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歌手林俊傑近日在鎮江一家醫院就診後,輸液用的針頭和注水包被工作人員拍照上傳至社交媒體,在網絡上甚至出現了公開叫賣行為。事後經相關部門核查聲明,未有醫療廢物流失,並且已對相關責任人做出停職處罰。醫療廢物的處置問題總能引起公眾關注,那麼,未按規定處置會承擔何種法律責任?醫療廢物的處置規定又是如何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的呢?
1 隨意處置觸犯法律
我國執業醫師法規定:「醫生在執業活動中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隱私」;我國護士管理辦法也規定:「護士在執業中得悉就醫者的隱私,不得洩露,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上述事件中的相關人員存在洩露患者隱私的行為,受到社會輿論的關注,醫院已經對相關人員做出了處罰。那麼,究竟什麼是醫療廢物呢?醫療廢物是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不同程度地含有細菌、病毒、放射性等有害物質,比一般生活垃圾更具危害性。
由於醫療廢物種類繁多,成分複雜,化學特性相差較大,在收集、運輸和處置的過程中都需要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以嚴格的程序操作,一旦出現紕漏,後果難以挽回,我國法律已對此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7條規定:「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其法定代表人為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職責,防止因醫療廢物導致傳染病傳播和環境汙染事故。」同時第14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禁止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禁止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醫療廢物由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負責集中處置。醫療機構將醫療廢棄物及時收集後分置於專門容器內,用專用運送工具運至醫療廢物處置單位,進行集中處置。從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活動的單位,不僅要獲得經營許可證,還應當在醫療廢物貯存、處置設施和人員配備等各方面符合相應的條件。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至少每兩天到衛生機構,使用專用車輛收集、運送一次醫療廢物,並按規定向衛生機構收取醫療廢物處置費用。
而該條例第48條和第54條規定,違反本規定導致傳染病或者發生環境汙染事故,給他人造成身體損害的不僅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還要對相關責任人員予以警告、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處分。2006年寧波市衛計委對區內某家醫院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該醫院門診部注射室將使用後的一次性棉籤與廢紙、果皮混放,輸液室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放置於硬紙盒內,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處未見警示標識,遂對其作出責令立即改正、警告、罰款的行政處罰。
此外,我國刑法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醫療廢物,嚴重汙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2018年湖南省一起環境汙染的公訴案件中,被告人賴某、易某、諶某違法購買、堆放、加工醫療廢物,並將用這些廢物製成的塑料顆粒對外銷售,其行為構成汙染環境罪,賴某、易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諶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各處罰金2萬元。
2 多種原因導致處置亂象
醫療廢物的複雜性和專業性程度高,造成處置亂象的原因也多種多樣。首先,醫療廢物處置的難度和高成本是造成廢物流失的主要原因。因為其高度的傳染性和汙染性,法律對醫療廢物的收集、貯存、運輸和處理都有特殊嚴格的規定,而要達到這種標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包括相關處置設施的購進,操作人員的專業培訓,處置技術的研究開發,以及支付高額的垃圾處理費。所有的費用都需要醫療機構和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自行承擔,在缺乏市場經濟效益刺激和財政扶持的情況下,相關設施和技術的進步緩慢,影響了醫療廢物處置的專業化和積極性。
其次,違法倒賣醫療垃圾帶來高收益,而違法成本又較低。不法分子利用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管理漏洞,將回收的醫療垃圾進行簡單的分揀和碎片化處理,轉手賣出後就可獲得不菲的收益。永州市零陵區人民法院2016年刑事案件顯示,被告人魏某利用其在永州市某園內填埋垃圾的工作之便,讓胡某、曾某等到填埋場揀出醫療廢物後,以每斤0.8元至0.9元的價格收購,再以每斤1.2元的價格轉賣給下家,收益頗豐。最終,魏某以汙染環境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1萬元。
再次,不法分子利用法律和監管漏洞實施違法犯罪。目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是我國對醫療廢物處置的核心法條,部分規定比較原則化,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導致醫療廢物的汙染防治存在一定隨意性。
3 規範處置需多方發力
醫療廢物的科學合理處置對於加強環境治理工作,提高公共衛生健康水平有重要影響,需要各方合力完善。
首先,相關主管部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鼓勵醫療垃圾的回收處置。可以加強對醫療廢物處置的政策和技術扶持,向處置企業提供優惠貸款;也可向處置中心提供一定的專項補貼,提高企業的投資熱情。
其次,社會公眾應加強對醫療廢物的了解程度和關注度,充分認識醫療垃圾的危害性,及時舉報違法處置、倒賣醫療廢物的機構和個人,發揮公眾的監督作用。
最後,完善醫療廢物處置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大對違法投機行為的處罰力度。制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時依據的相關法律應與時俱進,與今天倡導的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理念聯繫更加緊密。要建立嚴格的回收利用制度,通過法律規範醫療垃圾在源頭上嚴格與生活垃圾區分,並做好回收準備工作。對醫療廢物處置的收費應當有明確的標準,根據經濟發展程度和產生數量的不同,區別收費。對於私自焚燒、丟棄醫療廢物的機構,給予相當於廢物處置費用的罰款,對於私自倒賣醫療廢物的機構和個人加大刑法處罰力度。
延伸閱讀
日本醫療垃圾的監管處理
1998年,日本環境省就垃圾焚燒後對環境的影響和二噁英排出量進行了限制,此後,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垃圾逐漸轉向外部處理,交給專門從事醫療垃圾處理的公司進行集中處理。
在醫院內設立特別管理性垃圾委員會,以管理責任者為中心,整頓、完善院內的感染性垃圾的處理系統。對特別管理感染性垃圾的管理責任者的資格認定,必須具有醫師、護士或者是由厚生省認定的講座結業者。
在醫療衛生單位內部,感染性廢物產生之初,就將有感染性的與未被感染的分類收集。根據垃圾性狀來確定回收容器,粘貼不同顏色的標誌,感染性垃圾放入不易破損且密封的容器內,綑紮後置於專門的庫房,完整地交給回收處理企業。
對垃圾處理單位的管理,由日本全國產業廢棄物聯合會進行管理並登記註冊,將各處理企業的具體情況向垃圾排出單位提供。嚴格遵守產業垃圾的管理票制度,無票證的垃圾不予處理。
在社會監督層面,垃圾處理法的監督由各都、道府、縣及市、町、村的有關部門和日本全國產業廢棄物聯合會、醫療垃圾適當處理計劃促進會及民間團體聯合實行。對易於違法投棄地點裝置攝影監視系統,並設立當地居民的電話傳真舉報系統,舉報後各地警察進行實地檢查,媒體對事實成立的當事人曝光。對違反規定者,實行高額罰金(1000萬日元,對於法人代表可處罰1億日元)、吊銷營業執照、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手段。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韓晶晶(作者單位: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
流程編輯: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