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襄陽吃貨小分隊,ID:xych51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小時候家住勝利街,為了一碗好吃的餛飩,我寧願早起半小時,專程跑去江華廠附近一家店吃。
轉眼十幾年過去,勝利街以及環城東路早被改造了好幾輪,想不到我在拆遷區的小巷子裡,又重新吃到了小時候的味道。
一進門還是老樣子,老闆站在案板前包餛飩,手飛快。
據老闆說,他還是小孩的時候就跟著父輩們出門挑著擔子賣餛飩,是幾十年的老手藝了。
老闆娘則守在鍋前煮餛飩順便調湯底,給碗裡添上鹽、胡椒、味精、蝦皮、紫菜,然後從鍋裡舀碗高湯,餛飩也正好起鍋,一切都行雲流水,有條不紊。
作為一碗優秀的餛飩,首先就是要湯頭清亮鮮美。我不愛吃味精沒讓老闆加,湯喝起來淡了點,但鮮味還是足夠的。
餛飩個頭不算大,煮熟後薄皮兒裹著餡兒可以在湯裡飄起來。餛飩餡又鮮又嫩,薄皮帶著湯,一口下去感覺整個人都冒起了幸福的泡泡。
除了餛飩,這家的包子也很好吃。(很可能因為都有很好吃的餡兒?)
面發的恰到好處,蓬鬆的同時也有韌勁兒。餡兒比普通小籠包的餡兒更緊實油潤,配碗熱騰騰的餛飩正好。
這家安慶餛飩最早開在環城東路邊上,勝利街、江華廠片區拆遷改造後搬到江華路巷子裡。
如果你也曾在襄城江華路或是勝利街一帶生活過,看到老闆娘也許會覺得面熟,畢竟在周邊經營餛飩店近三十年,與其說是店老闆,倒不如說是個老鄰居。
老闆娘相當開心地告訴我們說,不少畢業多年的機電學校學生還專程回來吃她這一碗餛飩,都說和當年的味道比一點沒變。
十幾年前,老江華廠這一帶全是好吃的,人多、小孩子多,生意都特別好。
到了現在,當年的那些小孩子們都長大了離開了家,很多店鋪也都漸漸搬走找不到了,街上大多都是留在這裡的爺爺奶奶們。
勝利街路口也經歷了好幾次改造,好幾年沒來過這裡的人可能要認不出來了。
隨著城市發展的越來越快,很多老區、老街不過是幾年光景就再也找不到當年的痕跡。
但只要能能找到附近一個熟悉的老店,吃到熟悉的食物,所有的陌生感瞬間煙消雲散,只剩舌尖一點熟悉的懷念。
#文末互動#
你家附近也有這樣的老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