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唱作鬼才肖瀛《大海港》全新上線,演繹一個人的異鄉幻想
音樂人肖瀛在2015年推出了一首《大海港》,純粹的編曲和音樂語言,弦樂和鋼琴的委婉和聲到最後日本太鼓的敲擊聲把《大海港》推向高潮, 肖瀛在長期古典音樂背景下已經開始嘗試把個人的意識與想像蔓延至音樂化的空間。幾年下來,《大海港》一直保持著鮮活的音樂生命力,當聽者重新聆聽起來,它依然有著當年那股「少年」對未來的憧憬和困惑。
-
你是否聽到了西方作曲家音樂就說是古典樂?
想必大家在生活當中都時常會聽到關於古典音樂的一些消息,雖然我們不怎麼了解,或者說了解的比較少,但是古典樂在我們心裡大概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吧。我們廣大音樂愛好者對西方音樂史了解的較少,但凡聽到了有一定深度的音樂作品都把它歸為「古典樂」,但其實西方音樂在這一方面也是劃分著幾個時期的。
-
AI交響變奏曲、遊戲主題音樂會……古典音樂丟開嚴肅面孔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AI在推動音樂作曲上一個宏大的目標是探索人類的音樂智慧。AI交響變奏曲《我和我的祖國》曲目團隊技術負責人舉了貝多芬的例子——我們一般會認為音樂是感性的,但貝多芬其實是個非常理性的作曲家,他的每一部創作歷程自己都有記錄,證明這中間其實有些規矩可循,「反過來,通過AI這一工具,我們有沒有可能從貝多芬創作的曲子中找出更多規律呢?」
-
誰給肖瀛扣個日本師父?藝人包裝:「爹」別亂認,「鍋」別亂耍
除了坂本龍一弟子這樣的標籤,肖瀛其他的抬頭其實已經足夠亮眼——「新古典主義獨立音樂人」、「旅法青年作曲家」、「國家大劇院青年作曲家最高獎項獲得者」,又何必再畫蛇添足、授人以柄。是金子總會發光,以這種方式給自己貼金,這一波操作確實是露臉了。也許確實更多的人知道了肖瀛這個名字,但以這種方式出名,實在不算光彩。
-
豐富古典音樂內涵 探索更多表現可能
,更好地與世界對話,更好地傳播我們的音樂古典音樂重視聲音力度的對比,重視每個休止符的使用,以及有聲與無聲之間的美妙,欣賞古典音樂是讓人享受寧靜的時刻,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真正認識自己吳牧野《我的祖國》「每一個音階都不是孤立的」
-
唱作人肖瀛新單《藍色的心》上線:來自浪漫天蠍的最佳註解
肖瀛新單《藍色的心》上線,探索音樂靈感源頭在人類發明的所有複雜語言裡,有鼓舞人心的,有支撐人類文明的,有揭秘宇宙奧秘的,有充滿哲思的。而近現代的電影作品裡,你也會發現大量的作品都有一個共通點,即在充滿激烈的「我愛你」之前,「我喜歡你」總是充滿了被隱匿起來的,不確定性的浪漫和蓄勢待發的情愫。
-
如何創作電影音樂?德國作曲家對話小河、張有待
好的音樂和電影是可以相互成就的。電影敘事和音樂之間的關係極為微妙,音樂可以對劇情進行表現、烘託、暗示、延展,它也可以補充、顛覆敘事,甚至構建自己的獨立敘述脈絡。那電影音樂是怎樣產生的呢?根據電影內容進行配樂?先有音樂,再針對影像進行剪輯?作曲家如何獲取創作靈感?
-
更快了解古典音樂 簡談古典音樂的編制
想真正進入古典音樂的朋友們可能會先從一些入門級的理論知識書籍學起,不過對於音樂一竅不通的人們一般很難看懂這些書籍中的專業詞彙。很多東西經常會說著說著就深入了,這樣確實不太容易讓讀者理解,先不過了解一定的基礎知識對於聆聽古典音樂確實是擁有一定好處的。
-
西安:古典音樂「對話」國寶文物
新華社西安4月19日電(記者蔡馨逸)18日晚上8點,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展館,西安交響樂團「雲上國寶音樂會」首場線上直播奏響,吸引了數萬名觀眾在線欣賞音樂,觀賞國寶文物。
-
西方古典音樂真的比中國古典音樂高級嗎?
西方古典音樂相對來說概念清晰,界定明確,就是大量的職業作曲家創作的作品與音樂形式。這其中並不包括民間音樂。 中國古典音樂的概念是相當模糊的。如果套用西方的界定範疇,中國缺少作曲家這個職業,而留存至今的大量的民間音樂作品與形式,又難以劃入「古典」的範疇。
-
《西方古典音樂》:鋼琴老師備課資料,古典音樂百科全書
編輯推薦:本書稿是「愛樂系列」叢書第九本,是寫給音樂愛好者的一本西方古典音樂的入門書。本書擇優選收了西方古典音樂史上二百二十餘位作曲家的三千餘部名作,將這些作品從易到難分別納入四大階梯,以便入門者拾級而上。大部分作品附有簡明扼要的解說,以期對讀者有所啟發。
-
上海大學「光影中國」開講 著名作曲家分享音樂的想像力
本網訊 (記者 程媛媛)1月6日晚,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光影中國」德藝雙馨講壇第五期如約而至,中國著名青年作曲家居文沛圍繞著「音樂的想像力」這一核心主題,分享了自己對影視配樂的思考和寶貴經驗,令師生們受益匪淺。本期講壇由上海電影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孫寧與居文沛進行對話訪談。
-
中國古典音樂走進波特蘭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外媒7月7日報導,中國的古典音樂將在美國波特蘭舉辦自己的小型音樂節,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林昭亮,著名琵琶大師吳曼、葉小剛等都將登臺獻藝,還會演奏多首著名作曲家盛宗亮先生的古典音樂作品。大衛•舍夫林是非營利組織的藝術總監和單簧管演奏家,他想到了作曲家盛宗亮。盛宗亮曾為他寫過一篇單簧管五重奏。舍夫林請盛宗亮為美國西北室內樂團和其他幾位古典音樂表演者創作一部音樂戲劇作品。
-
專家:當代作曲家的任務之一就是開拓音樂的邊界
近日,一場由美國蜜沃斯弦樂四重奏帶來的當代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學院的賀綠汀音樂廳舉行。在這場音樂會上,蜜沃斯弦樂四重奏演奏了多位當代音樂家的委約作品。面對這樣的觀點,本場音樂會的作曲家之一、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溫德青並不認同:「你能想像美術愛好者只看達文西、拉斐爾,而不愛畢卡索嗎?時代在變,審美的眼光在變,人們的耳朵也在變。
-
古典吉他的 巴西音樂之旅
巴西裡約奧運會即將開幕,但提到巴西音樂,大部分人只會想到性感熱烈的桑巴和爵士情調的巴薩諾瓦(BossaNova)。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菲近日發行的專輯《多彩巴西》,試圖用古典吉他梳理20世紀巴西音樂的脈絡,告訴人們,在這個拉美面積最大的國家,除了桑巴和巴薩諾瓦,還有肖羅(Choro)這種以巴西風格來演繹歐洲舞蹈組曲的音樂形態。
-
那些被爵士玩壞了的古典音樂No.2
許多一流的爵士藝術家(或叫第三流派音樂家)以他們熱愛的爵士樂抒發對古典音樂家的的景仰之情,將經典古典名曲與現代爵士樂樂完美結合,他們將人們非常熟悉的傳統古典音樂爵士風格化,這種爵士風演繹給人帶來一種耳目一新的清新感、悅耳動聽的快樂感、搖擺輕鬆的律動感....但阿三估計,當初作曲的那幫傢伙們棺材板估計已經壓不住了,抒情的的音樂配上了律動
-
英國最好的古典音樂,每場只有「5便士」,人民幣不到5毛錢
2016年Proms在多層停車場的音樂會,圖片提供BBC,攝影 Mark Allan至於現代音樂迷,BBC Proms 會有16場世界首演,另外還有14場歐洲首演,讓你有機會成為第一位體驗最新、最前衛、最具實驗性的音樂的聽眾之一。
-
人民日報對話李雲迪:讓更多人認識音樂之美
原標題:讓更多人認識音樂之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對話人:李雲迪(鋼琴演奏家)核心閱讀藝術家應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藝術風格和表達方式,並知曉如何把它展現給觀眾。我在演奏前都會先揣摩作品,了解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感悟作曲家創作的初衷和彈琴時的心境,然後對曲子進行解析,加入自己的領悟和感受,對作品進行「再創作」。記者: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音樂。巴赫、貝多芬、蕭邦等古典音樂作曲家的作品,歷經數百年流傳至今。如何認識作品經典性和演奏家創造性之間的關係?
-
古典音樂有這樣的力量
音樂音符是錯綜複雜的編織, 作曲家巧妙地、機智地隱藏著他們最瘋狂的幻想和最微妙的敏感。儘管自 2 0 0 7年以來幾乎每年都去中國, 但對於今年的中國之行, 吉爾特堡面臨著特別緊張的賽程。音樂評論家派屈克·魯克 (patrick rucker) 在談到吉爾特堡 (giltburg) 此前的拉赫曼尼諾夫 (rachmaninoff) 錄音時說: 雖然很明顯, 一切都讓人深切感受到, 但我們聽到的似乎是對作曲家音樂意象的描述, 而不是獨奏家對其的看法。
-
北京音樂廳2018國際古典音樂季星光燦爛
演出季以「經典樂輝煌」「樂壇常青樹」「古典新概念」「流行也經典」「創意樂對話」「古典新聲音」為題形成六大版塊。 3月29日,作為開幕演出的是來自瑞士的韋比爾耶音樂節室內樂團,該樂團是被譽為「歐洲最具影響力且最具創新精神的古典音樂節」之一的韋爾比耶音樂節的駐場樂團,演出中00後鋼琴神童黎卓宇將與另一位「小鮮肉」小提琴家丹尼爾·羅佐科維奇將分別與樂團合作演繹孟德爾頌及巴赫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