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幼兒園的自然教育:看似什麼都沒教,孩子卻自己學會了

2020-12-11 阿鯤育兒說

在《林間最後的小孩》中,作者提到了一個症叫「自然缺失症」。

它的意思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少與大自然接觸,所以導致一系列的病產生。仔細想想,確實有很多孩子缺少戶外,尤其是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不過德國的教育是個例外,德國的幼兒園是非常注重自然教育的。

在德國共有超過1500家的森林幼兒園,他們的上課方式與普通的教育機構有著很大的不同。

這裡的孩子們,他們每天的上課形式就是森林裡呆著,學習爬樹,還有在叢林中穿梭,玩泥巴。這些孩子的世界中,與電子產品隔離,有的就是滿眼的綠植。

「自然教育」不僅是與大自然接觸,它還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第一:給孩子觀察、探索的機會自然教育中,更多的是引導孩子去觀察這個大自然世界。老師們不會強迫孩子去學習,去觀察哪些東西。人類是從大自然中走出來的,孩子天生就對大自然有著一種嚮往。

當他來到大自然中,就會不自覺地去觀察,去探索這個神奇的大自然,在密林中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用泥巴捏造著各種奇形怪狀的東西。

由於每件事情都是孩子自發去做,所以能夠充分調動孩子的興趣,讓他更加專注手頭上的事情。

第二:讓孩子明白保護自己大自然不比城市中的教室,乾淨整潔,沒有任何的危險,大自然雖美麗,但是大自然中同樣掩藏著許多的危險。

孩子在大自然中生存時,他必須要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如果遇到了蜘蛛,遇到了蛇應該怎麼去處理。

可能父母們會覺得沒必要讓孩子去面對這些事情,但是在原始社會中,孩子就是要獨自面對各種各樣的危險。在森林教育中,讓孩子學會去面對危機,是在幫助他們學會如何保護自己,讓自己不處於危險之中。

第三:讓孩子明白團結協作的意義眾人拾柴火焰高,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更是講究團隊協作,單打獨鬥的世界逐漸遠去。在森林教育中,孩子們很多時候不得不去面對一些獨自無法完成的事情,比如要搭建小帳篷,這個時候孩子就必須要尋找同伴的幫助。

森林是巨大的,人在其中是渺小的,一個人是難以在森林中很好的生存下來,但是如果是一群人,他們互相幫助,那麼將會創造出許多的奇蹟。

而森林教育的意義就是在此,讓孩子們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第四:主題引導不過森林教育也不是完全的放任孩子去玩,在固定的時間段內,老師們也會給孩子上課。他們有專門的主題引導,比如觀察蜘蛛網,讓孩子去思考蜘蛛在自己的網中爬行時是否會被粘住。

除此以外,森林教育中還會有很多的主題,孩子們在主題中學習時,都是需要獨自去思考,去發現問題,並且找到答案。

看到德國的自然教育,可能大家都忍不住稱讚,並且在感嘆為什麼我們這裡沒有。

其實我們的家長不缺「自然」,缺的是「教育」,孩子在小的時候,他需要的是探索、是社交、是獨立的思考。

這些教育對於孩子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家長們都應該適當地放手,少控制孩子,多鼓勵孩子去思考,讓孩子也體驗一把「自然教育」。

相關焦點

  • 德國幼兒園就是森林遊樂場:看似什麼都不教,但孩子自己就學會了
    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德國父母會關注天氣狀態,給孩子帶上合適的衣服和裝備。   在少數惡劣的天氣裡,幼兒園也會給孩子準備帳篷、篝火,以及木製小屋來取暖,不過大多數時候,孩子都是在戶外玩。
  • 德國幼兒園除了玩什麼都不教?隱形教學才是幼兒教育的最高境界
    三篇文章中,我自認為已經把德國幼兒園教什麼寫得比較清楚了,可是總還是不斷收到家長的留言,要求我寫寫德國幼兒園都教什麼內容,更有打算移民德國的讀者說,德國幼兒園除了做手工什麼都不教,擔心孩子去了德國被耽誤了...... 這真的讓我大跌眼鏡,我突然恍然大悟,原來問題在於國內很多家長對幼兒學習的定義太狹隘了!
  • 幼兒園什麼都不教,小學進度又太快,家長該怎樣做好幼小銜接?
    自從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項規定頒布以後,就引起了不少家長的熱議,這熱議的背後展現的都是慌張,那種「怕輸在起跑線」的慌張。首先幼兒園不教加減法、拼音和算術,但是上小學以後,教學進度又特別快,真怕孩子跟不上。
  • 德國幼兒園只教這些!8000萬德國人卻承包了全世界近一半的諾貝爾獎
    得益於教育部的嚴令禁止,公辦幼兒園總算基本不教語文、數學、英語了,但是很多家長還很期待如此。孩子上私立幼兒園的家長們經常以自己孩子會認多少個漢字、會背多少首古詩詞、會進行100或者1000以內的加減法、英語會聽會說多少感到十分欣慰甚至驕傲。他們可能都不是認為這個必要,而只是想在別人家的孩子們還只知道「傻玩兒」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已經偷偷領先了多少。
  • 德國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幼兒園卻只教這3樣,值得一看
    並且第一家幼兒園就是德國的教育家創辦的,俺麼德國的教育到底厲害在哪裡呢?在幼兒園,德國的教育就開始不一樣了,在德國,孩子最主要的就是玩。幼兒園裡孩子不需要穿校服,不需要午睡,不需要規定吃什麼,就是這樣一個隨意的國家,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並且幼兒園裡只教這3樣,值得一看。
  • 幼兒園開學第一課,教孩子學會生活
    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我們真實的生活經歷和親身的體驗是最好的教育素材。所有教育最終目的都是指向如何促進人們更好地生活,而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灌輸而是影響。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什麼是教育,就是教學中把那些知識性的東西全忘記後,還留在自己身上的東西。
  • 華人媽媽談芬蘭教育:幼兒園上什麼課?孩子說了算
    現在的Lexi已經上學前班兩個月了,每天都是樂呵呵的。問她學了什麼新知識,她理直氣壯地說:我們每天都是玩!聽得我心裡的小浪花越發洶湧起來:芬蘭教育雖然享譽世界,但是天天這樣光玩不學習,真的能行嗎?!正好接到學校通知要開家長會,我心裡暗喜,終於有機會了解一下芬蘭學前班到底學什麼了。
  • 當幼兒園遇見自然教育
    ▲漂亮的花園不光是大人的愛好 攝影:花妞妞 拍攝地點:龍兒·雪兒幼兒園幼兒園與自然教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培養孩子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 德國幼兒園只教這些!8000萬德國人卻承包了全世界近一半的諾貝爾獎
    得益於教育部的嚴令禁止,公辦幼兒園總算基本不教語文、數學、英語了,但是很多家長還很期待如此。孩子上私立幼兒園的家長們經常以自己孩子會認多少個漢字、會背多少首古詩詞、會進行100或者1000以內的加減法、英語會聽會說多少感到十分欣慰甚至驕傲。他們可能都不是認為這個必要,而只是想在別人家的孩子們還只知道「傻玩兒」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已經偷偷領先了多少。
  • 各國的孩子在幼兒園裡學了些什麼?【幼兒園主題】
    對於德國媽媽來說,把寶寶送到幼兒園,通常是令人放心的。最小的寶寶在出生6星 期以後,就可以送到幼兒園。那裡的老師會像家長一樣,教寶寶很多事情。比如如何進餐、如何如廁、如何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讓孩子們認識各種家具、環境 等。基本上媽媽在家裡教的東西,幼兒園老師都會教。由於幼兒園數量有限,入園的名額還很緊俏。
  • 各國幼兒園學什麼?日本幼兒園重視戶外活動
    那爸媽在選擇幼兒園時要注意些什麼呢?隨著幼兒入園的越來越難以及幼兒園收費高的現狀,很多年輕一代的家長們為了讓自己的寶寶能夠進入一個好的幼兒園,紛紛都提前幾年就開始做準備了。想辦法找關係,一切都為了能爭取到稍微優質的幼兒園,當然也有部分家長則另闢途徑,選擇將孩子送進私立幼兒園或者國外幼兒園。
  • 帶孩子去森林就是自然教育?我們與德國相差的不僅是一片森林
    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納悶:"外國主張的自然教育,真的就只是把孩子帶到森林裡玩耍那麼簡單?不會吧,我們平時帶娃去旅遊或者回老家,也沒少領著他們進林子裡啊。難道這也算所謂的'自然教育'?"這些家長的疑問,正是本文接下來要討論的重點。關於"自然教育",其實背後大有學問呢!
  • 德國幼兒園不教加減乘除,數學家卻有很多,他們是如何培養的?
    而閨蜜在德國這段時間,最讓我好奇的就是德國的教育怎麼樣,閨蜜也是耐心地解答我的疑惑,之前對德國教育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道聽途說,都已經5歲了,連最基礎的加減乘除還弄不明白,數數數到100都費勁,教她她又不願意學,不教還不行,上小學一定會跟不上。
  • 德國幼兒園不教加減乘除,數學家卻有很多,它們是如何培養的?
    而閨蜜在德國這段時間,最讓我好奇的就是德國的教育怎麼樣,閨蜜也是耐心地解答我的疑惑,之前對德國教育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道聽途說,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從閨蜜這了解的就不一樣了,畢竟閨蜜在德國生活了這麼久,好不容易回來一次,肯定要抓住機會,好好了解一番。
  • 教孩子用筷子看起來難,但做好這幾點,孩子很快就能自己吃飯
    作為一名中國寶寶,學會用筷子是一件極其自然的事情,而有些寶寶在學習用筷子的初級階段總是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因此,如何教會自家寶寶學習用筷子這件事情也是讓許多父母所苦惱的事情。其實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只要父母適當地加以引導,孩子在短時間內便可以學會自己用筷子了。
  • 原來德國幼兒園只教這些!怪不得諾貝爾獎被德國人承包了!
    但是德國人和德裔人群,卻承包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得多。為什麼一個國家的教育會那麼優秀?實際上,他們在孩子的幼教上下了不少功夫。從娃娃抓起,刻不容緩。全球第一所幼兒園就是1937年在德國創立的。
  •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什麼?幼兒園老師:教會孩子終身受益的9個技能
    文 | 幼兒園的大張老師近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幼兒園的孩子一直沒開學。然而每次碰到班裡孩子的家長,家長們就會問我:「老師,咱幼兒園一直不開學,對孩子有影響嗎?」、「老師,我們大班孩子半年沒去,不影響上小學吧」!
  • 為了讓孩子在德國上幼兒園,我答應去幼兒園做飯
    這些活動室全天開放,孩子自己決定去哪一個以及玩多久。老師有時也會提供一些遊戲建議,比如在角色扮演室裡表演戲劇,但不會強制要求孩子參加。幼兒園還有一個大花園,讓孩子能夠儘可能多地接觸自然,這也是幼兒園的一個教育要點。
  • 公立幼兒園現在都在教什麼?到小學一年級拼音隨便過一遍是為哪般
    有家長就跟我說了,怎麼公立幼兒園什麼也不教了,到小學一年級拼音和二十加減法都是隨便過一遍的,孩子都沒學好就過?其實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和寫字,是教育局規定的,而有些私立幼兒園還在教孩子拼音和寫字,給孩子超前教育,是因為要滿足部分家長的需求,也是私立幼兒園不同於公立幼兒園招生的地方。然後一年級拼音一帶而過,那也是沒禁止小學化之前,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經學過了,就會一帶而過。
  • 凱斯幼兒園: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我自己最近在反思,到底什麼才是好的幼兒教育?突然有一種頓悟,我認為「真正好的幼兒教育是讓孩子自然感知世界的真實,而不是為他們編制虛假的美好」。關於KRK教育到底有什麼特色的問題一直在爭論,之前市場和家長給過我們很多的標籤:「最貴的幼兒園」「全天外教」「美式幼兒園」,這些認知說實話是外界送給我們的,但是我很慚愧地認為,這個離我們教研團隊想要達到的詩和遠方還有很長的距離。