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商家劉意拿著手機,在溫度高達40度的後廚為粉絲直播烹飪小龍蝦。一場直播下來,他在鏡頭前向粉絲展示自己溼透了的T恤,「我熱點沒關係,寶寶們買的放心滿意就好。」短短兩小時內,他就賣出了2000多份、近6萬隻小龍蝦,相當於店鋪日常2個月的銷量。
劉意在直播間展示小龍蝦
劉意的淘寶店鋪叫「膳先生胖哥美食」,他也被粉絲親切地稱為「草帽胖哥」。2016年底,他開始做水果、生鮮等各種食品的直播。這次參加淘寶直播的蝦過癮-夜宵美食節,他嘗試了小龍蝦直播。
據他介紹,能夠有如此強的成交爆發,和他之前的直播預熱分不開。「除了展示製作成品的龍蝦,我們從蝦的原料、清洗、打包這一系列過程都會直播,基本每天除了睡覺都在直播,讓消費者能夠放心買到乾淨的小龍蝦。」
像小龍蝦、海鮮這樣的生鮮食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直播間。數據顯示,今年水產肉類的日均直播場次同比提升超過70%。不少生鮮商家開始嘗試原產地直播,將產品畫面第一時間傳遞給消費者。雖然他們的鏡頭沒有美顏,也不是在裝修精美的直播間,而是在田間地頭、江河湖海,甚至有時直播信號也不是那麼順暢。不過還是有很多粉絲愛看這種不加修飾、粗獷的原生態直播。
這樣原生態直播的模式為不少新開店的商家帶來機會。謝伏肖是福建霞浦縣的一位普通漁民。2018年4月,他開始將自己捕撈的過程通過手機鏡頭來直播。野生海鮮產品受天氣影響比較大,但除了颱風天氣外,謝伏肖基本每天都會堅持開播。一年多時間,他已經開播400多場,吸引了3萬多粉絲。
戶外捕撈直播中
謝伏肖說,雖然本地也有比較豐富的養殖海鮮,但是他堅持售賣當天回港的純野生海鮮。「野生海鮮口感美味新鮮,受到了粉絲的高度好評,很多人每個月要在直播間購買5次以上。」今年,謝伏肖為了豐富直播形式,還嘗試了「包網」的形式:漁網提前2天放到海裡,直播的時候按網拍,拍後拉網,魚貨多少全憑運氣。新鮮有趣的內容吸引了不少海鮮愛好者們在直播間下單。
也有人因為看到直播的巨大能量而「入淘」。在做淘寶直播之前,土生土長的青島人潘進順在青島線下經營海釣俱樂部和旅行社。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做起了戶外捕撈直播,並為此開了一家專營海鮮的淘寶店鋪「青島胖叔海鮮」。海釣直播、海鮮直播,這樣新鮮的內容讓他的銷量逐日增長。今年春節前,他最多一場直播賣出了4萬隻鮑魚,這是他做直播之前不能想像的。
直播間裡剛捕撈上來的海鮮
「自從採用直播這種形式以來,我們旺季時一個月的銷售額能達到上百萬元,我們的團隊也從2個人變成了9個人,這都歸功於淘寶提供給的平臺。」潘進順驕傲地說。
淘寶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最近3年加入淘寶的新商家,一年成交總體量已接近5000億規模。其中不少生鮮商家面對消費者對商品品質越來越高的要求,開始利用直播這樣的新方式,把最原生態的內容通過手機屏幕傳達給城市裡的人們。
消費者們可以跟著主播吃遍一年四季的時令生鮮,原本難得一見的採摘、捕撈場景也變得觸手可及。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韋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