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叫得響的有海賊王、火影忍者、柯南,美國動漫產業的發達自不必說,而中國除了一部給小孩看的喜羊羊,能輸出成熟價值觀的動畫作品基本沒有,」 「輕漫畫」創始人陳述告訴36氪,「就連中國家喻戶曉的《木蘭詩》都是在美國迪士尼那兒才成了動畫大片《花木蘭》,還有日本根據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改編的《三國志》。」
陳述和他的搭檔,ACG(動畫、漫畫、遊戲)業務整合負責人段非,在運營的項目是移動端原創漫畫平臺「輕漫畫」,即對傳統漫畫的四格排版進行改良,使之成為更適合手機閱讀的豎屏形式。但其內容和畫工又不同於最近大火的條漫,而是和傳統漫畫一樣講究高畫工,講究分鏡腳本,內容也一如既往地覆蓋到玄幻、言情、動作等,同時它的最大特色是,「本土作者原創」。
在講究高效和碎片化閱讀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還執著於畫工精細、故事精巧,「輕漫畫」看似是吃力不討好。不過陳述自有說法,文章開頭他對中國動漫產業鏈的觀察便是他選漫畫作為創業點的大前提。「只有有了確定的人物形象,IP(智慧財產權)才能說固定下來了,接下來也才有資本去做產業鏈。」
掌握IP這事兒可是巨頭們的絕活。想必在大平臺寫過網文的、畫過漫畫的都還記得上來就得選是獨家授權和轉載授權(AB或甲乙授權)的事,獨家授權便意味著將IP全權授予該平臺,創作者本人不再擁有作品的智慧財產權。陳述告訴36氪,「其實這是雙輸的事兒,巨頭只對大型IP有運作興趣和運作經驗,也就是說你以一己之力在平臺上寫紅了,那好,開發成遊戲影視周邊都不用你管,平臺給你打通。但對大多數人來講,籤約也不能得到平臺的任何服務。」
也就是說,用籤約來掌握IP的方式就像「過來收麥的,只管收,不管種」。在陳述看來,培育IP才是長遠看來有利可圖的事,「輕漫畫」並不打算以籤約的形式和漫畫家進行綁定,而是將自己定位為漫畫家的服務商,目前「輕漫畫」上已經有了400位原創漫畫作者,平臺有個專門的編輯團隊負責內容和作者的維護,有別於其他平臺對漫畫家創作採取的「不聞不問」態度,「輕漫畫」會在作者創作每一話後做個復盤,研究一下接下來的故事走向,甚至會對角色使用的招式、武器給出建議。陳述告訴36氪,「這是借鑑日本動漫產業鏈的做法,從創作伊始就考慮到後續周邊開發等IP衍生的問題。」
陳述提到了整合行業資源的小米,「輕漫畫」在這兒要整合的,是一個粉絲數量不多的作者在他創作的IP成為「IP」之前需要的各種細分支持,現在「輕漫畫」已經開發了打賞功能,同時它也與同屬二次元的網遊《仙劍奇俠傳》、Coser黑天工作室的《黑天咖啡屋》合作舉辦漫畫改編活動,藉此提高漫畫作品的曝光機會。陳述告訴我,即使駐站作者成為大咖後「輕漫畫」也不會強迫其籤約,因為只有徹底打破各種形式的人為約束,整個產業才能活起來。
12月9號,小米商店二次元專題收錄了「輕漫畫」App,迄今為止,最美應用、小米應用商場以及魅族應用商店都有推薦過「輕漫畫」。
創始人陳述曾在投中集團負責過四年的遊戲行業併購業務,又在駿夢遊戲任副總期間做了兩年的IP授權,2013年底出來創業做了「漁陽網絡」,聯合創始人段非也有12年的遊戲行業經驗。「漁陽網絡」旗下產品「輕漫畫」於今年11月1號上線,下載量約200萬左右,駐站作品200餘篇,活躍作者200餘位。
昨晚我和「輕漫畫」的漫畫作者們在群裡聊到了11點,能感覺到他們聊作品時滿溢的熱愛。後來我問其中一位白天打工晚上畫畫兒的漫畫師,他在「輕漫畫」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他說,是認識了很多對動漫有熱情的同行者。
日本的comico,韓國通訊應用LINE旗下的 webtoons 都是不錯的漫畫平臺,中國也該有一個,並且,這個誕生在新秩序下的漫畫平臺,最好能釋放動漫產業鏈的源頭活水。
[36氪原創文章,作者: Nicho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