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恐龍同一時期存在的古老巨型魚,躲過行星撞擊至今依然存活

2020-12-15 黑洞先驅

在目前的地球上有著五花八門的生物,無論是在天空上還是陸地亦或者海底,都能夠看到生物的蹤影,構成了這個多姿多彩的地球。當然在這地球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出現了很多不同情況的生物,不過有些生物早就在地球上消失,目前也有很多生物瀕臨滅絕,這是生物在地球上更替的規律。

比如說在6500萬年前,當時在地球上稱霸的恐龍,就是在那個年代全部消失,在目前來說只能夠看到恐龍的骸骨。不過在這恐龍滅絕的過程中,科學發現了一種跟恐龍同一時代生存的物種,那就是巨骨舌魚,當時在恐龍滅絕的時候一直沒有消失,直到目前在地球上還能夠看到其身影,也就是人們口中的海象魚,是一種大型的淡水魚,成年的時候能夠長大到100公斤以上,體長超過3米,有著堅固的牙齒,在南美洲尤為常見。

在上個世紀,當時在南美洲生活的居民,看到這種巨骨舌魚那麼龐大,並且可食部分達到了體重的70%,就開始大肆捕殺,並且在這過程中達到每年捕殺1200噸的情況,這就讓這種古老的魚在短短十幾年間開始出現生物性銳減,這時候當地的政府就出手去阻止居民去捕殺這種巨骨舌魚,成為了保護品種。

但是不可改變的是,目前這種魚的數量確實跟一個世紀之前相比有著大幅度的下降。這是一種在地球上存在了上億年的物種,見證了地球鬥轉星移滄海桑田的變遷,並且在這樣的情況下,有著很多研究方面的關鍵點,所以在目前科學家也是不斷在這古老的物種身上去研究,畢竟其在地球上的存活那裡確實比一般的生物有著很大的優勢,能夠躲過恐龍滅絕時期的小行星撞擊,在目前這個層面上有著重要的生物學研究意義。

綜合目前全部在地球上出現的生物來說,在動物世界中有著如此長壽的生物,根本沒有很多,這直接奠定了巨骨舌魚在研究人員眼中的稀世珍寶。當然很多人都在目前還是沒有明白當年為何恐龍時期滅絕過程中,小行星的撞擊能夠讓其相安無事,反而恐龍就全部在這6500萬年前消失,這還需要生物學家的進一步探索研究。

相關焦點

  •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提起侏羅紀,大家就想起了恐龍,嘎嘎君想問,初次之外,你還見過那些從恐龍時代就存活至今的生物嗎?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龍突然完全消失了。與此同時,地球上70%的生物都在那個時期突然滅絕,至今留下了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
  • 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坑是在哪裡?
    據科學家研究,最長的恐龍竟然長達27米,體重重達30-60噸之間。就連現在的人們在博物館中觀看恐龍的化石時,都會不自覺地發出無限的感嘆。恐龍的種類分為2種,鳥類和非鳥類,在中生代時期,非鳥類恐龍主要棲息在湖岸平原的森林地和開闊地帶。
  • 如果那顆滅絕恐龍的隕石,再次撞擊這個地球,人類能支撐多久呢?
    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無情的撞擊在地球表面,導致恐龍的滅絕,那麼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那顆小行星再次撞擊現如今的地球,人類該如何應對?或者人類會怎麼樣呢?人們經常說到,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可能自然界中都不會存在人類,其實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當時的恐龍太過強大,毫不誇張的說,在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天敵。恐龍是生活在2.3億年前中生代時期的一類爬行動物,四肢矯健、身材巨大,尤其是腿骨相當結實,以此來負擔它們巨大的身體,外形上來看,像極了巨型蜥蜴,這也跟它們名字的由來有很大的關係,恐龍也就是"恐怖的蜥蜴"。
  • 恐龍也太衰了!小行星偏偏用了最壞的角度撞擊地球!
    我們知道,6600萬年前,一場驚天撞擊結束了恐龍時代,那是一場弱肉強食的時代,或許是恐龍的強大讓其他動物黯然失色,小行星來到了地球,將這個世界重新「洗牌」!然而對於數千萬年前的那場災難,科學家仍然心存好奇,到底是如何的撞擊導致了恐龍大滅絕,這是一個困擾著無數科學家的問題,而近日,一項研究為這個答案揭開了可能的答案!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科學家給出答案,「小行星撞擊說」遭駁斥
    這個話題已經存在多年,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眾說紛壇,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小行星撞擊說」是這樣描述的:空了這個曾經制霸地球2億年的生物,是在恐龍家族最鼎盛的公元前6500年突然消失,直接原因是一顆直徑為15公裡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隕石墜落的位置是如今的墨西哥一代。
  • 大量恐龍先「油炸」後冷結,史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影響為何這麼大?
    趣味探索訊 從六百萬年前的原始社會,再到現在繁榮的21世紀社會,我們祖祖輩輩一直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繁衍著,既沒有經歷過恐龍追殺事件,也沒有飽受過大型自然事件,這導致很多人對地球非常「信任」,認為是一顆絕對安全星球,可供人類一直生存下去,因為它已經在太陽系存在了45.5億年。但實際並非如此,根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展示探測數據顯示,每一個月都有被貼上「潛在威脅」標籤的巨型小行星在接近地球。
  • 地層中存在這種元素,進一步說明恐龍毀滅真相,它們遭遇了什麼?
    關於恐龍是如何滅絕的這個問題,目前主流的說法是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在了地球上,從而引起了全球性的災難。根據考古研究發現,這次大災難不僅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還導致了地球上將近八成以上的生物滅絕,因此也被人類定義為地球歷史上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 遠古時代的倖存者——恐龍魚
    有什麼生物可以經過數億年仍可存活?確實有,地球上的古代魚倖存者──恐龍魚至今依然存在。恐龍魚在遠古時代就已出現所謂「魚」如其名,「恐龍魚」是古代魚之一,但絕非只因外形長得像恐龍而得名,而是它們的的確確源自侏羅紀時代,如此令人震撼的生命力深受愛魚之人的大力熱捧!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有哪些謎團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資料圖: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內遊人如織。該館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劉忠俊攝小行星撞擊破壞恐龍棲息地?
  • 世界上還存在活著的恐龍嗎?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在地球上引發了巨大的地震、海嘯、火山爆發,恐龍在此次災難中滅絕。這是關於恐龍滅絕最主流的說法,但恐龍真的全部滅絕了嗎?會不會有一群恐龍仍然生活在地球的某個角落,只是人類沒有發現而已?海洋至今只被人類探索了5%,也許有一小群恐龍會在某個海域出沒?
  • 黑龍江抓到全球最大淡水魚,重達「幾千斤」,和恐龍曾在同一時期
    對於魚這一物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早在我們人類還未出現的時候,魚類就已經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現在依然能夠發現以下古老的魚類品種,有的魚類甚至曾經和恐龍是同一個時期的。
  • 恐龍在地球上進化了上億年,為什麼沒有躲過六千萬年那場浩劫?
    恐龍的滅絕一直是個謎,當然這個謎並不是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滅絕還是其他火山噴發滅絕,而是這種演化了大約1.6億年的動物,居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在它們龐大身軀倒下的地方,留下的只有化石!為什麼那麼長的時間恐龍未能演化出文明?
  • 為什麼小小的蒼蠅能躲過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滅絕?
    蒼蠅作為「四害」之一,它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超過1.4億年了,也就是說它們在恐龍時代就以恐龍的殘羹冷炙,甚至是屍體為食了。 也就是說,蒼蠅可是吃過恐龍肉的存在。但是,在白堊紀的末期,恐龍經歷了一場浩劫,在這場浩劫中,恐龍滅絕殆盡。那麼,為什麼小小的蒼蠅卻能在這場災難中存活下來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恐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那麼這個巨大的撞擊坑在哪裡?
    那就是有一顆小行星在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把地球變成煉獄,消滅了恐龍,並導致全球75%的生物種類滅絕。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在地球四處搜索,搜索小行星撞擊的證據。但是他們發現的撞擊坑都不夠大。這代表在那個時期,發生了重大的地質現象,讓那些延時傾斜到那個位置。從上空遠望這這片區域,一個非凡的畫面開始浮現。所有的石灰阱形成一個輪廓。
  • 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唯一存活恐龍進化成鳥類
    來源標題: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唯一存活恐龍進化成鳥類 6月29日發表的一篇英國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
  •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但是到目前來說,人們最為普遍認可的是「隕石撞擊說」。 隕石撞擊說 科學界普遍認為隕石撞擊是6500萬年前恐龍毀滅的主要原因。 這次的小行星撞擊相當於1億兆噸TNT炸藥爆炸,面積巨大的地球外殼被蒸發、融化和彈射出去,對整個地球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
  • 小行星撞擊時恐龍可能並沒有減少
    小行星撞擊時恐龍可能並沒有減少。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小行星滅絕非鳥類恐龍之前,蜥腳類動物就已經日落了。然而,許多其他恐龍家族仍然蓬勃發展,如果不是因為那次災難性的事件,它們很可能仍然統治著地球。古生物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在奇克蘇魯布隕石坑的小行星到來之前,恐龍的數量和多樣性都在下降。其原因一直備受爭議,甚至被用來質疑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鳥類除外)的理論。然而,整個想法可能只是一種錯覺。在墨西哥發現一個巨大的隕石坑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恐龍會長期減少,這導致許多人支持對恐龍大規模滅絕的緩慢解釋,比如來自哺乳動物的競爭。
  • 恐龍滅絕是因為火山爆發還是小行星撞擊?海洋生物化石給出了答案
    小行星撞擊地球大約同一時間,100萬立方千米的熔巖從地表噴薄而出,向大氣中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和硫磺,引起了氣候的巨大變化,也形成了今天位於印度的德幹地盾。德幹地盾世界各地的巖層記錄和展示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部分鳥類倖存下來,而恐龍則無一例外地遭受了滅頂之災。儘管尼斯湖水怪的傳說仍在繼續,但蛇頸龍類也在那一刻滅絕了。
  • 小行星撞擊令恐龍滅絕,但時間地點、角度都太趕巧了!
    通過年份測定,這些銥元素是約6600萬年前形成,這與恐龍滅絕的時間相吻合。於是他提出了「小行星滅絕恐龍」的理論。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小行星滅絕恐龍的佐證!小行星滅絕恐龍的理論提出後,得到了很多科學家的質疑,並認為巨型火山爆發也可以造成如此現象。
  • NASA:4月29日一顆行星靠近地球,人類該怎麼辦?
    根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考古學家在南美洲挖掘出一具恐龍化石。經過科學儀器的還原,這一具恐龍化石是人類從來沒見過的恐龍品種,據數據顯示,它與霸王龍是近親關係,可以說是美洲最為古老的霸王龍家族成員了。因此,科學家為之取名為「死神恐龍」。恐龍,出現於距今的2.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