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集這家原汁原味的「家庭農場」,在豐縣獨一無二,我被震撼了!

2020-12-12 愚伯的自留地

圖文:紅豔

對豐縣而言,由於人均耕地面積不多,中國的家庭農場發展受到了很多大制約,但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現在縣城周邊和鄉鎮附近的各種家庭農場,葡萄、草莓、蘋果等採摘園等發展很火,如今鄉村振興戰略下,家庭農場的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呈現出它應有的生命力。

今天,去驅車來到豐縣首羨鎮和集便莊,在這裡我看到了一個正在建設中的「家庭農場」,說真的,這些年,因著對農業的熱愛,我也曾到過很多農場參觀,但今天這裡的一幕,還是把我徹底給震撼了,這種原汁原味的「家庭農場」,在豐縣首羨鎮,也許只有這一家。

說起豐縣首羨鎮西支河畔家庭農場,這一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由便集村劉建堂、劉元國、閆峰、關建春等熱心村民自發籌備的,目前還在承建中······

看似簡陋、簡單、簡潔的場景,卻飽含著設計者的獨具匠心,從中透溢著濃鬱的鄉土風情。正像人所說的,簡單,其實就是一種最舉重若輕的美。

鄉村的淳樸自然之美,淋漓盡致。

「三分地」,生產隊的故鄉,名字起得不錯吧。

走在這條小路上,享受著空曠的陽光,感受著難得的悠閒自在。

腳下,鋪著擁有年代感的小瓦和磨盤,旁邊的圍欄,也是就地取材,用枯乾的樹枝而做。

一個碌磙,隨意的放在那裡,看到它們,就看到了鄉村過往的點點滴滴。

美麗的西支河畔,緊緊偎依在農場的周圍。

小憩的山羊,悠哉悠哉。

正月十五風景社區。

最浪漫的事,是坐著搖椅慢慢搖·····

每一個細節,都在向我們農村長大的孩子們,述說著什麼。

在這裡,會牽動記憶的齒輪,那年,那月,那日,那曾經的曾經······

祈福龍榆,嘿嘿,我是被他們質樸的創意給逗樂了。

在這裡你能重拾那些過往的溫馨,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快樂時光······

這位大哥和我的想法一樣,也是到此尋夢的。

喜歡這樣的情景,一切都在升華,連我的心靈也在淨化,變得純潔而美好。

此刻,我站在這裡,

我的目光,長久地地停留在它古舊的氣息裡,用手輕輕地拭去它身上的塵土,禁不住好奇:它從何處來?走了多麼遠的路?它歷經怎樣的故事?為何如今,黯然地躺臥在這個犄角旮旯裡?

老物件,以這樣的

形式呈現,別無他,只想讓我們在光陰的罅隙裡,再次回味那份曾經溫潤過我們心靈的美好過往。

西支河畔百姓大舞臺一角。

劉建黨先生和來此表演的演員們合影留念。

去年新年暨時,由村民自發籌集資金,物資,義演,舉辦的「便集一家親」篝火旺旺迎新春聯歡晚會的活動,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讓便集村的親人們有家可依,有家可娛樂,有家可交流······

同是便集人,共築家鄉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全村共同努力的結果,大家一起擔當,共同實現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一切都會慢慢的好起來!(本圖片來自網絡)

這些元素,曾是我們司空見怪,如今又漸行漸遠的,這些的小農場,其實,也是鄉村文化的一個美好載體。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豐縣和集周邊鄉鄰們的遊樂場所。

老物件裡,隱藏著往日的舊時光,不管是人去樓空,還是四季不停地更替,它都在那裡。它總是以飄渺細微的觸角,勾畫著舊日歲月的難忘情愫;以模糊久遠而低調的光暈,渲染著生命長廊中淡淡的寥寞、幸福或感傷。

農村中,正在勞作的鄉親。

這裡也是西支河畔家庭農場休閒娛樂的另一個地方(承建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這一帶,類似的家庭農場我還是第一次見,在這裡,我們也期待他們的「農場」夢,能夠做大做強。

相關焦點

  • 「甘霖助學」牽手豐縣和集初中部分貧困生:遍灑真情,愛滿老區…
    ,甘霖助學豐縣負責人劉美霞女士,受徐州市甘霖助學總負責人夏海燕女士的委託,攜帶著豐縣永寧寺住持釋延武師傅和劉瑞雪居士的愛心捐贈,在豐縣和集中學德育處主任徐家宜先生陪同下,在年關將至時,為和集中學九位困境兒童發放了紅包、禮品…豐縣永寧寺起自東漢
  • 豐縣首羨鎮和集:這裡的集市,透溢著濃鬱的鄉土氣息!
    能回和集看一看,是期待很久的事。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有著和我類似的感同身受,前赴和集,我似乎帶著一種使命前來。我用了將近三個小時,拍下這裡。不知道為何,我忽然發現,自己內心曾經苦苦尋覓的東西,其實一直就等在這裡。
  • 豐縣華山鎮「虎王集」的來歷
    文:尹克雪圖:來自網絡豐縣華山鎮北約八裡處,有一個三千餘人口的村落,名字叫虎王集村,原名叫虎亡集,說起這村莊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美麗動聽的傳奇故事呢?豐縣知縣李崇信帶領眾人遷移縣銜到華山之陽,二十六年之久。黃河水退後,外逃的百姓都紛紛返回了家。李知縣一邊向徐州知府報告災情,一面邊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安定人心,組織開荒生產。李知縣是一個清官,平時他經常微服走動私訪,如果老百姓有什麼難處,都會在第一時間內幫助解決。
  • 我的豐縣我的菜!這才是豐縣老家的味道!
    豐縣每個家庭的烹調手藝與眾不同,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美食,都是家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
  • 我的故鄉——豐縣王溝鎮
    在那裡,有源源流長的歷史,這裡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我們的歷史名人劉邦再到後來的小日本的侵入,一些具有錚錚豪情的中華兒女們和他們鬥智鬥勇,以堅貞不屈的精神,殊死搏鬥的較量,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最後英勇善戰的中國人民趕走了可恨的小日本,取得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勝利。
  • 在豐縣歡口鎮,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她!
    在豐縣歡口鎮,有膽量有氣魄有愛心的人可謂不少,但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她。她是一位人美手善的女強人,今天我給大家說說關於她的故事……她的名字叫許冬梅,今天上午我到她家的時候,她正在院子裡餵雞,滿院子的雞鴨鵝悠閒的走來走去。勤勞而又有智慧的人,經過不懈努力定能興家,此話真的不假。
  • 綠維文旅:「家庭休閒農場」的概念與發展模式
    農業因其在地理環境、自然氣候、農產品直購、農趣活動參與、農耕文化體驗等方面所具有的產業特點和基礎條件,非常適合與旅遊業有機融合,發展成為集「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鄉村旅遊、養生度假、創意產業」五位一體的產業聯動和經營綜合體。
  • 2019,梨花盛開的季節,我在豐縣等你……
    盛世梨園大沙河古鎮農家樂佔地面積3.3萬平方米,約50畝,共計78戶是一個集餐飲住宿、休閒觀光、文化體驗於一體的休閒農家莊園農家樂依託「一花一果一條河」的生態資源和獨特的民俗文化、歷史文化、故黃河文化、知青文化對早期建成的老建築按照明清民居風格進行規劃改造並引進各類文化小院及服務業項目
  • 益陽:資陽區家庭農場來勢喜人
    益陽:資陽區家庭農場來勢喜人 來源:紅網 作者:陳敏 王名魁 編輯:楊潔 實習生 陶園 2015-04-28 11:18:06
  • 【豐縣時光】地道豐縣家常菜,吃過一遍的舉手!
    『懂豐縣 更懂生活』360℃觀察視覺|任性生活豐縣每個家庭的烹調手藝與眾不同香椿豆腐,大部分家庭都會做,但是不知道一個細節,就是香椿豆腐用生豆油比香油拌著還香...小菜2~豆瓣醬臭豆瓣子,俺不知道這個黃子咋做滴,反正聞起來臭哄滴,但是吃起來香,用青蒜苔和香油一調,jiu個饃最強拉...
  • 豐縣宋樓鎮狀元集村:以狀元李蟠命名的村莊,真的不一般啊!
    圖文:程守忠聯繫我進村拍攝的,是豐縣宋樓鎮狀元集村村民李成立。他在豐縣農貿市場開批發部,今天他有事不能來,就安排村幹部高民接待。右側的是我初三時的同學魏獻昭,他在村東指揮拓寬子午河西的沿河路。走在村間的小路上,陽光明媚,樹影頎長,我可愛的家鄉。他鄉的路再富麗,也比不上老家的土路,在我心中的分量!牆角處的虞美人,我怎能把你遺忘?你在老家,陪伴我年邁的爹和娘!
  • 禹州:創辦家庭農場 帶動村民致富
    近日,張得鎮小寨村村民張自科開辦的家庭農場正式開園採摘,在此務工的貧困群眾正在採收成熟的葡萄,並裝箱銷售。張自科今年58歲,鄭州市人,長期從事做市場管理工作工作。2014年來到禹州創辦了這個家庭農場。憶靜園家庭農場場主張自科說:「我是14年下半年通過朋友介紹,他們那有塊地比較好一點的,我來這考察了下,看了一下,確實這塊小寨西崗上有260畝地,我一看它那個環境周邊環境都比較好,沒有汙染物,緊鄰南水北調300米,這個我就下決心把它流轉了,流轉了之後我就開始種上葡萄、桃子、大櫻桃、李子、石榴等。」
  • 託布魯克牧羊場:雪梨體驗原汁原味農場生活
    人民網雪梨12月4日電(馬小龍) 位於雪梨西北的託布魯克(Tobruk)農場距離市中心僅70公裡車程,是大雪梨範圍內最便捷也最具特色的農場之一,已成為城市居民和海外遊客體驗澳大利亞原汁原味農場生活的熱門去處。 從雪梨市區出發,途經豪宅莊園雲集的杜拉爾鎮,汽車在宛如國家公園般的林間小路上飛馳,短短一個小時出頭的車程便抵達了這個聞名遐邇的好去處。
  • 家庭農場復產忙 草莓採摘正當時
    3月6日,當這家農場進入江油縣房水鎮西林村的青青農場時,已恢復生產,正忙著採摘草莓。溫室鬱鬱蔥蔥,鬱鬱蔥蔥。綠色藤蔓上點綴的紅色草莓又嫩又嫩,讓人喜歡。農場上的工人來回穿梭,忙著施肥、修剪和土壤管理。"今年春節期間爆發的疫情導致第一批草莓在去年底開始在我們農場出現。
  • 家庭農場如何定位?什麼樣的家庭農場模式適合農民經營?
    家庭農場近年來備受青睞,但家庭農場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仍面臨許多新挑戰、新困境。那麼,家庭農場該如何定位?又有什麼樣的家庭農場模式適合農民朋友經營呢?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徐春暉今天就和您聊聊這個話題。徐春暉:「家庭農場」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還是在2013年,隨後家庭農場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 務農6年,一個30畝家庭農場的財務帳本和生活方式
    經常有人出於好意對我說:擴大規模,開連鎖農場,爭取外部投資,獲得規模效益,等等,認為這樣才算獲得事業和人生的成功。但我對開多少連鎖農場,佔領多少市場份額沒有什麼興趣,甚至要賺多少多少錢也沒什麼興趣。這既是出於我自己對農業的認知(整體而言,農業不太可能是一個賺大錢的行業),也是因為我不想讓一個小家庭農場變得太複雜。
  • 泰州姜堰小楊村創新家庭農場模式 打造田園牧歌村莊
    近年來,該村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推廣以小楊家庭農場服務聯盟為特色的規模經營,2018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467.8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萬元。&nbsp&nbsp&nbsp&nbsp建立家庭農場,讓農業強起來&nbsp&nbsp&nbsp&nbsp讓小楊村走進大眾視線的,是它創造的家庭農場模式。
  • 豐縣劉王樓鄉村婚禮:國慶期間我連拍七場,唯獨這裡的最原汁原味
    圖文:紅豔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瞬息間心花開遍,於是,我穿過燈火闌珊 只為與你心手相牽……國慶長假期間,我接連拍了七家婚禮,但相比而言,豐縣劉王樓榮莊村的婚禮,更加具有鄉土氣息,也更加的原汁原味。
  • 漫談|家庭農場如何定位?什麼樣的家庭農場模式適合農民經營?
    央廣網北京11月30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家庭農場近年來備受青睞,但家庭農場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仍面臨許多新挑戰、新困境。那麼,家庭農場該如何定位?又有什麼樣的家庭農場模式適合農民朋友經營呢?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徐春暉今天就和您聊聊這個話題。
  • 湖南2020年省級示範家庭農場和家庭農場示範縣創建名單來了
    根據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湘農聯〔2020〕47號)和《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於組織實施2020年省級示範家庭農場和家庭農場示範縣創建工作的通知》(湘農辦函〔202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