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區:檢察建議推動醫療廢物處置專項整治

2020-12-08 瀟湘晨報

本報訊(記者李立峰 通訊員郭佳佳)「我之前是怕麻煩、想省錢,才未按要求處置醫療廢物。現在,已經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處置,歡迎你們隨時來抽查監督。」11月20日,面對回訪的檢察官,重慶市璧山區某診所經營者劉某拍著胸脯保證。

事實是否如劉某所言?璧山區檢察院檢察三部主任郭錕決定現場覆核。他走進該診所治療室,發現之前單一的廢物收集容器已經被大大小小的醫療廢物收集容器代替,容器外還貼有標籤,清晰明了,醫療廢物處置規範。

這次回訪,只是該院開展醫療廢物處置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

郭錕介紹,今年年初,重慶市檢察院部署開展醫療廢物處置專項監督。為落實好這一部署,郭錕跟同事一起到璧山區一家處置醫療廢棄物的公司進行調研。公司負責人告訴郭琨,作為全區唯一一家處置醫療廢棄物的公司,在工作中經常發現一些私人診所在處置醫療廢棄物方面存在不規範問題,可能造成廢棄物外洩,不僅影響醫療廢棄物處置人員健康,也會對就醫人群安全造成隱患。

憑著職業的敏感性,調研結束後,郭錕便帶領公益訴訟部門幹警對轄區4家診所進行走訪,發現其中有2家診所存在貯存醫療廢棄物時未按規定使用專用包裝袋、混同放置醫療廢物等問題。

走訪中,有的診所負責人向檢察官倒苦水,「醫療廢物回收箱每兩天就要收一次,而且回收箱是一併帶走的,如果安瓿瓶專用大回收箱,經營成本會增加很大一筆。」原來,診所未按規定處置醫療廢物並非其不知情,而是為了圖省事、想省錢。郭錕語重心長地說:「今年的疫情告訴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公共衛生安全,這種問題必須馬上整改。」

在深入調查走訪和固定證據後,璧山區檢察院依法向璧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積極履行轄區醫療廢棄物監督管理職責,採取有效整治措施,督促轄區診所規範管理醫療廢棄物。

收到檢察建議後,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及時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制定《2020年醫療廢物與醫療廢水處置專項監督檢查的通知》,會同區生態環境局開展聯合專項整治行動,對檢察建議中提到的診所進行現場調查核實情況後,依法作出警告、罰款的行政處罰。

同時,該委還通過開展法律法規培訓、組織醫療衛生機構自查、2019年醫療廢物與醫療廢水處置專項監督檢查工作「回頭看」、重點抽查等方式,對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水與醫療廢物處置情況進行專項整治。

針對醫療廢水和醫療廢物處置存在的問題,該委責成璧山區衛生健康執法支隊督促各醫療衛生機構及時整改,並安排鎮街協管站跟蹤巡查。截至目前,243家醫療衛生機構全部整改到位,對未整改到位的4家已立案。

(原標題:「這種問題必須馬上整改」 重慶璧山:檢察建議推動醫療廢物處置專項整治)

【來源:檢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怎麼處置醫療廢物?檢察官365°無死角現場來監督
    醫療廢物處置《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我國對直接關係到人們身體健康、環境安全的醫療廢棄物有著嚴格監管,推行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2020年4月,永泰縣檢察院結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實際,開展醫療廢物專項監督公益訴訟「回頭看」,建議衛健局對全縣醫療廢物處置活動進行大排查。
  • 通州區開展打擊涉危險廢物處置行為專項行動
    為有效防範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近日,通州區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切實保障轄區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深度挖掘、收集線索
  • 烘焙食品要有「身份證」檢察建議推動專項整治
    這樣的變化源於一份檢察建議。整改前 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忻城縣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檢察官在履職中發現轄區內相關蛋糕店在銷售食品時沒有對食品進行明碼標價,沒有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事項,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 排查905家單位 瀋陽推進危險廢物安全專項整治
    人民網瀋陽12月9日電 (孝媛)本網從瀋陽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在危險廢物環境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瀋陽市已累計向危險廢物處置單位、危險廢物產生單位下達《企業自查治理通知單》1269份,出動1632人次,累計排查905家涉危險廢物單位。
  • 江蘇灌南:檢察建議推動全縣非法小碼頭專項清理
    ,以上人員均涉嫌非法採礦罪,檢察機關請求法院以非法採礦罪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  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認為蘇某冬等人在航道外海域非法採砂的行為會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遂請專家進行評估。  「海砂的非法開採對開採區的海水水質、沉積物環境質量、海洋生物資源以及海灣生境等均可能造成較大影響,本案非法採砂嚴重改變了海灣生境原始海床結構,降低了水源涵養,破壞了生物資源和生物多樣性。」
  • 醫院自行焚燒醫療廢物 檢察院出手了
    &nbsp&nbsp&nbsp&nbsp東北網9月21日訊(孫樹輝 趙文宗 記者 唐繼厚)9月18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人民檢察院舉行首次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公開宣告儀式,呼中生態環境局、呼中區衛生健康局負責同志參加了儀式,儀式同時邀請區人民監督員代表進行了現場監督。
  • 瀋陽市生態環境局持續推進危險廢物等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依據《瀋陽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市生態環境局制定並印發了《瀋陽市廢棄危險化學品等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主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機關處室、各生態環境分局、市生態環境事務服務中心、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主要領導任組員的工作領導小組
  • 涉「疫」醫療廢物,怎麼處置?
    醫療廢物關係到人體健康及環境安全,加強對醫療廢物的管理,既是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減少患者醫療成本、節省醫療廢物處置費用的要求,也是醫院管理水平的具體體現。當前,醫療機構在醫療廢物收集管理和處置方面存在一系列普遍及難點問題,因此我司邀請行業內相關專家,共同就醫療廢物管理及收集運輸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 檢察公益訴訟全面實施兩周年典型案例
    長江生態保護 舉一反三 共同推進  【要旨】   檢察機關對新聞媒體報導的個案線索,舉一反三,深入調查同類違法情形,通過發送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行職責,共同推進對違法堆存的固體廢物進行專項整治,並跟進監督相關行政機關採取補植復綠等措施鞏固整治成果,助力長江岸線生態環境修復
  • 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
    、培育行業優質企業等建議。1995~2002年,我國基本建立起危險廢物處理處置鑑別—處理—排放的標準體系。2003年SARS暴發,大量醫療廢物對環保系統造成嚴重衝擊[1]。2004年1月,原國家環保總局印發《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我國危險廢物處置設施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產業進入萌芽發展階段。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產業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
    《指南》明確了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要求。地方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協同衛生健康等部門完善應急處置協調機制,共同組織好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工作。以設區的市為單位,統籌應急處置設施資源,建立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資源清單。規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活動,防止疾病傳染和環境汙染,及時發布應急處置信息。
  • 落實「四號檢察建議」,推動窨井蓋問題治理
    今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出「四號檢察建議」,推進窨井蓋問題綜合治理。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四號檢察建議」,消除公共安全隱患,保護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2020年10月以來,武勝縣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幹警主動與住建局等相關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溝通涉窨井蓋問題治理,共同趕赴現場進行實地查看,凝聚共識,協同發力。
  • 武漢 醫廢處置經受應急考驗(人民眼·醫療廢物收處)
    目前,武漢市每天產生的上百噸醫療廢物中,有30噸經由他和同事,實施無害化處置。  醫療廢物處置,是武漢保衛戰一個特殊戰場。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遭遇戰:疫情發生後,武漢醫療廢物從平時每天40多噸陡增到高峰期的247噸,遠超約50噸的常規處置能力。
  • 大連市固體廢物汙染防治專項規劃(2018-2035)(徵求意見稿)
    大連市作為遼寧省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試點城市之一,將大連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大連水泥廠作為試點,取得全省首個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3、醫療廢物產生與利用處置情況2017年,全市城區(含區市縣)醫療廢物產生總量0.72萬噸。
  • 長沙危廢處置中心年內建成 日處30噸醫療廢物
    早在2003年,國家規劃在我省建設12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和2個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含醫廢處置),國家按60%補助建設資金。  但截至目前,全省只有10個市州已建成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並投入運營,婁底、湘潭、衡陽、長沙4個尚未建成或已建成但沒有投入使用。其中,已立項8年的長沙危險廢物處置中心仍未建成;湘潭市醫廢處置中心選址遲遲未定。
  • 眾志成城 共創和諧平安璧山——2020年重慶市璧山區政法工作紀略
    生態秀美、幸福宜居、社區祥和……這裡是一方洋溢著平安幸福和諧的熱土——重慶璧山。2020年,全區政法系統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敢於擔當、善謀實幹,忠實履行職責,形成社會共同防範、化解、管控的良好局面,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力打造主城都市區「迎客廳」,早日實現「兩區一地一田」目標,營造了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 疫情期間萍鄉日均處置醫療廢物3.2噸
    4月28日,中國江西網記者從萍鄉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市醫療廢物處置量由以往每天2.5噸以下增加到3噸以上,最多一天達4.9噸,疫情期間全市每天的醫廢處置量平均為3.2噸。  據了解,疫情期間,萍鄉市共確定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點醫院5家,集中隔離點19家。
  • 48小時的醫療廢物收運制改為24小時 雞西加大收集處置醫療廢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在黑龍江省雞西市防控疫情工作中,市環發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在市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部門指導下,啟動應急預案,明確崗位職責及分工,對外設立24小時服務熱線,積極響應各級監管部門及醫療機構的處置要求
  • 我國危險廢物管理處置現狀及發展建議
    為應對上述問題,建議利用處置設施前期科學謀劃,積極提升現有利用處置設施水平,大力開展新增利用處置設施建設,強化重點行業、重點園區、重點種類處置能力建設。截至2018年底,全國各省(區、市)頒發的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經營許可證共3220份,全國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核准收集和利用處置能力達到10212萬噸/年(含收集能力1201萬噸/年)(見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