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沒有美好的生活。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災難性的疫情讓大眾更加深刻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刻認識到健康餐飲的必要性。5月19日,記者從市餐飲行業協會等有關方面獲悉,因疫情影響,人們的餐飲消費回歸理性,從單純追求味道到追求健康餐飲;餐飲消費市場的巨大變化,促使南充餐飲業和各餐飲店重新洗牌,轉型升級。
健康第一 餐飲消費者回歸理性
家住順慶區瀠華南路的王大雷,以前長期在外大吃大喝,體重一度飆升21公斤,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疫情讓我深刻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俗話說『病從口入』,如今我和家人很少在外吃飯,謝絕了很多朋友的吃請。即便在外就餐,也要選擇食品安全等級高的健康餐飲品牌店。」王大雷說。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激蕩著很多人的思想觀念。疫情防控期間,為嚴把「入口」關,人們在家做菜、在家吃飯,與王大雷一樣有著健康飲食觀念的人越來越多,食品味道不再是他們追求的唯一目標。「用犧牲健康來換取味蕾一時的享受,得不償失。」王大雷坦言。 記者從市餐飲行業協會獲悉,新冠肺炎疫情讓南充餐飲業遭受重創,讓南充餐飲經營者損失慘重,全市1萬餘家餐飲店損失達50多億元。4月,逐漸復工復業的南充各類餐飲店老闆驀然發現,所謂的報復性消費並不火爆,餐飲消費者的胃口變得越來越挑剔,追求健康餐飲成為大家的共識。 「4月過去了,但南充餐飲業復工率還不到一半。餐飲消費者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外出就餐比疫情前更加謹慎,在家吃飯的增多,外出就餐的減少。」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南充大蓉和、筷樂兄弟餐飲聯盟企業董事長於烈陽說,需求決定市場,餐飲消費者對健康餐飲的追求,使餐飲企業一切圍繞健康,轉變經營方式,調整產品結構,加快轉型升級。
門庭若市 健康餐飲激發消費潛能
復工復業後,在不少南充餐飲店經營者感嘆生意不好做的時候,記者走訪發現,以健康餐飲、生態營養為經營理念的餐飲店,大多門庭若市。餐飲業內人士表示,其火爆的背後,折射出餐飲消費群體正不斷走向成熟。 「判斷餐飲消費群體是否成熟,就在於他們對健康餐飲的追求。美食的最高境界是健康,不是味道。新鮮生態的食材,原汁原味最好,稍加烹飪就是美味,不需要過多修飾和添加。」市美食協會副會長、四川河舒豆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傅笠告訴記者,鮮嫩的蔬菜清煮最佳,新鮮的海鮮清蒸即可,肉質越好,清燉最適宜。好的食材往往不需要複雜的烹飪,越是原味越能呈現健康,越能體現食材優劣。 位於南充西河體育公園的一家茶館,推出的桑茶特色湯鍋、桑茶特色中餐受食客熱捧,目前的生意比疫情前的生意還要火爆,節假日要提前幾天預定。南充仁和廣場的一家菜館,回頭客眾多,清蒸魚等海鮮食品體現原汁原味,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少許調料,不放雞精、味精,稍加烹飪,就是健康美食。 順慶區白土壩新豪天地小區有一家法式餐廳,量少多樣的菜品,少油、少鹽、少糖……倡導健康營養膳食均衡理念。順慶區常春藤的一家餐廳,主打低熱量、清淡養生牌,鮮榨水果,拒絕勾兌,富含蛋白質的雞胸肉,健康好吃,吸引不少健身、減肥人士前往消費。
順勢而為 實行「三放心」良心餐飲工程
「復工復業後,廣大餐飲消費者對健康餐飲的核心需求,是挑戰,更是機遇,南充餐飲業必須把握市場風向標,順勢而為。」擔綱南充餐飲復工復業自律小組組長的於烈陽告訴記者,目前,覆蓋全行業、倡導健康文明消費的公筷公勺推廣率達98%;增強餐飲消費者安全感的放心食材、放心環境、放心廚房「三放心」良心餐飲工程,正在有條不紊推進中。 「『三放心』良心餐飲工程就是加強行業自律,結合南充創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為廣大餐飲消費者從源頭到餐桌、從看不見的到看得見的提供安全放心就餐食品和環境;注重食材新鮮度,保持廚房和就餐環境乾淨整潔;優化市民營養膳食結構,圍繞『春鮮、夏爽、秋實、冬補』四季主題,大力推廣應季應食、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健康美食。」於烈陽說,近期,市餐飲行業協會已聘請高校和醫院的3名營養專家擔任顧問,助力南充健康餐飲發展。 市營養膳食健康協會會長謝君憲表示,市營養膳食健康協會將舉辦營養烹飪大賽,到鄉村和社區開展健康飲食科普講座,協助餐飲名店開發健康產品,進一步推動傳統川菜與健康接軌。 「隨著健康餐飲的發展,時不待我,南充餐飲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以滿足廣大餐飲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這對餐飲從業人員提出更高要求,廚師也要轉型,不僅要具備烹飪技術,還應具備營養師和健康管理師的相關資質。」傅笠說。
來源:南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