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紅豔
對豐縣而言,由於人均耕地面積不多,中國的家庭農場發展受到了很多大制約,但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現在縣城周邊和鄉鎮附近的各種家庭農場,葡萄、草莓、蘋果等採摘園等發展很火,如今鄉村振興戰略下,家庭農場的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呈現出它應有的生命力。
今天,去驅車來到豐縣首羨鎮和集便莊,在這裡我看到了一個正在建設中的「家庭農場」,說真的,這些年,因著對農業的熱愛,我也曾到過很多農場參觀,但今天這裡的一幕,還是把我徹底給震撼了,這種原汁原味的「家庭農場」,在豐縣首羨鎮,也許只有這一家。
說起豐縣首羨鎮西支河畔家庭農場,這一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由便集村劉建堂、劉元國、閆峰、關建春等熱心村民自發籌備的,目前還在承建中······
看似簡陋、簡單、簡潔的場景,卻飽含著設計者的獨具匠心,從中透溢著濃鬱的鄉土風情。正像人所說的,簡單,其實就是一種最舉重若輕的美。
鄉村的淳樸自然之美,淋漓盡致。
「三分地」,生產隊的故鄉,名字起得不錯吧。
走在這條小路上,享受著空曠的陽光,感受著難得的悠閒自在。
腳下,鋪著擁有年代感的小瓦和磨盤,旁邊的圍欄,也是就地取材,用枯乾的樹枝而做。
一個碌磙,隨意的放在那裡,看到它們,就看到了鄉村過往的點點滴滴。
美麗的西支河畔,緊緊偎依在農場的周圍。
小憩的山羊,悠哉悠哉。
正月十五風景社區。
最浪漫的事,是坐著搖椅慢慢搖·····
每一個細節,都在向我們農村長大的孩子們,述說著什麼。
在這裡,會牽動記憶的齒輪,那年,那月,那日,那曾經的曾經······
祈福龍榆,嘿嘿,我是被他們質樸的創意給逗樂了。
在這裡你能重拾那些過往的溫馨,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快樂時光······
這位大哥和我的想法一樣,也是到此尋夢的。
喜歡這樣的情景,一切都在升華,連我的心靈也在淨化,變得純潔而美好。
此刻,我站在這裡,
我的目光,長久地地停留在它古舊的氣息裡,用手輕輕地拭去它身上的塵土,禁不住好奇:它從何處來?走了多麼遠的路?它歷經怎樣的故事?為何如今,黯然地躺臥在這個犄角旮旯裡?
老物件,以這樣的
形式呈現,別無他,只想讓我們在光陰的罅隙裡,再次回味那份曾經溫潤過我們心靈的美好過往。
西支河畔百姓大舞臺一角。
劉建黨先生和來此表演的演員們合影留念。
去年新年暨時,由村民自發籌集資金,物資,義演,舉辦的「便集一家親」篝火旺旺迎新春聯歡晚會的活動,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讓便集村的親人們有家可依,有家可娛樂,有家可交流······
同是便集人,共築家鄉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全村共同努力的結果,大家一起擔當,共同實現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一切都會慢慢的好起來!(本圖片來自網絡)
這些元素,曾是我們司空見怪,如今又漸行漸遠的,這些的小農場,其實,也是鄉村文化的一個美好載體。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豐縣和集周邊鄉鄰們的遊樂場所。
老物件裡,隱藏著往日的舊時光,不管是人去樓空,還是四季不停地更替,它都在那裡。它總是以飄渺細微的觸角,勾畫著舊日歲月的難忘情愫;以模糊久遠而低調的光暈,渲染著生命長廊中淡淡的寥寞、幸福或感傷。
農村中,正在勞作的鄉親。
這裡也是西支河畔家庭農場休閒娛樂的另一個地方(承建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這一帶,類似的家庭農場我還是第一次見,在這裡,我們也期待他們的「農場」夢,能夠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