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助學」牽手豐縣和集初中部分貧困生:遍灑真情,愛滿老區…

2020-12-25 愚伯的自留地

圖文:程守忠

隆冬東風來,老區暖融融。臘月24日(2019年1月29日。),甘霖助學豐縣負責人劉美霞女士,受徐州市甘霖助學總負責人夏海燕女士的委託,攜帶著豐縣永寧寺住持釋延武師傅和劉瑞雪居士的愛心捐贈,在豐縣和集中學德育處主任徐家宜先生陪同下,在年關將至時,為和集中學九位困境兒童發放了紅包、禮品…

豐縣永寧寺起自東漢,興於皇家,為民間寺院之始也。漢明帝永平初年,西竺佛教傳入中土之後,最初只在京都及諸王府地設寺禮祀,為皇家所獨享,民間禁止傳播佛教。豐縣乃漢室祖居,為皇室祖脈之地,倍受兩漢帝王之眷顧,因此得以建寺。劉邦登基稱帝後,將豐縣故裡神社賜名為"永寧神社"。至東漢時,漢明帝感夢遣使求法,並興建白馬寺,後又派使臣來漢皇劉邦故裡豐縣,將佛像安放在永寧神社,並下旨將永寧神社更名為"永寧寺",流傳至今。

豐縣永寧寺住持釋延武師傅,委託甘霖助學豐縣負責人劉美霞女士,為豐縣和集中學九位困境兒童帶去紅包及殷切的關懷和期望。

雪中送炭重於錦上添花!夏海燕女士給予殷殷的囑託,釋延武師傅、劉瑞雪女士伸出溫暖的手,劉美霞女士、徐家宜先生助力、接力……隆冬時節,春潮滾滾,溫暖遍及老區的每一寸土地!

我們一行三人,準備先去和集初中六年級3班閆同學家去,經過和集正好此處逢集,人煙鬧市,分外紅火,就是擁擠,每一個人都是面帶笑容,享受著即將過春節的溫情和團圓。

徐家宜主任工作的學校,就在此地,自然輕車熟路,即便在車前疏通,我們還是只能緩緩而行,人間煙火養大的我們,哪能不入鄉隨俗呢?親不親,老家人?親不親,老區人!

來到首羨鎮渠集村,熱情的父老鄉親紛紛指點迷冿,而且徐主任事先做足了準備工作,閆同學的家就在眼前了。

徐州市雲龍區甘霖助學服務中心,是志願者自發組織的公益團隊,發起於2014年,2016年8月正式成立團隊,2017年4月,在徐州市雲龍區民政局註冊,助學團隊目前有1000多名志願者,愛心爸爸媽媽團隊100多人,另外還發起了沛縣、豐縣和睢寧三個愛心分隊,目前關愛資助困境兒童1000多人。甘霖助學為每一位困境的兒童帶來了禮物。

走在老區的土地上,感覺分外踏實。願更多的人,來到老區,關懷老區,心疼老區。革命老區,經歷了多少腥風血雨,埋葬了多少侵略者,我們怎麼能忘記它的存在呢?而今老區的許多家庭是清貧的。

革命年代,老區人民不屈不撓;而今依然勤勞,不驕不躁。

勤勞的老媽媽。

老爺子一笑,與天地同老,與歲月同春!

閆同學:和集初中六年級3班學生,5年前父親因病去世,家裡欠了很多債務,小姊妹倆人都很優秀,姐姐兩年前考取醫科大學,妹妹現在六年級名列前茅,她母親一人獨自撐起這個家,家中住房簡陋,生活困苦。劉美霞老師把紅包遞給閆同學,願苦隨歲去,甘同春來。

願我們的旗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孩子,只要努力,就能在藍天下站得穩,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地域。

有陽光的地方,就有溫暖。

孩子,你要籤下收條,咱們在陽光下生活,需要陽光操作。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時光匆匆,但會記住一切!

愛屋及烏,這條溫順的小狗呢?就給照一張吧。

孩子,再見!

老家依然清貧。

有了孜孜不倦求學的孩子們,我們的生活充滿希望。

潘同學:男,和集初中六年級3班學生,爸爸2014年去世,母親患有精神病,無勞動能力,爺爺奶奶70多歲,還有一個90多歲的老奶奶,祖孫四代蝸居。潘同學在校學習刻苦認真,成績較好。媽媽有低保,潘同學沒有低保。

甘霖助學資助流程:收集資料――走訪核實――實施救助――尋找對接資助(在未有對接資助前群內愛心款資助)――跟蹤救助(尋找愛心爸爸媽媽)――至孩子上大學或家庭情況好轉。甘霖助學所救助的孩子,主要是孤兒、事實孤兒,家庭成員缺失,因病致貧或缺失勞動力家庭的孩子。孤兒就是父母都已經去世,在社會上有親屬監護散養的孩子。事實孤兒的一般情況是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孩子跟著爺爺奶奶或姑姑等親屬,和母親長期脫離或沒有撫養事實的。家庭成員缺失的情況一般就是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勞動力較弱,家庭沒有固定收入,撫養孩子比較困難的。因病致貧家庭大都是有一個或多個家庭成員生大病或發生意外事故,花費巨大,又失去勞動能力,致使家庭負債纍纍,無力改變現狀,孩子也受到很大影響的。還有就是父母殘障的家庭,有的是父母雙方重度身殘,生活勞動能力差,有的兩人都是智障,沒有勞動能力,有的一方身殘,一方智障,大都依靠政府低保生活。這些家庭,不少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家庭教育養育能力不夠,孩子生存環境較差生活質量低下,需要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愛幫助。甘霖助學團隊在走訪、回訪等活動中,大家都是自願參與,所產生的車費,餐費,參與人員全部自助,不動用愛心助學金。群裡的每一分愛心款全部用於資助困境學生。如果您願意向老區的困境兒童伸出救援之手,請聯繫徐州市甘霖助學負責人夏海燕女士:15952159809。她會向您提供需要救助的信息。

孩子,許多人牽掛著你。

不要小看這裡,這裡會出現一條春天大河的浪濤,一首情感四溢的詩歌!

老區畢竟疲憊了,讓更多的人來關心它。

我們來到司馬集的胡同學家。

胡同學,一個勤奮懂事的女孩,豐縣首羨鎮和集初級中學八年級學生,有妹妹弟弟在崔老家小學讀五年級和三年級,三個孩子都很優秀,她是在期中考試中取得了年級第三名的好成績。弟弟班級第一名,妹妹班級第二名。爸爸身體弱,個子矮小,勞動力差,全靠媽媽一人拼搏勞動,經濟收入較低,一家五口現在仍居住在低矮漏雨的平房裡,有時好長時間吃不上一頓肉,家庭雖是低保,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裡的困難,即使精打細算,生活還是非常艱難。

獎狀貼滿了牆壁。

我們來到了便集村,馬同學的家門口。

熱情的鄉親們迎了上來,讓我們也倍感溫暖。

老區有多麼窘迫,你不到這裡,你是想像不出的。

老區人是淳樸熱情的。

馬同學,聰明好學的陽光男孩,豐縣首羨鎮和集初級中學八年級學生,作為家中的老大,星期天還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和年幼的妹妹,雖然如此,他的學習成績還是比較優秀的,在期中考試中取得了年級二十名的好成績,大妹妹是便集小學五年級學生,成績優秀。小妹妹才2歲多。媽媽是四川人,因為家庭異常貧困,已離家出走,至今未歸。爺爺腿殘疾,不能幹活。家裡還有一個老奶奶需要贍養。生活的重擔壓在了瘦弱的爸爸身上,雖然爸爸拼命勞動,並沒有改變家庭的貧困,至今一家六口仍舊居住在土牆屋內,一到下大雨,就提心弔膽,生活非常困難。

獎狀一直貼到屋頂。

逼仄的小院子,定能飛出金鳳凰!

古道熱腸,可見一斑!

多了帥氣的馬同學啊!小夥子,從你的眼神裡,看出了你的不認輸!命運之神,更垂青於強者,你就是啊!

人氣,是我們生活裡最重要的底氣;有了底氣,就有了一切!

孩子,你是最棒的!

我們來到了郭集村莊同學家。

她是豐縣和集初中七年級學生,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在便集小學上四年級,小弟弟上幼兒園,她學習非常認真,肯吃苦,進步比較大,七年級入班時是班級第三名,上次期中考試取得班級第一名年級38名的好成績,她的母親在她小弟弟一歲時不幸去世,他父親身材矮小,沒有勞動能力,一人帶著三個孩子,靠著幾畝地生活,住房破舊,家裡雖然有低保,生活還是非常困難。

可憐的一家啊,看了令人心碎。

小弟弟才這麼小,就失去了母愛。

孩子,拿著紅包吧,在學校,一個月有飯吃。

這是今天最溫暖的一張照片!

莊同學拿回來自己的獎狀,步履輕快。

放在哪裡拍啊?就鋪在地上吧,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腳下的土地!它承載著我們的悲歡離合,養育著我們的前生今世!

這世界,我來了!金雞報曉,日日嶄新;再不堪的生活,都會過去的!

孫同學,女,孫莊人,和集初中六年級3班學生,母親患有精神病,無勞動能力,還需要人照顧,父親照顧母親,爺爺奶奶去世,跟著嬸嬸叔叔生活,家庭困難,孫同學學習刻苦認真,成績較好。

孩子,一切不幸都會過去的。

有時,苦難也是一筆財富!

甘霖助學,為你加油助力!

否極泰來!

在老區,才能見到這種小瓦屋。

這種土牆小瓦的屋子,簡直是那個年代的絕品了,記錄著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的過程!

老家成為腰子牆。

王同學,王套樓村人,女,和集初中六年級3班學生,母親患乳腺癌,治病欠了很多債務,父親勞動能力差,收入低無生活來源,懂事的王同學在家是父母的好幫手,在學校是班級的班長,學習成績優異。

成長的足跡!

孩子,在收條上簽名吧,不要忘記寫上今天的日期:2019年1月29日。

袁同學的家。

袁同學,袁老家人,一個要強樂觀的女孩,豐縣首羨鎮和集初級中學八年級學生,成績優秀,在學校期中考試中取得了年級第十三名,被評為校進步之星,現有弟弟妹妹尚在就讀小學,妹妹,順河初級中學六年級學生,被評為三好學生,弟弟,和集小學五年級學生,本學期被評為學習標兵。因母親在三年前從房屋上摔下來,腰肌嚴重受損,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在家種些花草出售,爸爸有咽炎胃炎,身體瘦弱,也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但為了生活外出打工,微薄的收入解決不了家裡的實際困難,姐弟三人的上學費用成了父母的心病,一直覺得虧欠孩子,努力掙錢,直到現在,家庭生活還是比較困難。我們進了門,沒有見到她,先看到一牆壁獎狀。

她媽媽把在同學家一起做寒假作業的袁同學喊來了。

媽媽腰肌嚴重受損,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就拿塑料薄膜把屋子封起來養花出售。

我們來到王新莊村,閆同學家。閆同學,和集初中六年級3班學生,母親身體不好,常年需要吃藥,父親在外打工維持日常開銷,閆同學學習認真,成績優秀,幾次考試都在班級前十名。弟弟在和集小學讀四年級,也是班級前十名的好成績。

劉女士把紅包給她,並勉勵她繼續努力。

多麼自信的小丫頭啊!

不要小看家裡的一張書桌,那是孩子讀書的陣地,書香就會從這裡氤氳而出。

這是和集初中的大門。劉永晨校長執掌此校的帥印以來,學校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從今天九位同學的家庭學習情況來看,他們響應學校的號召,同村的同學幾個聚合在一起學習,學習優秀者帶領其他同學學習,而且習以為常,可見,其潛藏之力不可低估。

歡口鎮育英初中是豐縣教育的一張名片,劉校長正是來自於該校的副校長,那麼和集初中也必將成為豐縣教育的一張名片,因為一位好的校長,就成就了一所好的學校!

相關焦點

  • 讓每位貧困生上得起學 助學貸款申請書範文
    今年該校決定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重點幫扶計劃」,通過心理輔導等措施使貧困生在精神上也得到幫助。開通了迎新論壇和經濟資助熱線,由負責相關工作的老師對「綠色通道」實施的有關問題進行解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2年的「綠色通道」有所完善,保證貧困生順利,按時開課。
  • 2020大學貧困生助學金申請書範文
    大學貧困生可以按照流程申請一些為學生設立的貧困生補助等扶持項目,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大學貧困生助學金申請書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學貧困生助學金申請書範文1尊敬的校老師,領導:你們好!我來自家庭貧困的農村,父母都是農民,既沒有文化,也沒有本錢,又無一技之長,因此只好已做短苦工老維持生計,並且母親身體一直不好。
  • 大學貧困生助學金申請書1000字5篇
    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因此造成了經濟上的困難,想要申請貧困助學金,那麼一份申請書少不了,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大學貧困生助學金申請書10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學貧困生助學金申請書1000字1尊敬的各位老師:我是__縣__中學高二級學生。此刻因家庭出現困難特向政府申請貧困助學金。我家在_縣__鄉__大隊。我家3口人,爺爺、爸爸和我。
  • 南方貧困生可領「冬衣補助」
    南方貧困生可領「冬衣補助」資助高校貧困生充滿人情味北京青年報 2003-9-8   本報訊 清華大學來自南方的貧困新生今年可領到「冬衣補助」,第一次回家還可申請交通補助。記者從各高校了解到,今年各個高校紛紛出臺的助學計劃,讓貧困新生體味到了濃濃的人情味。  昨天,北京化工大學計算機系新生高秋菊接受了一個特殊的「1+3」助學方案。她將在這個方案的資助下完成四年學業,大一年級時學雜費全免,後三年享受國家助學貸款和貸學金。這個方案是學校在了解了高秋菊的家庭情況後,專門為她量身定製的。
  • 豐縣首羨鎮和集:這裡的集市,透溢著濃鬱的鄉土氣息!
    能回和集看一看,是期待很久的事。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有著和我類似的感同身受,前赴和集,我似乎帶著一種使命前來。我用了將近三個小時,拍下這裡。不知道為何,我忽然發現,自己內心曾經苦苦尋覓的東西,其實一直就等在這裡。
  • 永安民間自發捐助貧困生 112名貧困生獲每人500元捐助
    東南網6月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1日,永安市舉行「助學獎優」頒發儀式,112名永安本地建檔立卡貧困生獲得每人500元的捐助。300名從全市小學生中評選出的「勤學創新、熱心公益、自強自立、尊老愛親、誠實守信」等五類「燕翔好少年」,獲得每人150元的購書獎學金。
  • 豐縣華山鎮「虎王集」的來歷
    文:尹克雪圖:來自網絡豐縣華山鎮北約八裡處,有一個三千餘人口的村落,名字叫虎王集村,原名叫虎亡集,說起這村莊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美麗動聽的傳奇故事呢?豐縣知縣李崇信帶領眾人遷移縣銜到華山之陽,二十六年之久。黃河水退後,外逃的百姓都紛紛返回了家。李知縣一邊向徐州知府報告災情,一面邊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安定人心,組織開荒生產。李知縣是一個清官,平時他經常微服走動私訪,如果老百姓有什麼難處,都會在第一時間內幫助解決。
  • 貧困生規整共享單車可獲兼職收入
    今年10月起,廣西部分高校聯合哈囉出行在校內開發扶貧兼職崗,讓貧困生利用課餘時間參與校內共享單車的運維工作,既維持了校內共享單車的擺放秩序,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貧困生的經濟壓力。   來自百色樂業縣的朱洪凡是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空港校區)的大二學生。
  • 和集這家原汁原味的「家庭農場」,在豐縣獨一無二,我被震撼了!
    圖文:紅豔對豐縣而言,由於人均耕地面積不多,中國的家庭農場發展受到了很多大制約,但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現在縣城周邊和鄉鎮附近的各種家庭農場,葡萄、草莓、蘋果等採摘園等發展很火,如今鄉村振興戰略下,家庭農場的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呈現出它應有的生命力。
  • 石家莊圓夢助學慈善義演 募集愛心善款8萬餘元
    愛心人士為貧困學子發放助學款貧困學子們現場宣誓,將來做對社會有用的人中國日報網河北頻道石家莊8月17日電 15日下午,由河北君創愛心社主辦的「圓夢助學·夢想起航」 大型公益助學慈善義演在石家莊市新華區文體中心隆重舉行
  • 一顆助學心 點亮萬盞燈 ——福建省仙遊縣退休幹部曾德梅先進事跡
    他的足跡已踏遍仙遊300多個村200多所學校,籌措資金3024萬元,圓了18323位貧困生的求學夢想,點亮了萬盞「希望的燈塔」。因此,他先後被評為2014年全省優秀共產黨員、「首屆感動福建十大人物」、「首屆中國十大老年新聞人物」、「全國關愛女孩十大新聞人物」、首屆「八閩慈善獎」、「世界關愛日形象大使」和「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等殊榮。
  • 安徽省旅遊集團、安徽好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扶貧助學、愛心結對...
    9月15日,安徽省旅遊集團牽手安徽好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省、市數十家主流媒體,在祖國62年華誕前夕,組織了近百名摯愛善舉的老一輩,在革命老區「天堂寨鎮天使希望小學」,開展了「扶貧助學、愛心結對----國慶獻禮公益活動」。合肥電視臺、安徽商報、合肥晚報、安徽經濟報、安徽市場星報、中安旅遊網等數家省、市媒體參與了本次活動。
  • 宣漢:上哪兒找1000名貧困生?
    原標題:宣漢:上哪兒找1000名貧困生?2019年5月28日,在四川大巴山的宣漢縣舉辦了一場愛心公益活動。活動主辦方為宣漢縣委縣政府,承辦方為宣漢關工委和北京UU公益組織。這次活動總共籌集到120萬元助學金,將有1000名貧困學生獲得資助。
  • 貧困生「凡爾賽式炫富」:虛榮該批評,權利該保障
    帖子直指女大學生明某生活奢靡,卻享受貧困生才能享受的助學措施。之後南京大學方面表示介入調查。據紅星新聞報導,南京大學已於12月7日中午專門召開了內部會議,通報了相關調查結果,確認明某「家庭情況符合一般貧困等級」,網上炫富多為虛構。
  • 貧困生資助名單出爐
    資助貧困生已成為大學生電腦節的傳統公益活動。當天,發起及資助單位的相關領導將會出席儀式,並與30名受助學生面對面,就貧困生現狀進行溝通交流,學生代表也將發言介紹貧困學生的勵志感人故事,本報會在下周五進行具體現場報導。「該活動的目的是激勵貧困家庭大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好幫助貧困生完成學業。」
  • 趙薇獎學助學金:資助926名貧困生 獎勵276名優等生
    趙薇獎學助學基金獲百萬捐款「趙薇獎學助學金」是由蕪湖市教育學會趙薇獎學助學基金會主持,基金會於2004年由趙薇出資30萬元成立,其餘資金來源於社會各界捐助。該基金會委員、蕪湖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長謝芬介紹,今年該基金獎勵品學兼優學生27000元,資助貧困學生45800元。
  • 日豐集團「圓夢大學,你的未來日豐管」助學活動,現已全面開展!
    為了保障貧困大學新生能順利入學,幫助寒門學子實現自己的大學夢,由日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發起的「圓夢大學,你的未來日豐管」助學活動現已正式開展。作為本次活動開展的第一步,全國各地的日豐人都已經行動起來,積極的進行走訪和調查,尋找各地優秀的貧困生,目前已初步完成部分資助名單的認證工作。
  • 暖心,西電偷偷給貧困生送寒衣,網友:羨慕,感動
    上大學,現在物質生活豐富了,貧困生少了,基本上很少有交不起學費和生活費的學生了,不過中國地大物博,仍有不少貧困生生活艱苦,學費交不起。所以大學就開展了各類幫助貧困生工作,包括助學貸款,勤工儉學等互動,不但讓學生利用勞動賺取生活費,也讓學生安心完成學業。今天咱們講的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名鼎鼎的西軍電,西電作為老牌院校,根正苗紅,一直在貧困地區打拼,從江西到河北,再到陝西,可謂吃盡了苦頭。
  • 封丘33名貧困生獲贈手機
    「滬豫一家親 攜手抗疫情」愛心助學行動啟動封丘33名貧困生獲贈手機「滬豫一家親,攜手抗疫情」手機捐贈助學行動日前在我縣聯通公司啟動,首批33名貧困家庭學生拿到了含有所有網課流量全免的嶄新手機。3月8日上午,團縣委負責同志和聯通公司的工作人員一同來到位於回族鄉百寺村貧困對象(孤兒)李佳雪的家中,為她送來一部新手機,幫助她在家上網學習課程。李佳雪;「感謝你們給我捐贈的手機,讓我有辦法上網課。非常謝謝你們。」像李佳雪一樣拿到智慧型手機的我縣共有33名貧困中小學生。
  • 貧困生可以選擇這4類大學,學費全免還包分配,學生還能享受補貼
    文|小玉說教育 雖然我國已經進入到小康社會,但是對於很多「貧困」地區的人們來說,生活、教育、醫療這三大方面依然得不到保障,以至於很多寒門的學子,上到初中或者高中就很難再接受大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