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所有海岸線,淪為內陸國的三個國家

2020-12-25 歷史茶館

海岸線是指大海和陸地的分界線,這條線可以說是一條美麗的界線,不僅風景優美,可以成為人們放鬆休閒的樂園,而且作用突出,可以成為人們對外交流的門戶。大航海時代以來,海洋的作用越發突顯,擁有海洋,可以獲取大量土地和財富,而失去海洋,則基本成了窮國弱國。

到了現代,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海洋又成了連接世界各國的紐帶,而海岸線就是對外交流的窗口。縱觀當今世界的主要強國,清一色都是沿海國家,而一些沒有海岸線的內陸國,則大多窮的揭不開鍋。

當然歐洲也有一些內陸富國,但畢竟是少數,沒有普遍性,而且這種內陸國之所以比較富裕,一是因為有底蘊,二是地處比較發達的地區,可即便比較富裕,關鍵時刻依然會受制於人。所以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會儘可能爭取臨接海岸線的國土,哪怕是只有一點點海岸也好。

因此世界上有很多為了海岸線而瘋狂奮鬥的國家,最典型的一個就是我們的鄰居俄羅斯。俄羅斯的奮鬥史可以說非常勵志,從一個內陸國,一路打拼為全世界面積最大,並且地跨三大洋的國家。然而全世界的海岸線是有限的,有國家開拓了海岸線,就會有國家失去海岸線,世界就是這麼公平。那麼世界上有沒有失去了所有海岸線的國家呢?答案就是有,而且巧合的是,這三個國家的名字都有一個「亞」字,下面就來看看吧。

第一個,塞爾維亞。塞爾維亞是一個位於歐洲南部,巴爾幹半島的國家,總面積88361平方公裡。如今的塞爾維亞已經徹底成為了一個內陸國,但事實上在2006年之前,塞爾維亞還是個沿海國家,而在1991年之前,塞爾維亞則屬於一個沿海的區域大國,實力強悍,有著巴爾幹之虎的美譽。

塞爾維亞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與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加盟共和國同屬南斯拉夫的一員,在亞德裡亞海東岸有著漫長的海岸線。而隨著南斯拉夫解體,六個加盟共和國中有四個先後宣布獨立,整個國家只剩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重組成立了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簡稱南聯盟。此時南聯盟的海岸線只剩下短短的黑山沿海地帶。到了2006年,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最終宣布散夥,隨著黑山的獨立,塞爾維亞徹底失去所有海岸線,淪為了內陸國。

第二個,衣索比亞。這個國家是非洲的一個明星國家,位於東非高原之上。當年幾乎整個非洲都淪為西方殖民地時,只有衣索比亞始終保持著獨立地位。不過如今的衣索比亞已經徹底成為了內陸國,屬於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非常薄弱。

衣索比亞為了出海口也曾做出很多努力。1952年,衣索比亞併吞了相鄰原為義大利殖民地的厄利垂亞組成聯邦,並在十年後將其變成了一個省。厄利垂亞扼紅海進出印度洋的門戶,海岸線長1200公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有了厄利垂亞,當時的埃塞已經算是沿海大國。但是好景不長,吞併厄利垂亞卻引發了一場長達30年的戰爭,直到1993年,厄利垂亞宣布獨立,埃塞才徹底恢復和平,不過也徹底淪為了內陸國。

第三個,玻利維亞。這個國家位於南美洲中部,曾經也是沿海國家,但在1883年的硝石戰爭中被智利擊敗,被迫將僅有的沿海省份割讓給智利,從此玻利維亞成為了一個內陸國。一百多年來,玻利維亞一直在為獲得太平洋出海口而奔波。多次找智利協商,或購買,或換地,就是希望得到一點點出海口,然而都被智利無情拒絕。以上就是三個失去了所有海岸線的國家,不知大家還知道幾個呢?

相關焦點

  • 海岸線悲催5個沿海國家,差點淪為內陸國,看著太憋屈了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一共有195個主權國家。如果從海陸分布位置的角度來看,世界上的國家可以分為三類:島國、內陸國和沿海國。島國就是國土完全坐落於一個或者多個島嶼上的國家,例如日本。內陸國指的是被周圍鄰國陸地領土包圍的國家,例如蒙古。沿海國就是陸地領土的一部分和海洋連接的國家,例如我們中國就是沿海國。
  • 衣索比亞是如何失去1350公里海岸線,變成內陸國的?
    1993年以前 ,衣索比亞面積約122.76萬平方公裡,海岸線長1350公裡。1993年以後,衣索比亞面積縮水到110.36萬平方公裡,失去全部海岸線,變成一個內陸國。這是怎麼回事呢?衣索比亞(以下簡稱埃塞)是個高原國家,大部分國土海拔在2500米至3000米之間,最高峰達善峰海拔達4620米,是非洲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
  • 衣索比亞為什麼失去1350公里海岸線,變成一個內陸國?
    1993年以前 ,衣索比亞面積約122.76萬平方公裡,海岸線長1350公裡。1993年以後,衣索比亞面積縮水到110.36萬平方公裡,失去全部海岸線,變成一個內陸國。這是怎麼回事呢?
  • 海岸線不足100公裡的四個國家
    地理大發現之後,海洋就成了連接世界各國的紐帶,世界歷史上的殖民大國,都是擁有海岸線的島國或沿海國家。近代以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海洋的作用越發凸顯,縱觀現代世界的富國強國,也幾乎都是擁有漫長海岸線的國家。而沒有海岸線的內陸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則往往比較被動。
  • 差點淪為內陸國的波赫,是如何從克羅埃西亞拿到24公里海岸線的?
    被包圍的涅姆港 南斯拉夫曾是巴爾幹半島上的強國,後來在民族分裂的內部環境以及他國勢力的幹擾之下走向解體,分裂出了6個國家 在這6個國家當中,除黑山、斯洛維尼亞分別擁有293公裡及47公里海岸線外,前南斯拉夫將近90%的海岸線,都被克羅埃西亞一個國家佔有,算上島嶼總長約5835公裡,而剩餘國家沒有海岸線和出海口,基本都是內陸國。
  • 波赫:差點淪為內陸國,是如何從克羅埃西亞拿到24公里海岸線的?
    被包圍的涅姆港作者|三木七責編|Thomas南斯拉夫曾是巴爾幹半島上的強國,後來在民族分裂的內部環境以及他國勢力的幹擾之下走向解體,分裂出了6個國家。在這6個國家當中,除黑山、斯洛維尼亞分別擁有293公裡及47公里海岸線外,前南斯拉夫將近90%的海岸線,都被克羅埃西亞一個國家佔有,算上島嶼總長約5835公裡,而剩餘國家沒有海岸線和出海口,基本都是內陸國。
  • 在全世界的所有國家中,有哪些國家是「內陸國」?
    目前世界上總共有193個聯合國會員國,這些國家分布在世界上除南極洲之外的六大洲中,他們有著不同的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面積大小、人口數量、經濟發展程度、文化歷史等等。 「內陸國」是指周圍鄰國陸地領土所包圍的國家,截止2016年世界上總共有44個內陸國家,其中有兩個是「雙重內陸國」。
  • 什麼是雙重內陸國
    這其中亞洲有12個內陸國、歐洲有14個、非洲有16個、美洲有2個。當然這是指的聯合國承認的主權國家。目前世界上某些地區形成了事實上獨立的政治實體,但由於不屬於聯合國承認的主權國家,所以這裡並沒將其計算在內。此外還有一些私人建立的微型國家同樣沒得到聯合國的承認,所以這裡同樣不將其計算在內。
  • 衣索比亞原有1350公里海岸線,為何成了內陸國?
    從地圖上看,衣索比亞面向紅海和印度洋的部分基本被厄利垂亞、吉布地和索馬利亞包圍,顯然這是一個地道的內陸國。吉布地和索馬利亞在歷史上同衣索比亞沒有太大瓜葛,但厄利垂亞卻曾經是衣索比亞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埃塞原本有約1350公裡長的海岸線。
  • 歐洲最憋屈的內陸國,距海2公裡卻無一寸海岸線,出海需借道鄰國
    ,眾多內陸國做夢都想擁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海岸線。當今世界,有一些非常「憋屈」的內陸國,雖然距離海洋非常近,但卻沒有哪怕是一寸海岸線,每次出海都要向鄰國借道,看鄰國「臉色」,實在是尷尬的很。其中,摩爾多瓦無疑是歐洲最「憋屈」的內陸國。
  • 內陸國、沿海國和島國,不同的海陸位置關係形成不同的國家性格
    由於陸地和海洋的存在,全球198個國家根據各個國家與海洋的關係,可以分為內陸國、沿海國和島國三大類。內陸國、沿海國和島國內陸國是指沒有海岸線的國家,也就是被周圍領國陸地領土所包圍的國家,內陸國由於沒有海岸線,所以就沒有出海口,對外交通相對不便。
  • 六大洲的沿海地區地圖,哪些國家海岸線長、沿海地區多?
    沿海地區就是指有海岸線(大陸岸線和島嶼岸線)的地區,下面我們就通過六個大洲的地圖來分析一下各個國家的沿海地區分布和海岸線擁有情況。以下圖中的沿海地區分為四個等級,顏色深度依次遞減,距離海岸線的距離為5,10,100,200千米。亞洲和俄羅斯
  • 該國原本是沿海大國,結果一省鬧獨立變成內陸國,都窮得叮噹響
    眾所周知,海洋佔地球表面的71%,當今國際環境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完全擺脫海洋而獨立於世界之上,至少都無法擺脫海洋運輸,即便是內陸國家也不能例外。擁有領海、海峽、港口等等,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地緣、安全有著深刻的戰略影響。
  •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沒有海岸線,為啥還要建立一支海軍?
    在現在,我們國家的軍隊建設也是非常的厲害的。而且海陸空三個軍種都是十分的先進。但是,你知道嗎,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是有三個軍種的,因為有很多的內陸國家是沒有海軍的。不過,我們今天說一個特殊的內陸國家,他們不僅有海軍,而且海軍部隊還十分的強大。今天我們要說到這個國家就是 了。哈達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家。
  • 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沒有海岸線,卻不得不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世界上大概有42個內陸國,今天說到一個內陸國,其海上軍事力量不容小視。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是蒙古,然而並不是,而是位於中亞的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斯坦,擁有世界最大的內陸湖「裏海」。正因為裏海,國家才會如此重視,其蘊含的豐富的資源讓別的國家心動不已。不加以重視,資源就會被侵佔。海軍就是在海上作戰的軍隊,和陸軍、空軍一樣重要,沿海國家很重視對海上力量的建設,也有少量內陸國家也很重視對海軍的培養,這裡內陸國主要指哈薩克斯坦。
  • 世界上共有四十多個「內陸國」,其中大洋洲和北美洲沒有內陸國
    地球表面剩下的29%面積,都是被陸地覆蓋,可以分為七大洲,總共可以分為大約198個國家。我們根據這些國家與海洋之間的關係,可以分為島嶼國、沿海國和內陸國三大類。國土位於某一大陸上,而且有部分國土臨海的國家,稱為沿海國,比如我國就是一個沿海國,沿海國擁有一部分海岸線。此外,那些沒有海岸線的國家,也就是周圍都被其他國家領土包圍的國家,就稱為內陸國,截止目前為止,世界上總共有44個內陸國家。
  • 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美洲唯二兩個內陸國,被誰「奪」走了出海口?
    美洲是唯一一個整體位於西半球的大洲,地理上一般分為北、中、南三部分,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28%,地域不可謂不遼闊。與歐亞非三大洲不同的是,美洲幾十個國家似乎都是沿海誕生的,有點「海岸線均沾」的意思。其中,美洲有兩個內陸國與其他三十幾國相比顯得有點憋屈,這就是位於南美洲腹地的玻利維亞和巴拉圭。
  • 歐洲最頑強的國家,被圍堵30年也不屈服,一直和中國保持友好
    眾所周知,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迅速佔據世界的主導地位,並且不斷對他國進行各方面的制裁和發動一些戰爭來維護自己在國家上的霸權主義。塞爾維亞在西方的打壓下,丟失了百分之八十的領土,甚至失去了自己的所有出海口,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內陸國。
  • 內陸國寮國,沒有海岸線,卻為何擁有4大艦隊、110艘艦艇?
    現代戰爭當中,海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這麼說,誰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誰就是個軍事強國。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一些明明是內陸國的國家,即便沒能擁有海岸線,也沒能看到大海,卻也依然組建了自己的海軍部隊,就比如我們常說的蒙古,他就擁有著一支由7個人、3艘艦艇組成的海軍部隊。
  • 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和最小內陸國
    內陸國是指沒有海岸線的國家,亦即被周圍鄰國陸地領土所包圍的國家,又稱陸鎖國。與臨海國、海島國相比,內陸國地理條件比較閉塞,交通與對外聯繫多有不便,社會經濟發展上有許多困難和特殊之處。因為不靠海,除了無法利用如漁業之類的海洋資源之外,最重要的是內陸國無法發展海運。這樣的缺點在以往的海權時代,代表這樣的國家很難在海外探索與殖民方面佔有優勢,而在現代則代表該國缺乏發展航海貿易的空間,而影響到國家的國際貿易能力。目前全球共有44個內陸國,其中包括2個雙重內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