金產業6500畝。匠心建設美麗鄉村,全域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創建縣級美麗田園3500畝、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7個、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3個,建成升級版美麗鄉村4個,建設提升美麗鄉村精品線4條,醉美鄉村韻味日益彰顯。完善旅遊基礎設施,重點提升標識系統、公共廁所、遊客中心、休憩座椅、景點遊步道等,成功創建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6個、A級以上景區村莊34個,紫金山村商玉客棧成為嘉興地區民宿典型。激發改革活力,獲列浙江省農村農綜改革項目,投入2.5億元,打造海鹽「三宜」農村未來社區,不斷夯實農旅基礎。

二是豐富農旅業態,發展「金山銀山」。聚焦農業生態、教育、體驗、康養等功能挖掘,整合資源,豐富活動,加快培育農旅融合業態,讓遊客願意來、留得住。整合萬奧農莊、百合美農場、溪嬉菜園子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優質果蔬資源,推出「月月有採摘」「八鮮採摘遊」等活動,採摘遊客達20萬人次以上。充分利用富硒資源,打造浙北硒谷·養生澉浦,成功創建澉浦省級特色農業強鎮。強化全產業鏈布局,推動青蓮食品建成全國首個以豬為主題的一站式體驗地「豬豬星球」,獲列全國20家「引領鄉村產業卓越企業」。注重活動帶動,舉辦稻田龍蝦文化美食節、農民豐收節歡樂遊購夜、水果之戀等農旅活動19個,帶動消費農產品500餘萬元。

三是創新農旅運營,促進「兩山轉化」。聚焦優勢優質資源轉化,創新品牌運營,多元化投入,加快美麗資源變美麗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強化統一運營,組建海鹽縣綠野仙蹤鄉村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統籌推進全縣鄉旅發展策劃、營銷宣傳、建設標準等工作,全力打響「綠野仙蹤」鄉旅品牌,該做法受到成嶽衝副省長批示肯定。強化專業運營,引進浙江聯眾鄉村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等專業化第三方共同開發,豐義村在全國率先聘請鄉村振興職業經理人。強化農旅招商,積極向上海、杭州、蘇州等地推介農旅融合項目,今年該縣豐義豐山農旅精品區塊成功引進融禾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千畝盆栽花卉基地項目等億元以上投資項目2個,預計輻射帶動當地就業220人以上。

【來源:嘉興市農業農村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民宿經濟:「個性」民宿遍地開花 「田園牧歌」助農增收【牢記囑託...
    民宿經濟:「個性」民宿遍地開花 「田園牧歌」助農增收【牢記囑託學標杆 武義融媒安吉行 綜述之五】 2020-10-03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威涼州:培育甜高粱產業鏈助農增收
    甘肅日報記者 馬順龍  甘肅日報記者 馬順龍 通訊員 彭紅山  今年以來,涼州區委、區政府搶抓省裡支持武威先行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機遇,把加快培育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產業鏈,作為提升畜牧業飼草料供給保障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舉措,通過創新模式建立種植基地、技術服務提升經濟效益、加工利用延長產業鏈條、政策扶持促進規模發展,積極示範推廣甜高粱種植,全力推進甜高粱產業快速發展
  • 威坪鎮德堯白桃「雲採摘」直播活動助農增收
    威坪鎮德堯白桃「雲採摘」直播活動助農增收 2020-07-22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雅江縣強化農牧業基礎地位 添措施助農增收
    該縣縣委、縣政府還十分注重加強基層班子建設,努力提高基層領導幹部的整體素質和駕馭市場經濟的領導水平,為農牧民增收提供了組織保障。全縣上下牢固樹立了「重農、憂農、為農」的思想,形成了「一切為了老百姓」的良好氛圍。  以農牧民增收為中心,大力推進農牧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以春耕備耕為重點,打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基礎。
  • 廣西梧州架起助農增收「新鵲橋」
    「農特產品生產者變身『帶貨』主播,既解決了農產品滯銷問題,又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梧州市的經濟亮點。」就呢度平臺梧州市負責人說,電商之風還未吹進梧州之前,各戶「土貨」銷量完全是另一番景象。2年前,梧州農戶採用綠色生態種植方式種植的農特產品,往往是賣給前來收購的商販,或者自己背到鎮上叫賣。商販收購價格低,到鎮上賣銷量上不去,新鮮的農特產品因滯銷變質,農戶費時費力回報小。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本應是令人喜悅的豐收,卻因為不好銷、價格低成為農戶的心結,質優新鮮的農特產品爛在了地裡,滯留在了家裡。
  • 開平市供銷社實施「分揀中心+冷庫」實現錯峰銷售助農增收
    開平市供銷社下屬的金雞供銷中心社金農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發揮支農生力軍作用,充分利用領辦的農副產品加工分揀中心和冷庫設施,實現錯峰銷售,開啟助農增收之路。截至目前,該合作社共收購香芋南瓜16萬斤,辣椒360噸,矮茄210噸,助農增收額達68萬元。  該合作社的農副產品加工分揀中心位於赤水鎮沙洲圩,服務範圍輻射周邊3000多畝的農田,加工分揀中心內設2座冷庫,體積達200立方米,庫容量約15噸。
  • 跨越千裡的雙城直播助農增收
    在巫山,網絡公益助農示範產業基地參觀小組對網絡公益助農示範產業基地進行授牌,並參觀網絡公益助農成效;在煙臺,「龍情農意」2020煙臺-巫山東西部網絡公益助農活動直播間對巫山戀橙、煙臺蘋果展開網絡直播,助力產地直供鮮果,直達千家萬戶。
  • 那羅村:中藥材種苗繁育助農增收
    近日,筆者在鐘山區汪家寨鎮那羅村1000萬株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了解到,依託當地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那羅村引進貴州鑫禾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白芨、滇黃精、滇重樓等中藥材種植,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特色產業,進一步拓寬了當地村民增收渠道。
  • 【助農】渝北網絡扶貧工作培訓班發掘培育「鄉土網紅」
    【助農】渝北網絡扶貧工作培訓班發掘培育「鄉土網紅」 2020-06-22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景谷: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
    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近年來,雲南景谷縣依託景谷興邁農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委+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模式,產業化發展魔芋,魔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可見。
  •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新華社照片,唐山(河北) ,2020年12月18日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12月18日,河北省灤州市榛子鎮水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大棚內採收香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新華社照片,唐山(河北) ,2020年12月18日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12月18日,河北省灤州市榛子鎮水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大棚內採收香菇。
  • 浙江全面實施新時代美麗鄉村「六大行動」
    11月24日,浙江省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現場會在義烏召開,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出席會議並講話指出,新發展階段要以深化「千萬工程」為牽引,以共建共享全域美麗大花園為總目標,以「兩進兩回」為重要抓手,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
  • 電商助農在行動丨順聯動力走近海南保亭縣紅毛丹採摘節
    (順聯動力副總裁孫文臣上臺致詞)值得一提的是,八月中旬,CCTV關注報導順聯動力積極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消費扶貧在行動的電商助農事跡,讓所有人看到了「電商新力量」。據了解,自平臺創建以來,順聯動力在電商渠道下沉、電商扶貧模式、農產品上行通路、新農人培育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出的「優農計劃」助農項目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走出去」即通過源頭直採、分揀配送的方式,實地實時選品、控品,保證產品的品質和鮮度,既推動農產品上行,了解鄉民之憂的同時,也為消費者做好第一道嚴格的把關。
  • 自貢市三多寨鎮3000畝高密度養魚助農增收450萬元
    自貢市三多寨鎮3000畝高密度養魚助農增收450萬元2011-09-09 11:05:00  水產養殖網  正在組織對成品魚塘實施「捕大留小」人工捕撈作業的魚塘主人何亮興奮地告訴記者,「現在正是商品魚大量上市的時節,連續幾天以來,組織捕撈作業工人對大的成品魚實施捕撈,利用當前市場有利的行情機會,賣過好價錢。咱飼養的鯉魚、花白鰱、鯽魚在雲貴川十分走俏,均價賣到了10元/公斤,從已經捕撈了的280畝來看,畝產成品魚達到1000公斤,全部實現了畝產噸魚的目標,每畝可以實現純收入2000元,今年豐收已成定局」。
  • 安徽旌德縣六項行動助貧困婦女擺脫貧困
    日前,旌德縣決定在全縣婦聯繫統深入實施「巾幗脫貧六項行動」, 圍繞講好巾幗脫貧故事、引導家庭消費扶貧、帶動婦女就業增收、推薦婦女就業創業、實施關愛救助行動、落實扶貧幫扶責任六個方面開展行動,充分發揮婦女半邊天作用和婦聯組織獨特作用,努力幫助貧困婦女擺脫貧困。一是講好巾幗脫貧故事。
  • 浙江海鹽: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
    豐義村僅僅是海鹽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海鹽縣委組織部了解到,海鹽縣以黨建為引領,以改革為突破口,開展「五星達標,A級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堅持全域秀美,開展農村全域整治,因地制宜建設「一村多景」,推動鄉村「盆景」變「風景」,實現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
  • 「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組織創先引領發展 壯大產業助農增收
    組織創先引領發展 壯大產業助農增收——崇信縣黃寨鎮甘莊村黨支部推進組織創先激活鄉村振興新活力曾經「一個崖面兩個孔,一把火、兩頭燒的鍋臺連著土炕」的黃土窯洞,隨著歷史的變遷,被人們拋棄捨離,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紅牛的天堂。
  • 黑龍江富錦:「扶貧牛」助農增收
    近年來,為保障貧困群體持續穩定增收,黑龍江省富錦市長安鎮探索「合作社+貧困戶」增收路子,通過發展代養扶貧牛項目來促農增收,動員32戶貧困戶入股成裕養牛專業合作社,通過抱團養牛助農增收。
  • 【新春走基層】舉目千山綠 大地茶飄香——巴南茶產業助農增收
    近年來,巴南實施「公司+基地+茶葉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發展模式,與農戶形成利益聯結,助農增收。    當地龍頭企業重茶集團按規定每年將公司利潤的5%作為紅利分配給茶農。今年的紅利總額為25萬元,200多戶參與分紅,社幹部朱德勝是其中之一。
  • 山西吉縣打造特色蘋果小鎮 「紅果果」助農增收
    山西吉縣打造特色蘋果小鎮 「紅果果」助農增收 2020-10-15 15:54:47 吉縣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近年來,該縣藉助蘋果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打造特色小鎮助農增收。  金秋十月,豐收時節,走進採摘園裡,分列著一排排整齊的果樹,小燈籠般殷紅的蘋果掛滿枝頭,果農們正忙著採摘、裝箱,呈現一派豐收景象。15日,2020年「春華秋實」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吉縣蘋果文化藝術節在山西省臨汾市吉縣東城鄉蘋果小鎮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